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及标准.ppt
作业指导书及标准的编写,一、术语定义,作业指导书: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下面先讲一讲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作业指导书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级文件,在质量体系的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用于指导具体的作业如设备的操作、产品或原材料的与试验、计量器具的检定、产品的包装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已有很多文献作了详尽的阐述,但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在有关文献和实际编写中却较少得到重视。,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1 对作业指导书编写的误解1.1 作业指导书是无用的,它既费时又妨碍人的手脚。1.2 认为作业指导书的数量越多越好。1.3 认为作业指导书的数量越少越好。1.4 把工作标准当作作业指导书。1.5 用文字将现有的操作按步骤详细地描述下来就是作业指导书。,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2 作业指导书编写的要求2.1 需要遵循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要求。2.2 确定性。作业指导书的重点内容应该是解决如何作业的问题,应列出具体操作的详细过程,包括每一步骤所使用的原材料、仪器设备以及过程作业的结果和判定标准等。,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2.3 作业指导书应尽可能简单、实用。ISO 9001规定质量体系程序的“范围和详略程度应取决于工作的复杂程度、所用的方法,以及开展这项活动所需的技能和培训”,同样作业指导书的详略程度也与此有关,并应尽可能简单、实用,为此可以采用以下方法。2.3.1 写你该写,即只写与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及结果的评定方法有关的内容,而有关操作的步骤等内容已在设备操作手册、标准、岗位培训的原始资料中已有描述,人们只需引用或参考这些已经存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必要把它反复一遍。,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2.3.2 尽可能写得最易懂。ISO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要求用复杂的、冗长的、夸张的语言来编写,无论员工的文化程度有多高,人们都喜欢看容易阅读的东西,故应选择通俗易懂的句子来表达,避免使用难懂的、生僻的词语。2.3.3 不定义术语。作业指导书可以使用各种术语,但给术语下定义是标准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事,而术语的理解应在有关的文件和培训中解决。,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2.3.4 要尽可能方便使用者。使用者的需要是很重要的,作业文件应避免全部用文字来表达,可以采用流程图、图表、照片等;同时采用较大的字号,避免使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及大量地引用其他的文件或表格。简明、简洁是好的文件的标志。,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2.4 必要性要求,只写该写的作业指导书。一般来说作业指导书过多或过少都是不正常的,但其数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应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你应针对你计划编写的作业指导书回答以下三个问题:a)我为什么要编制这个作业指导书?b)有了这个作业指导书,我能执行什么任务(控制哪些影响质量的因素)?c)文件的培训或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能覆盖或取代这个作业指导书吗?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明确回答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这个作业指导书。没有必要每个岗位每个活动都必须有作业指导书,应该充分考虑活动的复杂性、实施活动的方式、完成活动所需的技能、人员和资源要求等,以便确定最能适合组织运作需要的作业指导书。,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2.5 易于修改。为响应瞬息变化的顾客需要和社会需要,过程需要不断地改进,因而有必要发挥员工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而难于修改的作业指导书不利于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2.6 作业指导书应与已有的各种文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许多案例中,组织者把老的工艺文件、规程、规范、工作标准等放在一边,仅简单地粉饰上质量体系要求,而没有把作业指导书和组织已有的文件结合起来。这实质上又会产生新的官僚主义,维持这种官僚主义就产生了不必要的工作。,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2.7 实用性。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形式应以实用为原则,尽量简洁、易懂,而且要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以文字叙述作业过程时,应选择通俗易懂的语句来表达,方便各个层次人员的理解和领悟。同时尽量多采用图表、图示、流程图和照片等形式,或图文并茂,更容易为使用者接受。2.8 完整性。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完整,该包括的内容一定要有。在其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3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文件化作业指导书不必成为一种负担,像质量体系的其他文件化形式一样,作业指导书应专注于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而不是详细的操作。那么,作业指导书应当包括什么内容呢?它应包括条件和标准,不是要求雇员详述每一步的操作,而是要求他们在进行操作时作记录和如何知道他们所做的是对的。换句话说,作业指导书是文件化一个特定操作的条件和标准。,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3.1 作业条件 开始一种操作的场合或前提条件是什么?由谁开始和认可这项操作?如人员条件、环境条件、设备要求、物料要求等条件。,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3.2 作业相关标准 对用作第三级文件的作业指导书来说,有比日常操作重要得多的内容,为了与相关要求一致,它应当展示一个特定产品或操作的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范围,以使操作者明确。如果作业指导书不能提供有权威的标准,如尺寸、公差、公式、表格、温度范围、成份、原材料等,它就没有符合目的。也就是说,作业指导书的文件化是关键信息的文件化,而工作的目的、范围、何时和何地做、如何做、使用什么材料与设备等内容视具体工作可斟酌取舍。作业指导书用于具体指导现场生产或管理工作,其结构和形式完全取决于作业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不像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那么单一,不必也不可能采用统一的结构和形式。因而根据其应当包括的内容可以全部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图表来表示,或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3.3 作业指导书用于具体指导现场操作或管理工作,其结构和形式完全取决于作业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不像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那么单一,不必也不可能采用统一的结构和形式。因而根据其应当包括的内容可以全部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图表来表示,或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4 作业指导书编写的原则4.1 体现对作业的全过程控制,体现对设备仪器及人员行为的全过程管理。4.2 应在作业前编制,注重策划和设计,量化、细化、标准化每项作业内容。4.3 针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4.4 应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应签字齐全。4.5 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4.6 一项作业任务编制一份作业指导书。4.7 应规定保证本项作业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等内容。,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4.8 以人为本,贯彻ISO和EHS管理体系的要求。4.9 结合相应的实际情况,由相应的负责人编写,相应主管部门或负责人审批。4.10 合法性原则。管理制度应贯彻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法规,遵守集团基本法,与同级有关制度规章相协调,下级制度不得与上级制度相抵触。,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4.11 准确性原则。作业指导书的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易理解或不同理解的可能性。其图样、表格、数值和其它内容应正确无误。要多一些标准,少一些概念;多一些定量,少一点定性。结要构合理,条理要清楚,要点要突出。,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4.12 统一性。作业指导书中的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并与其它的相关管理制度一致,已有国家标准的应采用国家标准,已有企业标准的应采用企业标准。同一概念与同一术语之间应保持唯一对应关系,类似部分应采用相同的表达方式与措辞。4.13 还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等原则,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5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格式5.1 作业指导书一般由表头、名称、目的、适用范围、关键词语解释、相关职责、内容以及要求、其它、终结线、批准实施日期标注栏、编写标注栏及附录等部分组成。5.2 一般采用的是章条段的模式,并用阿拉伯数字来编号。,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5.3 制度按其内容分成若干层次进行叙述。层次的划分一般不超过四层,层次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两个层次之间加圆点,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5.4 第一层次为“章”,即“1”,其编号自始至终连续。以下层次统称为“条”即,1.1、1.2或、等,其编号只在所属章、条的范围内连续。5.5 当制度条文的内容适于采用分行并列叙述时,其编号用小写的英文字母(右下角加圆点).顺序表示。,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5.6“章”一般有标题。“条”可有标题,也可没有标题。但属于用同一编号发布的制度,“章”、“条”有无标题原则上应一致。5.7“章”、“条”的编写应放在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则在编号之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写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前不加编号时,其每段的第一行均左起空两个字的位置再书写。自第二行起,以下各行均顶格书写。5.8 并列叙述的条文的编号用.时,均左起空两个字的位置再书写。自第二行起,以下各行均顶格书写。,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5.9 制度中的图样、表格一般应排在有关条文的附近,并与条文的内容相呼应。同一制度中,如有两个以上的图样或表格,一般应在制度中连续标注图号或表号,如图1,图2,或表1,表2,。必要时,可在图号或表号后面写上图样或表格的名称。图号和图样名称之间空一个字的位置,写在图的下方居中位置,表号和表格名称之间空一个字的位置,写在表格的上方居中位置。5.10 制度中的数值一般应采用阿拉伯数字。10以内的数字,如“每批随机抽取一个做试验”等叙述中的“一”可按习惯用中文书写;但带有计量单位时,必须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并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5.11 在制度条文结束后和附加说明前,在版面中间划一条粗实线作为终结线,其长度约为版面宽度的四分之一。,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5.12 编写段时不宜出现“悬置段”。“悬置段”是指在同一层次的条之前出现了未予编号的独立的一段文字表述。,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悬置段示例:5.15.1.1 这里红色部分就是悬置段。,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5.13 列项的格式 列项通俗地说是指一个句子分几行来表述。列项可用下述形式引出: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该句子由分行列举的各项来完成。,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列项表述示例:5.7 其它 当与现行相关制度相冲突时,应表明处理原则。处理原则的陈述可根据需要使用下列表述其中之一项:作业指导书自本制度实施之日起即行废止。现行制度与本制度有抵触的,以本制度之规定为准。现行制度中与本制度之规定不相符的,应参照本制度予以修改。,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不正确的列项表述示例:5.7其它当与现行管理制度相冲突时,应表明处理原则。处理原则的陈述可根据需要使用下列表述其中之一项:5.7.1 制度自本制度实施之日起即行废止。5.7.2 现行制度与本制度有抵触的,以本制度之规定为准。5.7.3 现行制度中与本制度之规定不相符的,应参照本制度予以修改。,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6 作业指导书的相关内容结构。6.1 名称。一般而言,用于作业指导书的名称有这样一些词语:规定、规范、规则、办法、程序、规程和制度等。6.2 目的。是表述指导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该指导书应该起到的作用一种目标性的描述。,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6.3 范围。一是制度的适用范围,又称实施范围;另一个是制度内容的范围。6.4 关键词语解释。当制度中某些关键词语尚未普遍使用,或有可能影响制度的理解时,宜对这些词语加以解释说明。6.5 职责。职责为可选要素。当制度中的事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参与完成且需要界定他们的职责时,应明确加以说明。必要时,即使制度中的事项只需一个部门完成,也可明确其职责。,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6.5 内容和要求。是制度的主体内容,可用一章或若干章予以表述。本规则中所指“内容和要求”并非该章的推荐标题。6.6 其它6.7 终结线6.8 批准实施日期标注栏6.9 编写标注栏6.10 附录。图表含有一些要求或规定,则一般应当置于正文内而不能放到附录中来。,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7 作业指导书编排规则(参照标准的编写)7.1 幅面与页边距7.2 名称7.3 制度编号7.4 章、条、段7.5 列项7.6 图、表7.7 终结线7.8 批准实施日期标注栏7.9 编写标注栏7.10 附录,三、标准的编写,前面讲了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想必各位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开始讲标准的编写,这里的标准是指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的编写有与作业指导书相同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作业指导书大都是参照标准的格式或结构进行编写的,只是企业标准的编写比作业指导书得要求更高,更规范。,三、标准的编写,1 相关定义1.1 标准:GB/T20000.1-2002中规定: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标准文件规范性文件;特点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目的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原则协商一致;程序由公认机构批准;基础科学、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三、标准的编写,1.2 产品标准:规定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产品标准的内容包括:术语、符号、代号,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三、标准的编写,2 编写标准要掌握的相关文件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2.2 GB/T1 标准化工作导则;2.3 GB/T20000 标准化工作指南;2.4 GB/T20001 标准编写规则;2.5 GB/T20002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三、标准的编写,2.6 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2 第2部分:标准的制定程序。2.7 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0000.1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00.2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GB/T20000.3 第3部分:引用文件;GB/T20000.4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20000.5 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GB/T20000.6 第6部分:标准化良好行为。,三、标准的编写,2.8 标准编写规则GB/T20001.1 第1部分:术语;GB/T20001.2 第2部分:符号;GB/T20001.3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GB/T20001.4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20001.5 第5部分:产品标准。,三、标准的编写,3 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一)编写标准应严格遵循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的第4章总则的要求。(二)编写标准应注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层标准之间下层标准要与上层标准协调统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同层标准之间要协调统一,本企业标准之间要协调统一,不能出现矛盾;(三)不要用空洞内容追求标准文本的完整性;(四)编写术语标准时,要熟练掌握GB/T101121999 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五)编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时,要遵循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 化学分析方法,三、标准的编写,3.1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一)目标及要求;(二)统一性;(三)协调性;(四)适用性;(五)一致性;(六)规范性。3.2 目标及要求 1、内容完整;2、表述清楚和准确;3、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4、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5、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三、标准的编写,3.2 统一性 1、结构的统一;2、文体的统一;3、术语的统一。3.3 协调性 1、普遍协调;2、特殊协调;3、本领域协调。,三、标准的编写,3.4 适用性 1、便于直接使用;2、便于引用。3.5 一致性 1、保持与国际文件一致;2、明确一致性程度。3.6 规范性 1、预先设计;2、遵守制定程序和编写规则;3、特定标准的制定须符合相应基础标准的规定。,三、标准的编写,4 产品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产品标准是表述产品质量的基本技术文件,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企业生产技术活动的依据,没有产品标准,企业的其它标准就无从谈起。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标准,就是违法行为,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标准的编写,5 标准编写程序 制定标准的全过程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过程,要圆满完成标准的制定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标准的制定程序。一、编制计划 二、调查研究和试验验证 三、起草标准草案 四、征求意见,三、标准的编写,五、编写标准草案(送审稿)六、标准草案(送审稿)的审查 七、编制标准草案(报批稿)八、批准、发布 九、备案 十、复审 十一、废止阶段:不再需要。,三、标准的编写,6 标准的层次 标准的层次是指标准内容的表达次序,它体现了标准内容的逻辑性和标准本身的严肃性。根据标准文体和结构的特点,标准的层次划分和设置采用部分、章、条、段和附录等形式。,三、标准的编写,6.1 部分是一项标准被分别批准发布的系列标准之一,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具有同一个标准顺序号,它们共同构成一项标准。如GB/T1.1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GB/T1.2 第2部分:标准的制定程序。部分的编号位于标准顺序号之后,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编号。部分的编号与标准顺序号之间用下脚点隔开。,三、标准的编写,6.2 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或部分中划分出的第一个层次,是标准结构的主体和基本框架。在每一项标准中章的编号应从范围一章开始,也就是第一章应该是“范围”,用阿拉伯数字“1”编号。下面的每一章以此类推,第二章如果是“规范性引用文件”,用“2”编号,这种编号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因为附录的编号另有规定。每一章都要标题,标题在编号之后空一个汉字的位置,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三、标准的编写,6.3 条是对章的细分。章以下所有有编号的层次均称为“条”。条的设置是多层次的,也就是说每一章里面可以有一条或多条,每一条里面也可有一条或多条,条的里面还可以有条,条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每个第一层次的条最好给出一个标题,标题位于编号之后空一个汉字,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同一层次的条有无标题应统一。第二层的条是否设置标题应根据编写内容的具体情况处理。,三、标准的编写,同一层次的条包括同一章下面的条在至少有两条的情况下才可设立条,如果只有一条内容则不需要给条编号。但应注意在章的下面应尽避免出现悬置段,也就是说如果同一章中有两条以上的内容,每一条内容应给一个条的编号,这样为以后引用其中某一条内容带来方便。,三、标准的编写,6.4 段是对章或条的细分。段没有编号,这是段与条的最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段是章或条中不编号的层次。除了章只有一条内容的情况下,段一般都在每一条的下面,可能是一段,也可能是多段。,三、标准的编写,6.5 列项:是“段”中的一个子层次,可以在章或条中的任意段里出现。列项中的每一项前应加破折号或圆点。如果列项需要识别或列项将被引用,则在第一项前加上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序号,如a)、b)、c)等。第二级列项的识别应与第一级列的识别形式一致。,三、标准的编写,6.6 示例(GB/T1.1-20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6 要素的起草(五号黑体)6.1 资料性概述要素6.1.1 封面 封面为必备要素,(五号宋体)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应按。6.1.2 目次(五号黑体)目次为可选要素。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所列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a)前言;b)引言;c)章;,三、标准的编写,6.7 附录是标准层次的表现形式之一。附录分为两类,一类为规范性附录,一类为资料性附录。一个附录是规范性附录还是资料性附录,从附录的前三行内容即可识别。第一行是附录的编号,每一个附录都应有一个编号,编号由汉字“附录”和随后表明附录顺序的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字母由“A”开始,即“附录A”。如果是多个附录,依顺序是“附录B”、“附录C”等等。第二行是表明附录的性质。应注明是“规范性附录”还是“资料性附录”。第三行是附录的标题,每个附录均应当有标题。,三、标准的编写,7 标准的结构(要素)封面目次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抽样、判定原则)标签与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附录,三、标准的编写,7.2 要素分类(由要素的规范性或资料性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标准中的位置来划分)封面目次资料性概述要素前言资料性要素引言资料性附录资料性补充要素参考文献标准的要素索引名称规范性一般要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要素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规范性技术要素要求规范性附录,三、标准的编写,由要素的必备的或可选的状态来划分封面前言必备要素名称标准的要素 范围可选要素除上述四个要素之外 的其他所有要素,三、标准的编写,7.3 产品标准的资料性概述要素 产品标准的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标准的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四个要素。,三、标准的编写,7.4 抽样:为可选要素,它规定抽样(取样、采样)的条件和方法,以及样品的保存方法。如果内容较少,不影响试验方法的布局,就可以与试验方法合并,排在试验方法的起始位置。,三、标准的编写,7.5 试验方法:为可选要素。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试验、测定、检查的方法统称为试验方法,它是对具体产品的实际质量特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而进行检测的方法、程序和手段等所作的统一规定。试验所得的结果,用来作为评价产品质量,判定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三、标准的编写,7.6 检验规则或质量评定程序:为可选要素。在产品标准中,反映合格评定的内容是通过标题为“质量评定程序”或“检验规则”的要素来体现的,并独立成章。主要包括:检验分类、每类检验所包含的检验项目、组批规则、抽样检验方案、抽样或取样方法、判定规则及复验规则。,三、标准的编写,7.7 分类和标记:为可选要素。为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建立一个分类、标记和(或)编码体系。该要素也可并入要素“要求”。7.8 标志、标签和包装:为可选要素。应规定如何标注产品的标志(如商标、认证标志、搬运说明、危险警示等)、产品的标签和(或)包装的要求。7.9 规范性附录:为可选要素。,三、标准的编写,7.10 产品标准的其它资料性要素包括注和示例、图、表、数和数值、量、单位、符号、公式、尺寸和公差的表示、规范汉字和标点符号、标准的终结线。,三、标准的编写,核心要素“要求”的编写 规范性要素分为规范性一般要素和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包括:标准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技术要素包括: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要求以及规范性附录等。规范性技术要素的核心要素是“要求”,是正文的核心,也是标准的核心。,(二)与“要求”有关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就是要解决对标准化的对象的哪些内容需要进行标准化的问题。对产品标准来说,保证产品的统一和适用性是最重要最常见的目的。此外还有:接口、互换性和兼容性的目的;保障健康、安全、环保的目的;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目的等等。对工作标准来说,其目的是要明确工作的范围、职责、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必要的记录和考核。对管理标准来说,其目的是要明确管理的责任部门、职责、权限、管理内容、要求以及记录和考核等。,与“要求”有关的原则,2、性能原则性能原则就是要解决标准化对象需要满足的性能特性和使用功能的问题。对产品标准来说,就是外形尺寸、强度、精度、寿命、安全、限值等等。对工作标准来说,就是工作要如何作,作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与“要求”有关的原则,3、可证实性原则可证实性原则就是要解决标准化对象的哪些 性能指标可以标准化的问题。对产品标准来说,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凡是列入标准技术要求的性能特性都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证实。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通过实地试验和检查来证实。,在编写“要求”一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编写“要求”的目的要明确2性能特性要量化3“要求”中规定的性能特性和描述性特性要可证实4尽量引用现行相关标准5如果是产品标准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原材料和主要成分的质量因素对产品最终质量的影响。有影响的原材料的要求要写,对产品最终质量没有影响的原材料的要求可以不写。,标准其他要素的编写(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标准封面的编写 封面是标准必备要素,也是资料性概述要素,每一项标准都应有封面。封面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封面上有着识别标准的重要信息。标准封面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标准的类别;标准的标志(代号);标准的编号;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食品的分类号为X)备案号(国家标准除外);标准的中文名称;中文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企业标准不要求);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标准发布的部门或单位。,标准的类别(专用字体一号扁宋),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标准封面上部居中位置为标准类别说明,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等。根据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除了发布标准外,还可以发布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如果编写的是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则在封面上部居中位置应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标准的标志(又叫标准代号:专用美术字),标准的标志在标准封面的右上角用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表示。如国家标准用“国标”的汉语拼音字母“GB”表示,行业标准用行业部门名称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表示如化工标准用“HG”表示,地方标准用“DB”表示,企业标准用“Q”表示。,标准的编号(四号黑体),标准封面中在标准类别的右下方为标准的编号。标准的编号由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年号三部分组成。标准的编号由标准的批准、发布部门确定。如企业标准编号:Q/MWLN 1-2009,其中MWLN是企业代号,一般用企业名称的汉语拼音缩写字母表示。如广东炜林纳用MWLN表示,1是企业内标准的顺序号,2009是年号。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号:GB/Z 0010-2004,其中Z代表指导性技术文件。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GB/T、HG的意义。,被代替标准的编号(五号宋体),如果编写的产品标准代替了已有的某个或某几个标准,则应在标准编号之下另起一行标明被代替的标准编号。如:Q/MWLN 1-2009 代替 Q/MWLN 1-2005,国际标准分类号(五号黑体),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编制的。为了满足标准信息的交换,实现我国标准文献与国际接轨,要求在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封面的左上角标注ICS号,具体的分类编号可在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标准分类法一书中查找。如: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标准的国际标准分类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五号黑体),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是根据标准的类别、内容所选定的一个编号,对于查找同一类别的标准比较方便。所有标准封面的左上角或在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下面都应标注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文献分类号的选择应符合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一书。如: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标准的标准文献分类号:A 00。,备案号(五号黑体),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将备案号标注在封面左上角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下面。企业标准备案号由备案部门直接标注在标准封面上。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号是由顺序号和年号组成。如:Q/MWLN 1-2009标准的备案号:QB/440608 71 29-2009。,标准名称(一号黑体),标准名称在封面居中位置,它包括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企业标准可以免除对应的英文名称。中文名称用一号黑体字,英文名称用四号黑体字。英文名称应尽量从国际标准的名称中选取,采用国际标准时,宜采用原标准的英文名称。,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四号宋体),当制定的标准是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在标准封面上英文名称下面给出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一致性程度代号分为:等同采用代号为IDT;修改采用为MOD;非等效采用为NEQ。非等效采用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例如: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封面一致性程度的标识为:(ISO/IEC 17025:2005,IDT)。,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四号黑体)和标准的发布部门或单位(二号扁小标宋),标准封面的最下端要标注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由标准的审批部门在发布标准时确定。但标准草案的报送部门或单位可以提出建议。发布与实施日期应有间隔时间,如“20090530发布”、“20090606实施”。在发布和实施日期下面居中位置应标注标准的发布部门或单位。国家标准一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标准目次的编写,目次是资料性概述要素,并且是一个可选要素。是否要目次可根据标准的需要决定。目次的作用是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示标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目次中所列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a)前言;b)引言;c)章的编号、标题;d)条的编号、标题;(只列带有标题的条)e)附录编号、附录性质、附录标题;,标准目次的编写,f)附录章的编号、标题;g)附录条的编号、标题;h)参考文献;i)索引;j)图的编号、图题;k)表的编号、表题。列出上述内容后,还要给出内容所在的页码。所列目次的章、条要注意退格。,(4)标准前言的编写,前言是标准的资料性概述要素,但同时又是一个必备要素,也就是说每一项标准都应当有前言。前言应位于目次之后,引言(如果有)之前。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标准结构的说明;)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标准前言的编写,)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与国际、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有关专利的说明;)标准的提出信息(可以省)或归口信息;g)标准的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h)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编写前言需要注意的问题,1、前言中不应给出要求。2、前言中不应包含范围一章的内容。3、前言中不应规定配合使用的文件。4、前言中不应阐述编制标准的意义或介绍标准的技术内容。5、前言中不应介绍标准的立项情况或编制过程。,(5)标准引言的编写,引言是可选要素。如果需要引言时,引言可以给出下列信息:促使编制该标准的原因。有关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则应在引言中给出有关专利的说明。引言应位于前言之后,由于引言是资料性概述要素,因此在引言中不应包含要求。引言中不应包含范围一章的内容 采用国际标准时,国际标准的引言应转化为国内标准的引言。,(6)标准范围的编写,范围是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同时也是标准的必备要素。每一项标准都应当有范围,并且应位于每项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也就是标准的第1章。范围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本标准中“有什么”;另一部分是本标准“干什么用”。在编写“干什么用”时,要特别注意,要写标准本身干什么用,而不是写本标准所描述的标准化对象能干什么用。,(7)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在标准中是可选要素,也是规范性一般要素。标准中需要引用文件时,就写这一章,不需要引用时,就不写这一章。引用文件有两种性质的引用,一种是规范性引用,一种是资料性引用。所谓“规范性引用”是指标准中引用了文件或文件的条款后,这些文件或条款即构成了标准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引用的文件或文件条款与本标准的规范性要素具有同等的效力。,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目的,涉及了其他领域,与本标准有关,但不属于本标准的主要内容。避免标准间的不协调。避免标准篇幅过大。避免抄录错误。,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范围,可以被引用的文件(或标准)ISO/IEC公开发布并可获得的文件、技术规范、报告、指令、指南等;国内具有广泛可接受性和权威性,并且可公开获得的文件。对有标识编号的文件应提及文件号或发布年号;上述文件的作者或出版者同意引用。不宜被引用的文件 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性的文件;宜在合同中引用的管理、制造和过程类的文件;含有专利或限制竞争的文件和设计方案或只属于某个企业所有,其他企业不宜获得的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形式,1 注日期引用文件凡是注日期引用的文件,意味着只使用所注日期的版本,以后出版的新版本和修改单中修改后的内容均不适用。引用标准的某一章或条采用注日期引用。2 不注日期引用文件不注日期引用文件意味着所引用的文件无论何时修订,其最新版本仍然适用于引用它的标准。在标准中一般不使用不注日期引用方式,因为不注日期引用应看作包括该文件的所有修改单和修订版本都适用引用它的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注意的问题,引用的所有规范性文件一定要在标准中提及,没有提及的文件不应作为规范性引用文件。不要将资料性引用的文件列入到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去。用摘抄的形式将引用的内容已抄录到标准中,则不应将被抄录的标准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不要将尚未发布过的文件或不能公开得到的文件,列入到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去。,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注意的问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不能引用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只能在本企业的标准中引用。引用的文件应是最新版本的,不引用已被代替或废止的文件。在标准中不应引用下列文件: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性文件;宜在合同中引用的管理、制造和过程类文件;含有限制竞争的专用设计方案或属于某企业所有的文件。在引用文件前加固定的导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国际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或其他国际有关文件。引用标准的顺序按标准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文件按时间先后排列。行业标准顺序先按行业代号的英文顺序,再按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8)术语和定义的编写,术语和定义在标准中是可选要素,如果在标准中以“术语和定义”为题单独设置一章,则其为规范性技术要素。编写这一章的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方便,将标准中使用到的不易理解的术语一一列出并进行定义。术语和定义的表述形式是:引导语+术语条目(清单),因此在给出具体的术语和定义之前应有一段引导语。如:“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的编写,编写术语和定义一章要掌握的原则:当不对术语进行定义,其含义会引起误解或产生歧义时,才有必要对术语进行定义。对于通用词典中的通用技术术语,只有用于特定含义时,才应对它下定义。应避免给商品名、俗称、品牌名下定义。标准中应在其范围限定的领域内给术语下定义。,术语和定义的编写,在对某术语进行定义前,应查明其他标准中是否已给出定义,避免重复或对同一概念给出不同的解释。当有必要重复某定义时,应在定义之下列出该定义所出自的标准。在给术语下定义时,要用简明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不要在定义中重复术语。,(9)符号、代号和缩略语,符号、代号和缩略语在非符号、代号和缩略语标准中是可选要素,如果在某一标准中作为专门一章,则它们为规范性技术要素。符号、代号和缩略语的表述形式为:导语+清单。单独的“符号标准”应按照GB/T 20001.2标准的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编写。单独的“代号标准”应按照GB/T 20001.3标准的编写规则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编写。,(10)标准附录的编写,附录是标准层次的表现形式之一,使用附录的编写形式,主要是为了突出标准的主要内容,使标准的整体结构更为合理,层次更清楚,而不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标准的附录分为两种,一种是“规范性附录”,一种是“资料性附录”。标准的附录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和标准的正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需要设置附录,应在标准的正文中提及附录,哪怕只有一句话也要提及,否则设置附录就失去意义。,标准附录的编写,规范性附录是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附录的内容是构成标准整体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标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