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数量性状.ppt
实验六 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一、实验目的 学习统计分析数量性状遗传试验的数据,通过估算其遗传率和杂种优势表现的程度,进一步了解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二、实验原理 对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时,一般常用方差(V)来度量群体内的变异程度。由于性状的发育不仅由基因型决定,同时也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假定基因型与环境之间没有相关和互作,则群体表型方差(Vp)应为基因型方差(Vg)和环境机误方差(Ve)之和。Vp=VG+Ve,一般采用遗传差异较大的二个亲本杂交 分析亲本、F1、F2或回交世代的表现型方差,估算群体的遗传方差或加性、显性等方差分量。基因型不分离的纯系亲本及其杂交所得F1的变异归因于环境机误变异(Ve),VG=0 F2变异;包括分离个体的基因型变异和环境机误变异 VF2=VG+Ve 可以估算基因型方差VG=VF2-Ve,对于动物和异花授粉植物,由于可能存在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常用F1表现型方差估算环境机误方差:Ve=VF1对于自花授粉植物,也可以用纯系亲本(或自交系)表现型方差估计环境机误方差:Ve=1/2(VP1+VP2),或利用亲本和F1的表现型方差:,Ve=1/3(VP1+VP2+VF1),Ve=VF1=1/2(VP1+VP2)=1/3(VP1+VP2+VF1),因为基因型方差是由加性方差(VA),显性方差(VD)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性方差(VI)所组成,VG进一步分解为:VG=VA+VD+VI设 VGE=0 VI=0 则VF2=VG+Ve=VA+VD+Ve利用两个回交世代(B1=F1P1和B2=F1P2)可进一步估算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VA=2VF2-(VB1+VB2)VD=(VB1+VB2)-VF2-Ve,简单的数量遗传分析一般假设只包括加性效应(A)和显性效应(D):表现型方差简单地分解为:VP=VG+Ve=VA+VD+Ve1.广义遗传率(heritability in the broadsense,简称H2):指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H2=VG/VP 100%2.狭义遗传率(heritability in the narrow sense,简称h2):指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h2=VA/VP 100%=VA/(VA+VD+Ve)100%,杂种的性状表现超过双亲的均值,这种优势称为平均优势。值 0为正向优势(+),0为负向优势()在实际育种中常使用超亲优势,即超越优亲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种一代(F1)在产量、品质、生活力、生长势、抗逆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比其双亲及其子代优越的现象。评价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有平均优势、超亲优势、竞争优势、显性势能等。,超亲优势:以F1最优亲本的%表示。,三、实验材料1.小麦株高的遗传试验材料:将P1、P2及其杂种后代F1、F2、回交后代B1、B2于同年种植,收获后分别按世代测量记录株高。2.水稻生育期的遗传试验资料,四、实验器具 主要仪器:计算器五、实验步骤 1、基本参数的计算(1)计算各世代的平均数()、方差(V)及标准差(S)将本实验所附已经分组整理的水稻生育期、棉花纤维长度次数表,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各世代的基本参数。平均数=X/N=V=(x-)2/(n-1)=x 2-(x)2/n/(n-1)式中x指个体值或指分组的各组值;n指所观察的个体数。,2)计算环境机误方差(Ve)Ve=VF1=1/2(VP1+VP2)=1/3(VP1+VP2+VF1)2、遗传率的估算(1.)广义遗传率:指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H2=VG/VP 100%=(VF2-Ve)/VF2 100%=100%(2)狭义遗传率:指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h2=VA/VP 100%=100%,3、根据试验结果,按照下述公式,分别计算F1代杂种优势的程度。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六、实验作业根据本实验测量各世代小麦株高或水稻生育期的试验材料,分别估算该性状的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及F1代杂种优势的程度,并说明这这一性状的遗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