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ppt
,主要内容,农业产业化经营导论,Int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9,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其重要意义,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验,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途径与措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产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目的与要求,学习重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其建设的意义和内容一般了解: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一般掌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建设内容熟练掌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建设的一般原则,主要内容,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其重要意义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途径与措施,知识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内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类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途径和主要措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其重要意义,9.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作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概念的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概念是中国提出来的,1983年,个别地方成立了“农业服务公司”,媒体上首先使用了“专业化服务”的概念,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1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强社会服务,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1986年1号文件发出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指出: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要求生产服务社会化.,2008年10月9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点。”,此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概念被普遍使用开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其体系的内涵,所谓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是由社会上的服务机构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服务,它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具体来说,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其体系可定义为:随着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却越来越少,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为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提供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产前),农产品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产后)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性(产中)的服务,并且利用合同或协议的形式把各个社会化服务的企业或个人彼此联接成为一个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征,服务内容的系统化服务主题的多元化服务性质的社会化,服务内容的系统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科学技术服务良种繁育及供应服务农业机械服务水利灌溉服务病虫害防治服务资金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储运服务等,服务主题的多元化,主要有三大类:一、政府有关专业经济技术部门和与农业直接相关的国家企业事业单位二、合作经济组织三、各类涉农公司或企业以及专业户等,服务性质的社会化,以社会化分工为前提以商品交换为基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作用,社会化服务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社会化服务为企业和农户联合走向 市场架设了桥梁。社会化服务把科技推广落到实处。社会化服务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社会 效益的扩散。,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1.建立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克服家庭分散经营局限性、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客观要求.2.建立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农业商品化、进一步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3.建立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政府转变自身职能,更好地指导、调控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4.建立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5.建立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繁荣的客观要求.,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产业化,90 年代初,随着山东诸城等地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的介绍与推广,全国各地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的浪潮,这无疑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农业产业革命”,它势必大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学术界也广泛地介绍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经验与模式,并根据各地的实践与情况,总结出了适合各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模式和措施。那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业产业化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正确认识和分析二者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更加重视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农业服务产业化的认识。,9.2,两者关系,(一)、二者的内涵所涉及的空间范围几乎重合(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三)、农业社会化服务尤其是产后服务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协调与组织的作用,(一)、二者的内涵所涉及的空间范围几乎重合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在商业性农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围绕着农业生产部门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分工体系,它强调构成该体系的各涉农部门之间通过市场纽带确立稳定可靠的相互依赖关系。农业产业化是在高度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基础上,农业的产前、产后部门通过经济上、组织上的直接结合,或通过相对稳定的业务关系(如合同制),所形成的一种经营形式或经营体制,它具有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特征,(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其具体表现为:一体化农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各个专业生产部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有序的产业链,并形成互动的关系,而服务体系则是产业链中的“链栓”;在一体化农业增加的价值构成中,服务体系占绝对比重。在该系统的就业结构中,服务体系也占绝大部分。有关数据表明,美国1988 年上述两个数字为8919%及90%。另外,服务体系愈是充分发展,农用物资系统、直接生产系统、农产品加工系统就愈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关系。,(三)、农业社会化服务尤其是产后服务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协调与组织的作用,农业生产商品率愈高,市场问题也就愈突出,也就愈需要为农服务实体担当协调与组织的角色。农业服务实体对农业原始产品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介于农户与消费市场之间,它们又是联系的纽带,不断向农户传导市场信息与走势;产后企业的加工不仅有利于开拓新市场,又能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发挥“蓄水池”作用,克服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弱点;产后服务有利于农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从而保证农业再生产的继续。,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在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尽管这些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但总的来说,基本上可以满足这些国家农业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9.3,9.3.1,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特点,(1)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上的灵活性。(2)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地区分布上的普遍性。(3)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上的多渠道性。(4)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上的多样性,9.3.2,组织上的灵活性,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由为农业服务的企业自然形成的一个比较松散的综合体。这种服务综合体以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依据,可以及时调整服务的对象与内容,整个体系显得比较灵活。,地区分布上的普遍性,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全是顺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因此,除了极少数偏僻地区外,凡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地区都有相应的服务组织存在。,形式上的多渠道性,在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是由国家、集体(合作社)和私人组织共同承担的,只不过在服务对象与内容上有一定的分工。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通常负责投资大、收效慢的基础设施等服务项目。而私人服务组织(包括各种农业综合体和综合性或专业性的服务企业的服务范 围)几乎涉及所有的农业服务领域,特别是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农业服务项目。,内容上的多样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消费和流通过程中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服务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国外经验借鉴之处,一、发挥政府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美日两国的经验来看,政府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促进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推动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9.3.3,二、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商品经济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政府直接干预少,农工商综合体、私人企业、合作经济等多种成分、多种形式共同竞争、共同发展,因而形成了公共、集体、私人三种服务体系。,三、积极发展以合同制为主的工商业服务系统,并把乡镇企 业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来,农工商综合体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私人农业服务体系主要是以合同制形式为主。一方面降低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农户通过合同的制订,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四、要优先发展以农村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农民自主联合形成的合作组织,更能代表农民的利益,它能降低服务费用,使加工、销售环节利润回流,有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我们应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兴办经济实体,健全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简介,美国的农业,不论是在本国国民经济中还是在世界经济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其以不到全球千分之三的总农业劳动力,产出全世界绝大部分农业产品,其中黄豆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3%,柑橘产量占64%,玉米产量占40%,芦粟产量占31%,青豌豆产量占23%,牛肉产量占23%,乳制品占15%,猪肉占13%,蛋类占19%,此外棉花及小麦分别为17%和11%。美国的农业生产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生产规模,并不仅仅是因其现代化生产水平极高,从组织和经营角度看,美国农业的高度现代化,是与其高度完善和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分不开的。所以,如果没有完善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没有美国现代化。,9.3.,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19 世纪中叶,美国农业开始了由自给自足型农业向商品型农业的转轨时期,由此也开始了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萌芽期。至1940 年,美国农业步入以工业化生产为特征的高度发达阶段后,美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进入成熟期,最终而成为美国现代农业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构成了政府、合作社和私人公司三个层次的网络体系,即公共农业服务系统、合作社农业服务系统、私人农业服务系统,三者之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自我发展。,美国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验主要有:,第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商业性农业的高度发达为基础的。第二,在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重点和核心是农产品运销和加工部门,即产后部门。这种情况符合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在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无论是农机、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燃料、能源等农用物资供应部门,还是农产品收购、运输、储藏、加工、批发、零售等农产品运销和加工部门,真正的主角是合作社和私营涉农工商企业。,政府支持,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农业的发展以及合作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政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持主要通过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个方面进行,其中包括两套体系:一是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合作推广局等联邦农业服务机构;二是各州赠地大学农学院及其附属机构农业试验站和合作推广站组成的农学院综合体,由此而形成公共性质的农业服务系统。,法律保证,美国的公共农业服务系统是建立在三个重要的农业立法的基础上,即1862年制定和通过的莫里尔法(赠地学院法),由此而奠定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科研的基础;1887 年建立的海琪法案(农业试验站法)及其后制定通过的一系列与农业研究的法案,规定了基本研究目标和职责,并定期报告研究进展。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修正案还明确规定,每笔拨款中用于销售研究的部分不得少于20%;1914 年制定和通过的斯密利弗法(农业推广法)及此后颁发的9 个有关农业推广工作的法令,促进了与农业、家政有关的实用信息在农村的传播,为农民提供免费指导、示范服务等。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通过立法手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的公共农业服务体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由为农业服务推展到为农民服务,不仅提供农业教育、科研服务,而且还提供家政、农村青年发展服务,使公共农业服务系统更加充满了活力,为美国的农业成长做出巨大贡献。,主要形式,政府层次上的组成及作用,从政府层次看,主要由合作推广服务处和农业合作服务司两个部门组成,一方面对现有的农业合作社提供研究管理、信息及教育协助,另一方面帮助农民组建新合作社。,民间层次上的组成及作用,从民间层次看又可分为两类组织,一类是全国性或区域性、专业性社会团体,一类是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合作社组织。各类合作社团体分别从政治、立法、经济、教育及专业指导等方面促进农业合作事业的成长与发展,如全美农民合作社联合会主要从政治、经济环境角度作为农业合作社的代言人;再如农业办公署则主要利用游说手段从立法角度为农民提供福利保障;又如美国合作协会则主要从事合作教育活动;而农业金融委员会则主要从金融角度为农民提供服务。,美国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第一,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水平有着强烈的依存关系,因此,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首先从大力发展商业性农业入手。在今后相当时期内,我国应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上,使农业生产过程的商品化达到较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逐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第二,农用物资供应部门、农产品运销加工部门和直接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以商品交换为纽带的,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商品交换关系,因此,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应该在合理的有偿回报中发展。,第三,美国的经验表明,农产品运销和加工部门不仅能够创造和扩大市场,而且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大吸收器。在美国农产品运销加工部门就业人口是直接农业生产部门的8倍左右。此外,发展农产品运销加工部门,也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农产品运销和加工部门恰恰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应以农产品运销和加工部门为重点和核心来规划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战略。,第四,鼓励合作社和私人农业服务系统的发展。考虑到我国目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私营涉农部门发展薄弱等实际情况,我国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组织(包括乡镇集体所有制涉农企业)上,通过它们使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以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以合作社为主体的中国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此同时,也应该鼓励发展私人涉农企业,尤其是农产品运销加工企业,以稳定并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我国农业社会化体系现状,9.4,国内现状现存问题,国内现状,我国现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由政府需求形成和农业生产者需求形成的综合体。通常有四种类型:(1)由政府兴办的经营性服务组织(2)由国家技术部门和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事业型服务组织(3)与农业生产者处于平等地位的服务组织(4)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9.4.1,现存问题,9.4.2,由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涉及面广、发展速度快、承担任务重,在前进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服务供给不足,包括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数量都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一)、产前服务满足不了要求。例如,在20 世纪后20 年里出现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购买难;价格不合适,农民经常买到的是高于国家规定价格的高价化肥,很难买到平价化肥。其它生产资料也有类似的情况。,(二)、产后服务跟不上 一些地区出现农产品卖难。除了前几年连续大范围出现过卖粮难外,一些经济作物和肉、奶、蛋也出现过卖难问题。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同产品结构和质量有关,但是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技术指导、加工、储藏、运销服务则是一个直接因素。特别是粮食生产,由于品种和品质结构的市场需求变化快,经常出现粮食卖不出去。,(三)、农业生产支持服务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如在二、三产业预期的投资效益和投资机会激增的情况下,农用资金被大量挪用挤占,收购农产品不能兑现,出现“白条”现象。这直接侵害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支持和服务系统存在着严重问题。,第四,农民被推向市场后,信息服务严重滞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计划干预减少,农民对“种什么”及相关的信息需求增大,而政府和服务组织在这方面的供给又跟不上,使农民在调整种植结构时有一种茫然之感。,思考:解决方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一)、转变政府服务组织的职能(二)、强化集体服务组织的作用(三)、大力发展新型合作服务组织(四)、积极扶持与引导民营服务组织(五)、深化一体化实体的服务,9.5,(一)、转变政府服务组织的职能,从政府的服务组织来看:一方面,它是国家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渠道和形式,其运转应能体现国家农业政策,如维护农产品价格和市场秩序,引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另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发展经营服务实体,通过多渠道参与进行农业服务活动,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以行政手段提供服务的方式以及服务组织集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社会职能于一体的现状。服务涉及的范围主要是宏观与公益性服务,如农业科技及推广,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建,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与规范等。,(二)、强化集体服务组织的作用,农村集体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它起着外联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和社会上各种服务实体,内联广大农户的纽带作用,也是解决高度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在生产领域所遇到的问题的主要形式。集体组织提供的服务往往是无偿服务或者只收成本的“福利服务”,其实质是“以工补农”的服务形式。农村集体组织的服务状况取决于集体经济的实力。,(三)、大力发展新型合作服务组织,建立专业农民协会与各种专业合作社,不仅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有助于打破市场中出现的垄断、盘剥,促使涉农组织考虑农民的利益,并与其组成利益共同体。,(四)、积极扶持与引导民营服务组织,民营服务组织的特点:服务内容具体 服务范围广泛 服务方式灵活 服务效率较高等,民营服务组织的缺点:过于逐利是其第一本性,一旦发生自己利益与农户利益冲突时,容易产生坑农、损农行为。,民办民营服务实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作为服务的一支新生力量,可以通过竞争和自身的效率,来促进其它服务组织服务效率的提高,弥补其它服务实体的服务盲点。由于民营服务组织的经济成分适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并顺应农业分工和农民从业分化的趋势,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为农业服务行业的一支主力军。,(五)、深化一体化实体的服务,一体化实体服务的含义:一体化实体的服务是农业不同部门力量结合在一起,把农业生产经营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或以合同方式来规定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使服务关系更紧密地固定下来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优点:它与农业产业化相呼应。它有利于农业服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即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服务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我国的现状及前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虽然农业一体化实体的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却创造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体化模式的雏型,如“公司+农户”、“事业单位+公司+农户”、“工厂+基地”、“专业协会、研究会、学会+农户”、“服务组织农户”等。,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服务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不同服务主体与方式的结合将逐渐向一体化模式的方向发展。毫无疑问,深化一体化实体的服务,将能有效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更好地协调产供销的关系,并实现技、财、物服务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一)、从农业社会化服务自身的发展来看,农业社会化服务应逐步从农业生产中相对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新兴产业。,9.6,商品化社会化一体化,产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否建立和完善(1)、取决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需要(2)、取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自身能否在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自愿、平等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实现服务的有偿化和服务经营的企业化,从而通过服务领域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取得农业社会化服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规模效益、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综合效益以及服务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直至使农业服务产业发展成为与其它产业具有并行、平等和等价交换关系的产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服务产业化之时,将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之日。,(二)、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组织结构来看,应按分类指导和规范的原则,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的服务网络。,原则:(1)、改造官办组织(2)、强化集体组织作用(3)、发展新型合作组织,扶持引导民办服务(4)、规范混合型和一体化服务,发挥国家有关部门、集体、个体经济的各类服务组织的特长和作用 提倡因地制宜,允许不同的服务组织和服务方式并存,真正形成县有农业综合服务公司或中心,乡镇有综合服务组,组有综合服务联合体的扇形服务网络 发挥其协调生产、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筹措与调配资金、落实购销政策、开办农业保险等功能,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三)、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的前提条件来看,应不断地提供和完善相应的物资、技术和资金条件,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紧密相联,社会各个有关部门和各种力量必须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资条件、技术条件、技术条件)。否则,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第四,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宏观环境来看,政府要转变职能,并制定优惠政策,保障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稳定健康发展。,在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要改变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做法,实现政府与服务组织的脱节,注意经济杠杆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并通过财政支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便农以及其它优惠政策,扶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而推动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途径与措施,(一)、思想上:提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业的重要任务。,9.6,(二)、各级政府要在政策、资金、管理、金融信贷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工程大服务三农满足农民的要求,需要,一个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措施:(一)、政府和各级领导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扶持,资金上要保障工作经费和人员开支。特别是要加大对县、乡两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支持,以加强其硬件建设,并要给农民政策上的服务。(二)、深化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乡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体制和机构。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把乡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行政管理、发展公益事业和强化服务上来。(三)、建立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三)、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联合起来的组织,它能降低服务费用,使入会的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有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措施:(一)、引导农民从实际出发,发展多元化、多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二)、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基层技术服务部门和农村能人等(三)、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五)、政策、资金扶持,(四)、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施应以农民需求为中心,服务的供应应该根据农民的需求来运作并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队伍建设。(二)、继续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和鼓励应用型农业科研机构改制为科技型龙头企业,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在继续稳定和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建立起分别承担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进一步扩大“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的实施规模,搞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四)、要抓好农民科学技术培训网络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五)、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的硬件建设。,(五)加快农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措施:(一)、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完善其功能(二)、建立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以及农产品运销、加工企业发展的专门基金,以专业基金贷款方式对其进行融资支持(三)、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四)、有条件可以成立农村金融组织,(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为了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服务队伍,以保证各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实施。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稳定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为“三农”服务的思想。,2、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录用考核机制,促进服务到位。主要有建立执业资格考核制度、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确保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3、加强对农业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从而真正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为我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4、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七)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1、加快产地批发市场建设 产地批发市场贴近农民,与农业生产联系密切,是农民进入市场并感受市场变化,获取市场信息的最直接有效的场所,更是沟通与联系销地批发市场的重要桥梁。当前,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是农产品市场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要统筹规划,加大建设力度,通过鼓励社会各方面多渠道投资,尽快建立起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2、加快建立境外销地市场 要积极派员到全国各地了解果菜市场供求信息,到批发网点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共同研究解决农产品经销中的问题,扎实抓好销地批发市场建设,以此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八)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 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业信息源建设,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切实强化信息采集和分类整理,有效发布符合农民需求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媒体,通过各种途径方便、快捷的把信息送到农民手中。,(九)加快农业服务体系政策、法规建设,1、制定和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科学运行。同时充分利用WTO 赋予权利和政策措施,维护各主体的合法权益。2、制定和实施WTO 框架下所允许的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严格规范农业收费行为,禁止向农业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3、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要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及农产品流通市场管理,杜绝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