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ppt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吕英军,E-mail:,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类型学习的理论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和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一)学习的心理实质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要点: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猜猜看:,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学习行为经验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实践交往语言有目的、自觉的和积极主动的2.学生的学习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二、学习的一般分类,(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学习的条件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符号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有组织的整体知识2.智慧技能: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3.认知策略: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记忆圆周率4.动作技能5.态度,(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分类1.知识2.技能3.行为规范,【模拟题】,一、选择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学生 B.人和动物C.动物 D.儿童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的较大的影响的心理学家是()A.加涅 B.斯金纳 C.托尔曼 D.桑代克按加涅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之为()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按照加涅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影响个体对人、物或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称之为()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动作技能,二、填空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和态度五个方面。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基本观点:条件作用,S-R联结;强化;习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一)基本观点学习即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过程(二)基本规律 效果律 练习律 准备律,对于学生学习的借鉴意义学生也有这类学习教师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应运用三条基本规律,三个传教士与三个野人在一个渡口过河,他们找到了一条船,但船太小,一次最多只能容纳两个人过河。但是,假若岸上的野人数量或船上的野人数量比传教士多,野人就会将传教士吃掉。找出一个最简单的过河方案,以保证所有的传教士和野人都能平安过河。假定船上的乘客在下一步活动之前都得先上岸,并且每次过河船上至少要有一个人。,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一)经典实验,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中性刺激,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NO!,生活中的经典条件反射,明星,好感,某种商品,NO!,某种商品,明星,好感,某种商品,好感,(二)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无法解释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一)经典实验,(二)基本规律1.强化正强化(实施奖励)负强化(撤销惩罚)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刺激信号负强化3.消退4.惩罚 惩罚的弱点:它并不能去除不良反应或使不良反应不再存在,而只是使某种不良行为减少或延缓发生;它只是消极地限制某些行为,而不能向人们指出适合该情境的正确行为;惩罚时的那种攻击性态度有时会给被惩罚者提供不好的示范,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如畏惧和紧张等;惩罚是一种挫折来源。(三)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模拟题】,一、选择题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 B.维果茨基C.赞可夫 D.斯金纳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看见路上垃圾堆便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乌烟瘴气便离开等,这是一种()。A消退作用 B刺激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逃避条件作用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 C、动机律D、效果律,二、填空桑代克提出了(),其基本规律是()、练习律和准备律()提出经典条件反射论,其基本规律有获得与()、刺激泛化与()斯金纳提出()性条件作用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是增强反正概率的手段()指以前受到强化的行为现在不再受到强化,因而这种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它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刺激()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刺激()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两大学习理论派别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代表流派有桑代克的()说和斯金纳的()说心理学家斯金纳把人和动物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基本规律是强化,强化可分为()和(),教师应多用正强化塑造学生良性行为,用()消除消极行为,慎用惩罚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控制结构包括()与()即动机与认知策略三、判断惩罚也是一种强化。,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基本观点:1、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2、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3、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一)学习分类,(二)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1.实质:新知识适当观念非人为、实质性联系2.条件,材料的逻辑意义,客观条件,主观条件,适当的认知结构,主动的联系倾向,潜在意义,意义学习,(三)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实质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2.先行组织者技术金属-合金;钢哺乳动物;鲸,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二)基本观点1.知识观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其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2.学习观主动建构新旧相互作用3.学生观经验背景背景差异,【模拟题】,一、选择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学习 D、掌握学习,“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A.指导法 B.讨论法C.发现法 D.接受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二、填空认知学习理论代表流派有苛勒的()、布鲁纳的()及奥苏伯尔的()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三个过程。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三、判断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四、名词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五、简答布鲁纳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奥苏伯尔意义学习的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六、论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及其教育意义,第四章 学习动机,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1、激活 2、指向 3、强化 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奥苏伯尔: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二、学习动机的种类(一)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二)根据动机作用的久暂以及它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三)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表3l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注:“+”表示好或积极,“一”表示坏或消极.,【模拟题】,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强化增进学习动机否定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一群小男孩天天中午在一个居民区内的小空地上踢足球,闹得住在临近的一个老大爷不能好好的睡午觉,老大爷用尽各种方法想让这群小孩不要在中午踢足球,都未能收效。一天,老大爷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并决定第二天试试看。第二天,他对那群小男孩说,真没想到,起先不喜欢听你们踢足球,可没想到,这么多天听下来,自己却入迷了,非常希望小男孩天天中午来踢足球,并允诺,只要小男孩每天都来踢,他每隔三天就付小男孩10元钱以示感谢,小男孩听了很高兴,果真天天来踢。,第一个三天下来,老大爷如约给了小男孩10元;一转眼,第二个三天就到了,小男孩心想又有10元钱了,没想到,这次老大爷对他们说,今天手头紧张,只能给小男孩5元钱,小男孩一听不太乐意,但不乐意也没办法,只好收下这5元钱;一转眼,第三个三天又到了,小男孩心想这回总该给我们10元钱了吧,没想到,这次老大爷对他们说,今天孙子临时要钱买书包,将钱都拿去了,这次没有钱给你们了,小男孩一听非常的不高兴,心想,我们天天踢足球给你听,你却违约不付钱了,我们不踢给你听了,于是,自第二天开始再也不来踢了,老大爷乐了。,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本主义 马斯洛,三、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 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四、成败归因理论维纳内外、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五、自我效能感理论1.含义2.强化:直接;替代性;自我3.期待:结果;效能4.影响因素:成败经验;归因方式,【模拟题】,一、选择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联系,为未来祖国建设作贡献而学习的动机称为()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A.认识动机 B.成就动机C.赞许动机 D.交往动机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为()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 B.斯金纳C.布鲁纳 D.维纳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二、填空归因理论是从()来阐述行为动机的。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需要。阿特金森把成就动机分为两类:()的动机和()的动机。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类。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三、名词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1.互动2.方法掌握评分艺术,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二)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的结合,二、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1.问题情境2.阿特金森:TrgMgErgIg3.要求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方式多种多样,贯穿始终,(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反馈对学习的积极影响表扬与鼓励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控制组防止过多或不当使用,(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不同的归因稳定性、内在性、可控性方法找出真正原因进行有利归因:主观努力,【模拟题】,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论述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方法。,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第一节 概述一、含义一种学习另一种学习影响;习得的经验完成其他活动影响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理解:知识可以迁移,动作技能可以迁移,情感和 态度也可以迁移;迁移不仅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迁移可以在某种经验内部(basketballfootball),也可以在不同的经验之间(词汇阅读)。,二、种类,(一)性质正迁移:积极促进负迁移:干扰阻碍(二)抽象与概括水平水平(横向)迁移垂直(纵向)迁移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三)内容一般迁移具体迁移(四)内在心理机制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重组迁移,三、迁移的作用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培训人员,第二节 基本理论,一、早期的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官能训练形式,(二)共同要素说桑代克面积估计两种情境相互迁移的程度一般与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成正比,(三)经验类化理论贾德一般原理“水下击靶”实验(四)关系转换理论格式塔对关系的理解,二、现代的迁移理论(一)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有意义学习迁移认知结构(二)安德森产生式迁移理论(三)相互作用论,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一)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相应的背景知识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相应的认知策略或元认知策略,(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促进障碍其他,陆钦斯(Luchins)量杯实验,陆钦斯实验7、8题成绩,二、促进迁移的教学(一)精选教材广泛迁移价值基本结构基本、典型的事例(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宏观;微观(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模拟题】,一、选择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念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和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性 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二、填空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奥苏伯尔提出()迁移理论,而安德森则强调()在迁移中的作用。,三、简答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四、名词解释学习迁移五、论述如何促进有效的迁移教学?,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概述一、知识信息及其组织;反映;主观表征感性知识(感知+表象)理性知识(概念+命题)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二、知识学习的类型形式与复杂程度符号;概念;命题新旧关系下位派生类属相关类属上位并列结合,三、知识学习的过程过程:获得保持提取问题:同化保持应用四、知识学习的作用学校教学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创造性,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感性经验,思维加工,一、知识直观(一)知识直观的类型(三种直观的优缺点)1、实物直观 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进行学习。优:学生对从实物直观中得到的感性经验感到亲切、真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缺:实物直观的应用受到时空限制与感官限制;不易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2、模象直观 利用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进行的学习。优: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大大地扩充了直观范围;缺:所获得的感性经验的鲜明性和完整性不如事物直观;如不伴随词的说明,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感性经验。3、言语直观 通过学生对形象化的语言的理解进行的学习。优:运用范围广泛,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想象;有利于走向概括。缺:用言语引起的表象不如实物和模象鲜明、完整、稳定,并且受学生个人经验的影响。,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瞬时记忆(感觉记忆)容量:很大 时间:短暂(图像不到1秒;声像24秒)重在集中注意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时间:较短(5秒2分钟)容量:72 组块 借助组块的扩容性,增大信息量;及时复述,促进信息转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容量无限:前两种记忆,特别是短时记忆相比,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制的。保持时间很长:长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是按时、日、月、年计算的,最长可以保持终生。,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电视机、电冰箱、录音机、洗衣机、欣喜、愤怒、悲哀、快乐,沙漠、数字、灯泡、深刻、网络、天空、情感、成就、日记、电梯,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一)遗忘及其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理论解释 1.痕迹衰退说 2.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3.同化说(奥苏伯尔,积极消极)4.动机说(弗洛伊德,压抑理论),弗洛伊德:心理结构,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50位()此山山花杀尔去(4338327),酒壶令尔白白死(9502884),要求吃药(1971),老朽吃酒吃一壶(6979715),冷(0),我怕(58),【模拟题】,一、选择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为()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认识的过程称为()A.定势 B.变式C.直观 D.表象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等进行的教学形式称为()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下位学习又称()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 D.合题学习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上位学习又称()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教师存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 B.差异律C.活动律 D.组合律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A)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C.同化说 D.动机说,二、填空知识直观的三种方式分别是()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能够突出直观对象特点的感知规律包括()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依据学生对知识概括抽象程度,知识概括可分感性概括和()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称为()()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使突出本质特征。比较的形式主要有同类比较和(),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个组块。遗忘的规律是()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后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奥苏伯尔和()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知识结构简化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遗忘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等帮助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叫()过度学习达到()时,记忆效时最好。,三、名词知识四、简答知识学习的作用有效知识概括的方法五、论述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第一节 概述技能:练习合乎法则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心智技能,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特点,操作技能:对象的客观性(物质性客体或肌肉)执行的外显性(通过肌肉运动实现)结构的展开性(不能合并和省略),心智技能:对象的观念性(客体在脑中的主观映象)执行的内潜性(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结构的简缩性(高度省略和简化),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定向;模仿;整合;熟练培训要求准确示范与讲解必要适当的练习充分有效的反馈稳定清晰的动觉,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一、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因而心智动作形成的阶段也就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心智动作形成的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认知阶段:了解问题的初始状态、算子和目标状态 联结阶段:应用具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变。自动化阶段:技能较少受意识的控制,认知投入少且不易受干扰。(三)我国学者的观点(冯忠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二、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创拟确定模型、检验修正模型三、心智技能的分阶段理论(一)原型定向 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二)原型操作 即把主体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通过之一阶段,学生获得了程序性知识,并且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完备的动觉映象,为内化奠定了基础。(三)原型内化 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嵌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分三步完成: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内部言语动作。,四、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三)适应培养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模拟题】,一、选择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称之为()A.绘画技能 B.创造技能 C.心智技能 D.操作技能技能的形成,在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红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暂停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内潜的、简编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二、填空操作技能的特点有:对象具有客观性、执行具有()、结构具有展开性。心智技能的特点有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安德林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有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三个阶段分别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我国心理学界通常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创拟确立模型和(),三、名词技能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四、简答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