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临河区概况.doc

    • 资源ID:5238673       资源大小:157.52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河区概况.doc

    临河区背景资料 临河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腹地,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府所在地。辖7个镇、13个办事处,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总人口53.4万,其中城市人口30.4万,有蒙、汉、回、壮等14个民族。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2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达12.8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93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35元,增长19.2%。综合经济实力列国家西部百强县行列。一、 自然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临河区地理坐标为东径107°6107°44,北纬40°3444°17,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8,降水量141.2毫米,大于10的有效积温3032,无霜期140天左右,日照时数3225小时,昼夜温差大,植物霉菌少,大气、土壤和水质受污染程度低。临河现有可耕地1100万亩,拥有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河套灌区,引黄灌溉面积860万亩。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素有“塞北江南”和“塞外明珠”之美誉。丰富的物产资源临河历史上粮豆作物以小麦、糜子为主,大麦、玉米、高粱、黄黑豆、黍子、蚕豆、谷子、次之。间段性种植过水稻,还有豇豆、红豆、绿豆、豌豆、乔麦等杂粮和马铃薯。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临河区农副产品的特殊品质。绿色、特色农业蓬勃兴起,基本形成南北林牧业、西部脱水菜、东部特色瓜果、城郊保护地的产业格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葵、甜菜等;经济林果和土特产品有蜜瓜、西瓜、苹果梨、枸杞、土豆、韭菜、豆角、青椒、蕃茄等;所产小麦是国家一级优质小麦,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中国苹果梨之乡”。临河区在撤乡并镇前有4个乡镇被定为北京放心菜基地,14个乡镇被自治区认证为无公害生产基地,建成自治区首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被评为“中国果菜十强县”之一。苹果梨 产量高,个头大,颜色好,汁多味浓,营养丰富。1988年被评为国家优质果品,1991年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鉴定会上被评为中国优质水果,1996年临河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发展部命名为“中国苹果梨之乡”,2000年面积为10.1万亩,产量4336.5吨。蔬菜 蔬菜种植面积达5.1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9.3万吨,其中新华镇“马莲”牌韭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该镇是全国三大韭菜生产基地之一。籽瓜子 片大,均匀,颗粒饱满,价格便宜,种植面积10.7万亩,总产量1.6万吨,其产品通过加工,已经成为巴彦淖尔市、呼市地区的代表性标志产品。蕃茄 种植面积2.3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品除了本地进行深加工外,远销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台湾、香港等地。小麦 品质优良,粗蛋白含量高,出粉率高,是生产优质面粉及进行深加工的理想品种,2000年种植面积41万亩,产量为17.4万吨。油葵 颗粒饱满,含油率高,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年产量达到1.34亿斤。西瓜、蜜瓜 产量大,含糖量高,具有香、甜、脆等特色,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现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西瓜、蜜瓜批发集散地,年产西瓜11.4万吨,蜜瓜16.6万吨。肉羊 临河区肉羊的饲养规模不断增大,建成了友邦、鑫河、宏宝等一批专业养羊生产基地。2009年临河区肉羊饲养量达到480万只,人均9只。存栏羊160万只,比2000年的67.3万只增长138%;出栏羊320万只,比2000年的32万只增长900%;肉羊养殖专业村达到103个,专业小区达到68处,饲养50只以上基础母羊户达到1236户,饲养3001000只的养羊户达4200户,年出栏10005000只肉羊规模育肥2200户,年出栏10000只以上的肉羊规模育肥户55户。成立养羊合作社19个,全区肉羊业产值是2000年同期的10倍;农民人均来自肉羊业的纯收入达到1643元,比2000年增加1498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皮张 质量优良,皮革与制品销路较好,1999年牛皮产量为2890张,绵羊皮产量319041张,山羊皮产量23464张,加之周边旗县皮张汇集于临河,流通量可达到80万张。绒毛 羊绒俗称“软黄金”,羊绒资源是一种稀有资源,全世界年均产羊绒1.6万吨左右,其中蒙古产绒3000吨,俄罗斯、伊朗和中西亚国家产绒1500吨。我国年均产绒1.2万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75%,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青海、陕西等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域资源和长期的人工选择,中国羊绒的品质明显占有优势。特别是巴彦淖尔市盛产的“二狼山山羊绒”最为著名,这里年产山羊绒3000多吨,占世界羊绒年产量的近1/5;所产羊绒纤维细长、光泽洁白、手感柔软、含粗毛少、净绒率高,能生产长度36mm以上、细度15. 3um以下的绒中极品“白中白,被誉为“纤维钻石”。临河区年产绵羊毛4468吨,山羊绒350吨,二狼山白山羊绒纤维长,光泽好,强度大,柔韧性强,被专家们誉为“纤维之王”,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黄河鲤鱼 俗名红拐子。黄河鲤同淞江鲈鱼、兴凯湖大白鱼(翘嘴红鲌)、松花江鲑鱼(大麻哈鱼)被共誉为我国四大名鱼。黄河鲤,自古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向为食之上品。黄河鲤还以其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与其它几种鲤鱼相比,其肌肉中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17.6%)和较低的脂肪含量(5.0%),含有丰富的人体全部必需8种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还含有3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铜、锌及大量元素钙、镁、磷等,自古以来即为民间喜庆各种宴席所不可缺少的佳肴,是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几乎是家喻户晓。白居易等古代诗人都曾为其写诗作赋,称其为“龙鱼”。民间流传有“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拌凡鱼”等美好诗句。临河丰富的水面资源,为发展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鲤鱼是灌区渔业的名贵品种,尤以黄河鲤鱼最为著名。黄河临河段常年有打鱼人家,飘荡于滚滚波涛之上。从黄河水捞出的鲤鱼外观与众不同,鳞片金黄,世称“美鲤”,肉质鲜嫩,食之纯香。如果用黄河水清炖,则更是“原汁原味”。临河人有吃开河鱼的习俗,每年春汛季节,黄河渔村车水马龙,一饱口福的人络绎不绝。此外,还从南方引进草、鲢、鳙、鲂等鱼种,现已成为临河地区各类水体中的普遍养殖对象。二、 人文篇悠久的历史渊源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曾用名:临河设治局、临河县、临河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考古表明:早在五万年年前,河套平原就有人类繁衍。著名的“河套文化”即萨拉乌苏河畔的考古发掘表明,处于智人时代的“河套人”,曾在黄河岸边制造石器,从事狩猎,食肉衣皮,创造了河套地区原始时代的物质文明。萨拉乌苏河畔发现的河套人应视为临河人的祖先。阴山岩画研究亦表明:早在1万多年前,阴山南北就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理想家园。那时,阴山河套一带草木茂盛,百兽出没,是个生态极好的地方。据历史记载,早在黄帝时代,阴山东西千余里已有游牧民族驻牧,称獯鬻。黄帝统一中原地区后,“北伐獯鬻”。诗经·小雅·出车中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攘”的诗句。说的是周王朝时代,周宣王派大将南仲率大军讨伐于阴山河套地区的猃狁之族,并在包括今临河地区在内的朔方筑城防守。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君临河套,“至高阙为塞”,设九原郡。临河属九原郡西部地。阴山一带最古老的军事要塞高阙塞,在临河县初建时的辖区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领三十万大军“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自榆中并代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引文中四十四县城名籍无可考,中国历史地图册上标有古临河县址,当为临河现于史籍之始。临河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七雄争霸,赵武灵王开疆拓土,设置九原郡,至此时有隶属。“临河”作为一个具有固定内涵的词组,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朔方郡,户34338,口136628,县10:三封、朔方、修都、临河、呼遒、窳浑、渠搜、沃野、广牧、临戎。” 汉置郡县多因袭秦制,所以历代志书都说:秦蒙恬北击匈奴,因河为塞,筑44城,置临河县(嘉庆一统志·鄂尔多斯)。但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只有汉书·地理志。由上看出,“临河”一词一出现,就是以一地的方位来命名一级行政建制的,是一个行政建制名,不是一个自然实体名,后来才逐渐有了地名的含义。此外,有关临河的记述还有水经注。水经注中说:河水自窳浑来为北河,东经高阙南,又东经临河县故城北;又南河自临戎来,东经临河县南。临河县自西汉元朔二年设,至东汉废。在明末清初以前,临河地区人迹稀少,到处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荒原景象。后来内地连年灾荒,加上官逼民反,迫使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河南的“口里人”不断流落到临河,在这里开垦土地从事农耕,使临河地区逐渐变成农业区。到民国14年(1925年)设县时,考虑到本地历史,于是就采用了西汉时的县名。1949年9月19日,临河和平解放,1950年隶属陕坝专员公署,1954年隶属河套行政区,1958年隶属巴彦淖尔盟。1984年1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临河撤县设市。1949年建国后,临河人民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水利资源,先后组织开挖了总干渠、总排干等大型灌排工程,改变了临河地区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互为依托、互相促进,临河人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河套 古代,黄河进入河套平原后,黄河一分而为南北两河。南河略向北绕又缓缓南移,形成一个巨大的弯弓。北河则转折向北,穿过乌兰布和大沙漠,又在狼山脚下掉头,沿阴山山脉南麓蜿蜒东流。流至明安川一带受阻,骤然转向南流,在西山咀下与南河汇合。黄河流成的几字弯内大片冲积平原,被称为河套。明史-地理志对河套概念作了诠释:“北有大河,自宁夏卫东北流经此,西经旧丰州西,折而东,经三受降城南,折而南,经旧东胜卫,又东入山西平虏卫界,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这是古代文献记载中给河套下的定义,也是目前对河套概念最权威的解释。南北两河之间地是狭义的河套,通常称为后套。l850年,北河断流,后套以黄河为南界,临河地处后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河套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即凡黄河两岸河水冲积而成的平原都可称作河套。例如甘肃省靖远县人将县城以北黄河岸边的滩地也自称为“河套”。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北靠狼山、乌拉山,南屏鄂尔多斯高原及库布其沙漠,西临乌兰布和,东与土默特平原接壤。巴彦淖尔市属的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和乌拉特前旗部分地区在其境内,总面积约l0000平方公里。 巴市境内的河套平原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40-75公里,地势西南较高,东部乌梁素海一带较低,海拔l000-1100米。由于黄河河道的频繁变化,留下许多河迹湖,使本区成为多湖泊地区,巴彦淖尔由此而得名。黄河奔流于平原,河道形态的显著特征是:逶迤多曲,水流平缓,主流来回摆荡频繁,支流少。黄河在巴彦漳尔境内流长34.5公里,年平均过境水量为315亿立方米。临河地处河套平原西南腹地,居高临下。河套平原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河套平原包括以东的土默川平原和以西的宁夏平原。土默川有时也被称为“前套”,与后套相对;宁夏平原也称西套,与前后套相对。三套之中,后套面积最大,引黄灌溉也最为便利。大后套 处在阴山山脉和黄河之间,西起巴彦高勒,东至西山咀,东西长约25O公里,南北宽60公里,面积l万多平方公里。后套平原俗称大后套,与被称为前套的鄂尔多斯相对。古代,内地晋陕一带人民越过长城,到塞外谋生,名曰“走西口”或“进套”。人们出了明长城通往塞外的口子西口后,先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再辗转渡过黄河进入以北的平原习惯上将先到达的地方称为“前套”,后到达的地方称为“后套”。大后套地势坦荡,渠道纵横,树木成行,美丽富饶,素有塞外粮仓之美誉。民谣唱道: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水渠纵横密如网,阡陌交通赛江南。后套平原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区,引黄灌溉,春种秋收,具有悠久的历史。外地人来到后套,有钱的可以发家致富,穷苦人可以吃饱肚子,深感后套是个养人的好地方,便长期定居下来。塞外粮仓的美名口耳相传,闻名于世,于是更多的人纷至沓来,后大套成为名副其实的富庶之地。强家油坊 河套地区最早开办的商号之一“强家油房”,初建于清光绪年间,经营碾米、磨面、榨油、制粉(条),供应蒙汉人民。撰写于民国年间的临河风物志上说:“临河县城原名强家油房,十年前系一山村,住房仅强姓一家,素操油业,以是人呼之为强家油房。”临河地产胡麻,胡麻籽是榨胡油的原料,运用而生的油房是当时临河地方特色产业之一。 1923年,冯玉祥将军任西北边防督办时,“强家油房”设有兵站,供应西进过路官兵的军需。“强家油房”成为可与陕坝、蛮会相媲美的繁华小镇,商店林立,经营百货五金、糖业烟酒、副食糕点、中西药品、书籍文具、理发照相、缝纫钟表、饭店茶馆等。米面加工成为最当紧的大事,于是碾磨房成为当时镇上的一道景观。民十四年,临河设治局建立,在强家油坊基础上建立县政府,逐渐发展为河套重镇,这即为临河县前身。 多彩的文物古迹文物主要有汉代铜镜、汉代金碗、隋唐木雕、扎萨克银印等。临河县古城 临河区原古城乡政府所在地有一座较大的古城。按水经注记载和出土的汉代砖、陶器等文物考证,是西汉的临河县城遗址。城廓呈方形,北墙和东墙现残存基础宽约5米,高l1.5米,缄墙中间有翁城,四角基础宽大。据当地人介绍,他们在1958年拉土上地时挖出银罐一个,内有金条(约筷子粗细, 绕做一团,重五斤左右)、银八吊、珠宝、金丝凤冠等金银器皿和制钱。城内现存有大量的汉砖块碎陶器等物。据大量的钱币推断,这座古城也被北魏,西夏及唐元、明、清等朝代沿用过,从地下文化层看,深达35米,分3层,底层为汉前文化层,中为汉文化层,上为唐代以后的文化层。无名古城 临河区八一办事处新道村境内有一座古城遗址。此城呈正方形。边长约1里。残垣有清晰的西墙、北墙。底宽约5米,高12米。城内分东西两部分。西部呈目字形,中间残垣高约1米。城内现存汉代的砖块和陶片。据在北城墙上盖房居住了3代人的老乡介绍,他们在院中打井时还挖出过铜钱,他家铺地盖房的根基也是整块的汉砖。根据这些文物看这也是汉代建筑的1座城,亦被其它朝代沿用过。究竟是一座什么城,有待进一步考证。沃野县古城 临河区城关镇西的脑高村二社,有一处古城遗址。根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和学者们的考证,这处古城遗址是西汉武帝元朔年间所建的沃野县城遗址。此城已变成沙丘。但残垣在沙丘中时隐时现,南北城墙有残留部分。经实地查看步量,现存墙高1 2米,为泥与石沙夯成。墙一边长约l里,墙角处有较宽大的土墩,估计是角楼。城内还有土墩,且有腐木残渣,估计是当时较大建筑的基础。城内还有属于汉代生产的平面和绳纹砖块。城墙北面有多处砖砌墓葬,多年来被当地村民挖掘。出土的有陶器、五铢钱和三铢半钱,也有铜酒盅等器皿,均被村民当废钢卖掉,也有少数在村民手中。黄羊木头汉墓(属河套汉墓) 位于临河区黄羊木头乡西南6公里的民新渠畔,50年代做过发掘,调查共计153座。从残墓观测,墓葬均为长方形单室,呈东西向或南北向。暴露有薄长方形砖和大梯形砖。从残墓附近拾得的陶器有陶井、屋顶、博山炉盖、盘、钵等。老乡捐献有绿松石、铜带钩、篆字“李谈”铜印章、铜铺首衔环、“五铢”钱、“大泉五十”钱等。墓葬时代属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甘露寺(常素庙) 常素庙,位于临河区新华镇境内,顾名思义就是常年把斋吃素,不吃荤腥。此寺始建于民国年间,后经几次重建、扩建现庙宇修建一新,坐北朝南,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二楼、僧房、斋堂、碾房等。主殿坐落在正北,左右为对称性建筑。殿宇高大,气势雄伟,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金身庄严,环境清幽。寺内常年有僧人管理,香火旺盛。 民国十八年春,本地农民子弟斐金锥(法名寂成)返回故里做佛事传教。一日,寂成信步来到哈达淖尔村附近草滩,遇见一条白蛇将一只野兔紧紧缠住,想起古人“蛇盘兔,必定富”的说法,心中断定此处乃吉祥之地。便自开了几亩薄田,种了些蔬菜谷物,在此处定居下来。寂成自己动手挖了三个洞,用泥巴塑了三尊佛像供奉了起来,每日烧香叩首。他几经寒暑,历经艰辛,终于有了些积蓄,便于1933年请了工匠建起三个佛殿与几间瓦房,里面供奉精雕细塑的观音、佛陀和普贤。 民国二十三年,后套大旱,寂成和尚凭借自己的高超道力,端坐法台诵经三日,求得菩萨显灵,普降甘露。自此庙宇改名为“甘露寺”。甘露宝刹建在这片荒草野地,就象一个美丽的神话转眼间传遍了四面八方,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各色人等纷纷前来观光游玩,顶礼膜拜。僧人纳徒传教,每日诵经述道,僧徒很快发展到二三百人。僧人又在门口垒起一座香炉,供来人焚香磕头念经许愿。香火也渐渐旺了起来寂成和尚于1935年云游出走,其师弟觉满主持寺庙。文革期间,寺庙被拆除。1983年佛事活动恢复,随后开始重建寺庙,1996年寺庙恢复甘露寺原名。经过几代僧人的营建,目前甘露寺已成为内蒙古西部最大的汉传佛教圣地。妙闻法师童贞入道,爱国爱教,而且酷爱祖国传统文化。2005年,他成功组织举办了甘露寺首届观音圣诞书画艺术节。2009年建立了甘露寺藏书画艺术陈列馆,收藏全国各地书画家的墨宝丹青600余帧,吸引大批书画爱好者和香客慕名前来参观。藏书近万册的妙义书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了阅读方便。2010年中元节,为配合文化部门申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甘露寺成功地挖掘、恢复了失传近半个世纪的民间大型社火活动九曲黄河阵灯游会(俗称转灯会)。班禅召 班禅召又名“法右寺”,最早建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的百窑,于1334年落成。后几经兴废,最终于1958年被拆除,具有624年的悠久历史。 班禅召由西藏来的高僧纳旺禅喇嘛主持建庙,因而得名班禅召,初建时有僧人200多人。1469年,察哈尔乃古素八旗的王爷哈立珍汗为报私怨,将其纵火烧毁。1488年,班禅召迁到河套,在黄河北岸塔尔湾重新建庙。有僧人150名。但不幸又被洪水冲毁。清康熙年间,由依勒贺宝格达喇嘛迁至今乌兰图克重建,于1684年落成。此次建筑规模宏大,由大殿、脑包、经堂、塔林等建筑物组成。正殿称麦达尔大殿,阔36间,高10丈,殿内塑老佛爷坐像一尊,昼夜点9盏常明灯。殿正门上挂康熙皇帝赠送的金匾一块,匾高5尺,宽6尺,上面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着“法右寺”三字,匾的周围缠9条金龙,并雕有康熙的金印。大殿的东北部建有宝格达喇嘛脑包一座,为呼风求雨安顿四邻而用。每年阴历5月22日为祭雨日,届时举办摔跤、赛马比赛。大殿西北部建有日勒哈脑包一座,亦为呼风求雨而用,每3年祭雨一次。大殿前面建大经堂一座,上下二层楼。下楼堂内塑神3尊,各高8尺,塑八大神仙和十八罗汉,各高3尺。北二楼为曼巴金堂,东西两侧为藏经堂,内藏经文108卷,每卷重30斤;单珠日经文125卷,每卷亦重30斤。前二楼上放镀金铜像5个,各高3尺。东经堂内,每年从二月二十四日开始至四月十五日诵经七七四十九天。在正殿西建有天文学堂15间,专供研究天文学喇嘛学习用;正殿东建有医学堂15间,专供研究医学的喇嘛居住。在大经堂前建居巴金堂l座,阔15间,内塑牙孟达格神1尊,金质,高5尺,为四季念经之处。庙内供奉的主神是巴日汗巴各西,即释迦牟尼。庙院后墙外建有塔林,共63个塔,正中有3个高塔,各高3丈,两边各30个小塔,各高2丈。院墙全为砖砌。正门两侧内塑有4个火神,东西两墙设便门。院内东部有伙房6间,有大锅4口,每口可做200人的茶饭,小锅十几口。 每年正月十四和九月二十四各举办庙会一天,会间跳舞、摔跤、赛马,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庙内有僧人200多,活佛2人。活佛之下,有管理庙宇的喇嘛 2人,有管理大殿念经的喇嘛2人,有指挥具体事务的喇嘛1人,还有负责外事活动的喇嘛1人,还有负责维持秩序的喇嘛2人。以上18人组成召庙管理委员会,每年正月初二召开管委会会议,安排当年事务。 班禅召不幸在1935年被黄河水淹没,除麦达尔大殿外,其余均成废墟。嗣后,大活佛单备甲拉僧喇嘛又在原址修建了几座简易殿堂。1944年再次被洪水淹没。后由单生古石喇嘛重建了12间干珠日、单珠日藏经堂,10间色虎色庙一座;柴力更喇嘛建了5间寿太庙,苏力更掌木泰喇嘛给大二活佛建了两处住室。解放前夕有喇嘛100多人。解放后,小喇嘛有的还俗回家,有的到外地上学念书,大活佛出走,只剩二活佛和20多个老喇嘛守庙诵经。1953年七丈高的麦达尔大殿自然毁坏,二活佛“化去”(去世),单生古石喇嘛又在大殿的基础上建了一座简易泥砖塔,苏力更掌木泰喇嘛重建了30间殿堂。于1954年去鄂托克旗请来活佛,起名叫苏力更林沁,当年15岁,第二年又送往青海塔尔寺学经。1958年大跃进期间,班禅召被拆除。百川堡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又向华北、内蒙古进行扩张侵略,企图占领全中国。国难当头,晋绥公署主任阎锡山为积蓄力量,抗击日寇,同时实践自己“存在就是真理”的哲学信念,遂倡导“屯垦西北,造产救国”的口号。阎锡山看到河套地方土地肥沃,地处边远,便想把河套地区作为自己扩充实力就虚避实的后方基地。于是划拨部分官兵进入河套屯田。1932年以后,河套屯垦区共建起17处新村,各新村的建筑形式统一为:村公所(即乡)建于中心,四周房屋安排分为房舍、仓库、栅栏等。各排房屋的四面筑城堡,挖壕沟,四角筑炮台,用以自卫。新村面积南北280丈长,东西280丈宽,计地1039亩。每户授地1亩6分3厘,居民建房用地以392户计,共占地639亩。东西南北四大马路,各宽6丈,用以行走汽车,植树。村公所建房45间,学校、医院各建房47间,碾磨房各20间,公共建筑总共179间。为了铭记阎锡山“屯垦实边”的德政,屯垦军官们在早已破落的祥泰魁商号东侧(现临河新华镇所在地),修建了一座高5米的城堡,命名为“百川堡”。“百川堡”建成于1935年,堡内有砖瓦房百余间,花卉温室各一所。城垣四周和马路两旁都栽种杨柳树。内有办公室、会议室、库房、食堂、宿舍等设施。因阎锡山字叫“百川”,故以此而命名。同时,又将西距20华里的祥泰裕(现狼山镇所在地)改名为“永安堡”,其意在宣扬阎锡山所占地域永远昌盛、长治久安。“百川堡”除建村公所、学校、医院等建筑物外,还建筑了一处“百川公园”。公园位于堡子中心,面积17亩。公园内的行道是按“百”、“川”二字设计排建的,以示对阎锡山办屯垦的纪念。在公园旁设一所很雅臻的图书馆,藏书颇多,有专人司职,供官兵阅览。堡子外边,分东西南北四大马路,开设商场,铺面颇多,是周围数十里内的繁华贸易中心。1939年春,傅作义将军率部进驻后套,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百川堡召开了著名的“抗战建国讨论会”,统一思想,鼓舞斗志,为后来的后套抗战奠定了基础。实行新县制后,临河县第二区公署驻扎于此。解放后改叫新华镇至今。灿烂的历史文化河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边塞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河套地区聚集、融合、传承、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兼容并蓄的地方文化体系。文物考古发现远在数万年以前,河套先民就在巴彦淖尔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按照史料记载,从1 992年至1997年期间,陆续出土的早期人类化石看,“河套人”属于“晚期智化人”,其许多特征“与北京猿人接近”,“河套人,应在丁村人之后,在峙屿人和山顶洞人之前”。先秦以来,河套地区就是国家戍边守国的军事重地。匈奴的崛起,两汉的兴衰,宋元辽金的战迹,冯玉祥的北伐誓师,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入与傅作义的抗击日寇,无不与富饶的河套冲积平原和水草丰美的巴彦淖尔相关联。这里的生存优势使先民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特别是各民族与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此和睦聚居,多民族、多元文化大融合,形成了多种文化有机交融的特殊的河套文化体系,蕴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阴山岩画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画宝库;巴音满都呼出土了大量巴音满都呼出土了大量恐龙化石和其它哺乳类及爬行类动物蛋化石;境内赵、秦、汉长城,蔚为壮观;遍布于全市各地的古城址和古墓葬群,尤其是沙金套海汉墓群数量之多、分布面积之广为国内仅有。据称,在这里出土的2000多年前汉代酒鼎中的烧酒,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两件液态文物之一,同时也表明这个地区的酒文化之古远。此外,还有极具地区特色的民族民间书画、音乐舞蹈、剪纸、河套二人台、爬山词、蛮汉调、民俗风情等,都是构成河套文化的重要内容。 清初,临河地区为杭锦、达拉特、乌拉特等旗游牧地。清中叶,内地商贾渐次到此经商,包租蒙族牧地。至清末,各地农民接踵而至,开始大面积垦殖定居。这些从四面八方流涉到此者带来了外地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文化艺术,与本地土著蒙汉文化结合,并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临河现今的文化艺术风格。临河地区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主要有民歌、二人台和歌舞音乐等。 民歌 临河的民歌主要以汉族的“山曲儿”(又名爬山调)和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还有在河北老乡中传唱的河北小曲儿,但流行不广。临河民歌种类有山曲儿、爬山调、码头调、社火调、打场歌、漫瀚调等。歌词是随时代或有关情景由歌唱者随心编来,其中有不少传统歌词流传至今。河套平原本无山,所谓山曲儿为山西人带来的爬山调与陕北人喜好的信天游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逐渐融合而成,并在劳动人民中间流行、传播、发展。在劳动中或间歇时,无分男女老少都能哼哼两句,这确是临河人民在过去生产、文化生活落后的情况下自我取乐的一杯淳酒。它主要为了抒情、解闷、明志、红火。近年来,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年轻人多哼哼流行歌曲,抖山曲儿者逐渐减少。但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民歌已被歌手们搬上各种娱乐场所和舞台,成为民间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这些民歌多为上下句结构,高亢嘹亮、悠扬舒展、跌宕起伏,充满乡土韵味。二人台 二人台这种文艺形式在清乾隆年间产生于晋北一带。到清咸丰年间流传至土默川,后又传到后大套。民国初期,除“丝弦坐腔”这一形式外,还出现了二人台职业小班,这种小班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在临河(当时杭后全境属临河辖地)活动最多的二人台玩艺儿班,主要由老艺人计子玉、樊六、霍存柱、朱银全、班玉莲、刘二罗等组成。该班在临河及五原等地演出近30年。计子玉在临河还带出不少徒弟。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丑一旦,以“摸帽戏”的形式分饰多种角色,后又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二人台伴奏乐器有笛子(俗称梅)、扬琴、四胡、“四块瓦”等;服装、化妆效仿晋剧;道具有扇子、手绢、霸王鞭等。二人台艺术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流传着不少顺口溜:“打不完的金钱卖不完的菜,看不厌的打樱桃、探病、走口外”;“为看白灵旦(樊二仓),三天不吃饭”;“宁可穿不上绣花鞋,也要看一看霍存柱的打金钱”等。然而旧社会这些倍受群众赞美的二人台艺人们被视为“下九流”,二人台主要在乡村为农民演唱,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穷困潦倒,多以卖艺乞食度日。二人台的传统剧目有:走西口、打连城、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抓壮丁、打后套、探病、揽长工、报花名等。这些节目,有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有的歌颂爱情;有的抒发劳动人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有的反映历史事件。二人台的形式,短小精悍,有的偏重于歌舞,有的偏重演唱。二人台的音乐,带有浓郁的后套民歌色彩。二人台的唱词,富有爬山调的韵味。二人台的道白,多为后套广为流行的幽默、诙谐、生动、风趣的串话、谚语和歇后语。二人台产生于封建社会,再加上一些人为附和取悦权贵富豪,剧目中也掺杂着一些封建、迷信、色情、庸俗的东西。解放后,二人台艺术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50年代,农村各乡普遍建立了以演唱二人台为主的农村业余剧团,多次举办二人台艺术培训班。二人台传统剧目得到挖掘、整理、加工和改造,剧本内容、表演、伴奏、服装、化妆、道具等都有新的突破,并以多人台,偶也以喜剧一人台的形式出现在舞台。歌舞音乐 起源于农业劳动和牧业生产劳动,多在逢年过节和各种喜庆集会场合表演。表现为:查玛(俗名跳鬼)。这是喇嘛庙会上表演的一种神话舞蹈。解放前,临河只有班禅召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弥勒佛“出行”之日)、五月二十五(“祭雨”和开庙厅之期)、六月十三举行庙会时,喇嘛做完佛事后,便表演“查玛”。表演方式和过程如下:喇嘛庙大殿外的广场四角各插一面大黄旗,上画四大天王彩像。众喇嘛身披黄色法衣,抬一丈多长的四个大铜号,四个小号,手捧笙、管、笛、箫,手持鼓、镲、锣、铙钹等乐器入场。做完佛事后,在鼓乐声中,由喇嘛扮演的三头猛兽牛、虎、狮跳跃入场,舞蹈,下场;九个仙童一对一对跳跃入场,第一对手提银香炉,第二对吹喇叭,第三对吹笙管,第四对吹笛箫,最后一童儿引一大肚弥勒佛跳跃起舞,下场;又一阵音乐声中,一对头戴骷髅面具,身穿画有肋骨条肉色紧身衣,手持小棍的小鬼跳跃入场,舞蹈,下;一个夜叉模样的小鬼入场,舞蹈,下;四个戴骷髅面具,头戴花帽的小鬼入场,舞蹈,下;两个头盘发髻,戴着大耳环的天竺(印度)佛入场,舞蹈,下;金刚佛跳跃上场,舞蹈,下;蓝脸韦陀上场,舞动铁杵和人头骨,一边向人群撒五谷,口念咒语,时而饮酒,舞蹈,下;地藏五菩萨和十殿阎君上场,诸神手中分别拿钢叉、铁杵、骷髅棒、碗、彩缕等物,舞蹈,下;少顷,一位活佛升座于高坛之上,口念经,指挥众“鬼”一齐登场群舞;稍后,“撒鬼食”。跳鬼结束。 高跷。舞者双足踩着木跷(有脚踏装置的木棍,高三至四尺),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在锣鼓大镲的强烈节奏下舞动。高跷的人物角色不固定,可自由扮演。河套地区的高跷多由24人至36人组成。多数高跷队扮有白蛇、青蛇、许仙、法海、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丑老板、二八小子、大姑娘、书生、工人、农民、士兵等角色。舞蹈套路有白菜卷心、剪子股、蒜辫子、蛇蜕皮、白马分鬃、单八字、双八字、跳桌子、扑蝴蝶、三打白骨精等。最后以齐唱社火调或码头调结束表演。歌词则随时应世,灵活编成。高跷的表演时间多在春节和元霄节。 龙灯舞。龙灯舞又名龙舞、龙灯。“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节数不等,但为单数,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燃烛的称“布龙”。龙身每节安一木柄,由一人支撑,舞时,在锣鼓大镲的伴奏下,由一人持彩球戏龙作舞,整条龙上下起伏,弯曲涌动。常见的有二龙戏珠、老龙摆尾、巨龙翻身、龙盘九颗蛋、神龙祈雨、蛟龙出海等。伴奏鼓点有过街钹、出海锣、滚龙鼓、跑龙鼓等节奏变化。 狮子舞。狮子舞又名狮舞,各有不同特点和风格。一般由二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一人扮一头小狮子,另一人扮武士,持彩球引逗狮子舞蹈。舞蹈动作分“文狮”、“武狮”两种,“文狮”主要刻画狮子温驯的神态,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 跑旱船。跑旱船即“采莲船”。船多用竹、木、秫杆扎成骨架,用布蒙围,缀以花朵,套系在女舞者的腰间,如坐船状;另一人手持木桨,二人合舞,如行船于水面之上。表演时,旱船在两只以上,二人合舞,成双配对,对称表演。常见的旱船舞蹈套路有:双开门、剪子股、八字、双八字、里转、外转、虎头保寿、搁浅、出水等。 安代舞。安代舞为蒙古族民间舞蹈。舞者双手各执一绢,由一人领唱,众人相合,边歌边舞,歌词即兴编出,动作朴实奔放,节奏强烈,表现劳动者欢乐喜悦的心情。 蚌舞。蚌舞又叫蚌壳灯。舞时,一人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壳扮成蚌,另一人扮成渔夫,表现渔人捉蚌的内容;或再加一人扮成鹬,三人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情节。舞蹈动作主要是摹拟蚌在水中游动的动作。 小车舞。小车又名太平车、榔头车。用竹木扎成车架,外围绘有车轮蒙布裙,套系在女舞者的腰间,如坐车状。另一人推车,通过推车上山、赶车等动作,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一辆小车除坐车女郎和推车老汉外,还有拉车姑娘、丑婆子、二八小子等随车戏舞。 腰鼓舞。腰鼓舞又名打腰鼓。舞者在腰间挂一椭圆状小鼓,双手各持鼓槌,交替击鼓,边击边舞,节奏强烈,动作健美,多由学校学生表演,每逢节日和庆祝活动,经常演出。 霸王鞭。霸王鞭又名“金钱棍”、花棍舞。花棍多用竹、木制成,两端和空中安置铜钱。舞者手持花棍,忽上忽下时左时右地舞动,敲击四肢、肩背等,不断打出有节奏的声响。常见的舞蹈套路有小转子、大转子、凤凰三点头、二郎担山、鲤鱼摆尾、霸王护顶、银蛇探爪、鲤鱼跳龙门、金鸡独立、丹凤朝阳等。 筷子舞。筷子舞是蒙古族民间舞蹈之一。舞者手拿一束筷子,打着肩、手、腰、胸、腿、脚等部位,有时击地,在音乐声中边打边舞,时而旋转,时而跪下,两肩和腰部随之相应扭动,动作优美,节奏强烈,筷子舞初为男独舞,后来发展成为男女共同表演的集体舞蹈。 秧歌。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拿扇子、手帕、彩绸、镰刀、斧头等道具,在锣鼓大镲的强烈节奏中手舞足蹈。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尾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队形变换套路有平分秋色、兵困方城、单双行互变、蒜辫子、蛇蜕皮、单八字、双八字、子母连环、白菜心、白马分鬃、珍珠倒卷帘等。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具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舞蹈小戏。1949年前,秧歌的角色和高跷相似;1950年后,秧歌的角色多以工、农、兵、学、商为主,加入部分神话和戏剧人物。秧歌是节日和集会时经常表演的群众集体舞蹈。后套地区秧歌的特色在于“扭”,故又称“扭秧歌”。现在“扭秧歌”已成为群众普遍的娱乐活动,临河各镇、街道办事处陆续组织中老年秧歌队,每日早晚或节假日进行活动,借以娱乐或强身健体。 竹马。竹马又称“跑竹马”。一般用竹条扎成骨架,外面糊纸或布,前后分两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马状。舞时,模仿骑马徐行、疾驰、跳跃、卧下、站起、受惊等动作。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有的地方耍“跑驴舞”,表演形式、技巧和竹马基本相同。 挠阁。挠阁又名“耍孩儿”。由三人表演。成人用固定装置将一个或数个小孩高高扛起,小孩扮成戏剧或神话中的角色,随着舞步表演各种神态的姿势。 抬阁。抬阁,即抬起的空中楼阁。其表演内容有抬人的(被抬的人扮成戏剧人物或神话人物),也有抬楼阁模型的,一般以抬人的居多。其表演人数有两人抬、四人抬、八人抬、十六人抬乃至三十二人抬等。 地蹦子。表演者脚踩一尺高的跷子边走边扭,队形变化和舞蹈动作均与扭秧歌基本相同。由此可见,地蹦子是由扭秧歌发展而成的。 大头宝宝舞。表演者头戴大头面具,头壳上被彩绘出满脸堆笑、天真活泼的男女孩儿形象。因假头颅与真人身比例很不相称,更显得滑稽、可爱、可笑。在打击乐的节奏中,大头宝宝一边手舞足蹈,一边摹拟幼儿抓耳挠腮、招手摇头的动作。猪八戒背媳妇。摹仿戏剧人物猪八戒和美貌女郎的形象制作两个假面具,由表演者一人同时扮演,在服装模具的巧妙组合下形成二人一体,形象逼真。表演者在打击乐的节奏中表演猪八戒背着媳妇的滑稽可笑神态一丑一美,相映成趣。鼓乐。鼓匠班子基本专为红白喜事服务,其中办丧事者多用,“文革”时期消失。80年代又兴起。乐器有锁呐、笙、鼓、钹等组成。1988年后,电子琴、洋号也加入行列,有的还采用录音机、扩音器等现代音响,如遇好乐手,一曲哭灵,确是悲天恸地。说到历史文化,就不能不说说临河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来这里开荒种地,闫锡山也派兵来屯垦,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在这里撒播革命火种。1927年7月,正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时,从归绥(呼和浩特)读书回来的中共党员刘进仁,受组织委派,在临河秘密建立了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临河支部。党员深入到农村、学校和天主教区,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培养和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壮大了党的组织。到1929年初,党员发展到19名,在陕坝、蛮会等地建立了党小组。临河支部采取各种方法开展了办新学、抗烟捐、买地创办农业合作社、夺粮、吃大户、兵运等多

    注意事项

    本文(临河区概况.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