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docx
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目录一、“十五”科学技术事业进展回顾4(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4(二)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显著5(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6(四)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8二、“十一五”科技进展的指导方针与奋斗目标9(一)指导方针9(二)基本原则10(三)奋斗目标11三、“十一五”科技自主创新的要紧内容14(一)资源与环境15(二)新能源技术19(三)农业高新技术20(四)海洋技术24(五)社会进展29(六)电子信息技术31(七)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34(八)新材料技术与产业进展36(九)先进制造技术40(十)综合交叉学科与管理科学42四、计策措施42(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43(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45(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切实加大科技投入47(四)大力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能力49(五)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51(六)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54(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标准战略56(八)加强科学技术普及与创新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养58(九)加强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三位一体的责任考核体系60山东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进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达,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展的主导力量。本世纪前20年,是我省经济社会进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进展的重要时期。制定顺应国际科技进展趋势,符合国家科技进展要求,习惯省情的山东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进展规划纲要,对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两个提早”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一、“十五”科学技术事业进展回顾“十五”以来,我省认真落实“科教兴鲁”与“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基本完成了“十五”科技进展的预期目标,实现了科技事业的快速进展。(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研发投入总量稳固增加。“十五”以来,我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3%的速度增长,2004年达到140.8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0.61%提高至2004年的0.91%o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增长的要紧力量。科技人力咨源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2004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1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15.3万人,R8d)活动折合全时人员达6.5万人年;2005年两院院士达到33人,比2000年增加了10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012004年,我省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全省国内专利累计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达到58208件与32817件,数量居全国前列,年均增长16.4%与8.7%°2004年全省累计登记软件产品1184个,占全国总数的5.2%;当年软件及系统集成收入达208亿元,居全国第5位;软件出口额达到1941万美元。2005年,全省拥有中国名牌119个,山东名牌941个,中国弛名商标149个。20012004年,全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L21万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86项,获奖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各省市首位。2003年,李登海研制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与推广“;2004年,中石化胜利油田的“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山东丛林集团研制的“万吨油压双动铝型材挤压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2年开始设立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分别授予了曾呈奎、蒋民华、彭实戈、管华诗、顾心怪。2004年全省公开发表科技论文49693篇,出版科技著作2189种。(二)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进展。2004年我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672.3亿元,年均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1.9%,连续3年保持年递增2个百分点以上。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4.9亿美元,占全部产品出口额的比重提高到6.94%o15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3738.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出口额达58.4亿美元,年均增长50%以上,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进步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达到410.20亿元。80%以上的机械、服装、化工、建材、造纸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者监控技术。科技在进展循环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我省利用高新技术与环保、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建材、冶金、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部分废弃物实现了循环与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废水废气排放量,探索建立了一批环境友好型示范进展模式。科技对社会进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了我省信息化与城市化建设步伐,改善了应急保障系统、社区服务体系,提高了人口素养、卫生水平、公共安全水平,促进了社会与经济的协调进展。(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十五”以来,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推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正在形成。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加强。经国家批准,正式开始筹建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到2005年,全省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养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10万元以上的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3000多台(套),初步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十五”期间,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主持承担了8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及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与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在海洋、数学、物理、材料等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04年,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为129.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92%。2005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2001-2004年,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达10225项。海信集团研制出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信芯”,使我国在该领域的设计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科技服务体系蓬勃进展。全省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L7万个,建有7家省级常设技术市场与3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组建了山东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注入资本金20亿元。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2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50家,孵化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0多家,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0家,从业人员IlOo余人,为提高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四)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十五”期间,我省先后制定或者修订了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山东省技术市场条例、山东省高新技术进展条例、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进展纲要及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进展的决定等法规与政策文件;建立了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制度,形成了科技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显著提高。“十五”以来,不断创新科技文化与理念,建立科技人才、科研项目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机制与平台;倡导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全省上下已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养明显提高,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十五”期间,我省科技事业进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得益于组织实施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与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战略;得益于以“省院”、“省校”为重点的科技合作与产学研结合;得益于以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突破口的科技管理创新;得益于国家、省、市科技资源的集成配套。在诸多制约科技进展的因素中,科技投入不足已成为要紧问题。2004年,全省R&D经费占GDP比重为0.91%,低于全国L23%的平均水平,与我省经济社会进展总体水平不相协调。另外,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进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全省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与流失问题依然存在,每万人中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还比较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量不足,水平偏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二、“十一五”科技进展的指导方针与奋斗目标从现在起到2020年,山东进入一个新的进展时期,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进展,进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省,构建与谐山东;加快半岛城市群建设,实现制造业强省、现代农业强省与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进展的战略基点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一)指导方针我省科技工作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进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贯彻与落实科学进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鲁与人才强省战略,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大力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实现优势领域的技术突破与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为重点,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汲取再创新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建成科技创新型省份,科技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支撑与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进展,为提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现代化做出应有奉献。(二)基本原则1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正确处理进展与需要、全局与局部、东部与中西部的关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科技进展的重点领域与重大项目,统筹各方面力量,集中抓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中心位置,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与在引进基础上的消化、汲取、再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汲取与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扩大与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3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把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与效益,全面推进企业技术进步。4 .以人为本,优化创新环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制造的方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大力引进国外高水平留学人才到我省创业,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创新团队;进展创新文化,优化创新环境,培养创新精神,建立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进展中的核心作用,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与创业潜能。5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正确处理经济与科技的关系,坚持经济进展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展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大力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实行联合攻关,优势互补,集中各方面力量,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6 .坚持可持续进展的原则。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坚持支撑进展与引领未来相结合,提高科技满足需求与超前进展的能力,按照创新型省份建设规划,超前部署,引领未来,制造新的需求,培养新兴产业,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进展,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固与谐进展提供支撑。(三)奋斗目标1.“十一五”我省科技进展总体奋斗目标建立与完善习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科学进展观与科技自身进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与进展环境,突出优势领域与重点学科,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科技进展总体布局;全省综合科技实力显著提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进入全国前列,为全面建设科技创新型省份奠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活动产出居国内先进水平。每年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重大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全省发明专利申请达到申请总量的30%,向国外申请专利大幅度提高,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到55%;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5%下列;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引用数、出版的科技著作数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快速进展,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培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与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产值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过十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50家。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创建国家黄淮海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园区达到50个,省市县三级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达到160个。形成一批“良种”、“良法”综合生产技术、良种覆盖率及设施农业成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培养农业科技龙头企业500家。科技成为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进展的要紧推动力量。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吨标准煤下列;万元GDP耗水下降到125立方米下列;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方面转化。建立起稳固的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科技活动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2006年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建立起科技投入的目标责任制,切实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建立起吸纳科技人才的有效机制与良好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达到400万人以上;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55万人以上;从事R&D活动折合全时人员达15万人年。大力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积极搭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框架,建立与之相习惯的共建共享机制及服务体系。建成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争取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重点建设10个高水平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20个。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0家。建立起具有我省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基地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社会化科技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区域优势与产业特色、功能完备与运转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大力推进以农村、城区、企业、青少年为重点的科普工作,全民科学素养与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达到4.5;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大力进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2%;基本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人口素养要求。2.20112020年我省科技进展的总体目标在“十一五”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再通过10年的奋斗,到2020年,全省科技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科技活动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到65%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下列,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创新中心与创新基地,科技引领山东提早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科技创新型省份。三、“十一五”科技自主创新的要紧内容立足当前优势与基础,着眼于未来进展需求,积极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围绕制约经济社会进展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大力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一)资源与环境以可持续进展与环境友好为目标,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与循环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 节能技术开展流程工业能源综合利用、重大机电产品节能降耗、建筑节能、绿色再制造、能源节约与替代、能量梯级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化石能源产业的深加工技术、节能产品标准与节能监测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兖矿、枣矿等为基地,加强煤炭清洁利用,天然气开发利用,核能、可再生能源与废弃物能源资源化等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加强秸秆、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与塑料、垃圾、工矿业废气等工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大力推广节能技术、节能监测、循环经济技术模式。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研究推广农业高效用水、节水、雨水利用、旱地水肥优化利用与调控、污水净化利用等一大批节水技术与设备,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开展电力、造纸、钢铁、化工、纺织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矿井水利用。开展沿海缺水城市海水淡化与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研究。研究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超采区地下水的智能管理。研究地下水超采区水生态恢复与保护技术,搞好济南泉城地下水保护,研究水污染防治技术,缓解水质性缺水。开展矿坑水、劣质水、海水、废污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实现对淡水短缺的补充。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在流域尺度上开展“水资源一生态系统一社会经济”复合大系统相互作用研究,开展洪水资源安全利用与生态水利综合技术研究,建设一批节水型城市。 原材料节约技术重点加强原材料消耗大、利用率低的重点行业的产品生态设计技术、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关键技术、提高材料强度与使用寿命关键技术、再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与回收拆解技术、木材综合利用及节约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节约土地技术开展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土地生产潜力、耕地资源替代、土地集约利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布局、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黄河淤沙综合治理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组织开发与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工业等模式与技术。大力研发、筛选与推广一大批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设施、设备与技术,包含果蔬、园艺花卉林木、畜禽、水产等高效设施栽培、种植、养殖、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及自动操纵设施、设备及技术。加强农田、林草地高效可持续利用技术推广。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塌陷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利用与生态恢复模式与技术研究与示范。 节约矿产资源技术积极引进与研究开发采、选、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效降低采矿贫化率,不断提高采矿回收率与选矿回收率。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攻关,重点研究开发二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复杂稀散金属矿及贵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以煤系、黑色及有色金属、原油与化工原料等为要紧内容的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低品位及难选、难冶矿石开发利用技术,无尾矿及少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矿山“三废”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努力做到矿山尾矿、废水、废气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循环生产技术充分发挥济钢、莱钢、鲁北化工、兖矿等企业进展循环生产技术的示范作用,在企业中推行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实现企业内、行业内、园区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工业链网。重点研究石油化工、盐卤化工、矿产与冶金、电力、造纸、医药、机械与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循环经济中的关键技术,各行业间循环产业链接的关键技术,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进展新型生态化养殖模式,减少污染,提高对养殖业生产废弃物中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建立“饲料与环境资源一清洁化生产一畜产品一再生资源”生产模式,实现清洁化、资源化生产。 节约型城市建设加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与建筑容积率;加强市政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智能停车设备、城市污水与垃圾综合处理与利用技术、生物环保厕所等;加强节能节地型住宅、公共建筑的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推广新型墙体材料、进展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信息技术。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在南四湖、东平湖、黄河三角洲等重点区域开展流域、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企业水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城市群与区域大气污染成因与综合治理技术,环境保护中的脱硫、脱硝工程技术,危险废物、废旧汽车及电子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垃圾发电与生活废弃物综合处理技术等研究开发与示范。 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与保护开展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生态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黄河三角洲与滨海湖泊等重要湿地的修复重建与保护技术、环渤海湿地芦苇种植与综合利用技术、污染的生态影响机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土壤污染形成机制与治理修复技术。研究开发消耗臭氧物质(ODS)替代技术及新产品,加速淘汰ODS,保护臭氧层。(二)新能源技术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加强生物质能、太阳能、氢能、地源水源热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煤、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的高效开采及清洁利用技术开发。培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能源科学基础研究积极开展非化石能源的研究与利用,加强地热综合利用、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的高效利用、太阳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煤的高效洁净燃烧与污染防治、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利用、燃料电池及其它新型电池研究开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生物质能充分发挥省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作用,研究应用农林废弃物气化联合发电技术、气化液化制取发动机燃料技术、废弃植物油制燃料油技术及其它机械燃料,垃圾填埋场及加工业废弃有机物制沼气技术等。建设生物质能发电示范工程。太阳能以力诺、皇明、桑乐、华森等太阳能开发骨干企业为生产基地,建立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域与示范企业,推广太阳能的利用。研究硅单晶、多晶、碑化银单晶、有机薄膜等光伏电池材料及技术,开发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电站。研究开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与民用建筑密切结合综合利用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发电的蓄能与并网技术等。 氢能、海洋能以东岳集团璜酸树脂产业化为基础,研究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催化剂,开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手机、笔记本电脑用小型燃料电池达到有用化水平与规模化生产。研究开发电动汽车与船用大型燃料电池。研究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能量的储存与输送技术。 风能、地源水源热能研究风力发电资源的利用,开发风力发电技术与装备,依托鲁能集团等企业在海岛、沿海地区建设风力发电示范基地。以富尔达等企业为基地,研究热泵技术,高温地热、低温地热、海水热能的高效利用技术。开发地热、海水热能空调及发电装备。 煤的清洁利用技术研究煤地下高效气化、水煤浆制备与利用、煤间接液化制油及二甲醛等液体燃料技术,提高煤的清洁利用率,减少废渣、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依托兖矿、枣矿、新汶、里能等企业建立煤化工产业基地,建立煤地下气化示范基地与水煤浆产业化基地。(三)农业高新技术围绕建设农业科技强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农业“良种、良法”、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安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继续实施良种工程,提高农业设施化、集约化水平。 农业科学基础研究充分发挥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作用,吸纳有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参加,重点开展农业生物基因组学与要紧动植物品种品质改良、要紧农作物分子标记与动植物基因工程、要紧病虫害生物防治及可持续操纵、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提高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与繁育技术充分发挥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作用,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大型育种企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基地,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与有关基因标记、克隆、导入及细胞融合等生物工程育种技术研究,培养优质、高产、抗逆的小麦、玉米、花生、甘薯、大豆、谷子、水稻、棉花、林木花卉与蔬菜新品种。研究经济动物胚胎移植技术、体外授精技术、性别操纵技术、动物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培养转基因猪、牛、羊、鸡、鱼等经济动物新品种,建立畜禽、淡水渔业良种繁育体系。加强果品特殊资源优良品种种质创新技术研究,开发加工专用果品新品种。积极推动“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的农业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产业生产技术与设施充分发挥莱阳农学院等单位的作用,以农业科技园区等为基地,围绕名优稀特农产品工厂化生产与加工增值,研究果蔬、花卉、林木、畜禽、水产等高效设施化栽培、种植、养殖、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及自动操纵设施、设备及技术,储藏保鲜与高档产品加工技术,建设万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种苗驯化示范大棚、植物开放式组培基地及工厂化育苗示范生产线,研究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与营养调控技术、非常规饲料资源可利用性、规模化畜禽粪污、淡水养殖废水无害化处理与利用及产品质量提升等关键技术。 重要经济作物高质量生产技术以棉花、蔬菜、果树、油料、茶叶为重点,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加强资源高效利用与栽培技术研究。开展有机农业配套生产技术、设施蔬菜栽培生理、设施环境因子调控、病虫害综合控防、连作障碍克服与可持续稳产、高效等设施蔬菜生产关键技术与优质、抗病、广习惯性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以苹果、梨、桃、枣、杏等为重点开展大宗果树的沃土、节水、优质、丰产耕作研究,推广名特优果品先进生产、加工、贮存技术。以花生为重点研究油料作物高产栽培技术、麦套花生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开展优质茶叶、烟叶等的栽培加工技术研究。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开展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植物持久抗病性及分子机制研究,利用生物多样性操纵有害生物危害的机制与生态调控技术研究;进展环境友好农药、生物农药及高活性农药取代低、中活性农药研究;加强生物灾害及有害生物入侵的预警、早期检测与操纵等研究。开展禽流感等重大畜禽疫病病原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分子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的分析,建立较完整的疫病流行病学数据库,简便易行、灵敏特异的诊断技术与试剂。研制生物农药、植物抗病制剂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研究果菜类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及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措施与规范化操作规程。开展畜禽疫病防治与操纵技术研究,包含新型高效疫苗、疫病诊断技术与试剂盒、新兽药、抗药性检测与消除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围绕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体系及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系统,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网,研究开发引种与良种推荐、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与综合栽培(养殖)调控等五大专家系统。发挥远程教育网作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研究3S技术、智能化操纵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优化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粮食、水产品与食物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充分发挥诸城外贸、滨州西王、九发集团、冰轮公司、济南佳宝乳业公司等单位的作用,围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以食品加工与储藏保鲜工艺与技术研究为重点,开展粮油、蔬菜、果品、畜产品、奶业及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小麦、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淀粉提取及深加工技术,粮食生物转化技术,蔬菜:水果、水产品深加工工艺与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食品安全与标准化技术充分发挥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单位的作用,围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发平台,研究出口农产品与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基因表型检测技术、动物性食品安全及残留检测技术、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解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操纵技术及标准,减少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研究国际先进检测技术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与食品质量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监测及预警体系、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加强农业产业化技术集成与配套研究。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城镇空间布局规划与系统设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一体化配置及共享技术等研究。建立健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进展状况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四)海洋技术充分发挥我省在海洋资源与海洋科技方面的优势,把海洋技术作为我省自主创新的特色与重点摆在突出的位置,重点开展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突破一批产业化关键技术,培养新兴海洋产业,大幅度提高我省海洋技术领域的整体水平与原始创新能力,建设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与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依靠“科技兴海”,推动“海上山东”向纵深进展。一一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充分发挥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作用,重点加强蓝色农业优质、高效、持续进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环境与生态动力过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海洋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海洋变异对气候变化影响、海洋国防安全等海洋基础理论研究,确保我省在国内海洋科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有关的管理科学研究,建立海洋科学综合数据库。海洋农牧化开发技术充分发挥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水科院黄海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等单位的作用,以沿海水产企业集团为研发基地,开展重要海洋生物种质鉴定储存与利用、海水养殖生物功能基因克隆与应用、细胞与基因工程育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着力培养与引进78种高产、优质、抗逆海水养殖新品种(系);研发名、优、特、新、珍、稀种类的生殖调控与性别操纵、规模化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设施渔业养殖模式的生态环境优化、自身污染操纵、养殖用水综合循环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开展免疫增强、营养强化及环保饲料研究,清洁养殖、质量安全操纵等健康养殖模式研究,重大病害快速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渔药研制,远洋与大洋渔业开发及配套技术,渔业资源增值、养护与恢复技术研究等。 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与食品安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水产品保鲜、保活、精深加工技术,水产品加工、贮藏、运输过程中的活体组织与生物化学变化等技术,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调味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与水产品加工与海藻化工升级换代技术。研究开发养殖、加工等全过程中水产品质量的关键检测技术、安全限量操纵技术、产地环境监测技术、食品污染物监测与食源性疾病监测操纵技术等食品安全技术,制定有关的水产品质量与技术标准,实施水产加工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操纵点(HACCP)管理o海洋活性物质及海洋生物制药开发技术研究开发海洋天然产物的筛选提取、功能分析、深度利用技术,重点研制应用于食品、农业、医用、日用化工领域中的海洋保健食品、海洋生物制剂、海洋生物材料等制品,甲壳质及其系列衍生物产品制备技术,极端环境海洋生物的培养、分离与开发应用技术,海洋生物药用功能基因克隆、表达技术,转基因海洋微生物及微藻大规模生产药源生物的技术;研制出23种转基因海洋药物与糖类国家一类海洋创新药物。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为研发基地,重点开展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的研究。研究海水淡化膜材料及膜组件,耐盐类化学腐蚀、生物污损材料;研制低成本的新型海水淡化设备,建立淡化示范工程;开发含盐污水排海(洋)处置技术。开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研究。研究海水冷却预处理、防腐蚀、阻垢、防生物附着等关键技术与设备,加强海水处理药剂、海水冷却塔等成套装备研发,研究大生活用海水的污水处理技术,建立海水直接利用示范工程;研究海水脱硫技术与滩涂海水灌溉农业技术。充分发挥省海洋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的作用,以潍坊、滨州、东营为研发基地,开展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技术研究。研制海盐生产工艺及系列盐产品;研究苦卤综合利用技术与海水提取钾、溟、镁等化学元素新技术,开发以镁、澳为主导的精细化工系列产品;加强海水淡化、海水循环冷却废弃浓海水制盐、元素提取与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海洋精细化工品种达到70种以上,建立大规模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深加工的循环节能模式示范工程。 船舶修造及有关配套技术依托青岛、烟台、威海三大造修船中心,研究海洋工程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游艇、电动船、玻璃钢渔船、远洋捕捞及加工船等船型开发、设计、建造与修理改装技术,船舶性能、结构、噪声、振动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机电设备、内装修国产化及先进制造工艺,提高船用钢板、柴油机、发电机组、锚链、锅炉、电机、舷外机等配套产品的档次;研究各类海洋平台的构建、泊稳等关键技术。 海洋仪器设备及特种海洋新材料充分发挥国家驻鲁海洋单位与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单位的作用,研发深远海、大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设备,研制深水探测器、海洋油气矿产勘探的设备,海洋现场观测传感器与观测系统,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污染监测系统的仪器设备,海洋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技术设备,大洋渔业信息与服务系统技术设备等。积极争取在青岛建设国家深潜基地。开发用于各类船舶、海上设施、海洋工程设备防腐蚀、防生物附着、生物污损的海洋新型防护材料与工程材料,研究耐压浮力材料、耐蚀合金材料、耐压密封防水材料,开发环境保护用材料、具有温度敏感、化学物质敏感、生物敏感等特殊功能材料。海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单位的作用,以胜利油田、龙口矿业集团为基地,使用先进技术对具有远景的含油气盆地进行勘查与资源评价;研究海洋油气的勘探、钻探、开采、储运技术,进展可视技术,研发二次、三次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研究海底煤炭的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及其操纵技术与矿井地质安全保障技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与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海域下煤炭资源的高产高效安全回采;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进行探测与资源评价,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保真取样技术,探索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技术。 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海洋环境监测、预警、预报技术,近海生态环境与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检测技术,重点开展赤潮、海上油气污染与海洋风暴潮等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减灾防灾技术,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及综合开发技术,海岸侵蚀、海水内侵、海岸带防护、海洋旅游区等海岸带综合治理与保护理论与技术,建立完整的、多功能的区域性立体海洋监测系统。(五)社会进展以人民健康、科技促进社会事业进展为目标,在医疗卫生、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社会进展领域,建设重要社会事业科技支撑体系,实现技术突破。医疗卫生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开展生殖健康、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基层医疗保健、环境对健康影响等技术研究,充分发挥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省肿瘤医院、千佛山医院等的作用。以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为重点,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操纵技术研究。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为重点,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研究环境、营养、遗传、行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对重要疾病发病机理的影响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新发或者可能传入我国的传染疾病预测技术、发病机理及操纵策略。研究常见病与多发病单克隆诊断试剂,基因诊断技术,体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因子治疗技术,基因疫苗、基因治疗技术。利用细胞、组织修复工程等,研究重要人体器官组织的储存及移植技术。人口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