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公司治理:董事会.ppt
第四章 内部公司治理:董事会与监事会,学习要求,了解董事会的起源、特征和作用掌握董事会的模式、分类和运行机制了解监事会制度及其中国监事会的特点明确CEO体制的渊源及其存在的条件掌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披露的具体要求,第一节董事会的起源、特征与职能一、董事会制度的起源,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生产、经营技术的复杂性,在企业大规模从事多方面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只能有专业人员(经理层)来负责。这就使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产生分离。企业所有权归全体股东所有,经营权归经理层所有。由于股东人数众多,受管理成本的限制,只能每年举行为数不多的几次股东会,而无法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做出决策,因此公司需要一个常设机构来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并在股东会休会期间代表股东对公司的重要经营做出决策。这个机构就是董事会。,二、董事会的职责,图示,外部职责,诚信职责,对股东负责,核心职责聘用和激励高层管理人员,内部职责,监督职责评价经理人员的业绩监督公司预算控制系统,战略决策职责制定公司战略确定公司发展方向,政策与政策制定职责批准财务预算和规章制度确定CEO的报酬等,短期导向,长期导向,我国公司法第109条、第47条对董事会职权的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拟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三、董事会的组成,(一)董事及其分类董事的定义 确保管理层制定战略合理,选择和监督管理层。董事会构成差异主要在于国家法律、制度、公司文化、股权结构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独立董事的存在)股东选举自然人或法人(国家不同)不以出资为条件董事的分类按作用 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内部董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按角色 正式董事、事实董事(没正式任命,但参加董事会)和影子董事(大股东怕担个人责任拒绝成为董事,但幕后操纵董事会),(二)董事会的规模行业性质是否发生兼并事件CEO的偏好外部压力公司规模董事会的内部机构设置 经验研究:1985年美国最大公司1314 人 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11人,中国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519人,有限公司313人。,(三)董事的权利、义务及免责1董事的权利 出席董事会议 表决权 董事会临时会议召集的提议权2董事的义务善管义务竞业禁止义务私人交易限制义务 3董事的法律责任与免责 董事的法律责任 董事的责任免除,四、董事会的特征,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长与总经理或首席执行官(CEO)的两职状态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董事会的激励与约束 董事会的行为董事会的年度会议次数、董事的出席率决定公司经理的任免董事会的人员董事的年龄董事的知识结构与管理经验董事的任免,五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对董事会职能发挥的影响,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由于其不同的身份和专长,在履行董事会的不同职责时,有其固有的优势和缺陷。在监督职能上,执行董事由于直接负责公司内部某方面业务的决策和执行,能掌握较多的内部情况,对监督提供重要的信息,但若要他们履行监督职能,就会模糊监督者和执行者之间的界限,难以自己监督自己,同时由于受总经理的指挥,在监督总经理上的独立性不强,从而不利于董事会监督职能的发挥。,在战略管理方面,非执行董事由于精通财务、金融、投资、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对公司的战略管理提供专门知识和咨询、指导;执行董事则会对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更多的企业内部信息,并有利于战略决策的执行。在保证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方面,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也被认为有较大的差异。非执行董事由于缺乏公司内部足够的信息,因而被认为往往依靠财务准则而非创新准则来评价企业的长期经营。非执行董事也被认为偏好于支持用买收和接管等外延方式来扩大企业规模,因为这更符合财务准则(Hoskison,1995)。相反,执行董事由于拥有企业内部活动的更多信息,比非执行董事能更准确的评价企业创新的价值,更能从战略和创新方面考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贝森格(,1991)的实证研究表明,执行董事的比例与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成正向关系;扎热(Zhara,1996)的研究也表明,非执行董事的比例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冒险、生产要素更新等)成反向关系。,Bhagat和Black(1999)关于公司业绩与董事会构成之间直接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发现,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这与传统的看法相反,可能说明美国公司董事会的外部董事太多了(坦尼夫,2002)。盲目偏好独立董事而不问起背景如何也许不是最好的方法。公司董事会所需的董事不仅仅要求其独立于管理层,更要求其对股东负责。一个有效的做法可能是在董事会中有适当比例的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并让他们从事适合其身份和角色的职责,这样既能发挥执行董事在掌握企业内部信息和执行董事会决议等方面的优势,又能发挥非执行董事在监督上的独立性,以及拥有投资、财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方面的特长。,六、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股权结构的高度集中相对应,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也由大股东控制。在坦尼夫和张春霖所研究的样本中,第一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略低于全部股份的50%,但却控制了超过50%的董事会席位;前三家最大股东平均持有59%的股份,但却任命了79%的董事。由于很多公司的大股东是国有股和法人股,由它们任命的董事也就控制了董事会。,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价值排名和连城国际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充分借鉴了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实践经验。董事会价值(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营效果独立董事信息披露诚信经营运作风险等5大体系的22个方面106个指标。,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排名前10位,股票代码600016600588600660600331600323000939600600600568000753600428,股票简称民生银行用友软件福耀玻璃宏达股份南海发展凯迪电力青岛啤酒潜江制药漳州发展中远航运,排名12345678910,资料来源:2006年度连城国际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价值排名及治理指数,第二节 董事会的模式与运行一、董事会模式的分类,单层制董事会,单层制的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这种董事会模式是股东导向型的,也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治理模式。双层制董事会,一般来说由一个地位较高的董事会监管一个代表相关利益者的执行董事会。这种董事会模式是社会导向型的,也称为欧洲大陆模式。日本模式,特指在日本公司的治理结构。,单层制董事会,图4-1 英美模式的董事会结构,双层制董事会,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图43),股东大会,董事会任免 监督(社长常务会)管理层,法定审计人会或(监事会),监督,决策执行机构,设立监事会,但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机构,也叫复合结构。这种董事会模式以日本最为典型,在我国大陆和台湾、韩国、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采用类似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董事会具有决策职能,但由于董事会大都由执行董事构成,因此同时具有执行职能。为了避免监督者自己监督自己,法律规定由股东大会选举法定审计人(statutory auditors)或监事,对董事和经理层进行监督,其中财务和审计监督是其主要职责。我国大陆在这方面的不同之处是,公司法要求股份公司设立监事会,而且监事会必须有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由职工选举,股东代表由股东大会选举,这一点又与德国的监事会有相近之处。,在设立监事会的国家或地区,法律赋予监事会的实际职能和权力也有很大差异。在德国,监事会制度已有140多年历史,法律规定监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其权力主要包括:(1)董事会成员任免权。(2)公司财务活动的检查、监督权。(3)公司代表权。(4)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某些业务的批准权。(5)股东大会的召集权等。可见,德国公司的监事会实际上履行着与美英国家的董事会相似的职能和权力。尽管它也叫监事会,但与日本和我国公司中专司监督职能的法定审计人会或监事会有本质不同。,图示说明,单层董事会强调执行职能,双层董事会强调监督职能,没有人既是董事又是管理人员董事会在德国称监事会,管理层在德国称理事会,二、双层制董事会的特征,真正意义上的双层制董事会以德国模式为代表,它建立在“共同决定”原则基础之上,并以监督职能为中心构建董事会。德国公司之所以具有双层制的董事会,是因为:历史传统的影响;德国证券市场不发达;作为大股东,主银行在德国公司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治理角度分析,中国公司董事会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进行选择,三、单层制董事会中的次级委员会,四、CEO体制,股东大会及董事会重大的决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系统去执行。除此之外,公司的日常运作也需要一个有效的执行统来负责。传统上这个执行系统由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在本书中也称经理层或经理班子。从职能分工来看,传统的治理模式强调的是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然而。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为了在变化迅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企业不仅要及时的得到市场信息,还要据此快速做出决策并付诸于实施。而传统的“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的公司运作模式,一方面由于董事会远离执行过程,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无法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阻滞与沟通障碍,往往会造成决策错误、反应迟钝、执行不力、压抑管理人员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企业开始对传统的公司运作模式进行调整。CEO的产生正是这种调整的结果。,现在,在美国等国,由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了绝大部分,并且在董事会中设立了各专业或职能委员会,其中决策的执行交由执行委员会负责。在该委员会中,往往只有CEO和总裁等一两个人员是董事,其他都不是。这样,董事会决策的执行与监督在机构上明显分开,前者由CEO领导的执行体系负责,后者由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组成的分支机构负责。由于执行中的情况千变万化,CEO被赋予了更大的权限,从而形成了CEO体制。,在美英很多大公司中,CEO之下通常还设有多名负责具体业务的执行官。例如首席营运官、首席财务官、首席技术官、首席信息官等。他们共同组成了公司的管理核心,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就由这支管理团队的来主持。就他们和CEO的关系而言,他们在CEO的领导下,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共同目标,相互配合,互相合作。用通俗的话来讲,在公司中CEO就像一艘船的船长,指挥公司的航向。首席财务官、首席营运官、首席技术官和首席信息官等其他管理成员,就像船上的水手,各有着自己不同的职责。,CEO体制特征采用CEO体制,将董事会同时具有的监督职能和日常经营管理职能区别开来CEO一般由董事长兼任CEO体制下的执行层除CEO外基本上由非董事人员构成我国的高管层基本上由执行董事构成,这些董事既做决策又负责决策的执行和监督(监事会存在的必要)CEO不仅仅是最高执行观称谓的变化,而是与董事会的构成和运作模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席执行官以外的高级经理进入董事会?,积极方面:由于执行董事对公司及业务了解透彻,他们能对董事会讨论做出贡献.一起与首席执行官共同分担指导独立董事了解公司的任务.当熟悉公司情况的内部管理人员担任董事时,无论是有意或无意,都可以明显降低首席执行官误导董事会的可能性.消极方面:董事会难以与执行董事讨论有关业务和公司管理的事情,在董事会讨论时,执行董事总是站在首席执行官的立场.,第三节 信息披露,一、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要求 按照不同参与者对企业支配力及信息掌握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的各种参与者分为内部人和外部人两大类。内部人一般指企业的董事会和经理层成员、大股东,外部人一般指中小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很显然,企业的内部人在信息上要比外部人占有绝对优势。对于外部投资者及其利益相关者来说,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并据此做出有关判断和决策,需要企业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企业向外部公开披露的信息,也将企业置于社会舆论和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之下,另外,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其有效性建立在股价对信息的反应上。现实的资本市场上常常存在着与信息相关的证券欺诈现象,即在证券发行、证券交易及相关活动中发生违反公平合理和诚信原则的行为,一般包括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陈述以及欺诈客户等。,二、信息披露的主体和客体,1信息披露的主体成熟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以发行人和上市公司为主,其参与人分为信息披露主体和信息披露参与人。信息披露的主体指发行公司和上市公司,他们是依法承担信息披露义务的信息发源人。其中上市公司向外披露的信息一般由董事会负责,一些公司的章程还规定信息披露的具体工作由董事会秘书具体负责。信息参与人是信息披露主体以外参与信息的制作、披露和监督的机构或个人,如证券主管机构和信息文件的制作者以及审查者等中介机构。,2信息披露的内容一般来说,公司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审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财务会计信息 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股权结构及其变动等。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报告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情况说明书、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各种财务会计报告附注、各种会计政策运用的说明、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和其他财务会计信息。审计信息反映审计会计信息的报告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监事会报告、内部控制制度评估等,这类信息主要用于评价财务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及公司治理制衡状况。为了保证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国际上通常要求“双重审计”。所谓“双重审计”是指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在经过监事会(或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的审查后,还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并且年度报告不能长期由同一家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非会计信息涉及的方面较多,包括公司概况及治理原则,公司目标,经营状况,董事会、董事、经理等人员情况,与雇员和其他利害关系者有关的重要问题,风险预测等。这些信息主要用来评价公司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鉴于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的重要影响,我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该法规的第四条规定,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有四大部分,即招股说明书(或其他募集资金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和发达国际相比,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突出表现在上市公司造假成风,出现诚信危机(参见专栏7-1)。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众多的公司通过弄虚作假获得上市资格;(2)公司上市后,在生产运营上随意变更募集资金用途;(3)在信息披露上,提供不实甚至虚假信息,欺骗社会公众和投资者;(4)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和非法(或形式合法,但目的和实质违法)重组,误导投资者;(5)采用诸种违法违约方式,如偷逃税款、欺骗贷款等,从而侵害公司相关者(包括股东、银行、国家)利益。,第四节 监事会的设置与运行,监事会设置的国别差异公司内部不设监事会,相应的监督职能由独立董事发挥设立监事会,且监事会的权力在董事会之上设立监事会,但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机构,也叫复合结构,公司内部不设监事会,相应的监督职能由独立董事发挥,设立监事会,且监事会的权力在董事会之上,设立监事会,但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机构,也叫复合结构,二、我国监事会的相关规定,我国公司法所表述的监事会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所表述的监事会公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监事会或者监事行使下列职权【网络链接4-2】多了一双“火眼”:上市公司设立独立监事,【网络链接4-2】:多了一双“火眼”:上市公司设立独立监事,与去年仅有宝钢股份、仪征化纤、ST东北电等5家上市公司聘请了独立监事的情况不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广州浪奇、安源股份、罗顿发展、南京熊猫、ST红光等31家上市公司聘请了独立监事(据全景网络数据)。这说明继独立董事制度之后,独立监事制度正为越来越多的公司青睐,成为规范公司治理、查错止损的又一双“火眼”.独立监事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一种制衡手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权责范围。独立董事由于具有投票权,参与经营战略制定,因此具有“事前监督、内部监督与决策过程监督”的特点。而监事会则表现为“日常、事后、外部监督”的特点,独立监事作为外部监事,可以更好地保障监督的独立性,这是改变目前一部分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的重要手段。-资料来源:刘昕:证券时报,2002年7月19日。,三、中国监事会运行机制,监事会的监督主体 在目前管理层和控股股东控制董事会的情况下,明确监事会的监督主体应该是公司除控股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监事会的监督内容,在监督重点方面,我国监事会监督和董事会监督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监督范围方面,监事会的首要监督任务是财务监督,但不应局限于财务监督在监督手段方面,应强调构造监事会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机制,监事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动向,监事会对公司的一些重大问题只有建议权,而无表决权监事会的成员许多由董事会和高管层指定,丧失了其独立性监事会不是国际通行的治理机构,建议用独立董事制度代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在采用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之间作出选择,复习思考题,简述董事会的起源。董事会与监事会的职能与关系分析。论述我国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董事会的发展趋势如何?怎样有效运作?如何理解董事与监事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