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ppt

    • 资源ID:5250418       资源大小:5.38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ppt

    1,中 国 古 代 史,唐代的文化与生活,2,唐代的文化与生活,1.宗教与哲学思想(1).外来宗教:祆教、摩尼教、景教(2).道教(3).佛教与禅宗(4).佛、道之争与儒家反佛 甲.佛、道之争与傅奕反佛 乙.韩愈反佛 丙.柳宗元的思想 丁.刘禹锡的思想(5).经学,3,唐代的文化与生活,2.史学(1).纪传体史书(2).史通(3).通典(4).元和郡县图志 3.文学(1).唐诗 甲.唐诗概说 乙.李白 丙.杜甫 丁.白居易 戊.元稹、李贺 己.李商隐、杜牧(2).词(3).韩愈、柳宗元与古文运动(4).传奇小说和变文,4,唐代的文化与生活,4.艺术(1).雕塑(2).绘画(3).壁画(4).书法(5).盛唐乐舞 5.科学技术(1).天文学(2).建筑(3).医学 6.社会生活,5,唐朝时期,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许多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播开来。从波斯传来的有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祆教又名拜火教,曾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国教。唐代长安、洛阳、武威、敦煌等地都设有祆祠。唐政府中设有萨宝府,是专管祆教的机构。694年(延载元年),波斯人拂多诞持摩尼经典 二宗经来朝,这是摩尼教传入中国之始。回纥助唐平安史之乱时,曾从洛阳携带四个摩尼教师回国,摩尼教又传到回纥地区,并成为回纥的国教。768年(大历三年),唐代宗准许回纥在长安建摩尼教寺,赐额“大云光明寺”。771年,回纥又请于荆、扬、洪、越等州建大云光明寺,这说明摩尼教在南方也有所流传。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638年,唐太宗下诏准许波斯景教僧阿罗本在中国传教。高宗时,允许在各州建景教寺院。景教寺原称波斯寺,天宝年间玄宗令改名大秦寺。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在唐朝大秦寺遗址上出土的珍贵文物。碑文记叙了景教在唐代传播的情况,还用叙利亚文和汉文对照刻了七十二个景教僧徒的名字。,外来宗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福建泉州摩尼教遗址,6,广州始建于唐代的伊斯兰教怀圣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流传唐朝的摩尼教经文残片,7,因为唐王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从李渊起唐皇帝就以教主的后裔自居,积极扶植道教,企图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666年(乾封元年),高宗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进一步尊老子为大圣祖,令人画老子像颁于天下,要求生徒皆习老子、庄子等,又封庄子为南华真人,以壮大道教的势力。唐玄宗还派人编纂 道藏。当时两京和各州府都建有玄元皇帝庙,道观也很多,仅长安就有三十所。据统计,到884年(中和四年),全国有1900余所道宫,道士达1.5万余人。,道教,唐代老君石像,8,唐代逐渐形成了许多佛教宗派。各派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却是相同的。它们都提倡灵魂不灭、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迷信说教,引导人们逆来顺受,安心现状。所以,它们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在诸派别中,以智顗为代表的天台宗、以玄奘为代表的法相宗、以法藏为代表的华严宗和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的影响较大。还有以念佛为基本修行方法,每日念万声至十万声,死后即可得佛接引,前往西方净土的净土宗。由于净土宗没有繁琐的教义和高深的理论,修行方法简单易行,净土信仰得到广泛流行。,佛教与禅宗,新疆出土唐代壁画:如来说法图,陕西法门寺中出土的唐代佛指舍利,9,以慧能(638年713年)为代表的禅宗,兴起较晚,但影响却远远超出其他各派。“禅”是梵语音译“禅那”的简写,意思是静虑。静坐沉思,称为“坐禅”或“禅定”,是佛教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禅宗相传是由南印度僧人达摩在北魏时创立。武则天时,禅宗分为南、北二宗。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有两个大弟子,一为神秀,一为慧能,神秀创立北宗,慧能创立南宗。南、北二宗各把自己的主张归纳为四句偈。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说,通过长期苦修,排除杂念,然后才能渐悟成佛。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反对神秀的渐悟说,主张佛在心内,只要净心、自悟,就不必苦修,不必背诵大批的经卷,便可以顿悟成佛。慧能的这种简单速成的方法受到欢迎,得到广泛流传。到唐后期,它几乎取代了佛教的所有各宗派,垄断了佛坛。,九华山南华寺慧能肉身像,慧能像 古代画像,慧能与禅宗,钱穆论禅宗:禅宗的精神,完全要在现实人生之日常生活中认取,他们一片天机,自由自在,正是从宗教束缚中解放而重新回到现实人生来的第一声。中国此后文学艺术一切活泼自然空灵脱洒的境界,论其意趣理致,几乎完全与禅宗的精神发生内在而很深微的关系。,10,唐代佛、道二教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唐高祖和太宗把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武则天为了反李唐皇室,又把道教压在佛教之下。唐武宗为了打击极度膨胀的寺院经济势力,听从道士的建议下令灭佛。宣宗继位后,又下令扶植佛教。由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吸收了儒家的一些思想因素,增添了世俗宗法色彩,逐步从外来宗教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佛教在与道教的斗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唐初反佛斗争的代表人物是隋时曾为道士的傅奕。他认为佛教僧徒“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主张废除佛教,令僧尼还俗。傅奕反佛是从自身的宗教背景和维护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地主阶级政权的利益出发的。傅奕还曾把魏晋以来的反佛人物编为高识传。,陕西扶风唐代供奉佛舍利的法门寺,佛、道之争,11,韩愈反佛 唐朝反佛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韩愈。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从三个方面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一是指责佛道耗费大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二是指责“佛本夷狄之人”,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第三,指责佛教灭弃封建伦常。为此,韩愈主张废除佛道,勒令僧道还俗,发扬儒家之道以取代佛道的宗教理论。819年(元和十四年),陕西凤翔法门寺有一块佛骨,唐宪宗要把它抬到宫中供养,掀起了一场迎佛骨的宗教热潮。对此,韩愈上书表示反对。他指出,这种迷信风气如不制止,将造成严重恶果,应当把所谓的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韩愈的反佛言论触怒了宪宗,几乎因此丧命,后遭贬斥,他反佛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韩愈像 古代画像,12,柳宗元的思想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其著作收入柳河东集。柳宗元在天说、天对及答刘禹锡天论书等文章中,表达了一定的进步思想。他认为宇宙是由混沌、运动着的元气构成。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极限,自生自灭,自己运动变化,不受造物之神的主宰。大地、元气、阴阳就像瓜果、草木一样,都是自然物质,没有意志。他明确指出,生殖与灾荒是自然现象,社会的治乱则是人事,“其事各行不相预”。因此,他主张要重视人事而不空谈天命鬼神。,柳宗元像 古代画像,13,刘禹锡的思想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彭城(江苏徐州)人。他在天论中进一步补充了柳宗元关于天的进步思想,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著名学说。刘禹锡认为,自然界(天)和人类社会各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天不能干预人间的治乱,人也不能干预气候的变化。人们就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天命,这是人胜天。反之,当法制破坏,是非颠倒,人们感到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时人们就会把社会造成的祸福归之于“天命”,从而产生宗教迷信,这就是天胜人。,刘禹锡像 古代画像,14,经学 唐代科举都要考试儒家经典,因而推动了经学的发展。经学发展的表现有:1、考订经文。唐太宗令颜师古考订 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和左传等五经经文。颜师古多所订正,撰成五经定本,后颁布全国,成了官定的统一课本。837年(开成二年),唐政府又刻成了著名的开成石经。2、解释经义。唐太宗令孔颖达与诸儒撰五经义疏。孔颖达采摘南北朝时期经师的义疏,成书180卷,名曰五经正义,消除了经学的门派之见。,西安唐代开成石经,古代画像唐代经学家孔颖达,15,纪传体史书 唐朝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太宗开始设立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从此,作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的编修工作,完全操于朝廷之手。唐代编成的正史很多,二十四史中,唐朝编修的有八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由李延寿私人编修而获得政府批准成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两部。,南史、北史,16,史通,史通 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和理论专著。作者刘知几(661721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担任史官,参与编修唐朝国史与历朝实录,对史学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710年,撰成史通二十卷。史通对以往史书的编纂体例、史料选择、人物评价、史事叙述及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和分析 并提出了系统的史学主张。在史通中,刘知几特别强调史家应“不掩恶、不虚美”、“仗气直书”。他还提出史学家应具备“三长”,即“才”(研究与写作能力)、“学”(历史知识)、“识”(历史观点),三者必须结合,尤其要注重史识,即要有正直独立的历史见解。这些观点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是非常卓越的。,史通(明刻本),17,通典 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作者杜佑(735年812年),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他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改编,用了三十余年时间完成了通典二百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记载了从上古直到唐代宗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对于唐朝(天宝以前)的记载尤其详细。此书不仅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为后来的典章制度分类专史开创了先例。,18,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758年814年)所著元和郡县图志,是一部历史地理专著,全书四十卷。它记述了各郡县的户口、物产、山川古迹、地理沿革等内容,是研究唐代历史和地理的重要著作。,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敦煌出土唐代地理志(局部),19,唐代文学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诗歌创作、古文运动、民间文学等方面均有辉煌的成就。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领域。古典诗歌在唐代处极盛时期,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这个领域。诗歌创作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科举制随之由策论取士改变为诗赋取士。进士科的独重又反转来促进诗歌创作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根据唐朝诗歌创作发展的具体情况,通常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初唐诗人承袭南北朝颓靡绮丽的遗风,作品缺乏真实的感情和充实的社会内容,但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自“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至宋之问,逐渐完成了声律化过程,奠定了律诗的形式。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写的诗刚健朴素,一扫南朝绮靡、颓废的流风,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盛唐诗歌体裁众多,风格各异,出现了万紫千红的盛况。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和岑参等。真正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全唐诗辑录诗歌近五万首,其作者达二千二百余人。,唐诗概说,唐代诗人孟浩然像,反映李白杜甫交往的明代木刻画,古代画唐代诗人王勃,20,李白 李白继承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汲取魏晋以来优秀诗人的技巧,学习民歌语言,加上自己的革新创造,使其诗具有气势磅礴,想象力丰富,长于夸张,语言明快生动的艺术特色。他的“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抱负和蔑视王侯、不羁封建礼教的精神,不时在诗篇中闪耀光芒。但李白并不是一个政治家,又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所以求仙饮酒、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等消极情绪在诗中也经常流露。将进酒、蜀道难、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及秋浦等名篇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李白手迹:上阳台,李白画像,21,杜甫 杜甫是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主义诗人。真挚的感情、雄浑的基调、精炼的语言,构成了杜诗的艺术特色。就思想内容而言,诗人肯细心观察社会政治,能体会劳动人民的遭遇和苦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他揭露阶级对立的名句。他在安史之乱后的诗篇反映社会生活更深刻了。“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和北征、悲陈陶、羌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杜诗的现实主义特色非常夺目,因而被目为“诗史”。,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明代木刻画杜甫像,22,白居易 白居易自称“志在兼济,行在独善”。他以讽喻诗表现其“兼济”思想,以闲适诗表现其“独善”精神。讽喻诗共有一百七十余首。作者在这些诗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揭发贪污强暴和奢侈浪费。白居易在艺术上的特色是语言通俗、叙事平易。他的代表作有新丰折臂翁、卖炭翁、秦中吟重赋、琵琶行及 长恨歌等诗,其中有的成为新乐府运动的杰出成果,当时已被目为“元和体”。,白居易手迹,古代画唐代诗人白居易像,23,白居易故里,白居易纪念馆,明郭诩画琵琶行图,反映白居易晚年生活的香山九老图轴,24,元稹年岁略小于白居易,两人名噪诗坛,时称“元、白”。他也主张诗歌创作要“刺美见事”。代表作有:连昌宫词,是与 长恨歌齐名的长篇叙事诗;田家词,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此外,悼亡诗遣悲怀七律三首亦为名篇。不过元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均略逊于白诗。,李贺在短短二十余年的生涯中仕途失路,穷困潦倒,但在诗坛上却是异军突起的诗人。他在拂舞歌辞、秦宫诗、猛虎行、吕将军歌、雁门太守行及 老夫采玉歌 等名诗中鞭挞割据一方的强藩巨镇,讽刺与揭露统治集团的贪墨成风和荒淫误国,具有较高的思想性。他的诗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但也存在较浓厚的唯美倾向和伤感情绪。,元稹、李贺,李贺画像,25,李商隐、杜牧 晚唐的著名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李商隐在政治上历尽坎坷,虽有“欲回天地”的政治抱负,但“运与愿违”,不得实现,因而诗中既有反对藩镇、斥责宦官的内容,也常常流露伤感的情调。他写了不少无题诗,表面上是描写爱情之作,实际上具有政治内容。他的诗具有隐晦朦胧、文字清丽的特色。杜牧境遇略优于李商隐,但也沉沦下僚。他具有一定的政治理想,关心国家治乱,可是在唐朝江河日下的环境中,他的希望也化为泡影,生活上不免纵情酒色。在艺术上,他追求“高绝”,不满“奇丽”,力图在晚唐浮浅轻靡的流风外独具一格。,杜牧像 古代画像,26,词 初盛唐时开始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体,叫作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词亦称长短句。词在中唐时普遍流行起来,成为一种新的创作形式。开元时,城市中的歌者杂用里巷间的俚曲调,词中不免渗入一些市民意识。现存最早的词是敦煌发现的曲子调,其中除少数出于文人之手外,大多是民间作品。中唐前后文人填词者逐渐增多,著名的作家有李白、张志和、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和温庭筠等人。最杰出的是温庭筠,艺术成就很高。,温庭筠词河传 湖上。闲望。雨潇潇。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遨晚潮。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27,韩愈、柳宗元与古文运动 中唐时期思想领域,儒、道、释杂行,韩愈因而大力提倡“道统”,企图用传统的儒学整顿混乱的思想旧的文学形式不能适应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于是文学改革被提到日程上来,新乐府运动和古文运动应运而生。古文运动提倡恢复先秦、两汉的古代散文,实 则是复古其名,创新其实,力图开创一个文学发展的新局面。古文运动的两员主将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的主要贡献是为古文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古文”这一概念即由韩愈提出,他自己说学古文是为了学古道,即学习和宣扬儒家之道。为了一反几百年来流行的骈文,韩愈认为作文章必须“唯陈言之务去”,要有创新精神,辞必己出,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句。他特别强调锤字炼句,应把文章写得“文从字顺”。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的口号,声称自己写文章是为了“辅时及物为道”,反对片面追求辞藻的华丽。他认为作家的行为和品德是进行创作的首要条件,其作品的社会功用是“褒贬”和“讽喻”,文章应该写得“词正而理备”。柳宗元对古文运动的最大贡献是在古文创作上留下了大量的名篇。,韩愈昌黎先生文集,28,传奇小说和变文 传奇小说适于表现作者的史才、诗笔、议论,为投卷(唐代报考进士科的人在考试前把自己的诗文作品呈交考官或与考官有关系的名流,以此争取登第,称作投卷)所需要,进士科的盛行也对传奇创作起了推动作用。因此,贞元(785805)、元和(806820)间出现了大量作品,如陈鸿的长恨歌传、元稹的会真记、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及蒋防的霍小玉传等均比较著名。随着佛教的盛行和佛经的大量翻译,印度传经的梵呗和唱导也传到了中国。唐朝中叶后,讲唱活动从寺院走向大街小巷,开始说唱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讲经文向变文演化。唐末,变文已用来讲唱佛经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当代人物事迹,说唱者亦不限于僧侣,并且在讲唱时辅以表演。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变文主要有维摩诘经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王昭君变文和张义潮变文等多种。变文的出现对后世的民间文学中的 宝卷、弹词、鼓词、话本及长篇白话小说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影响。,汇集保存大量唐代志怪、传奇小说的北宋官修太平广记,李时人编校全唐五代小说,29,雕塑 唐朝的雕塑艺术,以石雕和泥塑最为多彩。如洛阳龙门、永靖炳灵寺等石窟中,有许多唐代的石雕造像,或造型雄伟,或刻划细腻,都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四川乐山的石雕大佛坐像,高71米,雄伟自然,是中国最大的石佛像。在陵墓石雕中,唐太宗墓前的著名浮雕石刻昭陵六骏,刻划了六匹骏马的不同姿态、性格和神情,十分生动逼真。此外,乾陵和顺陵前的巨大雕刻群都极为壮观、精美,也是唐代石雕中的珍品。著名的敦煌千佛洞是世界上罕见的艺术宝库。现存的492个洞窟中,唐窟达213个,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其中的立体泥塑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放射出健美的光彩。它们常常与壁画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雕塑艺人的高度智慧和才能。唐朝墓葬中出土的三彩陶俑,都塑造得精致细腻,神灵活现,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雕塑品。,莫高窟27窟内景,四川青衣江千佛岩唐代佛像,河南安阳出土唐代力士石像,30,唐代敦煌菩萨、迦叶像,唐代彩绘天王木俑,建于唐代的四川乐山大佛,唐三彩骆驼载乐俑,31,绘画 唐朝绘画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在题材内容、绘画技法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初唐绘画,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名家有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等,现存的太宗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就是阎立本的杰作。盛唐以后,人物画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山水画也日益兴盛起来。最有成就的画家是吴道玄(又名吴道子),他是画工出身,对人物画和山水画都有很高的造诣,有“画圣”之称。现存的送子天王图,据说就是他的作品。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以画金碧山水著名,设色绚丽,描绘工细,是山水画北派之祖。诗人王维首创水墨山水画,他的山水画精炼、淡雅,富有诗意,为山水画南派之祖,对后世影响很大。唐朝还有许多长于画花鸟禽兽的画家,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韩滉、戴嵩画牛,都著称于世。,唐韩滉五牛图(局部),32,反映王维隐居生活的古画,唐代吴道子画送子天王图(局部),唐代韩滉画五牛图(局部),唐代韩干画牧马图,33,壁画 寺院、石窟和陵墓中的壁画,是唐朝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敦煌千佛洞的壁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极为罕见,其题材虽以佛经故事为主,但也大量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形象化资料 在陕西西安附近发掘的唐朝淮安王李寿、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永泰公主李仙蕙等陵墓中出土了大批壁画。这些作品色彩鲜艳,场面宏伟,内容极其丰富。如李寿墓中的牛耕、耧播、牛车、杂役等画面,形象地反映了唐人的生产和生活情景。李贤、李重润等墓中的出行图、游猎图表现了贵族的穷奢极侈场面。而客使图则描绘了国内各民族的亲密关系和对外的友好往来,等等。这些壁画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唐代敦煌壁画:飞天,唐代敦煌壁画:伎乐图(局部),34,唐代画二童嬉戏图,唐代壁画,唐代壁画:仕女图,35,书法 唐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人的楷书潇洒飘逸,端严遒劲,继承了南朝二王书体的风格。孙过庭是有名的草书家兼书法理论家,有亲书书谱序一卷传世。唐中期的大书法家有颜真卿、怀素等。颜真卿把篆、隶、行、楷四种笔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方正敦厚、沉着雄浑的新书体,称为颜体,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著名作品有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等。怀素的草书刚劲有力,奔放流畅,是书法艺术的珍品,自叙帖是其代表作。唐后期的名书法家柳公权以楷书见长,他融化诸家笔法,自成一体,世称柳体,代表作有李成碑。,颜真卿颜勤礼碑,清人画张旭狂书图,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36,张旭法帖拓片,欧阳询季鹰帖,怀素食鱼帖,37,盛唐乐舞 唐朝在融合国内各民族乐舞的特点和吸收外来乐舞养份的基础上,创造了风格多样、优美和谐的中国民族乐舞。唐朝舞蹈分为健舞和软舞两种,舞时配以音乐。健舞姿势雄健,舞曲有剑器、胡旋、胡腾等。软舞姿势柔软,舞曲有凉州、回波乐、鸟夜啼等。当时,来自中亚的柘枝舞流行一时。盛唐时,流行由西凉传来的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对此有所反映。但舞者服饰华丽无比,非宫廷豪家无法演出。,唐代青瓷奏乐俑,云南大理出土唐代奏乐陶俑,唐胡旋舞壁画 伎乐菩萨,唐画彩女舞俑,敦煌壁画反弹琵琶像,38,天文学 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683年727年)和尚,本姓张,名遂,魏州昌乐(河南南乐)人。724年(开元十二年),跟一行和尚同时的一位工程技术专家梁令瓒和工匠们一起,创造了一架黄道游仪,用来观测日、月的位置和运动情况。一行通过观察,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这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 年提出恒星自行的观点早了将近一千年。724年,一行还倡议在全国二十四个地方测量北极高度和冬夏至日和春秋分日的日影长度,并设计了一种叫做复矩图的仪器,用来测量北极高度。一行从这次测量中算出南北两地相差 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合现在129.22公里)。它与现代测量子午线的长度111.2公里相比,虽然还有较大的误差,但这种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的工作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一行从725年开始修制新历,到727年(开元十五年)完成,取名大衍历。这部历法系统周密,结构合理,比较符合天文实际,是当时的先进历法。后来的历法家几乎都是按照它的结构来编写历法的,直到明朝末年吸收西洋历法后才有所改变,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像,39,古籍插图:唐一行和尚全国测量图,甘肃敦煌出土唐代天象图,新疆出土唐代占星图(局部),40,建筑 唐代土木结构的建筑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首都长安城是一个规模宏伟、世界上仅有的建筑群。城内有宫殿区;宗庙社稷、官衙廨署布列在皇城之内,街道宽阔挺直,里坊整齐划一,宗教寺院、公卿官员府第林立,组成了这座宏伟壮观的大都城。,唐长安大明宫复原图,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局部),41,建筑 现存的唐代殿堂建筑有山西省五台县境内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它们是国内目前仅存的两座木结构古建筑。而西安市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则是唐塔中最享盛名者。,河北正定始建于唐代的多宝塔,西安唐代大雁塔,西安唐代小雁塔,42,唐代医学有很大的发展,不但分科较细,而且名医倍出,其中最杰出的是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孙思邈(581年682年)。652年(永徽三年),孙思邈写成了第一部医学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三十年后,又写成了千金翼方三十卷,以补前书之不足。通常把这两部著作简称为千金方,这是孙思邈一生辛勤探索的结晶。孙思邈在书中总结了唐以前历代医家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收集了5300多个药方。他对妇科和儿科特别重视,列在卷首。千金方 共收载了八百余种药物,对其中二百多种药物的采集和炮制还专门作了记述。由于孙思邈对药物学和医学所作的巨大贡献,博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唐朝医学的另一个杰出成就,是659年(显庆四年)由苏敬等人集体编修的药物学专著 唐新本草。此书共五十三卷,收集药物844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定的药典。,唐代名医孙思邈画象,医学,43,唐人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陕西扶风出土唐代绣金上衣,唐代云头锦鞋,唐代织锦绣袜,唐墓壁画反映的妇女发型、衣饰,唐戴面纱女陶俑,44,陕西扶风出土唐代鎏金茶碾,西安出土唐三彩西瓜,唐代做面食泥俑,唐人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面制点心,45,出土唐代木制牛车模型,西安出土唐三彩四合院建筑模型,唐人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

    注意事项

    本文(唐代的文化与生活.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