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型环境影响评价.ppt
第一节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一 固体废物分类及源项调查,(一)固体废物按来源可分成三大类: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 农业固体废物,10-1,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1998年7月1日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我国危险废物分为47类,1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 对水环境的影响 3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三)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二 固体废物的环评主要内容及特点,(一)环评类型与内容 1 污染源调查 2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3 提出最终处置措施方案(二)固体废物环评的特点 从产生、收集、储存、运输、预处理到处置全过程控制,三 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令公布),第一章 总 则,第二条 本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第二章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十二条 建设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项目以及建设贮存、处置固体废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面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审批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方可批准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需要配套建设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的验收应当与对主体工程的验收同时进行。,第三章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十六条 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第二十三条 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第二十四条 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第二十五条 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限制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第二节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作出界定,制定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技术政策,组织推广先进的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研究、开发和推广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公布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的名录。,第三十三条 露天贮存冶炼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废矿石、尾矿和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设置专用的贮存设施、场所。,第三节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第三十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设施。第四十条 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第四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处置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第四章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第四十二条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第四十三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第四十四条 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第六章 附 则,第七十四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二)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三)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四)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五)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第七十五条 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法;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排入大气的废气的污染防治适用有关法律,不适用本法。,第七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有关的国际条约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第七十七条 本法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从保护环境的需要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工程设计要求,填埋场入场要求,填埋作业要求,封场要求和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环境监测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所;不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物的处置场所。,2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环境保护要求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畜居栖点500米以外。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下列地区: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居民密集居住区。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3 填埋物入场要求 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危险性废弃物混合一起;严禁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弃物进入生活填埋场。,4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颗粒物(TSP)、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5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为: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和大肠菌值。其他项目,视各地垃圾成分,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 1)生活垃圾渗滤液不得排入GB383888中规定的、类水域和类水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及GB309782一类海域。2)对排入GB383888三类水域或GB309782二类海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1中的二级指标值。3)对排入GB383888、类水域或GB309782三类海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1中的二级指标值。4)排入设置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1中的三级指标值。具体限度还可以与环保部门、市政部门协商。,(三)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运行及监督管理。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2 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 21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22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3 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2.4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米以上。2.5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2.6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2.7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米。,5 填埋物入场要求5.1 下列废物可以直接入场填埋:a.根据GB5086和GB/T15555.1-11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浓度超过GB5085.3中的标准值并低于表5-1中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b.根据GB5086和GB/T15555.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5.2 下列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a.根据GB5086和GB/T15555.1-11测得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5-1中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的废物;b.根据GB5086和GB/T15555.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小于7.0和大于12.0的废物;c.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d.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e.液体废物。5.3 下列废物禁止填埋:a.医疗废物;b.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已经建成投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填埋场。,2定义 2.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系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GB5085鉴别标准和GB5086及GBT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2.2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至9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3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至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3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3.1类场和类场的共同要求。3.1.1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3.1.2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四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一 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主要污染源 渗滤液 填埋气 主要环境影响 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填埋气对大气的污染、公众健康的危害、爆炸风险 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滑坡、崩塌、泥石流 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滋生的害虫、昆虫等传播疾病 塑料袋、纸张、尘土等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评价的主要内容,场址选择评价 自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工程分析 施工期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经济损益评价 其他评价项目:生态、景观、土壤、风险事故评价、暴雨季节,编写某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环评报告书目录,1 工程分析,1 孟州市填埋垃圾量预测及垃圾成分分析 2场址位置(与泛洪区、泻洪区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处于地下水保护区范围;周围500米是否有环境敏感点;项目所在位置是否有高压线;位置在城市规划的哪一部分)3建设规模与投资 4 工作制度 5 公用工程(水、电、消防等)6 填埋机械设备 7 填埋工艺 8 填埋工程污染源分析(施工期、运营期、终场(大气、水、噪声、生态),2 环境影响识别,(1)施工期的主要影响有:占地及基础工程将造成地表植被破坏、生物栖息地环境恶化,加剧水土流失;机械施工和材料运输等可能产生大量的扬尘,造成大气污染;机械噪声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2)营运期的主要影响有:垃圾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及垃圾泄漏;废气排放与蚊蝇孳生对环境空气及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填埋场污水渗透对地下水的影响;垃圾填埋场取土处的水土流失,封场后植被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水土流失依然存在;暴雨、火灾、垮坝等风险事故的影响。,3 评价因子筛选,空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因子为:TSP、PM10、NH3、H2S。水环境评价因子为:PH、SS、COD、BOD5、NH3-N、Cd、Hg、Pb、As、Mn、Cr6+、大肠菌群、细菌个数。声环境评价因子为:噪声连续等效A声级。,4 评价工作重点,(1)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生态(占地及基础工程将造成地表植被破坏、生物栖息地环境恶化,加剧水土流失);大气(机械施工和材料运输等可能产生大量的扬尘);噪声(机械噪声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2)营运期 地表水环境影响(垃圾渗滤液)雨污分流 废水治理措施效果分析及可行性分析(渗滤液、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影响分析 污染防治(防渗措施)填埋气环境影响评价(性质、危害、收集方式、处置方式等、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填埋气、渗滤液、病菌、苍蝇蚊子滋生)噪声(3)封场后 渗滤液(影响、防治)填埋气(影响、防治)生态(影响、防治),(4)环境风险分析(5)预测(大气、地下水、噪声)(5)厂址比选及可行性分析(6)公众参与(7)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环境管理监测等,第二节 清 洁 生 产,第二节 清 洁 生 产,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案例分析 报告编写,基本概念 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 中国清洁生产的发展,1 概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UNEPIE/PAC)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或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 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 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 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 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 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美国环保局的定义 污染预防是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厂地所产生的废物量。包括通过源削减、提高能源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投入的原料以及降低水消耗量来合理利用资源。常用的两种源削减方法是改变产品和改进工艺(包括设备与技术更新、工艺与流程更新、产品的重组与设计更新、原材料的替代以及促进生产的科学管理、维护、培训或仓储控制)。污染预防不包括废物的厂外再生利用、废物处理、废物的浓缩或稀释以及减少其体积或有害性、毒性成分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中的活动。,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欧共体委员会1977年4月就制订了关于“清洁工艺”的政策。1984年、1987年又制订了欧共体促进开发“清洁生产”的两个法规,明确对清洁工艺生产工业示范工程提供财政支持。1984年有12项、1987年有24项已得到财政资助。欧共体还建立了信息情报交流网络,其成员国可由该网络得到有关环保技术及市场信息情报。,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2年10月召开了巴黎清洁生产部长级会议和高级研讨会议,指出目前工业不但面临着环境的挑战,同时也正获得新的市场机遇。1998年10月,韩国汉城,第五接国际清洁生产高级会议上发布了国际清洁生产宣言。,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美国 1984年 危险和固体废物修正法案 1988年 废物减少评价手册 1990年 污染预防法 1991年 污染预防战略,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加拿大政府为废物管理确定了新的方向,制订了资源和能源保护技术的开发和示范规则,其目的是促进开展减少废物和循环利用及回收利用废物的工作。以促进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加拿大开展了“3R”运动,“3R”为 Reduce,Reuse,Recycle 三词的词头,即减少,再生,循环利用。,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英国则更多地鼓励工业企业建立工业污染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是抓住污染源尽可能采用少废无废技术使污染物减少到最低程度。,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日本为研究开发和采用少废无废工艺技术,将“三废”消除在工艺过程之中,努力实现化学工业工艺过程的“闭路循环系统”,指导思想如下:1.尽量做到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排放废物。2.对于各工序所产生的废物,尽量做到循环使用,或在 其排放源进行处理后再加以利用。3.对于实在要排放的废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污染环境。,清洁生产在中国,1973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83关于结合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决定 1992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3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 1994中国21世纪议程 1996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NCPC成立 1997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CPWG成立 1998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 199910个城市5个行业示范项目 2000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 2003 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是要引起全社会对于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资源充分利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末端治理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产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上。具体对企业来说只有环保部门来处理这一问题,所以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地位。,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工业生产无法完全避免污染的产生,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也不能避免产生污染物;用过的产品还必须进行最终处理、处置。因此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永远长期并存。只有共同努力,实施生产全过程和治理污染过程的双控制才能保证环境最终目标的实现。,2 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 区别:环境影响评价 一种预防性措施,关注的重 点是污染物产生后对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 预防污染物的产生 共同目标:对环境的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引入环评的意义 减轻建设项目的末端处理负担 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可靠性 提高建设项目的市场建筑力 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3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原则,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体现污染的预防思想 容易量化 数据易得,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原材料指标: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可回收利用性 产品指标:销售、使用、寿命优化、报废 资源指标:单位产品新鲜耗水量、单位产品 的能耗、单位产品的物耗 污染物产生指标: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 产生指标,定性评价等级 高: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 影响比较小 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 影响中等 低: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 影响比较大,评价等级,定量评价等级:清洁: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际先进水平 较清洁: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先进水平 一般: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平均水平 较差: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中下水平 很差: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较差水平,评价等级,原材料指标和产品指标(定性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注:确定分值时取两位有效数字,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注:确定分值时取两位有效数字,4 评价方法,1、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1)指标对比法:根据我国己颁布的清洁生产标准,或参照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清洁生产指标,对比分析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2)分值评定法:将各项清洁生产指标逐项制定分值标准,再由专家按百分制打分,然后乘以各自权重值得总分,然后再按清洁生产等级分值对比分析项目清洁生产水平。2、清洁生产分析的程序用指标对比法进行清洁生产分析的程序如下:(1)、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可参考,可与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作比较。(2)、预测环评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值。(3)、将环评项目的预测值与清洁生产标准值对比。(4)、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5)、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采用百分制 1对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消耗指标 和污染物产生指标按等级评分标准打分 2将各分值乘以各自的权重 3累加得到总分,权重值的确定,清洁生产指标总体评价分值要求,5 案例分析,对一家已作国环境影响评价的造纸厂集中制浆及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进行清洁生产评价分析。纸厂基本数据;年制浆能力2.35万吨(1.7万吨化学草浆,0.65万吨磨木浆);拟扩建2.0万吨化学草浆,0.65万吨磨木浆,制浆总能力达5万吨/年。同时配套建设日处理110吨黑液固形物碱回收装置,使企业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原材料指标评价结果,产品指标评价结果,现有工程资源指标评价结果,现有工程污染物产生指标评价结果,集中制浆工程资源指标评价结果,集中制浆工程污染物产生指标评价结果,清洁生产指标总体评价分值,6 报告编写,原则 1应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对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关内容 加以补充和完善。2大型工业项目可在环评报告书中单列“清洁生产分析”一章,专门进行叙述;中、小型、切污染较轻的项目可在工程分 析一章中增列“清洁生产分析”一节。3 清洁生产指标基准数据的选取要有充足的依据。4 清洁生产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 5 报告书中必须给出关于清洁生产的结论以及所应采取的清 洁生产方案建议。,内容:1选取清洁生产指标 2收集并确定清洁生产指标数值 3进行清洁生产指标评价 4提出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5给出建设项目清洁生产状况的评价结论并提出建议,第三节 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一、基本概念 1环境风险的定义及其分类 在一般情况下,风险是指一种危害或危险,以及受到某种事件或某些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具有发生或出现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危害事件)风险的某些方面具有不确定性或不肯定性。任何事件必须具备上述两个基本特性,才能称为风险事故,缺一不可。环境风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或者是通过自然环境传递的对人类健康和幸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又具有某些不确定性的危害事件。,环境风险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别:(1)化学性风险:指有毒、易燃、易爆材料引起的风险;(2)物理性风险:指极端状况引发的风险,如交通事故、大型机械设备、建设物倒塌等会引 起立即伤害的各种事故;(3)自然灾害性风险:指地震、台风、龙卷风、洪水、自然火灾 等引发的物理和化学性风险。,建设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 是建设项目本身,含设备管理、误操作、水、电、汽供应等引起的风险;二 是外界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使项目受到破坏而引发的各种 事故。目前,国内环境风险分析主要是对第一种情况进行分析。,2环境风险研究的对象 环境风险研究的对象是:如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或危害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程度具有很大的 不确定性,且这种不确定性很重要的话,就需要把环境风险评价包括在内。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项目类型有:杀虫剂、石化产品、合成有机物的制造,存储和运输的大型项目;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和存储;大型水库和水坝;铁路;高速公路;炼油厂;有害废物的处理、存储、运输;基本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3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价,回答什么项目有什么风险、风险有多大。通过风险评价,对人为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事故隐患和危险性,进行预先分析和识别,以便确定污染事故的风险等级、预测事故污染的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为制定事故的预防对策和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高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质量和工程设计的可信度。,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危险性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对项目造成环境影响的几率、程序和可能性进行的估计、量化,并定量表示出来;建设项目环境危险性评价,则要求对环境在该风险事故中是否安全做出明确回答。两者在评价化学品时,可以替换使用。,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和一般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它包括人们企图分析和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及人工环境产生影响的一切活动。这些分析和评价包括生态影响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和生态损害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正常情况下和非常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后者正是对在风险事故情况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发生事故的几率和可能性进行评价。,二、环境风险分析的主要过程 对环境风险分析过程一般包含以下各步骤:1危害的筛选 2确定危害范围及风险分析深度 3确定环境风险分析系统的边界与环境风险定量化,三、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 理论基础及工作方法 环境风险评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理论基础涉及到各有关学科,它们包括数学、工程学、化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病理学、毒理学、气象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各种 基础理论,是一个边缘性学科。在此,只对其中最基本的有关知识结合风险评价工作方 法作一简单介绍。风险分析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主要是集合理论、布尔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四、环境风险管理及注意事项 1环境风险管理的概念 环境风险管理就是提出减缓或控制环境风险的措施或决策,达到既要满足人类活动的基本要求,又不超出当时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接受水平。这个概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提出缓解或控制环境风险的对策和措施。(2)人类需要与环境相协调。(3)以环境风险制约人类的活动。,2环境风险控制的方式 环境风险是可以预测的,也是可以控制的,控制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减轻环境风险。(2)转移环境风险。(3)替代环境风险。(4)避免环境风险。,第四节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主要任务是衡量建设项目需要投入的环保投资和所能收到的环境保护效果。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对建设项目最后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常用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有直接估算法、费用函数法、市场价值法、修正人身资本法、调查评价法等。,第五节 公众参与 公众系指一个或更多个自然人或法人。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环境影响评价从单纯的污染型逐渐走向生态型和社会型,并使环境评价的对策更具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公众参与环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公众参与过程就是协调解决工程建设和社会环境影响的过程。公众参与过程本身也体现了环境评价工作和有关部门对公众利益和权力(如居住权)的尊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公众参与的工作方法:(1)根据工程分析与社会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制定公众参与的方案。不同工程对社会环境影响产生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因而公众参与的内容和重点也是不同的。如水电站建设项目涉及居民搬迁和社会重组,对居民生活、迁址、安置和补偿影响很大,需要把生态影响作为公众参与的重点内容。(2)制定公众参与调查问卷,确定调查方案是实施公众参与的重要步骤。制定问卷的内容主要有:建设项目的消息普及率;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项目对经济、社会、环境及生活的影响;搬迁户的意愿;居民对建设项目的态度(包括支持、反对、随便3种)等。,(3)实地走访调查,民意测验,保证公众参与质量。目前国外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大多数采用公众阅览和听证方式,或公布环境报告书公众阅览;或召开听证会公众质疑。我国根据国情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于 2006年3月18日起施行。该办法包括总则、公众参与的一般要求、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公众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附则 等五章共40条。该办法对工程建设项目、区域开发项目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实施公众参与的形式、内容、方式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基本保证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质量,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中尽可能反映公众意见。,(4)统计归纳分析,反馈处理是公众参与的最终成果。公众参与结果处理是协调工程建设和社会环境影响两者关系的关键,也是提高公众参与环评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为了便于落实处理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民意测验意见经统计分析,一般归纳为两大类。其一,工程设计的选址和布局问题;其二,工程建设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前者对于社会代价和公众影响难以接受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尽可能减少对社会和公众的不利影响;后者对于居民,工矿或企事业单位搬迁和损失,提出合理的安置意见和补偿方案。,3公众参与的作用(1)公众参与,民意测验和社团调查,可以从全社会范围更高的层次来判断工程建设是否可 行,尽管设计者认为工程建设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具有相对高的社会代 价,则设计方案必须进行修改,调整原来的选址和布局;如果工程建设影响所付出的社会代 价高于工程建设效益,那么工程建设是不可行的。(2)公众参与可以动员社会各方面人员关心环境问题,既可把政府、社团、公众组织起来,又可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评价单位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共同论证和解决社会影响的环境 问题,作到环境问题明确,部门协调有力,解决环境问题有效。,(3)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学的一大进步,可以使环评逐渐从单纯的污染型走向生态型和 社会型,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来论证环境问题,因而更好解决工程建设产生环境影响的不 确定性、复杂性和风险性问题。(4)公众参与可以使承担环评的科技人员更多接触社会、接触公众,得到更多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使环境影响评价的对策更具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5)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公众环境意识存在两面性,具有较高的生活环境意识,较低的生态环境意识。公众参与者更多关心的是现实的、眼前的生活居住环境,对于长远的 生态环境关心较少,因此目前公众参与环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也将会进一步全方位提高。,思考题 1何谓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因子是如何选择的?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环境评价中为什么要有公众参与内容,公众参与的主要方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