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生产管理.ppt
,第九章 养殖业生产管理,第一节养殖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养殖业生产,是指家畜、家禽饲养业和渔业生产,主要提供肉、蛋、奶及水产品;为轻工业提供毛、皮等原料;为外贸提供出口物。根据生产对象的饲养特点和动物性产品的消费特性,可将养殖企业划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以牲畜为生产对象。第二类,以禽类动物为生产对象。第三类,以水中动物为生产对象。第四类,以虫类动物为生产对象,一、养殖业的生产特点,(一)养殖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二)养殖业生产的转化性(三)养殖业生产的周期长(四)养殖业生产的双重性(五)养殖业生产的可移动性,二、养殖业的生产任务,(一)确定生产结构(二)建立饲料基地(三)提供优质产品,三、养殖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一)饲料组织与利用(1)广开饲料来源。充分利用饲料基地的资源供给;二是,合理利用天然饲料资源,以利于就地取材,提供部分饲料,降代饲料成本。(2)做好饲料供需平衡(3)合理利用饲料资源,(二)饲养管理与规范,(1)规范饲料管理制度。饲养管理标准化制度喂养制度、饲料供应制度、良种繁育和推广制度、防疫卫生制度等 饲养管理责任制度,责权利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定额计件责任制、喂养承包责任制、综合承包责任制等。(2)重视引进和改品种(3)实行标准化生产运作(4)适度扩大饲养规模,第二节我国的养殖业管理,一养殖业的发展趋势(1)由于养殖成本及管理技术和出口要求等因素,以散养为主将向规模化养殖转变。(2)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畜牧业微利时代的到来,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的养殖将逐渐向城郊和边远地区转移。(3)由于人食物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种水产养殖、反刍动物(家养牲畜、野牛、水牛、骆驼、骆马、长颈鹿、鹿、叉角羚、羚羊、绵羊和山羊)养殖和宠物饲养将成为未来养殖业发展的亮点。,(4)培育功能性保健畜禽,促进人类健康。韩国已培育出低胆固醇的优质肉猪,我国已生产出低胆固醇高碘蛋、高锌蛋、高铁蛋,具有已定的防病功效,更多的功能性食品还在培育研究中。(5)发展快生长型畜禽,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快速育肥猪,育肥牛,快速养鸡技术已取得较大发展,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 1.环境污染与药物残留情况严重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工厂化的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危害更为严重,家畜粪尿、畜牧场和畜产品加工厂的污水及加工废弃物,畜牧场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及不良气味,饲料加工的粉尘,都对空气、水、土壤、食品等各环境因素造成污染,并由此对人畜健康、自然环境及畜牧生产造成各种危害。此外畜产品药物残留情况严重,这也成为畜牧业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资源日渐匮乏,畜牧业与自然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畜牧业不如种植业那样直接与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形成生产体系,但是畜牧业是以种植业的第一性生产为基础的第二性生产,没有第一性的生产为畜牧业提供饲草、饲料原粮,就不可能有畜牧业的生产。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容乐观,自然资源日益紧缺,且利用率低,利用方式粗放落后,浪费严重,破坏更是严重,竭泽而渔的现象普遍存在。,.科学技术推广不力,目前,在科技方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技术研究和推广不力,(2)“高产、优质、高效”的畜产品培育技术和畜牧业资源的深度利用不足,(3)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还缺乏结合,(4)我国传统畜牧业的精华与国外现代新科技结合不够。此外还存在着基础研究不足,已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只有30%40%,获奖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为53.5%。我国农牧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使一些新技术难以顺利推广。,4.饲料原粮不足,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饲料用粮也大幅度上升,粮食用于人的直接口粮出现了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新增粮食被用作了饲料,饲料用粮成为目前我国主要的粮食消费领域.同时,又因为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用粮的不断增加,这使得我国的粮食消费由人畜共粮转变为人畜争粮,特别是饲料原粮如玉米、大豆等供应缺口较大。,.畜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依靠传统饲养方式进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畜牧业在许多地方仍普遍存在。他们在项目的投资、产品的经营、市场的开发等方面都是自我决策、各自为政,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来安排生产,产品单一、缺乏特色,销售力量弱,市场竟争力不强,致使无序无限的生产与有序有限的大市场的矛盾无法协调解决,致使畜牧业发展艰难。,畜产品深加工发展滞后,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以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加工企业相对较少而且发展滞后,许多企业仍以生产、销售初级产品为主,对畜产品缺乏深加工增值手段,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经济效益差,一些企业基本上是在微利或亏本经营,更无力改善生产条件,这不仅造成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而且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的迸一步发展。,(二)对策与措施,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 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牧业产业体系,它是技术畜牧业的高级阶段。生态型畜牧业主要包括生态型动物养殖业、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粪、尿、污水、污血、毛等)的无污染处理业等。,.广辟饲料资源,加大饲料资源的开发力度,要改变我们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的种植度,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的种植制度,正式将饲料作物纳入农田种植制度中去,提高它的地位和产量。另外,要重视开发与利用糠鼓、饼粕等蛋白质饲料资源,以开发利用植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指豆科牧草、豆类籽实和各种饼粕饲料)为主,动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指鱼粉和畜禽加工废弃物的制品)为辅,积极抓紧氨基酸添加剂、非蛋白氮(主要指尿素)和单细胞蛋白等工业饲料的开发与利用。,3.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我们要从市场的需求出发,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和优化我国的畜牧业结构,促进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要提高肉、蛋、奶的产品品质,加快优质畜产品的生产,转变以量增效的观念,树立以质增效的观念。,4.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在畜牧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龙头企业衔接生产、加工、流通,带动千万养殖户走进大市场,有利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形成最佳生产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协调.同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并使农村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的进步,就没有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在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过程中,科学技术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大力依靠技术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增加畜禽存栏生产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加强对科技的投入,力争多出成果;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和转化。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进一步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效率,保持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强化法规、法制建设,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工厂化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给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畜产品,为满足我国城乡居民的蛋奶的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人类生命健康也带来了危害。近年来,我国制定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法律法规,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九五”期间及2010年环境保护目标,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但执行的力度尚不够大,污染的情况还在加重。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执法的力度,走以法治牧的道路。以法治牧不仅是保证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而且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三节 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在水产业是一门新兴的产业,自从六十年代初期日本在群马县开始进行工厂化养鱼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加拿大,德国等纷纷设计工业化养鱼装置,但形成高效规模化生产是近二十年的事。,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是取代传统的池塘、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它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及化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把水处理过程系统考虑,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它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代表水产业的最高水平。,在我国,1979年作为科研攻关项目的中国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开发了对虾养殖的控温技术,充气与搅拌技术,饵料的商业化与营养供给技术,较为全面地形成我国工厂化养殖的基础模式。,一、工厂化养殖特点,工厂化养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生产的连续性,无季节性和主动控制性,而主动控制环境和营养供给是工厂化生产的核心。其主要控制如下十个方面:水体循环,水体控温,水质监测,生物过滤,充气增氧,臭氧脱色,饵料投喂,死鱼收集,污水处理,起捕分类。就监测项目而言,过去一般有流量,水温和溶解氧三项,目前国外一些工厂有七项,增加了PH,光照,无机物,有机物。就监测控制范围从过去主要上下限到现在一些单项达到任意要求控制,并从机械化进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按上述要求,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水平还相当低。,二、工厂化水产养殖的优点:,1、工厂化养殖可以有效防止养殖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品种的成活率。传统的养殖方式,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养殖水源的污染,很难防止各种污染和病菌的侵害;第二,随着养殖时间的加长,水中的鱼粪、残饵等污染物累积越来越多,一旦超过鱼池(虾池)的净化能力,就导致水环境恶化,各类病菌和有害物质大量增加;,第三,温度、PH、溶解氧等各项水质参数经长处于变化之中,是水生物产生应急反应,抗病能力下降。例如,对虾育苗和养成的病害依然流行,养殖成功率一直很低,而且虾苗带毒严重。而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可以有效隔断外界病菌及有害物质的传播途径,可以保持水质参数衡定,有效防止虾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减少用药量。因此,通过循环水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开发,可为市场提供急需的无病毒污染虾苗和解决对虾苗育苗成功率极低的难题。为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道路。,2、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使工厂可以进行反季节生产,销售获得丰厚的反季节销售利润。,目前,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养殖成本的制约,采用传统养殖方式的企业和养殖户只能在相对集中的同一时间区段,将同一鲜活品种供应市场,造成该品种集中上市,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有利于解决春冬季市场鲜活高档鱼虾缺乏问题。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能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生产销售计划,进行反季节生产、销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3、工厂化养殖还可以有效降低饵料系数,节省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养殖密度高,养殖对象活动量小,饲料转化率高;单池鱼或虾的总重量判断误差小,饲料投喂量准确,减少饲料浪费.同时养殖条环境优良、恒定,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因此,可有效降低饵料系数,降低养殖成本。,4、工厂化水产养殖生产的水产品为“绿色食品”,能保证消费着的饮食卫生要求,符合消费时尚。,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的养殖用水为经过人工净化、其饲料是严格按绿色食品的要求配制的,养殖全过程在与外界的无菌(指无有害菌)车间内进行,因此生产出来的产品为绿色食品。,5、工厂化养殖亦可节约大量水源,而且符合环保要求没有污染,水产养殖业耗费大量的水资源,而排放的养殖水有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养殖用水循环使用,污水排放经过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因此,随着节水农业的大力推广,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必将得到迅速发展。,三、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国外的工厂化养殖是以高密度的网箱养鱼而开始的,经过60、70年代的不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优化环境、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已不在大规模开挖养鱼池,而是出台经济、财政、金融、立法等相应政策来推动工厂化养殖,美国的工厂化养殖60、70年代已经迅速发展,主要以利用冷流水养殖鳟和大规模工厂化养殖条纹鲈和 黑斑石首鱼为主,工厂化养鱼已被美国政府列为“十大最佳投资项目之一”。,日本的工厂化养鱼业很发达,尤其对真鲷、牙鲆等品种的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日益成熟、产量稳定、效益显著。日本从60年代初开始利用发电厂温排水养鱼,现已有40多家电场和养鱼场同步建设。日本有许多现代化养鱼工厂既是生产厂,又是旅游点和娱乐场,内设水族馆、观鱼池、钓鱼池、游泳池等多项功能齐全的娱乐设施,情景别致独特,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德国的工厂化养鱼规模大且技术设备十分先进,而且在亚、美、非许多国家承建了养鱼工厂,在我国就承建了3个,现在已出现无人养鱼工厂。,丹麦、法国都是工厂化养鱼先进的国家,丹麦水产研究所研制的成套养鱼设备已大批出口国外,我国和台湾均引进多套养鳗设备。,我国的淡水工厂化养鱼是从70年代开始起步的,主要是热电厂温排水养殖淡水鱼,冷流水养虹鳟。现在全国已有热电厂温排水养鱼工厂109家,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1家。目前全国最大的淡水封闭式养鱼工厂要数中原油田的养鱼工厂。,我国的海水工厂化育苗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但大规模研究和生产还是70年代末至今进行的。经过近40年的努力奋战,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全国进行了30多种的鱼类育苗,象真鲷、黑鲷、牙鲆、河豚、大黄鱼等几种主要经济鱼类的单位年育苗产量超过百万尾,技术已达到日本的先进水平。,五条先进的工厂化育苗设备分别在营口、北戴河、青岛、东山、大亚湾引进,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现代化进程。鲍鱼和海参的工厂化育苗技术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的海水工厂化养鱼,尤其是陆地的工厂化养殖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有少数发电厂用温排水养过真鲷、牙鲆、河豚等少数鱼类,从80年代末才开始有一些地区由完全的海上捕捞作业方式开始向陆上养殖过渡,建立陆地养殖场,开始大规模养殖海水鱼,这一热潮很快在我国山东半岛的荣成市沿海出现,并迅速发展。,我国目前北方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相当简陋,只有一般的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伐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开放式流水管伐等。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养殖工艺也只有简单的调温、饲料加工、人工投料、一般性的观察和检测,大部分是靠人工手动操作,处于一种普通流水和温流水养鱼的一种过渡形式,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这种养殖方式的产量低(单位水体产量10-15公斤/平方米.年)、耗能大、效率低,与先进国家技术密集型的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相比,无论在设备、工艺、产量(达40-100公斤/平方米.年)和效益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第四节.我国水产养殖与发展,养殖、捕捞、加工是水产业的三大支柱。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水产养殖品产量已达2720万吨,占我国水产总量的62%,养殖业的发展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品种繁多、数量充盈的水产品,而且水产养殖品进出口贸易额占了农业出口的20%,出口创汇额在农业内部各产业中排第一位。,水产养殖在减轻农村贫困、改善生计和粮食安全、维护自然和生物资源的和谐统一及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水环境污染;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养殖品种种质退化;水产养殖品质量安全研究不到位等,使得我国水产养殖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和影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我国消费者对水产养殖品的消费信心,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品的对外贸易。,一、水产养殖业现状,(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产养殖品不安全。环境污染存在多方面因素,化肥、农药、兽药、生产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高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施用量最大的国家,单单纯氮肥年使用量2500多万吨,农药超过130万吨。,目前我国每天排出的工业污水达9000万吨,每年约300亿;现有集约化大中型奶牛、猪、鸡养殖场6000多家,日排粪尿及冲污水80多万吨,年排近3亿吨,加之人类的粪尿及生活废水每年也不下10亿吨,这其中85%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流入江河和海洋,造成我国1200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遭受严重环境污染的生物大量死亡,而重金属、农残、药残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则导致人体中毒,严重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二)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导致水产养殖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目前我国存在的现状是高密度,多品种,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这加剧了养殖产品疾病的发生,养殖单位、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加大了用药;部分养殖单位、养殖户为了过分追求效果,追求低成本,不惜使用一些低价高残留药物;个别制药厂在产品名称上追求立新,一药多名和一名多药,造成养殖品中重复用药,过量用药;没有科学的指导盲目用药现象也加重了养殖中药物残留问题。,(三)养殖种质退化,病害泛滥,自1992年中国对虾流行病爆发以来,水产养殖品病害一直不断,并且蔓延到其它养殖虾类和贝类养殖生物,使海水养殖业蒙受了重大的损失。不仅海水养殖存在种质退化问题,就连我国几种大众化养殖品种“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种质退化也十分严重 性状表现如:成熟年龄提前,成熟个体体重变小;生长速度减慢,使达到要求规格的商品鱼养殖周期延长;抗逆性下降。造成水产养殖过程中突发事件经常发生,出现大批死鱼现象,使不少养殖单位,养殖户遭受巨大损失等。,(四)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薄弱,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品质量安全研究十分薄弱,标准体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标准体系不健全。我国现存的标准,质量不高,配套性不强,严重滞后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无标生产和无标流通现象十分普遍,而且现行标准多为产品质量标准,缺少有关水产品生产规程、种质、产地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标准,使得许多水产养殖品一直沿用过时的标准。,农药、渔药及水产养殖用饲料添加剂等残留检测方法滞后。由于我国对药物残留检测工作起步较晚,基础性研究工作较少,和国外药残检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对于一些药物残留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安全限量标准,二是由于检测方法的落后和不完善,导致我国的某些检测方法受到国外同行质疑和不承认。标准的宣传力度不够。对于一些产品的标准和规范,不仅部分养殖单位、养殖户不了解,甚至有些主管机构和部门也知之甚少,或沿用一些过时的标准,或根本无技术指导。,(五)信息不灵,市场行情不详,养殖单位、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有一定的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渔民由于信息不灵,他们尤其关注的是养什么?怎么养?如何销?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将是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的关键因素。,(六)缺少品牌意识,多数养殖单位、养殖户还没有把水产养殖品像其他行业产品一样树立品牌,他们参与竞争的意识不强,单纯依靠产品市场价格上扬来增收创收,而不能从加大养殖对象的科技含量、产品整体包装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在养殖模式、资金投入、机构支持及扶持政策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这都一定程度影响或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二、相关对策及发展建议,(一)建立健全我国水产养殖质量标准化体系(二)加强水产养殖行业协会的建设(1)搞好产品生产体系建设(2)搞好科技支持体系建设(3)搞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三)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准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