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ppt

    • 资源ID:5241057       资源大小:212.99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ppt

    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原理第二节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原理,一、经济效果的基本概念,(一)经济效果人们最基本的生产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要创造人们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有用效果。而为了取得这些有用效果,就要消耗劳动和占用劳动。在物质资料生产中,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有用效果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成为经济效果。,经济效果,有用效果(生产成果),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使用价值量(或价值量),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有用效果的范围很广泛,指人们在生出中所创造的全部使用价值量或价值量。如产量、产值、净收入、利润等等。劳动消耗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劳动量,包括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如成本指标,它包括:物质费用;人工消耗(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等。,劳动占用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占用的物化劳动量,包括生产用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占用和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原材料储备,如种子、化肥等流动资产占用。技术效果是指某项技术措施运用与生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这种成就没有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相联系。,例:有甲、乙两方案,投入、产出各不相同,试分析两方案劳动消耗一定时的经济效果和有用效果一定时的经济效果。指标方案 甲 乙 投入(成本)300元 200元 产出(产值)1000元 800元 劳动消耗一定 有用效果一定,从两个方案分析:甲方案产值高,并且投入与产出之差为700元,乙方案比甲方案低。但通过“单位成本产值率”(劳动消耗一定)和“单位产值成本率”(有用效果一定)指标的分析,乙方案的经济效果并不比甲方案差。如果将甲方案的投资转100元给乙方案,则可能使乙方案获1200元的收益。,通常,经济效果有三种表现形式:,1、所得所费:这种情况下的经济效果表现为生产者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2、所得所费:这种效果对经营有利。表现所得部分扣除劳动消耗后还有盈利,生产者可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如扩大生产规模,购置新的设备等。3、所得所费:这种效果表现为亏损,生产规模因亏损而逐渐缩小,甚至无法进行生产。,(二)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以上第1、2两种表现形式所表现的经济效果为正效果,而第3种表现形式所表现的经济效果为负效果。通常,衡量经济效果大小采用两个指标:,第一:如果所得与所费是不同度量单位,则用比率表示:即:所得/所费经济效果 称为相对经济效果 如单位农产品成本、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等指标。第二,如果所得与所费是同度量的,则既可用比率表示,如单位成本利润,每百元资产产值等;也可用两者之差来表示:即:所得所费经济效益 称为绝对经济效果如产值、纯收入、利润等指标。,也有人认为:所得/所费1、所得所费0称为经济效益;所得/所费1、甚至所得所费0都可以称为经济效果。因此,经济效果的数值范围宽,而经济效益的数值范围仅仅是经济效果的部分。,以上两个指标一个是相对指标,一个是绝对指标,都反映经济效果的大小,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方式。实际运用中,两个指标应联系起来共同评价经济效果的大小。,例如,有两个企业:企业 甲 乙 投资(万元)15 10 产值(万元)25 18 各种耗费(万元)5 4 绝对效果(提供利润)5 4 相对效果(利润/投入)2500元/万元 2857元/万元,如果从绝对效果看,甲企业经济效果好,而从相对效果看,乙企业投资报酬率高。这是要分析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以提供利润的水平作为经济目标,选择甲企业,如果经济目标为提高投资利润率,则选择乙企业。,(三)正确处理技术经济效益中的几个关系,1、宏观技术经济效益与微观技术经济效益相结合2、目前技术经济效益与长远技术经济效益相结合3、定量技术经济效益与定性技术经济效益相结合,二、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一)技术效果的概念技术效果是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它表现为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素的程度,以及最终产生的某种生产成果。技术效果包括中间效果和终极效果相互联系的两层含义。,(二)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1、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一致性2、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矛盾性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性之间的矛盾经济上需要与技术上可能之间的矛盾。,三、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含义及特点,(一)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含义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产品的需要为基础,以培养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前提,研究应用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或技术制度等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农业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关系。,(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1、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相关性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持续性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多样性4、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不稳定性,四、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数量界限,每一次技术(包括技术措施、技术方案、技术制度等)是否具有被采用的价值,要用经济、技术、生态、政策等各项标准以及各种生产条件可能性对它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看能否带来较大的经济效果。经济效果是综合评价的核心,在作经济评价和选优时,客观上要以经济效果数量界限为依据。,1、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产出/投入1或产出-投入0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能够反映某一项技术本身能给人们带来经济上好处的起码界限,低于这个界限,就不能新增社会财富。2、相对经济效果临界限相对经济效果临界限新技术经济效果/原技术经济效果1,或新技术经济效果原技术经济效果0(其中:新技术经济效果新技术产出新技术投入;原技术经济效果原技术产出原技术投入)相对经济效果临界限表明一项技术代替另一项技术的起码经济界限。低于这一界限,则不如采用原技术更为有利。,3、最佳新技术 当几种新技术的相对经济效果到高于临界值时,相对经济效果最大的新技术就是最佳新技术。最佳新技术新技术经济效果/原技术经济效果最大值4、经济适合度、经济临界点、经济最佳值经济适合度又称经济适合区,是可以取得经济效果的数值范围或区间。经济临界点又称转折点,是经济上发生质变的界限,如盈利和亏损都有临界点。经济最佳值是指在经济适合区内,根据目标要求的技术经济效果的最大值。,C产出或成本,Y,X,资源,A,TR,FC,TC,C,D,B,X1,X2,X3,X4,以上三个概念可用上图说明,图中说明某项技术措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TR为总产值曲线,TC为总成本曲线,TC交TR于A、B两点;A、B两点上TR=TC,在A,B区间,TRTC,即TRTC 0;因此A,B区间为盈利区间。当资源投入小于X1何大于X4,则TRTC0,两种情况都出现亏损。因此,A、B亮点是盈亏平衡点。TR曲线上的D点为最高产值点,它与X3相对应。,特别要注意:最高产值点不是利润最大点,而利润最大点肯定在盈利区间内,也就是说找到一个点,使TRTC 值最大,如果C点是这样一个点,即C点到TC的距离最远。因此,A,B区间我们称经济适合度或经济适合区,而A、B两点称经济临界点,C、D两点是两个不同目标要求的经济最佳值。,五、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1、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供应设备武装农业,使得农业投入的增量小于产出的增量。2、在劳动成果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耗费。3、在劳动耗费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劳动成功量。4、在劳动成果增加的同事,劳动耗费量减少。5、在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同事减少的情况下,劳动成果的减少量小于劳动耗费的减少量。,从经济效果的概念和公式可以看出:当有用效果一定时,经济效果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成反比;当劳动消耗量一定时,经济效果与有用效果成正比。因此,生产中要讲求经济效果,其实质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1、Y()=V()/L();2、Y()=V()/L();3、Y()=V()/L();4、Y()=V()/L();5、Y()=V()/L()。,第二节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一、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二、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途径 见教材P36-39,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一、农业生产资源,(一)农业生产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2、物质资源3、人力资源,(二)农业生产资源的性质,1、资源的可控性与不可控性2、资源的贮藏性喝流失性3、资源间的互补性和互代性4、资源的再生性和相对性,二、农业生产中的边际概念,边际量:就是最后增加量或新增加量的数量边际投入:新增一单位的资源投入边际产品:相对边际投入所增加或减少的产品量边际生产力:边际产品/边际投入,三、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一)资源报酬固定形态 随着某项资源投入的增加,产品相应的成比例增加。(二)资源报酬递增形态 指某种资源以一定数量不断增加时,产品产量以不断增加的比例增加。(三)资源报酬递减形态 指某种资源以一定数量增加时,总产品是不断增加,但每次增加的数量则不断下降。,四、农业生产资源报酬递减及其原因,1、农业生产资源报酬递减规律2、农业生产资源报酬递减的原因(1)农业生产力是各生产要素的综合作用,农业生产力的大小不是由最高能力值的要素的水平决定。(2)农作物、畜禽及土地对追加的各种投入都有一定的容纳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出现报酬递减现象。,思考题,1、什么是经济效果?什么是技术效果?二者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它有那些特点?3、简述讲求经济效果的客观必然性。4、影响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有哪些因素,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5、什么是农业生产资源报酬递减,原因是什么?,

    注意事项

    本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