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重建.ppt
第四章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重建,前言教育目的概论,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教育目的问题,教育的过程与手段问题,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涵义与类型(一)教育目的的涵义1什么是教育目的目的是人“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目的是人基于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经验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设想而提出的关于未来的构想和希望获得的结果。目的体现了人的理性,体现了人的反思精神,体现了人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也体现了人对自我和世界发展的操控欲望,体现了一种对人力量的自信,教育无目的论,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无目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杜威把教育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一类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反对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强迫教育和学生服从这一目的,违背了他所理解的教育的基本精神,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人。2、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包含两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人才价值部分和人才素质部分。人才价值,指所培养的人才应符合什么样的社会的需求,主要是指所培养人才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价值。人才素质,是指人才身心发展的要求,这是指受教育者在品德、智能、审美、体质诸方面发展的规定。,教育目的的结构,对所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对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教育目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级各类学校 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3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则是各级各类学校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可以是某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由国家确定的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4、教育目的层次结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各育目标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二)教育目的的类型从教育目的的制定者的角度看,教育目的可以分为国家、政府或社会团体提出的教育目的,个人提出的教育目的。从教育目的是否能够落实看,可分为理想的教育目的和实际的教育目的。从教育目的的表现形态看,可分为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从教育目的的持有者看,可分为学生的教育目的、教师的教育目的、家长的教育目的、政府的教育目的、社区的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为:(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导向作用(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调控作用(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作用,三、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客观因素,1.制订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需要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同一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阶级其教育目的也有所不同。教育目的存在着历史性和阶级性。2.制定教育目的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在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体社会化的水平不同,质量规格的要求在层次上是不同的。所以各级学校根据其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水平规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小学、中学、大学各有其不同的质量规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目的的制订受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从教育目的上反映了教育的另一条基本规,即教育要适应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3.制定教育目的要依据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还受到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教育价值与教育观,教育内容与教材,教学与学习方式,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强调社会本位 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重“入世(仕)”,强调学以致用,强调个人的内省。,1946 年教育基本法第一条,教育为“建设既有民主又有文化的国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福利事业做出贡献”的理想。,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以完成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作为和平的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国际比较:日本的教育目的,1986 年4 月,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系统地提出了日本在21世纪的三项教育目标。,(1)有宽广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的日本人;(2)有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的日本人;(3)面向世界的日本人。,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双重性(1)教育的内在目的:受教育者的身心变化(个体目的、直接目的、本体目的)(2)教育的外在目的:为社会服务(社会目的、间接目的、工具性目的),一、教育目的的不同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一)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人的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人。人生来具有良心、理性、自由,具有善良的天性,而社会则是一个令人天性沦丧的污秽之地,希望教育按照人的自然本性进行。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二)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那笃尔普等。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目的也基本上持有社会本位论倾向。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首要目的,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于社会的意志。,(三)人格本位论人格本位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陶冶。这种完整的人格既包括人的天性的和谐发展,也包括了与社会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四)生活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把适应社会生活当作最主要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该为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提供指导,他们或者以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或者以为教育即生活。(五)伦理本位论伦理本位论认为应当依据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制定教育目的,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代表人物是康德和赫尔巴特(六)文化本位论文化本位论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这一流派因为文化教育学的发展而成为教育目的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主张。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七)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观1.代表人物为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以及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家们等。2.主要观点第一,今生是永生的预备;第二,肉体和精神是二元的,比起肉体来,精神或灵魂是不朽的;第三,人类借助于精神可以体会或达到永恒的世界或总体的精神;第四,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为人们的永生做准备,使人们信仰和皈依于神或上帝;第五,为了能够使人们达到最后的目的,教育应该使人们具有“知识”、“德性”、“虔信”和“忠诚”等品质。,二、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的素质之间的差距个体发展的方向、程度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所能提供的条件之间的矛盾不同的人群之间在发展水平和方向上的矛盾也属于此列,(二)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及其根源个人本位论的社会历史根源个人本位论的全盛时期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正值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卢梭在教育方面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封建社会和封建教育 卢梭的许多主张表面上看是教育主张,实质上却是社会主张。他用个人去反对社会,只不过是他批判当时社会的一个手段罢了。从反封建的角度看,进步思想家肯定个人价值、贬低社会价值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社会本位论的历史根源社会本位论盛行于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社会日益繁荣,社会本位论肯定社会需要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所培养的人应与社会合作,应为社会服务,其实质,是从教育的角度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巩固。在当时社会与个人矛盾虽也存在但并不具有对抗性的情况下,资产阶级思想家肯定社会价值,反对个人主义也是必然的、合理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产生以及争论的理论根源 没有真正理解个人和社会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个人本位论者强调个人价值,强调个人能动性,强调具体的社会现实对个人的压抑和残害,是有道理的。但是,他们没有如实地把个人看作具体社会中的现实的人,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制约性,片面夸大了人的能动性和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社会本位论者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对社会的依赖性,强调社会的价值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强调教育应使个人认同社会、服务社会,但不愿承认社会还有待变革和超越,忽视个人能动性在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否定了个人能动性和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没有一个孰重孰轻的问题,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也没有一个谁对谁错的问题,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与同等的局限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谁更优先,只是一个选择问题。,(三)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1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个体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制约。首先,个体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其次,个体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容。社会发展对个体发展的制约。首先,社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个体发展的方向性。其次,社会发展所能提供的条件制约了个体发展的现实可能性。2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一方面,个体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发展,个体发展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方向,个体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个体的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全面发展的人”的涵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指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人,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是全面发展了自己一切才能的人。(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1人的发展同生产的发展相一致2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3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5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教育学意义1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 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从生物学上的人的观点或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往往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种与社会无关的人本身所固有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素质、本能的自然外露。爱尔维修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也看到社会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看不到在各种环境因素中,生产和经济因素对人的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通过对分工的历史考察,得出了人的发展最终是由社会经济和生产所决定的科学结论。我们应当承认能够对于人的发展发生作用的社会因素是十分复杂和繁多的,但是,如果不能从中正确分离出第一性的根本性的动因,看不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于其他各种能够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所起的决定作用,也就必然不能正确认识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2指明了人的发展方向马克思、思格斯从大工业生产发展的具体历史中看到了“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这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并非是个别人的美好理想、主观期望,而是一种生产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全面发展的人,是在智力和体力两方面获得全面的充分的发展的人,是在生产中“能够全面发展发挥各方面才能的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大工业生产本性的需要,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并使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具有一种切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制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指明了根本的方向。,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写道:“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发挥祖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切的艰苦创业精神。”,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9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九十年代上一个新台阶。”,三、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内涵 第一,明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二,坚定的政治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三,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第四,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四、教育目的的贯彻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在教育实践各种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而每一环节和每一个方面的进程和结果都与教育目的的最终实现密切相关。影响教育目的实现的因素:课程,教学,教师,评价制度,升学制度,教育督导等.影响教育目的落实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即制度因素及人的因素。相应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或落实也应该从这两大方面考虑。制度方面主要包括推进素质教育、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以及合理地细化教育目的,人的方面主要是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1,推进素质教育制定明确的素质教育政策目标。完善素质教育的评估政策和监督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尽量使每一个教育者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接受优秀教育资源的机会。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合理化首先,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其次,学校培养目标体现要体现不同等级和种类学校之间的合理差异;第三,学校培养目标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尽可能适应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需求。,3、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现实中的教师评价制度对教育目的的落实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其次,评价结果的功利性。第三,评价主体的单一性。4、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目的意识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专业发展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对教育目的的理解和认同。,1.应试教育的内涵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质量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功能,是“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束缚了教育视野、局限了思维;弱化了学生能力、导致片面发展;影响了教育公平,加重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应试教育审视,2.应试教育的渊源首先,应试教育受到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影响,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其次,应试教育也是当前生产力的不发达、就业岗位有限的产物;再次,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机会竞争的激烈是其重要原因;最后,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提出以1988年第11期上海教育(中学版)刊载的言实所撰写的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为标志。从内涵来看,素质教育是依照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挖掘和发挥学生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其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促使全体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主动的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2.素质教育的特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一方面它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使每个学生通过教育获得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它强化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普及意识,淡化其选拔功能。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奠定基础的教育,它应促进受教育者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强调以学生为本,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朝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素质教育的普通性。素质教育既不是“为升学做准备”,也不是“为就业做准备”,而是指导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具有现代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公民意识的公民教育。这种教育不具有专门定向的性质,而是适应未来社会广泛需要的教育,因此注重基础性和普通性。,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辨析差异,第一,教育价值观不同。应试教育深受传统教育的继承性价值观影响;素质教育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取向,是教育的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的辨证统一体。第二,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的内容以应试和升学为中心来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素质教育则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第三,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是“授之以鱼”方法,重视灌输,以注入式讲授为主;素质教育主张“授之以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教育评价不同。应试教育以考分为尺度来评价学生,以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老师;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 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摘自朱永新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第四章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重建,第一节 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取向及更新,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述(一)价值的概念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与作为需要对角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三种基本关系:实践关系:客体成为主体的实践对象,主、客体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的过程,认识关系:客体成为主体的认识对象,主体从对客体的认识到中获得知识,掌握周围世界发展、演化的规律。价值关系:客体成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主、客体间是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二)教育价值的概念 教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1、教育价值的宏观层次: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社会作为价值主体,要求教育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给教育提供相应的基础和条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伦理道德价值、文化历史价值教育的个体价值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人作为价值主休,需要教育满足自身的价值要求,教育价值的大小以人的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为尺度。生存价值、享受价值、发展价值,2、教育价值的微观层次: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价值关系,这里体现的是教育中的“人人”关系,教育中的人互为主客体。人格价值、陶冶价值、榜样价值、理想价值。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情景、教育媒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这里体现的是教育中的“人物”关系,人是主体,物是客体。知识价值、活动价值、训练价值、创造价值。,(三)、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及意义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以人的成长需要为基础,对学校教育价值做出的选择。学校教育价值取向选择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价值倾向性,影响着学校的日常的教育制度及行为,包括师生关系、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班级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二、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 我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经历了如下典型的变化过程:1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基本价值层面的结合 为了救亡图存,我国近代引进西方学校教育制度,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此时,国家、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紧紧结合,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表现出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基本价值层面的结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凌驾于个体价值之上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强调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突出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特别是政治价值,个体的存在被忽视。,3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更高价值追求层面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精神生活丰富和提高的需要突显出来,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结合,强调培养主体意识、有生命活力的自主个体,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成长,关注教师与校长的成长。,教育价值取向的纵向分析 以国家层面的教育目的为例,大学“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者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然后以西学论其知识,练其艺能,多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教育之教育宗旨,在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国民道德、训练自治能力,增进生活智能,以造成健全国民。”,1,2,3,1949年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5,6,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1、人的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2、成为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 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及社会价值。,三、当前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1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片面化(1)仅关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缺乏对学校教育“成人”价值的关注;(2)仅关注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接受”,缺乏对精神文化世界中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充分开放;(3)突出对社会发展、人类存在价值某些具体方面的关注,缺乏整体观照。,2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当下化、功利化(1)学校教育改革表现出应对性思维和改革策略,缺乏对社会发展中诸多根本问题、基本问题的关注;(2)只看到静态化的时间观、发展观下的学生,缺乏对学生生命成长全程的关注,缺乏对人的生命成长中长效性因素的关注;(3)强调了个体的工具价值,忽视个体生命成长价值。,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趋势,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埃德加富尔1972年5月,目的是“帮助各国政府制定教育发展的国家策略”。,提出“教育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即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儿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针对现代社会中只让人获得“片段知识”和成为“理智工具”的现象提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1989年底,北京,“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指出,为应付未来的挑战,不能只考虑智力开发,同时要注意提高人的道德与理想水平。,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要帮助他们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同情。,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年,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learning to be,四、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方向“关怀生命”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需要更新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社会转型需要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2当代中国个体成长需要更新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生命成长需要“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生命是人的深层次核心性存在。,五、重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1学校教育要直面生命存在,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承担自身的时代责任态度 学校教育对自身的价值基础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要有意识地融会历史与未来,吸收各种生命资源于自身中,促进人的自我生成的生活形态。,2学校教育以“生命”为本体性前提,以积极的关怀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方式 关怀生命意味着对生命本体地位的清醒意识,对生命的积极关注、主动的行为、建设性的气质。学校教育实践关注的始终是“人”的问题:人的生命需要、人的生命成长。每个生命体都有成长的内在动力与可能空间,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促使学生在学校教育生活中自主、能动、积极地成长。,3学校教育应以培育具有积极的生存方式、主动健康发展的个体为己任目标 学校要造就的新人,要实现生存方式的更新,从被动压抑的生存方式转为积极主动的生存方式。学校教育要以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目标追求。,4学校教育应以整体的、深层次的眼光进行自我改造,创造促进生命成长的建设性条件环境 学校教育是个体生命成长的一种生活形态,学校教育的生活滋养是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现有的学校教育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深层次的变革。学校教育要有整体意识,将全部时间与空间作为“整体”,作为一种“生活”,关怀学校中学生、教师、管理者的生命质量,以整体转型的策划,指导每一部分的具体改革。,第二节 学校培养目标的当代重建,一、学校培养目标概述(略)(一)学校培养目标的内涵 1学校培养目标回答“学校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规范人的素质与特点 2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学校培养目标(二)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性 1学校培养目标综合渗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 2学校培养目标综合渗透着具体区域发展的需要 3学校培养目标综合渗透着对各学段特殊性的认识 4学校培养目标体现在学校的具体办学中 5学校培养目标通过教育实践转化为学生的成长,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变迁(略)(一)我国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变迁 我国学校培养目标日益关注社会发展对当代人才素养的新需要,日益自主思考学校培养目标问题,逐步具有了自觉的时代意识、自我意识。(二)我国教育改革实验对学校培养目标的探索 120世纪2030年代: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220世纪80年代初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3非智力因素 4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 以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例,三、当代中国学校培养目标的重建(一)当代中国学校培养目标的内容构成 学校培养目标直接建立在“生存方式”基础上,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关注人的主动的生存方式的形成,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目标,转换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养育。1养成个体积极的生命情态 积极的精神状态:对自然与社会的开放心态,对他人的接纳,对自己的超越,对“事情”的实践热情。2养成个体富有创造性的行为方式 合理地确定自身行为目标、有策略意识与能力、能反思超越自我。,(二)当代中国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1学校整体的工作目标围绕培育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而展开 2深入解析学校教育中基本的生活形态班级活动与课堂教学在生命养育中的特殊价值 3建立课堂教学内部不同学科与课程教学、班级中不同主题活动的独特目标系统 4目标要建立在学生过去活动的基础上,保持对未来的开放性,追求层次的提升 5创造坚实的、研究型的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