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区域与区域规划.ppt

    • 资源ID:5246172       资源大小:536.50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与区域规划.ppt

    区域规划,湖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目 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规划概论 第二章 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 第三章 区域规划模型 第四章 区域产业规划 第五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六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七章 区域环境规划 课程实践 区域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 区域规划模型应用 区域规划方案编制及评析 区域规划成果图件编绘,第一章区域与区域规划概论,第一节 区域概述,一、区域的概念二、区域的特征三、区域的类型,一、区域的概念,1、区域(region)是一个普遍、广泛的概念 2、不同的学科对区域概念有不同的界定 3、在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中,一般将区域定义为:区域是地球表层(epigeosphere)的一部分,是按某种需要、目的、标准或功能划分出来的一部分,它以一种或多种标志区别于邻近部分。4、与区域相近的概念有:地区(area):一般是特指 空间(space):抽象,笼统 地域(territory):范围一般较大,更强调地方性和景观性,二、区域的特征,1、有固定的地理位置2、有稳定的地区空间,不可位移,不能置换3、区域内部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似性4、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层次性5、区域可以度量6、不重复性,三、区域的类型,1、按区域的性质分:自然区域(natural region)社会经济区域(social-economic region)2、按区域结构分:形态一致区(formal region)(同质区):强调区域的个性和共性,是依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的。功能区(functionl region)(异质区):是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的、区域内各部分存在紧密功能联系的区域。,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空间分布,东部地带: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带: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9个省区西部地带:新疆、西藏、宁夏、甘肃、陕西、贵州、青海、云南、四川、重庆等10个省市区(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节 区域研究,一、区域研究的特征二、知识经济兴起对区域研究 的影响,一、区域研究的特征,区域研究最早源于地理学1、综合性:注意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区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重视因果关联分析和多学科的结合。2、空间性:重视区域位置、结构、类型及网络等空间概念。3、动态性:关注区域发展的时间过程,二、知识经济兴起对区域研究的影响(1),1、知识经济概念的形成过程(1)知识经济的概念最早是在本世纪60年代由马克鲁普等美国学者提出。(2)联合国有关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提到知识经济。(3)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文件、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及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都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的概念。(4)知识经济的基础文献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我国于1997年5月翻译出版该书。,2、知识经济的概念(1)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利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其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2)同过去以劳动力和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是以生产、分配与利用知识和信息为基础。(3)在一些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已开始代替工业经济。如目前经济最发达的美国。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文章认为美国目前出现了“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商业全球化浪潮。,二、知识经济兴起对区域研究的影响(2),3、知识经济的特征(1)以知识密集型企业为标识,反映企业发展的新方向(2)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体现产业的发展的新途径(3)以高新技术为杠杆推动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显示产业发展的新前程(4)以高新技术武装的服务业异军突起,开拓知识经济新领域(5)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向导,企求经济长期繁荣(6)以教育和学习为本,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二、知识经济兴起对区域研究的影响(3),4、知识经济兴起对对区域研究带来的机遇(1)知识经济的信息化推动了区域研究手段从传统走向现代化;(2)知识经济的许多特征极大地丰富了区域研究的内涵;(3)学科的渗透和知识重组加快,为区域研究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便利。,二、知识经济兴起对区域研究的影响(4),5、知识经济兴起对区域研究带来的挑战(1)区域研究的创新要求提高(2)区域研究的综合程度提高(3)区域研究的深刻化 重视:机制研究、模式研究、定量研究、模拟实验、动态仿真等。,二、知识经济兴起对区域研究的影响(5),6、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的发展方向(1)区域差异和区域协调的研究(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当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代际公平、区际公平)(3)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 创新环境(innovative milieu):又称为创新网络,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需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地方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机构及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4)区域演变机制研究(5)区域发展调控的研究,二、知识经济兴起对区域研究的影响(6),7、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1)学习研究知识经济理论,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2)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3)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二、知识经济兴起对区域研究的影响(7),三、关于区域创新系统(1),1、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的概念 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2、RIS的构成要素(1)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2)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3)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三、关于区域创新系统(2),3、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1)区域发展战略创新(RDSI)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前提;(2)技术创新(RTI)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3)制度创新(RII)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4)区域形象及区域营销创新(RII/RMI)区域创新系统的新内容。区域形象(regional identity):是一个区域的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区域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区域营销(regional Marketing):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过程,是在区域形象创新的基础上,政府牵头、以企业为主体、区域内各组织和人民协同配合,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提供比别的区域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内企业市场创新的创新环境,以达到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三、关于区域创新系统(3),4、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形式和有效载体区域创新网络 又称区域创新环境(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milieu),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区域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长期正式与非正式合作与交流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联系网络。区域创新网络结点是创新的源泉,结点既可以是网络中各行为主体,也可以是各主体之间通过交流而产生的具有进一步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如新思想、新成果等,一般认为,结点越多、密度越大,创新机遇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区域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相互激发,采取良好的网络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取得“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区域创新网络加速了区域信息、技术、人员、资金及政策等创新资源的流动,使大量交流结点出现,特别是新技术企业最为活跃,促进了创新;区域创新网络是发展区域内企业和区域经济的一种制度性手段,减少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创新的不确定性,使各主体更好地控制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三、区域创新系统结构(4),第三节 区域规划,一、规划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规划是人们以思考为依据,安排人们未来行为的过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和发展状态的设想;二是行为决策:实现未来目标或发展状态的行动顺序和步骤的决策。2、规划工作的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二、区域规划的概念、特点、任务(1),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中确定适合规划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蓝图。区域规划人们根据现有的认识,对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及其其方案的选择过程,是对一定地域范围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国际文献对区域规划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广义的区域规划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欧美国家对区域规划对作广义理解,我国多作狭义理解。,1、基础性(1)规划工作本身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2)规划成果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调控提供基础依据2、综合性(1)规划内容是多部门、多方面的综合;(2)规划的思维方法强调综合评价和综合分析论证;(3)规划方案的产生是多层面、多目标、多方案比较的结果;(4)规划工作队伍是由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成员综合组成。3、战略性(1)规划的时间跨度长;(2)规划的出发点是研究宏观的、全局性的、关键性的中大问题;(3)规划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4)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4、地域性(1)规划的客体是某一特定的区域,有一定的范围;(2)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情,规划方案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规划方案的形成不能机械地套用其它区域的模式。,二、区域规划的概念、特点、任务(2),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二、区域规划的概念、特点、任务(3),三、区域规划的类型按规划形式分,(1)综合规划(总体规划):是把规划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总体的、全局性的规划。其主要任务是:论证规划区的地位及其与外区的关系;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目标、开发的总方针、区域发展的基本轮廓及建设的总体框架;协调区内外各部门的关系;确定规划的总体布局、规划实施方案;分析规划实施的效益。(2)专题规划:是按区内的产业或部门所进行的规划,如工业规划、农业规划、交通运输规划、城镇规划、旅游规划、医疗卫生规划、科技教育规划等。其主要规划内容是:该产业或门类在区内的功能和地位;该产业或门类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主要项目;实施目标的步骤和政策措施。(3)总体规划与专题规划的关系:专题规划是综合规划的基础,综合规划取材与专题规划,是专题规划基础上的在加工、再创造;专题规划必须服从总体规划,它是综合规划指导下的规划深化和具体化。,三、区域规划的类型按规划功能分,(1)认识性的区域规划 认识性的区域规划通常由科学研究人员或学者编制,规划内容不求全,规划成果也常常较为简单。它一般出于三种不同的目的:为了教学的需要或为了探索规划的理论、方法,积累规划工作经验,提高规划技能和艺术;认识规划区域特征,认识它在社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区域开发的潜力和合理开发的途径;开发和投资者为了选择投资地点,比较地区投资方向,研究投资效应。(2)应用性的区域规划 它一般属政府行为,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由政府直接组织,成立规划领导机构和规划工作室,规划机构负责人通常由政府领导人担任。其特点如下:体现时代要求,区域发展目标、建设方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规划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往往既有指令性的内容、各种限制性的规定,也有指导性的内容、不强制实施的方案;规划目的比较明确,针对性强,注重实用(或要解决落后地区的问题、或要求区域发展新的动力、或要求解决重大建设问题或要求区域协调发展等等)。,(1)策略性的区域规划:相当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内容侧重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发展重点,确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产业布局,以及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措施和政策。其特点是:重视区域所处的环境和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论证;注重经济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规划方案实施对策、策略的研究较深入,但对经济建设工程的规划布局较简略。(2)物质性的区域规划:规划的内容侧重于区域发展的物质环境和建设工程项目的空间布局规划,规划成果注重土地开发利用的总体蓝图。其特点有:重视技术经济指标;重视各部门、各物质要素的功能相互关系和空间表现形式;特别注重各类土地利用和空间分布;强调经济建设项目和城镇的发展规模、彼此的相互关系和空间布局。(3)综合性的区域规划:综合性区域规划即通常所说的区域规划(比较规范性的区域规划)。兼有策略性规划和物质性规划的特点,内容系统、全面;既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内容,又有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完整的经济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内容;既描绘出区域经济建设未来的总蓝图,又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政策 和规划实施措施。,三、区域规划的类型按规划内容的侧重点分,自然区域规划:如流域规划、滩涂开发利用规划。经济区域规划 如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长株潭区域规划。行政区域规划 如市域规划、县域规划、镇域规划。社会区域规划 如革命老区发展规划、血吸虫病区发展规划。,三、区域规划的类型按规划区域的属性分,四、区域规划的内容(一)区域发展战略,包括综合性发展战略,行业、部门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等。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是一种长期的目标和总方向,应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使人民无所适从。按期限一般可分为短期目标(近期目标)(5年以内)、中期目标(一般以10年为限)、长期目标(通常在20年以上)。制定战略目标时应注意:目标要适中,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竞争性并切实可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目标着重说明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发展方向)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2、战略重点(1)概念:指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任务,是涉及全局性的关键部门、项目和地区。战略重点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在区域发展中较长 时期能发挥作用的部门或地域。(2)战略重点通常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竞争中的优势领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等);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经济转型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3)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战略重点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应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四、区域规划的内容(一)区域发展战略,四、区域规划的内容(一)区域发展战略,3、战略方针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如一个区域战略目标确定后,是全面推进还是倾斜式重点发展;是顺序推进还是跳跃式发展;是依靠自身力量还是依靠外援为主去实现战略目标,这就是战略方针的问题。战略方针要服务于战略目标,必须简明扼要,使人容易掌握要领。不能过于琐碎、空泛和流于形式。战略方针要具体,对指导战略的实施越有利。例如,为了保护耕地面积,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按照供给决定需求的方针,各地便于实施和执行。,(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三)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四)区域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五)土地利用规划(六)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七)区域政策,(七)区域政策,1、概念 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包括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社会政策、区域环境政策等。狭义的区域政策是指区域经济政策。2、特点(1)差异性 不同的区域要采用不同的政策,才能有效地解决各自的问题。(2)综合性 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要以全面解决问题为原则,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3)协调性 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4)阶段性 不同的发展阶段,要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区域政策。,五、区域规划的原则,全国一盘棋的原则承认并自觉地运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原则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的原则国防安全原则,六、区域规划体系框架,七、区域规划的内容框架,八、区域规划的程序,九、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与动态,1898年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思想,标志着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年来区域规划的演变过程中,则先后经历了萌芽兴起繁荣衰落复兴等阶段。随着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环境,城市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诸要素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快速流动。城市逐步从封闭、分散走向开放、联合,城市形态也从点的城市、面的城市区域走向区域城市化。这些新的区域发展背景给区域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区域规划再次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动态。,(一)国外区域规划演变历程(1),1、区域规划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末1940年代)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业企业和人口向少数工矿区和城市集中,城市的集聚和中心化程度迅速提高。但集聚本质上只是城市自由膨胀的表现,它带来了几个突出的矛盾:区域内的居民点体系分布、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变得无序和混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地区差异扩大等。对此,“田园城市”的思想要求突破城市界限,将城市与周围乡村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城市发展问题,为区域研究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最朴素的区域规划思想。到了1920年代,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无序蔓延所表现出来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人口激增,生态失衡,城乡矛盾极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虽然人们针对问题作出了许多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于是规划先驱们开始意识到仅仅局限在狭小的市区范围内来谋求城市问题的解决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将城市置于更为广阔的区域里联系起来进行统筹规划。,(一)国外区域规划演变历程(1),1、区域规划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末1940年代)到了1920年代,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无序蔓延所表现出来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人口激增,生态失衡,城乡矛盾极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虽然人们针对问题作出了许多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于是规划先驱们开始意识到仅仅局限在狭小的市区范围内来谋求城市问题的解决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将城市置于更为广阔的区域里联系起来进行统筹规划。如1920年5月德国成立的鲁尔煤矿居民点协会,是德国区域规划开始的标志,该协会编制的鲁尔区区域居民点总体规划开创了区域规划的先河;1921年前苏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经济区划,成为国家计划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全国进行分区开发的典范;19221923年英国当卡斯特编制了煤矿区的区域规划;1929年美国纽约编制了城市区域规划等。这些规划都是以城市为核心,融合周围地区进行整体规划,他们对缓解城市无序扩张所产生的“城市病”起到积极的作用。1930年,美国著名学者路易斯芒福德提出了区域整体发展理论;1933年,拟定的“雅典宪章”,承认城市及其周围区域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统一性,并在后来的“马丘比丘宪章”中得到了重申。,(一)国外区域规划演变历程(2),2、区域规划的繁荣(1940年代中期1960年代末)(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规划进入活跃期 1944年英国学者艾伯克隆比主持编制了大伦敦区域规划,成为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区域发展规划的大胆尝试,英国区域规划联合会()的创立人路易斯芒福德誉之为“霍华德之后最杰出的规划贡献”;联邦德国自1945年开始着手编制上至国家(“联邦德国国土整治纲要”)、下至各个州(“空间规划”)、县(“区域规划”)的区域规划;法国区域规划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先后有计划地开发整治了罗纳河流域、北阿尔卑斯山区以及濒临大西洋的阿基坦地区;此外,日本编制了全国性的综合开发计划、瑞典斯德哥尔摩于1952年编制了综合规划等。这些区域规划对国家、城市经济恢复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一)国外区域规划演变历程(2),2、区域规划的繁荣(1940年代中期1960年代末)(2)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取得明显进展 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倒字形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生产综合体理论等相继被提出并在很多国家得到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区域规划的深度和应用价值大大加强。,(一)国外区域规划演变历程(3),3、区域规划的衰弱(1970年代)1970年代,区域规划在新自由主义思想(new-liberalism)的影响下一度呈衰弱状态。1960年代末,从大学校园里兴起了要求“公众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抗议活动,随即这项抗诉遍布了全社会。他们摒弃前人的规划观:诸如综合地考虑重建和新建城市、大规模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及小汽车的普及等,他们向往自然,强调环境保护,追求平等。在规划方面,他们一面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认为规划专家仅是为地方规划服务的客体,公众才是规划的主体;一面又强调“小即是美”,重视环境保护。,(一)国外区域规划演变历程(4),4、区域规划的复兴(1980年代初)进入1980年代后,随着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各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整合。地区政府对经济、政治等的影响逐步减弱,一些超地区、超国家组织逐步兴起,如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经济活动的整合唤起了区域规划的复兴;但此时的区域规划与以往有所不同,它继承了新自由主义思想里平等、环境保护等社会学、环境学思想,不再单纯地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区域规划。1990年代以来,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于1992年颁布的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容形成国际共识,这时的区域发展规划在内容、范围、理论研究、方法技术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二)区域规划的新进展(1),1、区域规划的新背景 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加剧2、区域规划的新理念(1)整体协调发展理念:强调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及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强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整体协调发展。(2)城乡一体化(urban rural intergration)理念:指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功能最优的状态。(3)可持续发展理念(4)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规划从人的尺度、人的需要、人的情感和人的知觉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等方面出发,编制出真正符合人类需求的,能达到“富民”目的的合理规划。,(二)区域规划的新进展(2),3、区域规划的新目标传统的区域规划模式以经济要素为主,较少考虑环境、社会和生态等其它要素。区域规划走出以经济为唯一目标的误区,重构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综合目标型的规划已成为时代的必然。4、区域规划的新方法(第三章介绍),(三)国外区域规划的共同特点,1、规划体系完整,有一套科学的方法;2、规划目标主要在于使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更好地、更稳定地向前发展,高度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而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目标,则十分重视如何使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更加趋于均衡;3、就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城镇发展、环境等问题是区域规划普遍关注的问题;4、逐步走上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十、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一)简要过程:(二)19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一)简要过程 我国古代的区域规划蕴含在禹贡、周记.考工记、管子、史记.货殖列传等之中。1、科学的区域规划在我国始于1956年 2、1960年代1970年代区域规划工作基本中断 3、1980年代起,区域规划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二)1980年以来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 1、类型不同、时空尺度的规划互补促进 2、规划理论取得突破,规划内容不断充实 3、规划手段有所改进,规划方法不断创新,十、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三)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1、计划色彩、指令性规划的色彩较浓2、规划方案宏观战略过多,可操纵性差3、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不够4、区域政策研究有待加强5、规划的权威性不够。,十、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四)我国区域规划的努力方向,1、加强区域规划立法,是区域规划走上 法制化轨道 2、重视市场的作用,加强市场因素的研究,研究新经济环境下区域规划的新特点 3、编制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规划,促进区域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正确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 5、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增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 6、重视公众的参与,公共参与的意义,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该地区开发建设空间行为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众的参与。在规划过程中应广泛吸收代表各种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人大代表、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参加,在充分交换意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共同寻求合理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制定出一个透明度高、实用性强、能为公众所接受、在整体上符合全社会根本利益的区域规划。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规划的实施也不能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管理,需要继续保持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使公众与政府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城市与区域的管治。,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与区域规划.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