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ppt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之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教学设计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技能。,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如何理解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2.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方法。3.依据是学习需要(包括教学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需求)的分析。4.教学设计的任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5.教学设计的内涵有5个方面: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它包括了对象、目标、策略、评价四个基本要素。6.目的:优化教学效果,为什么需要教学设计,最根本的作用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的流程,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有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及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想想平时自己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画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流程。与小组同伴一起讨论流程之间异同,对于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流程,给出自己的解释。通过讨论,形成小组共识,全班分享。,学习需要分析,分析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总的教学目标,为分析教学内容、编写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等各项教学设计的工作提供真实的依据。,学习需要是指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或应该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以系统的方式找出“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异,即明确进行教学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回答“为何教”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活动提供最基本的信息。其核心是发现问题,而不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伯顿()和梅里尔()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为五类:标准的需要(normative need),指个体或集体把某方面的现状与既定标准比较而揭示出的差距。感到的需要(felt need),是个人认为的需要。表达的需要(expressed need),是个人或集体已认识到有“需要”、为满足该“需要”而表达出的要求。比较的需要(comparative need),是同类个体或集体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预期的需要(anticipated need),指预测未来社会或工作岗位对学习者可能的要求。,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有: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参照系的不同。,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由学习者所在组织机构内部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或培训目标)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或工作)现状作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根据社会(或职业)的需求来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值,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学习者的学习现状,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世纪基本技能信息技术素养思辨能力协作精神,头脑风暴:为了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我们应该对学生的特征进行认真分析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各方面应该如何进行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主要涉及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初始能力分析,学习者一般特征,指学习者的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对学习产生影响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它涉及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心理发展水平、学习动机、人格因素、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它们虽不直接介入学习,但对学习的效果却间接地产生影响。也就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特点,认知发展特点 思维能力方面观察能力方面 记忆力方面社会性发展特点 道德方面自我意识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而学习倾向指的是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动机、坚持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有些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会随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而有些则表现出一贯性,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那些持续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就构成了学习者所具有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的分析,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学习者通过不同的感官或通道加工信息的优势和偏好不同,有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心理因素。涉及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动(意志)的三个方面。社会因素。学习者对独立学习或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需求在学习风格上的表现。环境因素。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对光线、声音、温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匹配策略为主失配策略为辅,初始能力,是学习者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定教学起点,但这并不应该成为实际的教学起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实际的教学起点应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它是由学习者实际的初始能力水平决定的。,1.对预备技能的分析 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它们是学习新知识内容的基础。2.对目标技能的分析 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的技能,如已掌握了部分目标技能,说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没有必要进行,这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3.对学习态度分析 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否存在偏爱和误解、有无兴趣、有没有畏难情绪等都是学习态度分析的内容。,从以上分析的特征中至少选择个,对比今日的学生与你作为学生时的学生各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些特征是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分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教学内容的广度揭示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范围,深度决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深浅程度和能力的质量水平。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分析和“教什么”有关;而教学内容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安排教学顺序的基础,这和“如何教”有关。,分析知识点,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技能,多集中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教学难点是教学内容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是学生学习中感到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内容,或教师难以处理的内容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难点既与教学内容相关,也与学习者特征相关。,突破难点的方法一般是分散难点,各个击破,逐步渡过难关;加强有目的、有梯度、有层次的训练;在运用中逐步内化、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有时也不一定,而且不是每节课的内容都有难点。教师应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利用教学策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信息及其特征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1章第1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知识点:1.无处不在的信息;2.信息的含义;3.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是信息的含义。教学难点是信息的基本特征。,安排内容顺序,并列型结构顺序型结构综合型结构,教学内容的分类,广义的知识分类可将知识分为两大类和三亚类,两大类即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亚类是将陈述性知识划为一类,另外在程序性知识中再划分出一类特殊的,即策略性知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我国教学实践中的分类,事实类内容。指一些术语,如姓名、时间、地点,可以确定的事件名称等;还包括言语符号信息,如逻辑符号、文字符号、数学符号等。概念类内容。指用来表征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的属性及名称的名词。可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技能类内容。指各种心智的或身体的行动以及对观念、事物和人所做的反应,包括了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大类原理类内容。指将若干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用来指导行动或解释变化的规则。包括了自然原理、行动原理和规则系统三个方面。问题解决类内容。指的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索去探究问题答案的一类教学内容。它是最复杂的教学内容,是高级思维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分析方法,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点。归类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言语信息类内容,分析的结果可用树型图表示。在归类分析中,各知识点之间本质上不存在难度的层级关系。,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层级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分析智力技能类内容,分析的结果可用层次图表示。在层级分析中,各层次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愈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愈低(愈容易),愈是在上层的难度愈大。,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信息加工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智力技能类与动作技能类内容,分析的结果可用流程图表示。,图解分析法是利用直观的图表形式来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于对认知类教学内容的分析。图解分析的结果是一种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从内容和逻辑上高度概括教学内容的一套图表或符号。,选择初中或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某一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分析包括知识点的分析(重难点)、类型的分析、顺序的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一个计划了的教学程序的意向,是希望学生在学习之后行为、情感、思维得以变化的结果描述。教学目标是一个具有层次区分和领域划分的体系。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可分教育目的(教学总目标)、学校及主体培养目标、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从领域划分它们可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类目标。这种既有领域又有层次的划分,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出了可操作的要求,要具备明确具体、可观察、测量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一)认知领域目标分类,1.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2.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转换、解释、推断)3.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联系的能力。5.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6.评价。指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1.感知2.准备3.有指导的反应4.机械动作5.复杂的外显反应6.适应7.创新,(三)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1.接受或注意2.反应3.评价4.组织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三维目标体系,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简称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教学活动的整体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观点。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一维)1.知识目标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2.技能目标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二维)1.过程目标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2.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1.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情绪、热情、兴趣、动机、求知欲和道德体验及美的体验。2.态度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3.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行为目标的编写方法,是由马杰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标准(degree)三个基本要素。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应加上对教学对象(audience)的描述。为此人们把编写行为目标的方法称作ABCD结构模式或ABCD 方法。用ABCD结构模式编写学习目标的步骤为:明确教学对象(A-audience);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behavior);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condition);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D-degree)。,1.陈述教学对象(行为主体)在行为目标的表述中,首先应明确教学对象,即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陈述行为活动 行为指的是通过一定的学习后,学习者获得怎样的能力,能做什么。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3.陈述行为条件 条件是学习者完成行为时所必须的情境,是行为产生时所需的条件,包括环境因素、人的因素、设备因素、信息因素、时间因素、问题明确性的因素。4.陈述行为标准 标准是行为完成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可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确定。,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举例说明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让学生了解工具栏的基本使用方法 使学生学会插入特殊符号的制作方法 让学生做30分钟的打字练习,行为目标设计包含的这四要素中对象、条件和标准都是可选择项,只有行为是核心要素,通常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都是运用“行为动词宾语”的动宾结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能力进行描述。,设计行为目标的局限性(1)行为目标的撰写较机械、琐碎。(2)行为目标通常反映的是较简单、低层次的学习内容,有些内容的学习过程无法以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很难用行为目标进行设计。(3)行为目标的罗列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科的知识结构。(4)在教学之前,先明确提出具体的目标有悖于发现学习;有些不期而获的学习结果往往也很重要。,内外结合的目标设计,诺曼格朗伦于1972年提出了一种将学生内部认知过程和外部行为结合起来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即所谓的总体目标具体行为的方法。总体目标是先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表述概括性学习目标,以反映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创造、欣赏、热爱、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具体行为侧重描述学生达到目标时的具体行为,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达到总体目标时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例子,是我们评价总体目标是否实现的证据。,1.理解信息的涵义1.1说出信息的定义1.2列举信息与消息的异同1.3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设计三维目标的原则,1.目标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2.目标要问题化而非结论化3.目标要操作化4.目标要过程化5.目标要有序化6.目标要一体化,三维目标编写常用行为动词,1.用于表述知识水平的行为动词 了解:知道、说出、背诵、复述、描述、列举、列出、熟悉理解:解释、阐明、比较、区别、概括、判断、检索、识别、调查 迁移应用:使用、设计、撰写、总结、证明、评价、分析、制订、探讨、选择、画出、发现、归纳、判断,2.用于表述技能水平的行为动词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类推、编写、演示、调试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熟练操作:熟练操作、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作、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触类旁通,3.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经历、感受、参与、参加、讨论、交流、访问、考察 反映(认同):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反对、欣赏、关心、珍惜 领悟(内化):形成、养成、具有、热爱、建立、坚持、确立、追求、确立、树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均采用三维目标体系的编写方法,具体可用行为目标设计和内外结合目标设计两种形式。,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二维层次模型,学习内容,事实知道,教学目标,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概念知道,概念领会,知道,领会,应用,分析,评价综合,技能知道,技能领会,技能应用,原理知道,原理领会,原理应用,原理分析,问题解决知道,问题解决领会,问题解决应用,问题解决分析,问题解决 综合评价,分析小组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学科课程标准,并记录下来。将课程标准细化为三维教学目标,要求使用行为目标设计或内外结合目标设计方法。组间分享,思考如何编写目标才能有助于教师或学生评价学习效果。,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是教授的过程,因此,常用的教学策略有:讲授、演示、练习等。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促进者,教学是建构的过程,因此,常用的教学策略有:讨论、实验、游戏、角色扮演、发现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一)依据教学目标(二)依据教学内容特点(三)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四)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五)依据教学环境条件(六)依据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思考对于你们选定的教学内容计划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每项活动需要开展多长时间?说明这些教学活动如何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设计的活动中,计划采用哪些教学策略?哪些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哪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什么?,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一)依据教学目标(二)依据教学内容(三)依据教学对象(四)依据教学条件,选择教学媒体的程序,选择教学媒体的方法,1.确定教学媒体的使用目标,2.选择教学媒体的类型,3.选择教学媒体的内容,思考对于你们设计的教学活动可能用到哪些教学媒体?请列出这些媒体的名称和类型,说明这些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略),教学过程设计流程图是教学活动程序的图示。设计教学流程图是用类似计算机的流程语言,把教学活动的过程、结构,以时间、空间为表述形式全面展示出来。设计时用简明的几何图形表示一定的教学活动意义、内容,用线段、箭头连接表示进程关系,不仅形象直观,而且一目了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设计中几种符号代表的意义为:,表示教师的活动或教学内容,表示媒体的应用,左边为媒体类型,右边为媒体内容,表示学生的活动,表示教师进行逻辑判断,表示开始和结束,表示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符号,流程图画图软件亿图图示专家(Edraw Max V5.6)Microsoft Office Visio2007,教学过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各要素分析和设计的外化成果,通常包括课程标题、计划学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和工具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要素。教学设计方案的表达形式可以是文本叙述式,也可以是表格式,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完整地包含如上要素即可。,选择一种教学设计方案的表达形式,完成自己小组的教学设计方案。也可对提供的模板做修改后完成。全班交流分享。,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三段论导 入 讲练结合 总结归纳,课堂导入的情境创设 符合课程需要与内容相配合 时间安排合理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讲练结合法三要素分拆为恰当的片段主要依据有二:知识自身的结构(意义的相对完整性)学生认知负担能力教师引导或课件引导大 片段或 小 片段,课堂末实施总结归纳单纯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往往导致形式大内容空。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使知识体系化,告诉学生哪些是要记住的,哪些是今后要经常尝试的,顺便实施相应的评价。,课堂教学四段论导 入 讲练结合 反复强化 总结归纳,课堂教学五段论导 入 讲练结合 反复强化 总结归纳 意义拓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36字诀教师:提升素养,汲取他人,精心设计;课堂:内容丰富,完成任务,余音绕梁;学生:兴趣盎然,手脑并用,充实体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有讲解、讲述、讲读、讲评、讲演等多种形式。讲授法源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作了改进,传入我国作了修改,基本步骤如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教练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并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练中给以帮助与指导,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步骤:提出任务与关键点动手实践教练指导归纳交流。,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问题和内容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进行知识与思想的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以求明辨是非、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认识能力。教学步骤:提出讨论的主题列出讨论提纲讨论前的准备展开讨论总结。,任务驱动法,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动机驱使下,在教师指导下,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主动应用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通过任务完成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教学步骤:呈现任务教师导学明确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WebQuest教学法,是美国伯尼.道奇等人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是一种以网络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学生活动内容往往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学生相互作用部分或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也可叫“网络主题探究”。教学步骤:选择主题设计WebQuest学案为WebQuest学案网上安家组织实施教学。,一般WebQuest学案包含以下六个部分:引言:即“情境”,为学生提供主题背景信息和动机因素,并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任务:阐明学生在通过WebQuest完成对主题的学习时,要达到什么样的任务结果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过程:描述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要经过的步骤。资源:包括一些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评价:建立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结束语:这是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的阶段。,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步骤: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组织分工开展探究、解决问题展示结果、成果汇总结果评价与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