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分布体系.ppt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第二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第三节 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第四节 从生长极到核心边缘理论,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一、相互作用的分类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四、空间扩散,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空间相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一、相互作用的分类,海格特(PHaggett)1972年,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对流、传导、辐射对流: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如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邮件和包裹的输送及人口的移动等等。传导:是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其特点不是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实现,而只是通过簿记程序来完成,表现为货币流。,辐射: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城市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方式:货物和人口的移动财政金融上的往来联系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的进行,需要借助于各种媒介,其中交通通讯设施是主要的手段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以及水路、管道等,是城市对外交通联系的工具;电话、电报、传真、卫星通讯等,是城市对外通讯联系的手段。,如果把相互作用赖以进行的各种网络和城市一起考虑,那么城市就是位于网络之中的节点(node)。交织在城市中的网络愈多,说明城市的易达性愈好,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也愈重要。,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美国学者厄尔曼(ELUllman)认为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有三个:互补性、中介机会和可运输性。1互补性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即它们之中的一个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需求,这时才能实现两地间的作用过程。厄尔曼称这种关系为互补性互补性侧重于两地间的贸易联系,互补性越大,两地间的流动量也越大。,2中介机会两地间的互补性,导致了货物、人口和信息的移动和流通。但是也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当货物在A和B两地间输送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C地,从而产生所谓中介机会(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这时,即使A和B两地间存在互补性,相互作用也难以产生。,中介机会是改变原有空间相互作用格局的因素。中介机会起两种作用:地点上的置换,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作用,可以节省运输费用。,3可运输性距离,影响运输时间的长短和运费。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如果两地间的距离过长,克服距离过长的成本超过了可接受的程度,那么,即使两地间存在着某种互补性,相互作用也不会发生。,评价:,厄尔曼提出空间相互作用的三个条件是在1956年,因而对物质流的讨论较多。比较而言,对货币流和信息流的探讨较少,由产业组织的演变对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也未提及。例如,货币的流动受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就较小。在通讯手段高度发达、全球金融网络业已形成的今天,国际金融业务可实行一天24h的运转。,跨国公司的发展已导致全球工厂的出现,这使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日益重要。在跨国公司的垄断下,货物的可运输性已不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空间相互作用的因素,而跨国公司以外的中介机会亦很难参与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引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货币流和信息流在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它们独自的特点。,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1、结节点、结节区域和城市等级体系节点:城市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集中场所,通过各种运输通讯网络,使物质、人口、信息不断地从各地向城市流动,这种过程类似光线的聚焦作用,而城市就是各种网络中的聚焦点,或称节点。,结节区域:节点连同其吸引区组成结节区域。城市对区域的影响类似于磁铁的场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并最终被附近其它城市的影响所取代。,城市等级体系:每一个结节区域的大小,取决于结节点提供的商品、服务及各种机会的数量和种类。一般地说,这与结节点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不同规模的结节点和结节区域组合起来,形成城市等级体系(the urban hierarchy),不同等级的城市如果把不同规模的结节区域或不同层次的城市体系重叠在一起,可以发现:小的结节区域总是镶嵌在大的结节区域中,大的结节区域又镶嵌在更大的结节区域中,由此向上,直到等级体系中的最高一级结节区域。,相同等级城市之间城市间的相互作用,除了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垂直联系外,还存在着与同一等级其它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实际上,即使属于同一等级的城市,由于其规模、职能各不相同,其吸引区的大小也不同。因此,结节区域的划分,或称城市吸引区边界的确定,就成为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2城市吸引区边界的确定 划分结节区域,确定城市吸引区的边界,是研究城市间、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格林的方法 格林(HLGreen)曾探讨了纽约与波士顿在新英格兰南部的相互影响。他根据五项指标:铁路通勤人员的流动方向报纸发行范围电话呼唤方向公司负责人的办公地点银行负责人的办公地点,铁路通勤人员的流动方向报纸发行范围电话呼唤方向公司负责人的办公地点银行负责人的办公地点,实际上,情况更复杂些,由于各功能的吸引范围不同,在纽约与波士顿之间存在着一条中间分界带。在中间分界带内,纽约(或波士顿)某些功能的影响更强些,而某些功能的影响更弱些,(2)康弗斯(PDConverse)“断裂点”(breaking point)两个城市间的分界点(即断裂点)可以用下列公式求出:式中,dA为从断裂点到A城的距离;DAB为A和B两个城市间的距离;PB为较小城市B城的人口;PA为较大城市A城的人口。,A城由于规模较大,其吸引区也较大,因而将断裂点推向更靠近B城的地方。断裂点公式在实际运用中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因为城市人口规模不完全反映城市的实际吸引力。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出若干有代表性的指标来确定城市吸引区的边界将更符合这个城市的实际情况。,(3)赖利零售引力规律赖利(WJReilly)1931年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了“零售引力规律”,其公式为:式中,Ta和Tb为从一个中间城市被吸引到a城和b城的贸易额;da和db为a城和b城到那个中间城市的距离;Pa和Pb为a城和b城的人口。根据这个规律,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离它的距离成反比。,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因素相互作用流构成障碍,从而形成城市吸引区的边界。各种地理边界河流、山脉、海洋等等,都会有效地限制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流,甚至限制同一系统内部的互相交流。如上海的黄浦江,其宽度达400800m,使得上海城市的发展长期偏居浦西一隅。如要开发浦东,就必须克服自然障碍物的影响。政治边界的影响。政治边界常常沿着地理分界线的走向。在各种政治边界中,国家的政治边界通常是影响相互作用的最大障碍。,3相互作用模式:(1)引力模式引力模式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该模式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表示城市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一般形式如下:Iij为ij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量;PiPj为 ij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Dij两个城市间的距离;b为测量距离摩擦作用的指数;WiWj为经验确定的权数。,城市质量:一般用人口规模在探讨大城市的移民问题时,用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考虑市场问题时,用城市的零售总额比人口规模更多地反映出城市对产品的需求量更好的方法是,选取若干个相互独立又能反映城市实力的指标,采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构造出一个指数,用这个指数来表示城市的质量。,引力模式中的距离:一般用km表示。也可以用时间、运输成本等特殊距离单位来衡量两地间的距离。,引力模式中的质量加权:选用适当的数值目的是更好地改善这个模式的性能。质量加权的基本原理,是要显示人口规模不能反映出的人口结构上的差异,因此,人口性别、年龄、收入、职业、受教育水平等因素都可以作为“权数”来考虑。但是,要加权,就将使引力模式变得复杂,计算困难。,距离指数b:理论上认为,b应等于10或20(即取平方),但经验研究显示,b值可以在0530的幅度内变化,其原因在于不同货物的可运输性不同,从而影响了距离指数的值。,(2)潜力模式根据引力模式,我们能计算一对城市间预期的相互作用量。如果我们计算一个城市与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内所有城市(包括它自身)的相互作用量时,那么,只需要应用引力模式分别求出这个城市与其它每一城市的相互作用量,然后再求和,就可以得到。总结成公式形式如下:上述公式即为潜力模式的公式。式中的符号与引力模式中的符号意义相同。Dii有时采用i城与离它最近城市之间距离的一半,也可以用i城面积的平均半径。,将上述公式两边同除以Pi,得到下式:这一公式意味着i城的相互作用总量表现为每人或每单位质量的相互作用量。,以上公式中如采用城市人口作为质量单位,计算出的潜力称为人口潜力,它表达了I城市与城市体系内所有其他城市相互作用可能性的强度。如果对城市系统内每一个城市分别计算出其潜力,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画出潜力等值线,从而绘出等人口潜力面。,图8-2时美国1940年的等人口潜力面,从图上可以看出,纽约的潜力最高,达550以上。以纽约为中心,人口潜力向西、男、北三面渐减。但在西海岸三大城市,即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附近,人口潜力又有所回升。总的趋势是,它与人口密度的分布大致相同。但人口潜力分布式在经济空间中反映了人的相互作用,因而对经济活动的区划决策更为重要。,四、空间扩散,在人类社会,疾病的传染,知识和时尚的传播以及城市的蔓延等等也采用空间扩散的方式。因此,空间扩散导致自然或人文景观的转换,这与在一个现存结构中维持日常功能所必需的相互作用不同。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于1953年在其论文作为空间过程的创新扩散中首次提出空间扩散的问题。,1 空间扩散的基本概念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的、连续的扩散过程,我们称之为传染扩散(Contagions Diffusion),这一扩散过程同传染病通过与病人的接触传播开来近似,故称之为传染扩散。由于距离的摩擦阻力效应,事物的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被削弱。,传染扩散:初始阶段 传染扩散:扩散阶段,()等级扩散扩散的传播不是按照距离的远近,而是按照等级规模逐次传播的现象,称之为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等级扩散的产生,在与某些新事物在最初被接受时具有较高的“门槛”,从而妨碍了他们迅速的扩散,只能采取逐级向下扩散的过程。,一般地说,等级扩散只产生与人文现象扩散的场合,自然现象的扩散不采取这种方式。,()重新区位扩散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收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接收者的空间位移,我们称之为重新区位扩散(relocationtype diffusion)即某些新事物(或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带到另一地的扩散过程。典型的例子就使移民过程。,实际上,现象的空间扩散过程常常采取多种方式对人文现象扩散的时间表现来看,在扩散的初始阶段,接收者的比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经过若干时间后,阻碍新事物的各种障碍被消除,接收者的比率急剧增加;随着接收者的比率趋于饱和,曲线再呈缓慢上升趋势,()阻力作用大多数人在接受该项创新之前,需要一个劝说的过程,使人们了解、证实并能亲手操作这项新事物新事物接收者的数量和时间分布成正态分布性即在新事物传播的初期阶段,只用少数、富于革新、勇于承担风险的人才会接受,大多数人由于更强的阻抗心理,则采取旁观的态度随后加入接收者的队伍的人逐步扩大。但当大到某个关键的接受者比率以后,往往会出现接收者的“赶浪潮”效应。由于“赶浪潮”效应出现爆炸式的增长最后由与接收者的数量趋于饱和,传播的速度再次下降,2、空间扩散的研究,(2)障碍作用障碍在空间扩散中可以其重要的限制作用障碍可以分自然障碍:如河流、湖泊、山脉、沙漠等,如语言、种族、宗教上的差异等社会障碍:反映在阶级、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政治障碍:如民族性、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态度、个性等方面的精神障碍一般地,现象的空间扩散会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从而表现为一条下降的连续曲线,(3)中心城市的空间扩散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带县体制。分析中心城市市区和辖县之间的关系可以衡量中心城市的经济对外扩散能力。,扩散不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也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过程。布朗认为,成功的扩散包括哪些因素?三个因素极为重要:创新的源生地、仔细选定扩散的中心和制定一份周密细致的扩散战略。此外,基础设施对创新的扩散也极为重要。在发展中国家,除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应重视各种人才的培训工作。,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一、背景二、基本概念三、理论假设四、理论要点,一、背景,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在193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一本名叫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的书,从而开创了城市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克里斯塔勒在韦伯工业区位论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启发下,把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探索城市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另一位德国学者奥吉斯特廖什(August Losch)几乎是同时,但又完全独立地发现了和克氏内容相似的中心地系统。他的著作经济的空间分布发表在1940年,比克氏晚了7年。克里斯塔勒对城市地理学的影响远在廖什之上。有人评价道,“没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学说,便没有城市地理学,没有居民点问题的研究”。,二、基本概念,1.中心地(central place)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是城市、城镇2.中心货物与服务(central good and service)分别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亦可称为中心地职能(central place function)。理发、饮食、医疗,3.中心地等级中心货物和服务是分等级的,即分为较高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较高级别的中心货物或提供较高级别的服务。在大多数中心地,每一种中心货物或服务一般要由一家以上的企事业单位承担。每个担负一种中心地职能的单位,称为一个职能单位(functional unit)。中心地的职能单位数量必定大于或等于中心地职能种类的数量,通常总是前者的数量超过后者的数量。,除了几家单位共同提供一种中心货物或服务之外,也可能有一家单位提供多种中心货物或服务的场合,从而包括了几个职能单位。根据中心地所执行职能的数量,也就可以把中心地划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级。,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有:中心地等级越高,它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多,人口也越多;反之中心地的等级越低,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少,人口也越少。高级的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新增加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值和较大的服务范围。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距就越远,它的服务范围也就越大。反之,越是低级的中心地,数量越多,相互间隔越近,服务的地域也越小。,4.中心性(centrality)或“中心度:一个地点的中心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地点对围绕它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简单他说,是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一般认为,城镇的人口规模不能用来测量城镇的中心性,因为城镇大多是多功能的,人口规模是一个城镇在区域中的地位的综合反映。克里斯塔勒用城镇的电话门数作为衡量中心性的主要指标,因为当时电话已广泛使用,电话门数的多少,基本上可以反映城镇作用的大小。,他选用了中心地的电话指数作为评判一个聚落中心职能的标准。他以德国南部全区的电话数(Tg)除以全区的人口(Eg),得到每人平均的电话数,称为电话密度,以这个电话密度乘以一个中心地的人口数(Ee),其数值为该中心地的预期的重要性,该中心地实际安装的电话数(Tz)称为中心地的实际重要性,两者的差值即为中心性指数。其表达式为:,5.服务范围和需求门槛:克里斯塔勘认为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货物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服务范围的上限(最大腹地)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以最远距离r为半径,可得到一个圆形的区域,它表示中心地的最大腹地。,服务范围的下限(门槛距离)是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经营所必需的腹地的最短距离。最短距离为r。以r为半径,也可得到一个圆形的区域,它表示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所必需的最小腹地,r亦称之为需求门槛距离(threshold),即最低必需销售距离。,服务范围上下限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a.如果门槛距离大于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那么这种货物在该地区就不可能以正常的方式提供。b.如果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和门槛距离相等。那么,经营该种货物正好能得到利润。c.如果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大于门槛距离,那么,该项货物不仅可被提供,而且经营者还可从为居住在两个腹地间的人口服务中得到超额利润。,需求门槛、销售距离、利润之间的关系 O代表中心地,是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地点。当销售量或销售距离低于OA时,厂商因成本大于收入而蒙受损失,厂商将退出市场。当销售量或销售距离等于OA时,收入等于成本,厂商仅可赚得正常利益,这就是需求门槛。超过A点时,收入大于成本,有净利润,且逐渐增大,达到B点时净利润最大。超过B点时,净利润下降,到C点净利润为零,OC为最大销售距离。超过C点为损失区,厂商又将退出市场。,上图基础上,以中心地为圆心绘成同心圆,形成三个环,由内向外依次是中心地、利润递增区、利润递减区和损失区,而A圈为需求门槛,B为最大利润范围,C为最大销售范围。,不同商品、服务的需求门槛、销售距离的关系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门槛和最大销售范围是不同的。,等级较低的商品,需求量大,如油盐,肥皂等杂货(A),其空间需求曲线一般较陡,即其需求量将随距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快速下降,其原因是售价低,购买频率高,为购买此类商品所花费的时间较多,或运费占售价比重高,因而其需求门槛一般较低(A),最大销售距离较短(A)。,等级较高的商品,如家俱,珠宝,耐用而需要量少,售价高,购买频率低,运费占售价比重低,因而需求门槛高,最大销售距离长,其空间需求曲线一般较平缓。,三、理论假设,克氏对理想形态提出如下假设条件:一片没有明显起伏的、无边的大平原;平原上的环境几乎一样,特别是土壤肥力和水份供应等方面;平原上的初始人口分布是均匀的;区域的运输条件完全一样,没有可供利用的水道,全部活动通过陆路,影响这种运输的唯一因素就是距离;,人们的活动都是有理智的。对消费者来说,符合距离最小化原则;对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来说,他会寻找最佳位置,取得最大的市场,使其利润最大化。这些条件概括起来就是:均质平原和经济人两条,四、理论要点,(一)六边形网络克里斯塔勒提出了构成市场原则的两个限制因素:一是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二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为满足第一个条件 模式的概括中就必须采用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因为这可以使供应点的数量达到最少化。于是,作为第一步,克里斯塔勒假设在理想地表上均匀分布着一系列的B级中心地,它们的最高级别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定为r。这样,B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为2r,如将所有的B级中心地联接,则可得到一张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网,(二)城镇等级体系,一个中心地能提供多种货物。由于克里斯塔勒采用的是B级中心地最高等级货物最大销售距离的概念,这就意味着B级中心地还提供一系列较低级别的货物或服务。这些货物和服务组成一个连续的、递降的等级序列,自高级向低级,它们的最大销售距离分别为r一1,r一2,r3,,但是,由于它们的最大销售距离均小于r,因此不能服务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所有地方。随着货物级别的降低,较低级货物市场区的范围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范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K级中心地的出现,它可以为B级中心地中的较低级货物服务不到的地方的居民服务。K级中心地的位置处于三个B级中心地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即引力中心的位置(即B级中心地六边形的顶点),因而可与B级中心地展开最有效的竞争。K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边界由它所提供的最高级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e所决定,作为一个反过程,则可能出现高于B级中心地的G级中心地,较低一级的中心地的位置总是在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由此形成克里斯塔勒命名为K=3的中心地网络。,(三)、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由此形成K3的系统。,图中有一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和周围6个基本六边形的各13,即有三个基本六边形,它们共同组成一个较大的六边形。换句话说,每一个较大的六边形包含了次一级的3个较小的六边形。每个较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总是包含了3个比它低一级的市场区,而后低一级的市场区又包含了3个比它更低一级的市场区,这就定义了市场区的等级巢状系统是由以下的系列构成:1,3,9,27,81,243,,低一级市场区的数量总是高一级市场区数量的3倍。由于每个中心地包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即一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二级乃至更低级的中心地,所以,一级中心地所属的3个二级市场区内,只需在原有的一个一级中心地之外再增加两个二级中心地即可满足3个二级市场区的需要。在9个三级市场区内,因已有了一个一级中心地、两个二级中心地,因此只增加了六个三级中心地。这样,在K:3的系统内,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由市场原则形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的交通系统,是以高等级中心地为中心,有6条放射状的主干道联接次一级的中心地,又有6条也成放射状的次干道联结再次一等级的中心地的。由于此种运输系统联系两个高一等级中心地的道路不通过次一级中心地,因此,被认为是效率不高的运输系统。,(四)、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克里斯塔勒认识到:早期建立的道路系统对聚落体系的形成有深刻影响,这导致B级中心地不是以初始的、随机的方式分布在理想化的地表上,而是沿着交通线分布。在此情况下,次一级中心地的分布也不可能象K=3的系统那样,居于三个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中间位置以取得最大的竞争效果,而是位于联接两个高一级中心地的道路干线上的中点位置。,和K=3的系统比较,在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络的方向被改变。高级市场区的边界仍然通过6个次一级中心地,但次级中心地位于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界的中点,这样它的腹地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属两个较高级中心地的腹地内。而对较高级的中心地来说,除包含一个次级中心地的完整市场区外,还包括6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的一半,即包括4个次级市场区.,由此形成K=4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市场区数量的等级序列是:1,4,16,64,次级市场区的数量以4倍的速度递增。与K=3的系统类似,由于高级中心地也起低级中心地的功能,在K4的系统内,中心地数量的等级序列是:1,3,12,48,,(五)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在K=3和K=4的系统内,除高级中心地自身所辖的一个次级辖区是完整的外,其余的次级辖区都是被割裂的,显然,这不便于行政管理。克里斯塔勒提出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的系统。在K=7的系统中,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这样,中心地体系的行政从属关系的界线和供应关系的界线相吻合。,根据行政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每七个低级中心地有一个高级中心地,任何等级的中心地数目为较高等级的7倍(最高等级除外),即:1,6,42,294,市场区的等级序列则是:1,7,49,343,在K7的系统内,由于其运输系统显示出每位顾客为购买中心性商品或享受服务所需旅行的平均距离较另两个系统都长,因此,行政原则下的运输系统被认为是效率最差的一种,行政、交通、市场三个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urban hierachy)的形成。克里斯塔勒认为: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经济的原则可能是主要的在山间盆地地区,客观上与外界隔绝,行政管理更为重要年轻的国家与新开发的地区,交通线对移民来讲是“先锋性”的工作,交通原则占优势。,克里斯塔勒得出结论:在三个原则共同作用下,一个地区或国家,应当形成如下的城市等级体系: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至12个,D级城市42至54个,E级城市118个。克里斯塔勒对南德中心地的研究成果显示,南德的中心地可分为七级,并遵循K=3的规律,第三节 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中心地学说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盛行于50一60年代。70年代以后,对中心地的研究文章仍时有所见。在所有研究者中,以美国学者贝里和加里森所作的贡献最为突出。,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增补了中心地学说的假设,即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均质分布的。对六边形网络作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在均质平原上,由于自由竞争,将使每个生产者的销售范围缩减至门槛范围。A级中心地出现的数量取决于对第n级货物的总需求量。,A级中心地出现的数量取决于对第n级货物的总需求量,他们假设有几种不同的货物提供给一个区域,它们按照其门槛销售范围从1排到n。第一级货物有最大的门槛需求,即要有最大的市场区才能维持其存在,它们出现在A级中心地(等于克里斯塔勒模型中的B级中心地)。A级中心地出现的数量取决于对第n级货物的总需求量。假设在均质平原上有100万人,第n级货物的需求门槛为20万人,那么最多能出现5个A级中心地。由于其它货物的门槛都低于第n级货物,A级中心地还将提供自第n1级一直到第1级的所有货物。,A级中心地提供自第n级以下的所有货物,但随货物级别的逐渐降低,其门槛范围相应也逐渐缩小,以致在A级中心地市场区以外有可能留下对某货物未充分满足的需求空间,从而导致一系列新的货物提供点的出现。导致一系列新的较低级的B级中心地出现的第n-1级货物,即为边际等级货物。,在构造中心地等级体系时,贝里和加里森明确提出了“边际等级货物”这一概念。,B级中心地与A级中心地一样,除提供ni级货物外,还提供n(i1)级直至第1级的货物。照此类推,如果nj级是另一项边际等级货物,它将由第三级中心地C提供,C级中心地还将提供第nj级以下的所有货物。,贝里对美国衣荷华州西南部的中心地系统用因子分析和行为分析进行了验证。,他们认为,中心地的职能数与职能单位数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数线性关系,但是回归线明显地分为斜率不同的三段,分别反映了村庄、城镇、城市的中心地职能与职能单位的关系。说明随着中心地等级的提高,职能单位数目的增加比中心地职能数目的增加要快。,贝里又指出中心地理论假设条件变化后对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影响。人口密度越高,地区潜在的消费也越高,因此,中心地等级体系中的层次的潜在数目就越多。农业社会由于消费水平低,中心地职能分化程度低,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层次数也较少。而在发达的社会中,中心地体系具有相反的特征。落后的交通条件将增加距离的摩擦作用,从而促进各个级别中心地的发展。相反,便利、快速、低成本的交通将减少低级中心地的重要性,有利于较高级别中心地的发展。,二、斯梅尔斯的验证,英国学者斯梅尔斯(A.Smailes)是第一个对中心地学说进行验证的人。他在1944年广泛研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900多个聚落,根据这些大小不同的聚落数目及职能,确定其是否属于城市、主要城镇和城镇。他所得出的数目比是:城市:主要城镇:城镇l:3:9,他认为,凡具有以下条件的便是城镇:A、具有出售较高档次商品的商店和三间银行;B、有一所中学和医院;C、起码有一座剧院;D、有一份自己的周报。,由于所有城镇并非完全具备上述条件,因而他又提出若干补充规定:A、只有三间银行但没有出售较高级商品的商店只有二间银行;B、一间中学或医院;C、一座剧院。,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斯梅尔斯认为,作为城镇最起码的资格是A B C D或A B C 的组合。斯梅尔斯对城镇等级的划分是对克里斯塔勒学说中的中心性指标的发展。由于有了标准,他就能将所有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聚落分成主要城市、城市、较小城市或主要城镇、城镇、次级城镇、城镇型村庄等城市等级系统。,三、斯金纳的验证,50年代美、英等国学者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心地体系做了大量的验证。60年代起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中心地体系,其中以美国著名城市历史地理学家斯金纳(G。W,Skinner)对中国四川成都平原的周期市场的研究最为著名。,货物的门槛距离必须小于最大销售距离。只有这样,提供货物的企业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这个条件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往往难以满足。由于生活水平较低,交通落后(意味着消费者的购物必须依赖步行),商店的门槛距离往往比它的最大销售距离大。结果,商店不能在一个固定地点经营下去。,商人需要通过不断变更销售地点的方式来出售他的货物。这样,通过对货物累积的消费需求可达到或超过其门槛需要。由于这个原因,在发展中国家中往往出现周期市场,在我国称之为“集”、“场”“墟”等,在一个周期中,市场轮流在各村庄中设置。斯金纳对成都平原的研究表明,周期市场的时空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用修改了的中心地模型来解释。,初一,集市开设在这个级别较高的集镇上初二开设在黄龙场初三开设在石羊场,初四回到中和镇,初五开设在琉璃场,在以九天为一个完整的周期中,有三天时间,市场开设在级别较高的中和镇(初一、四、七),剩下的六天则在周围六个独立市场中分配。通过这种方式,各地产品相互交换,同时也可提供各种专门化的服务。,四、对中心地学说的评价,作用:由克里斯塔勒等人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心地学说对城市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可以说,正是中心地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不足:(1)尽管假设在建立中心地理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某些假设或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2)中心地理论仅较适用于单纯农业区,而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在人口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密集的情况下,城市的发展可以不依赖于对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而是依赖于城市间的分工协作。,(3)克氏的中心地学说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4)中心地理论强调了城市间的等级联系,而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子系统(处于不同区域)中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忽视了同一个子系统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第三节从生长极核心-边缘理论,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R.Nurkse)为代表。,为了打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纳克斯主张均衡发展的策略。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在空间上建立许多据点,平衡投资,互为顾客,提高购买力,扩大生产。,供给恶性循环,需求恶性循环,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为代表。,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集中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横向关联效应,吸引相同产业的发展和集中;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利用主导部门的产品发展再加工的企业;通过后向关联效应诱发原材料生产,扩大经济效果。,二、生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F.Perroiix)于1950年提出。,生长极的空间度量,赫希曼首先将空间度量引进到生长极的概念中。他指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每一地区,但是,一旦经济在某一地区得到发展,产生了主导工业(Master Industry)或发动型工业时,则该地区就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区,该地区必然成为一种核心区域(Core Region),而每一核心区均有一影响区(Zone of Influence)。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称这种影响区为边缘区(Peripheral Region)。,三、核心边缘模式,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核心边缘模式如图:,核心-边缘模式要点,核心和边缘间的控制依赖关系是模式的基础,是内部(空间的)发展变化的根源;,连续不断地产生的革新,是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模式中包含革新的扩散、决策、移民和投资四个不平衡的基本空间作用过程,而每一个动态过程都会影响整个空间系统中的次系统;,各种空间类型结合可形成空间组织,空间组织又与外生核心区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