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区域经济学导论(1.1).ppt

    • 资源ID:5246230       资源大小:212.99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经济学导论(1.1).ppt

    第一章 导论1 区域概念与类型2 区域经济的客观基础3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4 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5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6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区域概念与类型一、区域的概念区域,既是客观上存在的实体,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及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一)不同的学科对区域有不同的界定地理学: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如阿拉伯国家,傣族聚居区。,(二)经济学的界定两种有代表性的定义。(1)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域问题委员会所给出的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2)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的定义“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综合中外学者的研究,可以认为,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内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经济活动不管何种部门(产业)和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最终要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把经济活动置于空间的角度,即某种经济现象在何地,为什么在何地,是理解区域的钥匙,也是区域经济学审视经济现象的基本视角,也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根本所在。(2)区域特指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调控权;并负有推进它的发展及其居民福利提高的责任。而区域本身的繁荣和萧条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3)区域是一个在全国或更高一级区域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部分职能,且经济结构较为完整的社会经济综合体。A是考虑到行政区划基础上,按照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形成的经济区。B具有某种专业化职能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一般具有各自专业化特点,即“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这种具有不同专业分工的区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体系。C是一个具有完整经济结构的社会经济综合体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不是单一生产结构,往往是以专业化部门为支柱、围绕专业化部门相关的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都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并且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诸因素在内的综合性的统一体。,二、区域的类型界定和划分区域的两种基本方法为同质性和集聚性,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类:同质区和集聚区。(一)同质区同质性区域是根据区域内部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进行划界,而忽略了区域内部的某些差异。这些要素通常包括: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收入标准、居民消费类型、科技文化素质,以及民族宗教信仰和社会政治态度等非经济因素。这种划分方法所强调的是某种要素的静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反映的是均质的平面状态,而不是结构状态,不能反映区内经济活动的联系性和内聚力。,(二)集聚区(极化区、结节区域、功能区域)与内部同质性相反,集聚区是若干异质部分构成的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区域,它具有一种在共同利益或集团意识基础上形成的内聚力,它的构成要素“有一个场所、一个核心和它在它们边缘地区的,明确程度不同的变化梯度。”采用集聚性方法进行区划最常见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依照其内聚力和辐射范围,把城市和乡村联系在一起的城市经济区划界。与同质区域的划分方式相比,集聚经济区的划分和认定着眼于强调区域内部的增长潜能,相比之下,同质性方法则显示出被动的旨在从外部引入政府计划与政策的机能。因此集聚区域更现实、更具有意义。,同质区和集聚区在社会空间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同质区域一般的基础是可输出的共同产品:整个区域作为这样一种过剩产品的输出区,因而它自身的各部分几乎没有什么理由扩大彼此之间的贸易量。与此相反,对于结节区,区域内部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则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那些只有惟一的中心(区域的中心城市),或许还有次一级的中心,以及大片农村地带的区域更是如此。这样的两至三个实行专业分工的有机部分彼此之间补充,由内部的转移媒介联结起来。”,除了同质区和集聚区之外,还有一种旨在从政府规划或政策定向来考虑的规划区域,即政府在经济决策时按照政策目标而界定的区域。规划区域方法实质上仍要以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者以类似于增长极的集聚性为基本原则。所以很多情况下,可以归属于前述两类。如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长江三角洲经济协作区。但也有个别例外,如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这类区域的出现和划分主要是与政府的特殊的优惠政策有关,强调的是政府特定的政策性目标,如吸引外资,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第二节区域经济的客观基础具有不同特性和水平的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和联系,构成一国的国民经济整体。为什么一国经济会出现空间分离?不同空间为什么会形成经济特性和水平的差异?这个问题与区域经济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紧密相连。一、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资源禀赋差异)这种不完全流动性包括两层含义:1.指生产要素不是都能够流动的,其中有些能够流动,有些则是固定不动的。前者如人口、劳动力、资金、物资设备和技术等;后者如土壤、矿藏、地形、气候和水文的地理分布,便成为“某些经济活动会产生在某个区域”的一个基本解释。,2.能够流动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性是有限的或不完全自由的对要素流动的约束来自多方面,主要有:(1)管理体制。(2)主体利益。(3)历史文化。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因而构成区域经济分异的基础。,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集聚经济)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只是解释区域经济存在和分异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是区域经济存在和分异的另一个原因。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决定的。1.产品生产过程空间分割的非经济性许多生产过程,可根据操作技术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工序,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这种不同的生产工序不可能在空间截然分开来,在不同的地点组织生产。2.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当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节省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因此对于追求规模经济的企业来说,在一定限度内,将更多的生产设备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是分散布局,可以得到经济上的好处。,三、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是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分化的重要原因。不同区域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影响到区域间发展速度的差异。由于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一旦形成创新中心,就不会轻易地消失。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发展速度就快,而创新能力弱或无创新能力的地区,发展速度就缓慢。,四、转移成本1.运输成本空间是有距离的,从一端到另一端,不仅有要耗费时间,而且要付出费用,克服空间分离的耗费即距离成本。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地、原料地和市场地往往不会同在一处,企业在选址时必然要考虑三者之间的距离最短,运输费用最低的区位;消费者去商店购物,既要占用一定时间,也要支付一定的路费,因而愿意就近购买。,2.时间成本由于空间距离的存在,运输不能瞬时间完成,因此必须付出货物储藏所需成本,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3.交易机会成本(信息成本)当空间上生产地和消费市场相互分离时,因为空间上的阻隔,远离市场的卖主到市场区的频率以及所掌握的市场信息总比位于市场区的卖主小。因此远离市场区的卖主,除了付出运输成本和正常的交易成本外,他的商业机会大大减少了。4.心理成本唐人街、欧洲的穆斯林聚居区影响要素转移的上述成本因素使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所以它构成区域存在的又一重要基础。,总之,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转移成本的存在,形成了区际间不同的经济景观,从而也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经济区域。,第三节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一门相当年轻的分支学科。在西方大体上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6070年代获得蓬勃发展,但其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叶初叶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随着20世纪30年代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各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政府日趋加强了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传统的以单个厂商为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逐渐发成主要为宏观区位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区域经济学体系。,一、区位论研究1.古典区位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主要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创立和逐步完成的。19世纪初由德国经济学家屠能奠基,经过韦伯较为系统的研究,克里斯泰勒和廖什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农业区位论:区位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提出以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杜能环)。工业区位论: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所,即生产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地点。区位三原则:运输、劳动力、集聚。杜能和韦伯主要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对象,进行静态的、微观的研究,而且成本效益分析为主,形成了区位理论的成本学派。,城市区位论:1933年,克里斯泰勒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建立了中心地理论。中心地三原则:市场、交通、行政市场区位论: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勒施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将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并从宏观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业区位问题,建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论。,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将区位研究与贸易和区域分工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般区位理论。帕兰德通过对市场区范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市场区竞争区位理论。胡佛扩展了韦伯的“运输成本”(仅指线路运输费用)概念,提出了转运点(中途倒装地点)区位理论。,二、区域经济问题与政府干预西方区位研究由微观经济分析向宏观经济分析的演进,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区域经济问题显露和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分不开的。1.20年代老工业区的结构性衰退本世纪20年代,在已实现了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开始出现了老工业区的结构性衰退现象,如英国的北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几乎同时陷入了结构性危机之中,在这些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停滞,失业率上升,生活水平下降,人口外流等问题。这种情形引起了西方一些国家政府的关注。并采取了不少解决地区结构危机的措施。,2.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19291932年,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次危机长达4年之久。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萧条地区贫困地区经济更趋恶化,失业率升高,大量人口和产业拥入大城市,地区间和城乡间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面对英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困境,他明确地承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认为不能再放任自流,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也就是政府出面进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凯恩斯的理论并不是某一区域经济问题,但他所提出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的思想对当时各国政府采取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影响很大。西方国家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缓和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英国1936年成立了巴罗委员会,设法遏制产业与人口过度向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东南地区集中,并通过建立工业开发区、税收优惠等手段促使产业向北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等向萧条区分散。美国在1941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其目的是对这个因棉花凋敝、江流泛滥成灾而陷于困境的区域,开展以水土整治为中心的多目标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给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先例,它的经验以后为许多国家所借鉴和吸收。,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战后12年(19451957)间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只要能保持发展势头,在普遍繁荣中,通过资本与劳动力自由流动,市场机制可以调节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为此,各国都追求更高的发展速度,把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投入到经济发达、技术条件好、基础设施良好的地区,以便实现少投资见效快的目的。然而,这种做法虽然实现了发达地区经济的高涨,但却带来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的拉大。这说明普遍繁荣无法消除地区间差异,地区之间差距不会因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缓和,有可能会愈演愈烈。,同时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在60年代以后先后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和产业的过度膨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边缘、乡村地区发展缓慢,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社会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多数国家都成立了专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机构,开发区域规划,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设立专门基金(如区域开发基金、社会基金、农业基金)和区域开发银行等。,美国政府于1961年制订了区域再开发法,1965年又制定了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以及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日本从1962年到1987年连续制定了4个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提出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划分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圈的构想;法国自5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区域规划,1963年政府正式成立全国区域发展委员会,实行领土整治计划地区化;英国于1945年制定战后第一个“工业布局法”,在整个60年代政府区域政策的财政援助形式日臻完善。,西方国家区域经济活动实践充分表明,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各个具体企业微观的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显然不能适应制订中观和宏观的国家区域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需要。(1)各个企业为取得最大的利润而作出的区位决策,往往不能实现区域整体效益的最优,甚至导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利的后果。(2)如果听任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往往不是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因为厂商的区位指向通常都是基础设施优越,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区域,这些发达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而落后地区可能受到资本外流和人口外迁的困扰,其处境会因此而日益恶化,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跳出区位论的理论局限,运用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研究A国内不同区域内的资本积累、劳动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B研究投资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区际差异,C研究如何形成国内各地区的最佳产业结构和地区间的合理分工格局,以及研究D如何采用政策工具援助衰退地区和落后地区发展,控制大城市的过度集聚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目标。这些研究不仅应用了宏观经济的、动态的和综合性的分析,也吸收了其它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诸如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城市科学等),形成了经济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4.80年代以来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1)区位理论与空间经济领域重点是多厂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多厂企业投资区位的决策过程以及区位选择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公司总部、地区性总部以及地区办事处的区位选择。研发活动的国际化及其区位选择。企业内部的区位调整、撤资以及工厂关闭问题企业内分支机构之间的空间联系与组织形式企业外部的空间联系,如转包、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增长。,(2)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强调规范研究转向注重实证研究。研究内容极其广泛,几乎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所有方面。采用一些新的数学方法,对区域收入差异的构成按部门、按地域单元或者按因素进行分解,探索区域失业和通货膨胀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机制。建立各种计量模型,测算区域经济增长的来源、周期波动及其收敛性,分析出口、外资流入、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政策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经济和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本、教育、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考察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的资源配置效果。从集聚经济和专业化的角度,探讨产业和区域集群的形成和影响机制。,(3)区域政策和管理方面主要集中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地方经济政策、区域营销与形象设计、区域管治等方面。,第四节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起步较晚。不过,这并意味着在我国对国民空间层面的研究过去是空白。70年代末以前在苏联影响下,我国学术界研究的核心是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中的生产(力)布局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区域经济活力与问题日益构成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适应宏观区域政策的需要,许多学者在吸收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开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一、传统的生产布局研究(1978年以前)50年代和60年代初我国在效仿苏联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指令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在引进苏联生产布局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我国的布局研究,其中心任务在于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分布的变化规律,并按此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生产力布局。(一)生产力布局的内含1.特定时间内,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地区分配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分布地区、建设地点的选择。2.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生产部门、各生产要素空间组合的安排,包括各地区内的投资结构的确定。3.各经济区域之间、各经济中心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及其发展比例关系的确定。,(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那么,这些投资的地区分配和建设项目地点的选择、地区内部投资结构的安排以及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的确定,应当依据什么原则呢?几十年来,关于生产布局原则的讨论,构成传统布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尽管各种表述不同,但归纳起来这些原则包括:1.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地配置生产力2.把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3.使工业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区4.合理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5.考虑政治稳定和国防安全的要求其中平衡布局是传统布局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其它所有原则均从属或服从于它。我国60年代经济建设大规模向内地推进,强调各地区建立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就是这些原则的综合体现。,(三)传统布局理论的特点1.它假定决定资源配置的主体只有一个,即国家,从而排除了各个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和地区)的独立存在及其经济利益和行为方式对于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2.它假定生产布局实现的机制为中央指令计划,其中重要的是国家预算内投资计划,它决定着建设项目的地区分布、地区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和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及其比例关系,从而舍弃了市场机制和其所具有的功能。3.传统布局的根本准则实质是非经济原则,它多着眼于社会政治层面的考虑,而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通常位居次要。应当看到,高度集中计划体制下的生产布局,对于迅速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偏集于沿海、广大内地经济落后的畸形格局,曾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传统布局理论的实用价值已经明显缩小。,二、改革、发展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1978年以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模式随之也发生转变,在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区域经济日渐活跃,区域经济问题也日趋显露。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推动下,同时借鉴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研究蓬勃发展,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也开始确立和形成。,(一)经济体制改革: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企业扩权和地方分权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主线是向企业扩权,向地方分权。对地方分权具有决定意义的是1980年起实行的财政“分灶吃饭”,即变财政资金由同中央财政统收统支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财政资金支配权,此外,国家各产业部门也把一些直属企业下放到地方或中心城市管理,还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审批权,主要物资的调配权、信贷控制权、外汇管理权等等。地方政府经济调控权的扩大以及责任、利益的强化,使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以往区域经济利益主体的“虚无”和区域自身发展缺乏活力的状况大为改观。,(二)发展战略模式转变:“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变;“平衡布局”为主转为以“效率目标”为主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在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化。表现在宏观区域政策上,即把以内地为建设重点、过分强调“平衡布局”的政策,调整为以“效率目标”为主、国家投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并给予税收减免、财政留成、项目审批、外汇使用等方面的政策优惠。这种政策调整带来了80年代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江浙等地)经济的高速增长,沿海地区的发展对内地广大地区的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三)区域经济的兴起、面临的问题和区域经济学的形成1.区域经济的兴起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模式的转变,激发了地方政府对本区域经济建设的扩张冲动,从而增强了经济活力,刺激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首先,由于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市场还不健全,地方政府作为经济的主体登场,区域利益的追求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区域经济出现了空前发展和从未有过的建设高潮。其次,区域经济的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由于地方经济权限的扩大,增强了地方发展经济的责任,改变了过去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完全取决于中央政府和国家投资的被动局面,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的自组织能力,解决了传统体制下始终不能解决的经济决策时效性与经济发展动力机制问题。,第三,由于地方政府关心区域内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优化,并采取各种手段干预地区的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第四,区际间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促进了区际间资金、物资、技术和人才的交流,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促进了商品流通与要素的流动,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五,形成了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区、沿江开放区等多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利用国内、国外市场和资源,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近20年的改革和发展,扭转了过去的平衡发展模式,开始重视资源配置效益,投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迅速造就了一个繁荣的沿海工业增长地带,进而拉动了全国的工业化进程。这些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成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空前高涨,增强了区域经济自组织性和发展能力,大大提高了宏观经济效益。但这种倾斜式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空间比例的失调,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三大地带的经济总量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种区际间差距的加大,使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更加困难,不仅个人收入偏低、群众生活困难,而且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文教卫生等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短缺。这些又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使落后地区经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2)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放权让利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助长了地方政府追求和保护地方利益的冲动。同时政府的调控能力大大削弱,无法组织有效的区际分工。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地区为了保护自己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落后地区为了跳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纷纷在附加价值高、利润大、周期较短的加工工业领域内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盲目引进、盲目搞配套、区际间无法形成分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这种分工的弱化和结构的趋同,反过来又引发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竞争,结果浪费大量的资源,降低了整体的经济效益,许多企业没有投产已开始大量亏损,成了区域的包袱。中国幅员辽阔,资源的省际差异很大,理应形成较强的省际专业化分工模式和由此决定的贸易方向。然而,实际上各地区在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专业化的地域性生产体系方面却严重滞后。,(3)区际摩擦加剧中央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和义务,也没有建立约束双方权力和利益的有效机制。在放权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依据各自的分工行使权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本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增强就业机会、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当地物价的目标。但是,追求地方利益目标的这种行为不应该是无限制的,它应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然而,目前在我国,这种行为没有受到任何制约。它集中表现在对外的排他性,既要向外争利,又要防止肥水外流。为此,地方政府常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筑起各种壁垒,设置屏障,对外来产品的进入进行制裁,对区域资源、人力、技术、商品的进和出,实行封锁或垄断。这种结果导致区际间的摩擦,常爆发争夺原材料的“资源大战”、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形成了所谓的“诸候经济”。,(4)“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行为失控。由于地方权力的加强和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时往往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或过滤不利于自身的有关政策,结果中央的经济政策(假设这种政策是符合国情的)在区域中无法正确地得到贯彻实行,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或偏差,导致中央政策的扭曲和作用的失效。同时,地方政府常寻找政策上的空档来谋求地方的利益,也就是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中央和地方的这种博弈中,胜者常是地方,中央对地方行为约束已在很大程度上失控了。,3.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在上述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也冲破过去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的框框,从全新的角度,在全方位开展区域经济研究。在8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主要涉及编制地区国土规划,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地区产业政策等。进入90年代以后,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和区域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区域经济研究也逐渐开阔了其研究领域,在宏观中观领域里,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城乡联系、区际差异分析、区际间分工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开始研究企业组织、企业的合并与兼并以及组建企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微观领域里的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者通过大量翻译西方区域经济学著作和研究文献,通过到国外进修学习,把国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介绍和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实践,并出版了诸多有关区域经济的专著,在我国形成了区域经济学的新学科。,4 研究区域经济的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在自然资源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社会历史文体诸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种国情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及其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首先,区域经济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经济总量与结构关系都要在具体的区域落实,或表现在不同的空间层面,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实现国民经济总体目标的基础。其次,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经济,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这种多样性和区际互补功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上述特点使得在制订宏观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时,不能象其它一些小国那样把国家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必须深入到区域层次,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点,制订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地区利益主体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区际分工和联合,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保证国民经济高效率发展。实践表明,宏观经济政策缺少区域层面的考虑,即没有区域政策,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例如产业结构调整由于没有与区域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致使结构失衡状况迟迟得不到改善。,第五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研究对象一门学科能够相对独立存在,首先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否则,便会失去存在的理由。作为新兴学科的区域经济学也不例外,中外许多学者都曾试图给出明确的界定,但由于各自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因而所下的定义有较大的差异。第一种观点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如诺斯在其著作区域经济学(1968)中,把这门学科定义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HW里查森在其区域经济学概论中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意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性。类似地,我国有的学者提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这种观点有一个明显的意向,即企望弥合以往经济学研究的空间缺陷,不过这样的定义过于宽泛,以致于囊括了许多以地理空间为对象的学科。,第二种观点是根据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来进行界定。如艾萨德在区域分析方法一书中把区域经济学视为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利用。等等”问题的科学。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也采用了这种观点,书中将这门学科看作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城乡连成一片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第三种观点是把区域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杜贝在“区域经济学的界定”一文中在对各家的定义加以研究后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这种观点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当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为许多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所接受。但也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第四种观点陈栋生主编的区域经济学一书的观点:“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这种观点突出了区域经济研究的宏观性,应用性的特点,强调了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区际关系。,0.周起业、刘再兴等,1989: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陈栋生主编,1993: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郝寿义、安虎森主编,1999: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3.张敦富主编,1999:区域经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丁四保等编著,2003: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5.孙久文等编著,2003: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吴殿廷主编,2003: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7.埃德加M 胡佛,1990:区域经济学,商务印书馆8.哈利W 理查森,1990:区域经济学,海潮出版社9.约翰冯 杜能,1986: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0.阿尔弗雷德韦伯,1997: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1 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1995:商务印书馆1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2006,经济管理出版社,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经济学导论(1.1).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