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pt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7章 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7.1 典型案例7.2 概述7.3 冷挤压工艺性分析7.4 冷挤压工艺参数计算7.5 冷挤压模具结构设计,7.1 典型案例,大功率电容器外壳,工件名称:大功率电容器外壳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纯铝1050A(L3)壁厚:4mm,7.2 概述7.2.1 概念 冷挤压是将冷挤压模具装在压力机上,利用压力机简单的往复运动,是使金属在模腔内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尺寸、形状及一定性能的机械零件。7.2.2 冷挤压方法1.正挤压,a)b)正挤压空心件a)挤压示意图 b)毛坯与挤压零件,a)b)正挤压实心件 a)挤压示意图 b)毛坯与挤压零件,a)b)反挤压a)挤压示意图 b)毛坯与挤压零件,a)b)复合挤压 a)挤压示意图 b)毛坯与挤压零件,2.反挤压,3.复合挤压,4.径向挤压,a)b)冷模锻零件 a)毛坯 b)零件,a)b)径向挤压a)毛坯 b)零件,5.实例挤压方式的选择工件的冷挤压成形工艺方案有以下三种:1)采用圆柱毛坯,径向挤压成形凸缘部分;反挤压成形筒部。2)采用圆柱毛坯,预成形杯形;正挤压达到工件要求。3)采用圆柱毛坯,复合挤压一次成形。(采用),7.2.3 采用冷挤压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模具结构的要求1.采用冷挤压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1)冷挤压加工的材料2)冷挤压工艺方案3)毛坯软化热处理方案4)毛坯表面处理方法及润滑剂5)模具结构,模具工作寿命、生产率和安全6)冷挤压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方法7)机器与设备,2.对冷挤压模具结构的要求1)模具的强度和刚度2)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和尺寸3)模具的材料选择、加工方案和热处理规范4)模具安装、易损件的更换、拆卸、安装5)模具导向6)模具制造、成本7)放、取制件的操作,7.3 冷挤压工艺性分析7.3.1 冷挤压变形特征1.正挤压时的金属流动,试件毛坯 试件挤压后的网格,2.反挤压时的金属流动,反挤压杯形金属的流动情况,3.影响金属流动的主要因素1)摩擦力的影响2)模具形状的影响3)变形程度的影响4)其它因素的影响,a)b)c)d)凹模中心锥角对金属流动的影响a)-60 b)-90 c)-120 d)-180,7.3.2 冷挤压工艺性要求1.冷挤压件的尺寸设计原则1)金属流动剧烈处的过渡圆角半径R应尽可能增大,与挤压力方向垂直的受力面应增大斜度。2)为防止变形抗力急剧增大及延长模具寿命,应控制凹模与凸模间的金属在成形终了时的最小厚度s和b。3)挤压件的最终尺寸d和D不能太小或相差太大,应在允许的变形程度范围内。2.挤压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精度见表7-2表7-4表面粗糙度:有色金属为Ra0.4mm;黑色金属为Ra0.8mm。,3.实例工艺性分析 根据零件工作图结构形状分析,该零件不能用冷挤压成形的方法完全成形,孔23.5应采用成形后用钻销方法再加工成形。31阶梯孔不利于挤压成形,应在成形后用镗销方法加工成形。因此,将该零件转换成可挤压成形的形状,如图所示。,挤压成形形状,7.4 冷挤压工艺参数计算7.4.1 毛坯尺寸的确定1.毛坯直径 采用实心圆柱毛坯,其直径为工件筒部外径,则D=工件外径=362.毛坯体积 毛坯尺寸计算的原则为等体积法计算。即:毛坯体积=工件体积(1)工件筒部体积,(2)筒部凸缘部分体积(3)毛坯高度尺寸H,凸缘部分毛坯尺寸计算图,7.4.2 冷挤压变形程度的计算 常用断面缩减率S来表示,也可用挤压比R或对数挤压比来表示,计算方法见表7-4。实例采用端面缩减率S计算挤压变形程度。径向挤压部分的变形程度S反挤压部分的变形程度SSS,故可一次挤压成形。,7.4.3 冷挤压力的计算实际工作中以查图表确定为主。1.有色金属单位挤压力p的确定,有色金属单位挤压力,2.黑色金属挤压力F的确定,黑色金属反挤压力图算表,总挤压力F的计算 有色金属挤压力F单位挤压力p凸模工作部分横截面积S 例题中引用工件的挤压力F=pS=3002295.2=688560(N)关于S的计算参见毛坯尺寸确定部分,可知S2295.2 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可选用1000kN压力机。,7.5 冷挤压模具结构设计7.5.1 冷挤压凸模设计1.反挤压凸模,a)b)c)反挤压凸模工作部分形状a)锥形带平底的凸模 b)尖角锥形凸模 c)平底凸模,有色金属反挤压凸模,当挤压纯铝薄壁件凸模工作部分长度较长时,为增加凸模的稳定性,可将凸模下端面开出工艺凹槽。实例采用该种结构。,a)b)c)凸模工作端面工艺凹槽的形状a)圆形 b)方形 c)矩形,2.实例用凸模结构,材料:Cr12MoV 热处理:6064HRC挤压凸模,7.5.2 冷挤压凹模设计1.反挤压凹模,a)b)c),d)e)f)反挤压凹模的基本形式,2.正挤压凹模,a)b)c)d)反挤压凹模的基本形式,3.组合凹模(1)凹模的总体结构 分为整体式和预应力组合凹模。组合凹模可分为两层和三层结构式。,组合凹模的选择,(2)二层组合凹模,二层组合凹模,三层组合凹模,(3)三层组合凹模,(4)组合凹模压合方法1)加热压合(热装)将外圈加热到适当温度,套装到内圈上,待外圈冷却后将内圈压紧。热装时可不必加工出斜度。2)强力压合 将各配合面做成一定的锥度,在室温下用液压机进行压合。,a)b)预应力圈的装法a)由内到外 b)由外到内,7.5.3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公式见表7-13。7.5.4 冷挤压凸、凹模材料选择的要求1)凹模与凸模必须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与硬度。2)凸模与凹模在冲击条件下工作,应具有相当的韧性。3)凸模材料应当有较好的抗弯强度。4)模具是在冷热交变应力的条件下工作,所以模具的材料应能经受这种考验。5)模具材料必须是较易于切削加工。,7.5.5 凹模结构设计实例 模具工作时凸模进入凹模后必须形成封闭的模腔。,实用两层组合凹模结构u2径向过盈量 装配斜角,取=0.5,两层组合凹模的a31与a21的关系,两层组合凹模轴向过盈量系数2,两层组合凹模径向过盈量系数2,内圈(凹模)工作图,材料:40Cr 热处理:4547HRC外圈工作图,6)冷挤压模模具结构顶件块,材料:Cr12 热处理:5862HRC顶件块,冷挤压模具结构图,冷挤压模具结构图1、2拉板 3、21螺母 4、20垫圈 5下模座 6弹簧 7导柱 8、12垫板 9导套 10上模座11拉杆 13凸模 14固定板 15组合凹模外圈 16凹模内圈 17顶件块 18空心垫板 19顶杆,播放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