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ppt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江夏一中 谢受贵,一、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简介三、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四、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五、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一、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1、时代的挑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文化多样、价值多元,2、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实现了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规划纲要:中国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加快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工作方针(20102020年),优先发展 国家做什么育人为本 教育做什么改革创新 通过什么途径促进公平 达到什么目的提高质量 达到什么目的,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规划纲要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3、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压力,90 年代以来,北美、欧洲、东亚等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并把重心放在课程改革上,以此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刘延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竞争已经前移到基础教育领域,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纷纷把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紧缺等等,4、现行教育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需要,规定性、统一性强,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学校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92.6%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选修课,69.8%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开设选修课;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难以反映到学校教育中;43.2%的教师和54.2%的校长认为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严重脱节或有较大脱节;,以高中为例,教学观念落后,方法单一,学习方式被动,学生缺少自主创新和实践的机会;教学过程应试倾向严重;86.7%的学生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目标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9.8%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目标、内容、方式手段单一;过于追求考试结果,忽视学生的发展过程;管理权高度集中、统一,学校自主权不足,缺乏特色。,我校教师整体素质与专业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表现在不善于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习惯于讲授、灌输甚至是机械训练。在考试的压力下,通常用加时补课、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最简单、粗放的方式来组织本应细致复杂的教学活动。结果: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习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简介,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中至少获得6学分;传统的九大学科共计68个学分,占总数的47.2%。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学生毕业学分要求,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1)宏观上: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选修)(2)国家课程:学习领域 学科 模块;(3)学科: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选修),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特点:重基础 强调课程统整 选择性 突出多样性 综合性 重视技术类艺术类和实践类课程,重基础:既有共同基础,又有个性基础 每个学科都安排了必修课,强调学生的共同基础;体现国家的基本要求。每个学科都设置了大量选修课,引导学生根据兴趣、潜能和未来发展需要自主选择,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传统的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分化较细,各学科为满足升学的需要,又片面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整个高中课程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渗透。结果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所学的内容不能互相联系,无法形成一个整体,难于解决实际问题。,系列3,系列4,系列2,系列1,数学4,数学5,数学2,数学3,数学1,数 学,必修,选修系列,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选修系列1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扩充及复数的引入;逻辑框图。,选修系列2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概率。,选修系列3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选修3-4:对称与群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选修系列4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3:数列与差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选修4-7: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选修4-9:风险与决策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地 理,地理1,地理2,地理3,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城乡规划与生活,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旅游地理,环境保护,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电子控制技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开设选修课程的根本意义:对学生而言:发现潜能发展兴趣明确发展方向学会负责任,对学校而言,体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从甄别、筛选学生转向为每个学生各得其所的发展服务,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每学年要参加1周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持有相关证明,获得2学分;,三、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落实好课程方案推进教学改革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落实学校的课程自主权,把指导和规范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突破课程实施的薄弱环节作为重要任务。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增设选修课程,鼓励学生选修。高二年级除开设必修课程以外,还要开设选修课程,逐步打破单一的行政班教学,实行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走班制教学,1、落实好课程方案,做好选修课程建设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改变单纯依据高考方案统一设置选修课、限制学生选课的做法,保障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应在学生选课前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建立选课指导制度,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深圳中学的案例:,学校开设大量选修课,鼓励教师发挥特长,成立教师工作室;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行政班变成教学班;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课程表;建立导师制:一位教师固定指导25名学生;成立学长团,参与选课指导;由学生自行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建立各种学生社团和俱乐部;认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改变学习方式;,2.推进教学改革(1)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课程改革必须紧紧抓住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把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聚焦课堂深刻的内涵是系统介入,而不是仅仅靠教师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技巧。教师专业发展,不能游离于改革实践之外,不是纯粹的提高学术水平。,加强对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积极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发现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规划纲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方式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过程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过程 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的教学(如何看待改变单一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创设引导学生高度参与、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注重实践环节(实验、活动等)的教学设计教师角色的再认定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师生关系的发展与重建 朋友(亲其师、则信其道)学习伙伴(教学相长,学习共同体)理解、包容、交流、合作,把课改的过程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本身就是课程)从微型课程入手开发校本课程;(不一定非要有文本教材)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从导学案开始)课程改革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设备和手段变更开始到评价体系的完善),(2)加强对课程的开发与管理,3.现代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逐步生成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每个教师的价值得到充分地实现;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现实社会的一个真实的组成部分。,基本理念:“四个还给”“四个变革”,“四个变革”,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问题呈现还是任务呈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凸显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导学,是学习的促进者)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师是主持人,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平等的首席”),(4)课堂教学探索技能的指导,在规定课程内容中找出探究性问题的技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技能;组织学生讨论的技能;提升学生找出不同观点差异的技能;提高学生论证自己观点的技能;帮助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的技能。,(5)以“三案”(导学案练习案拓展案)教学为抓手,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化,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行为动词必须具体;教学要求必须是明确的,而不能是模棱两可。,“三案”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指导,如: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学生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进一步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能用代数符号表达数学公式)。,如:行为动词必须具体,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学生能准确表述小说的三要素);了解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能用折射规律进行解释(学生能准确地解释光的折射现象、正确地表述折射规律,并能列举一、二实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如:教学要求必须是明确的,而不能是模棱两可,洋务运动一课,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是,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对培养学生全面准确的历史观,构建宏观的历史知识体系而言,仅掌握这些知识是不够的。所以要结合学情、课标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本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了下列的学习目标(1)知道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成就等基本知识,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2)了解洋务运动的失败,分析其原因;会归纳洋务运动的性质,正确评价洋务运动。(3)会正确看待当代中国“技术进口”现象,比较其与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区别。,、,过程与方法设计的指导,课前准备:包括预习内容、文献资料、实验器材和问题设计等导学过程:教师主持,学生主体参与,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当堂检测: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学习评价:主要是自我评价,如: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是()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教学反思和练习反思:主要由教师撰写,4“高效课堂”标准的研究,1,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教学目标一定要具体可检测)2,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关注课堂单位时间的效率)3,让学生怎样获得?。(教学形式多样:“先学后教”“先教后学”,“分层教学”“合作教学”“小先生制”“学长制”“走班制”等等),检查措施要到位(所谓“三分教七分管”)。4,是否让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堂堂清人人清),四个要件:,3.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引导学校办出特色。性质:是中小学基本制度建设,是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原则:过程与发展;激励与导向;全面与个性;客观公正、公信与可操作。,内容与要求: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确定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及具体内容。特别关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写实性记录。,结果呈现:三种形式呈现,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1)学习基本情况记录,包括学习的模块、综合实践活动等;(2)学生成长记录(引导学生进行年度自我总结,对一年来的进步或不足进行自我总结);(3)六个方面的评价结果:书面记录与等级制相结合,公民素养、道德品质等可采用合格与不合格呈现。,4,落实学校课程的自主权,“以校为本”地推进改革,落实新课程,新课程必须有效地落实在学校,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经验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和创造;课程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相而上相结合的过程;建立样本校,鼓励学校探索和创造;骨干力量;示范、辐射作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让新课程在教师的不断学习和研究中落实,让教师在改革的探索中获得专业发展。,四、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成立学校课程领导委员会,下设几个研究小组,如: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小组,综合实践研究小组,选修课研究小组,学分认定研究小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核心课程校本研究小组,研究性学习研究小组等等。从课程切入形成学校办学的 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涉及的绝不仅仅是业务层面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战略抉择。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基础教育实现“人人上好学”的必然要求,对于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推进中必然会遇到问题和挑战。但是,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和挑战。课程的完善以及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适应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改革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机制、突破重点难点、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坚定不移,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推动课程改革实践向纵深发方向发展。,五、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规范的主要内容的解读新规范有6条基本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第一条是“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第二条是“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第三条是“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第四条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五条是“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第六条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规范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但规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同时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如新规范中写入了“保护学生安全”,这是由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儿童和少年。对于未成年人群体,教师应当负有保护的必要责任。教师法在教师义务有关条款中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职责和义务的应有之义。对此,世界各国也有类似规定。但“保护学生安全”也并不意味着教师承担无限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具体界定。,规范中的禁行性规定,是针对当前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但禁行性规定也并非包括了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一个阶段提出一些阶段性的、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要求,能够使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师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