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实验二凝集反应.ppt

    • 资源ID:5258290       资源大小:73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二凝集反应.ppt

    主讲教师:张秋玉,实验二 凝集反应,基础医学院免疫学院,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1.1 经典的血清学反应,1.2 现代的抗原抗体反应:现代抗原抗体反应用标记技术代替传统的肉眼可见反应,其特异性、敏感性均增加,且可以定性、定量甚至定位;缺点是需特殊精密检测仪。,凝集反应的定义及基本类型,1直接凝集试验 颗粒性Ag与相应Ab的反应 玻片法:如血型的鉴定、细菌菌种的鉴定 试管法:肥达氏反应 2间接凝集试验(可溶性Ag+载体=致敏颗粒)与相应Ab的反应 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可溶性Ag与相应Ab作用后,再与致敏颗粒反应 4.反相间接凝集试验(可溶性Ab+载体=致敏颗粒)与相应Ag的反应,试管凝集反应示意图,肥达氏反应-用已知伤寒菌的H(鞭毛)和O(菌体)以及甲型(A)与乙型(B)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标准液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免疫凝集实验。,人的红细胞表面有20几种血型抗原系统ABO血型系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由Landsteiner于1901年提出:,血型鉴定的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所含抗原种类将人类血型分为如下血型:,ABO血型系统中有两种抗原,分别称为A抗原和B抗原,均存在于红细胞膜的外表面。,1.抗原本质:血型抗原是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糖脂,ABO抗原特异性是在H抗原基础上形成的,2.抗体本质:血浆中存在两种相应的抗体即抗A抗体和抗B抗体,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为天然抗体,主要为IgM,不能通过胎盘。,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引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只能在应急情况下输血,输血时不宜太快太多(300ml),并密切观察,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载玻片 1块/每人*用完各自用水冲洗净置消毒缸三棱针 1根/每人 用后弃垃圾斗棉签 根/每人(先取再取1)用后弃垃圾斗牙签 1根/每人(两端使用)用后弃垃圾斗碘伏生理盐水试管试管架标记笔,实验材料,操作步骤,i 取血:搓揉左手无名指的指腹碘伏消毒用三棱针刺1-2滴血将无名指的指腹封住盛有盐水的试管管口,用倾倒法将血滴洗入盐水中并混匀形成1%的血球悬液。ii 鉴定:取洁净玻片一块,用标记笔在中央划线分区,标明“A”、“B”区在“A”、“B”区分别滴加抗A、抗B血清各1滴用毛细吸管吸取待检的血球悬液滴入抗A、抗B血清中,用牙签两端分别拌匀将玻片平持手中,前后左右转动使之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0-15分钟后观察结果。,注意事项,取血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HBsAg的交叉污染(*HBsAg携带者);刺血时,尽可能一次性成功,用力适当,让血自然流出或搓揉后流出为佳,勿强行挤压。鉴定时,滴1滴抗血清及血球悬液即可,多则两边易混;牙签两头不可混用;O型血无凝集现象,无须反复检测。,结果判断,ABO血型的遗传规律?父母血型分别为A型、B型,他们子女的血型可能是何种?父母分别为A型和O型,子女有无可能是B型,思考,三、E-花结形成实验,原理 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特有能与绵羊红细胞结合的受体,称E受体;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绵羊红细胞与该受体结合形成以T细胞为中心,四周绕以绵羊红细胞的玫瑰花团,故称E花结实验。E受体与CD2分子、LFA-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为同一物质。,花结分类:Ea-RFC(效应T细胞):正常值为15-35%。E-RFC(总和):正常值为60-80%。意义:用于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的比例及数目,间接反映患者细胞免疫功能。E-受体为T细胞所特有,是鉴定T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一,还用于T细胞的分离。,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二凝集反应.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