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保障管理及劳动关系.ppt
1,员工保障管理及劳动关系,安徽广播电视大学,2,目录,保障管理概述 社会保险项目及待遇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福利劳动关系,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3,保障管理概述,保障管理的概念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员工保障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及作业条件管理等。其中,社会保障主要指国家、社会对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与到生活困难是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社会保障的具体形式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社区服务等。,4,保障管理概述,保障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 1、社会保险应与我国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2、公平与效率相结合。3、权利与义务相对应。4、社会保险制度要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5、政事分开。6、管理服务社会化。7、管理法制化。,5,社会保险项目及待遇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概念 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6,社会保险项目及待遇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类型 目前,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投保资助型(也叫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制度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采用传统型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模式,即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互济;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劳动贡献差别。,7,社会保险项目及待遇养老保险,我国养老保险的组成(1)基本养老金 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3)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8,社会保险项目及待遇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就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医疗保险的原则 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 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9,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城镇所有用人单位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10,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1)离休人员、老红军的医疗待遇不变,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支付确有困难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帮助解决。离休人员、老红军的医疗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2)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待遇不变,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单独列帐管理。医疗费支付不足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帮助解决。(3)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对退休人员个人帐户的计入金额和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给予适当照顾。(4)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享受医疗补助政策。具体办法另行制定。(5)为了不降低一些特定行业职工现有的医疗消费水平,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作为过渡措施,允许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以内的部分,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福利费不足列支的部分,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列入成本。(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均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为基数缴纳。,11,社会保险项目及待遇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及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工伤范围及其认定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12,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1)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社会化统筹管理。改变旧体制形成的“企业保险”管理模式,实现工伤保险事业的社会化管理。(2)工伤的保险费用,按国际惯例由用人单位一方承担,员工个人不缴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的办法。所谓差别费率就是按照不同行业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频率的高低,分别确定不同的工伤保险费率;浮动费率则是按照各个企业实际发生的工伤和职业病情况,在本行业费率幅度之内,个别调整费率,发生事故频率低则费率降低,事故频率高则提高费率。这一办法有利于克服过去工伤保险工作重赔偿、轻预防的片面性,促进企业搞好安全生产。(3)对工伤员工实行“无责任赔偿”,即不论员工在事故中有无责任,只要符合规定条件,都要支付工伤保险金。(4)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应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期间的工伤津贴、医疗费用、按照伤残等级和职业病的支付的补助金及抚恤金等。,13,社会保险项目及待遇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失业保险的特点 普遍性 强制性 失业保险条例 互济性,14,失业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条例分设总则、失业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待遇、管理和监督、罚则和附则,共6章33条。主要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哪些单位和人员应当参加失业保险。二是失业保险所需资金的来源和如何缴纳失业保险费。三是失业人员可享受到哪些失业保险待遇。另外,条例还对哪个机构负责失业保险工作、失业保险基金如何统筹和管理、对违法行为如何处罚等方面作了规定。,15,福利,在发达国家,福利分为法定福利和企业福利两种类型。法定福利是企业根据国家法律的要求必须向员工提供的福利,企业只要雇佣了劳动者,则不论企业和劳动者的意愿如何都必须按法律要求实施的福利措施,实际上很多这方面的福利措施已经转化为法定的保险制度,属社会保障与劳动保险的范畴,如养老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等。企业福利是企业根据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而自行实施的福利措施。,16,法定福利,根据中国法律,中国企业应向员工提供的法定福利主要有:带薪节日与假期 探亲制度 福利补贴,17,法定福利带薪节日与假期,我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下述节日期间是劳动者法定带薪休假时间:(1)元旦;(2)春节;(3)国际劳动节;(3)国庆节;(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休假节日。如因生产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如系特殊原因,则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平常时间安排职工延长工作时间,须给付不低于正常工资150%的报酬;在休息日安排职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须给付不低于正常工资200%的报酬;法定节假日须给付不低于正常工资300%的报酬。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享受带薪休假待遇。,18,法定福利探亲制度,(1)享受对象与条件。凡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工作满1年以上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并且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母不住在一起且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2)探亲假待遇 假期长度 假期工资 往返路费,19,法定福利福利补贴,(1)生活困难补助。我国在国有、集体企业实行生活困难补助制度。补助对象 补助办法 补助标准 经费来源(2)上下班交通补贴。1978年,国家财政部、劳动总局颁发了关于建立职工上下班交通补贴制度的通知,对家住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和重要工矿企业,家距工作地点2000米以上的国营、集体企业职工实行上下班交通费补贴。,20,企业福利,1、企业福利补贴 中国企业根据中国国情,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实行多种企业福利补贴,各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同,采用的补贴种类、范围、金额多不相同。主要的企业福利补贴有:水电费补贴;取暖补贴;卫生费补贴;洗理费补贴;书报费补贴;旅游补贴;租房补贴等。,21,企业福利,2、集体生活福利设施(1)职工食堂。(2)保育设施。包括企业办的托儿所、幼儿园等。(3)员工住宅。主要有:单身集体宿舍。倒班宿舍。(4)浴室、理发室、休息室、女工卫生室等。(5)集体文化娱乐。主要有:职工俱乐部;文化馆站;图书馆;体育场所。,22,企业福利,3、员工互助共济(1)互助储金会。员工自愿缴纳一定款额,形成共储基金,储金会向发生临时困难或临时需要资金的会员提供借款。(2)丧葬互助会。在南方一些城市的企业中较普遍。员工自愿参加,入会缴费形成基金,会员本人或亲属死亡后,可按规定领取一定数量的救济金。(3)生活互助会。对会员在结婚、生子、子女入学、患病等方面提供物质帮助。企业对员工互助共济会给予资助。,23,企业福利,4、其他福利 我国一些企业还为员工提供商业保险、安家补贴、上学补助、医疗补助、退休金补助等企业福利。,24,员工福利的设计,设计员工福利,应首先遵守国家的法规,向员工提供国家要求企业提供的福利。在按国家要求提供的福利之外,企业在设计和考虑本企业的员工福利时,该首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提供什么福利?为什么?向谁?提供多少福利?允许员工个人有多大的选择余地?福利成本由谁来承担?以上问题中的第一项,关心的是福利的效益,即实行或不实行某项员工福利,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到底有何影响。其余三项,关心的是福利的成本问题。,25,员工福利的设计,决定企业福利的内容 首先,企业要知道自己希望吸引何种类型的员工。其次,企业应该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提供了哪些福利,市场上的“标准做法”是什么。最后,还要考虑历史因素。,26,员工福利的设计,决定不同员工享受福利的数量(1)以工龄为标准。(2)以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企业的贡献为标准。(3)以在职和不在职为标准。(4)以每周工作时间为标准。,27,员工福利的设计,福利内容和数量的灵活性 弹性福利制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分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弹性福利制强调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来选择组合属于自己的一套福利“套餐”。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28,员工福利的实施和管理,员工福利的实施和管理,主要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向员工宣传解释员工福利的内容,使员工能理解和正确使用企业为其提供的福利。二是在员工需要和符合条件时帮助员工获得其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三是注意节约开支,降低福利成本。,29,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含义 广义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分工协作关系。狭义劳动关系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由于劳动交易所形成的关系,是二者围绕有偿劳动的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各种权、责、利关系。,30,劳动关系,员工的地位与权益 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31,劳动关系的合同,什么是劳动合同 借以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经一定程序加以认定的规范化的文字性劳动契约便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作用 它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保证;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维护劳动纪律和提高管理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劳动自觉性的重要方法;是减少和防止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32,劳动关系的合同,劳动合同的特点 首先,它是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定的。其次,它是在双方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签定的,体现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再次,它是关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定,其目的是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有偿劳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劳动合同一经签定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关系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33,劳动关系的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法定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要求;劳动保护和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劳动合同的约定内容必须在法定内容的基础上产生,不得违反法定内容的要求。,34,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具有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因行使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的原因及常见类型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劳动争议处理的途径,35,劳动争议的原因及常见类型,人员流动争议 劳动合同争议 劳动报酬争议 劳动保护争议,劳动保险争议 处罚争议 因签定和履行集体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有的是由于劳动关系双方没有订立契约合同,遇到问题时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引起纠纷;有的虽有合同,但合同订立的过于笼统,不能具体界定双方的责、权、利;有的则是契约、法规不合理或已不适应新形势,使一方甚至双方不能接受;还有的是对契约的理解有差异,引起争执;当然也有不承认契约、法规的约束,一方提出无理要求从而引发纠纷的。,36,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合法原则 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处理机构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查清事实、明辩是非的基础上,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作出处理。公正原则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要秉公执法,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要依据客观实际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判断和裁决。及时处理的原则 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及时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及时向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处理。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也应抓紧审查和作出处理决定,保证按时结案,另外还应及时落实处理结果。,37,劳动争议处理的途径,协商 协商是指发生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通过谈判、磋商,自行达成共识,解决纠纷。调解 调解是指在第三人主持下,在分清事实、明辩是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劝、说服争议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自愿达成协议。仲裁 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诉讼 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经过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请求,由人民法院按照司法审判程序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38,劳动关系的改善,进一步实现劳动关系的契约化 加快劳动关系的法制化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鼓励员工参与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