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研究.ppt
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研究,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研究,新制造环境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冲击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新制造环境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冲击,新制造环境对成本计算的要求要求以作业为基础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要求采用多种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高技术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的比例大大减少,而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幅度增加。70年前,间接费用仅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一60,而今天大多数公司的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成本的400一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一50,而今天不到10,甚至仅占产品成本的3一5。,新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法的局限性,产品成本计算不准间接费用采用单一分配分配。经常使用的分配标准有生产的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机器工时、等。单一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忽视了发生这些间接费用具有多种原因,而不同原因对各种产品生产的影响是不等的。成本控制可能产生负功能行为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另外,为获得有利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库存积压等等。,反映真实的成本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种强烈呼声,适时制对成本计算的要求要求揭示与生产成本有关的成本动因发展以成本动因为核心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作业成本法),已成为一种迫切要求。,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在美国应用情况调查90年代初期的11%(1991年),中期上升到49%(1996年),目前评定并采用作业成本管理的企业比例已超过70%。这些企业将作业成本管理用于战略决策和作业分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业成本计算,相关的基本概念作业和作业链所谓作业,就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作业成本法视作业为基本的成本对象,以作业成本作为将成本分配给其他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的基础。现代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集合体,这个有序的集合体,被称之为作业链。价值链按照作业成本会计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的转移同时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全部作业的集合,同时也表现为全部作业的价值集合。因此可以说,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改进作业必须分析企业的价值链。,作业成本计算,相关的基本概念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构成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它远离生产等原因,成本动因不容易被人们发现。成本动因按在作业成本会计中的作用分类资源动因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消耗量,资源消耗量的高低与最终的产量没有直接的关系,资源消耗量与作业量的这种关系称作资源动因作业动因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产品、劳务或顾客)的标准,它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作业成本计算,相关的基本概念成本动因按其性质分类 积极性成本动因:即能够产生收入、产品或利润的作业的动因。例如销售订单、生产通知单等。消极性成本动因:指引起不必要的工作和利润减少的作业的动因。例如重复运送产品等。成本库成本库是由同质的成本动因组成的成本费用,应对库内同质费用的耗用水平负责。,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计算的含义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通过对作业进行动态的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作业成本计算不仅是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同时也是实现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控制相结合的有效的全面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它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不同,从以产出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可增值作业,改进可增值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有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分析与确认作业 作业是一个组织为达到其组织目标而开展的具体活动。作业的分类企业作业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加工作业:指那些直接同组织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相关的作业。加工支持作业:指那些在组织内为其他作业提供支持的作业,但与组织的产品或劳务没有直接关系。组织和设施支持作业:指那些与组织整体的管理和提供设施(其他作业发生在这些设备上)相关的作业,包括计划、全面监督管理、房屋和场地维修、照明等。与顾客或市场相关的作业:指那些用来支持组织的顾客或市场的作业。与产品或产品线相关的作业:指那些用来支持组织特定产 晶的作业。此类作业的每一种都是与组织商业活动的组成部分产品、劳务或生产线相关的。,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分析与确认作业寻找作业的方法 寻找作业的方法主要有过程定位法、作业流程图分析法等。过程定位法找出生产经营阶段上的不同作业,按这些作业的不同地位及作用,分别确认为过程作业,或支援作业、产品线作业等。作业流程图分析法 企业可以借助作业流程图来构造作业体系.一个制造企业的流程图可以清楚地描绘出购货、验货、收货、会计、机器制造、工作准备等作业是怎样进行的以及他们的相互联系,一般制造企业作业流程图(图1),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分析与确认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理论卡普兰(Kaplan)和库珀(Cooper)批评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仅仅是分配了间接成本,却没有研究这些成本究竟从何而来。他们认为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把间接成本与隐藏其后的推动力联系起来。这种隐藏在间接成本之后的推动力,就是他们所称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决定成本产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activities)或事项(transactions)。成本行为由成本动因支配。要把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上去,首先要了解成本行为,以便识别出真正的成本驱动因素。,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分析与确认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理论成本驱动因素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数量相关成本驱动因素,或称数量基础成本驱动因素,它们导致了短期变动成本的发生,因此也是短期变动成本的分配基础;第二类是作业量或事项基础成本驱动因素,它们导致了长期变动成本的发生,因此也应成为长期变动成本的分配基础。,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分析与确认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理论卡普兰和库珀认为就是各支援部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四种:(1)各种产品的生产批次,它驱动了生产计划制定、产品检验、材料管理和设备调试等成本的发生;(2)接收货物订单的数量,它导致了收货部门成本的发生;(3)发送货物订单的数量,它导致了发货部门的成本;(4)采购、供应和顾客的订单数量,它们导致了与原材料库存、在产品和产成品库存有关的成本。,成本性态理论的发展,传统成本性态理论 按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变动成本与产量相关固定成本与产量不相关,作业成本制下的成本性态理论 按成本与产量、作业量之间的关系分为:短期变动成本与产量、作业量均相关长期变动成本与作业量相关,但与产量不相关固定成本与产量、作业量均不相关,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分析与确认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的三大模式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存在实物关系。例如,以产品产量作材料成本动因就是实物关系。显然,产量增减与材料成本存在着同比例的增减关系。合同协议决定因果关系经营逻辑体现的因果关系 例如,一个由许多个部件组成的产品,会比由很少部件组成的简单产品发生更多的设计成本。,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分析与确认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层次 企业成本动因可分为四个层次单位产出成本批数成本产品维持成本企业运行成本,成本动因层次(表1),成本动因的层次,各经营活动的成本动因,各经营活动的成本动因(表2),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确定资源动因,建立作业成本库明细账资源动因揭示了资源耗费分配给不同作业的基础,是建立作业成本及其明细账的依据。下面以某制造公司为例来分析如何确定资源动因,并建立作业成本明细账。甲制造公司有关数据如表3所示,甲公司资源分配数据单位:元(表3),建立作业成本库明细账(举例),甲公司资源动因归类图(图2),甲公司资源动因归类图解析,图2中,存储作业的资源动因是存货体积,共有100 000立方米,每立方米是6元,所以存储作业耗费的服务资源是600 000元(100 0006),剩下900 000元的服务资源须分配给购货,收货、验货、会计作业,这几个作业的资源动因是职工人数(总人数为30),其中购货10人,收货9人,验货5人,会计6人。每个作业按人头分得各自耗费的服务资源。总数为3 320 000元的生产资源耗费须分配给机制和生产准备两个作业。经过大量的分析,项目组决定其中90(2 988 000元)分给机制作业,10(332 000元)分给工作准备作业。,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过程,确定作业动因,并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至成本计算对象一旦将资源耗费分配给作业成本库后,就可以确定作业动因,作业动因经常就是作业流程程中一个作业的产出。例如,购货作业的主要产出是购货单,所以购货单数量就是购货作业成本库的作业动因。在作业成本计算中,应按作业中心设置作业成本明细账,成本作业动因图(图3),作业成本计算程序图,作业成本计算程序图,按资源动因,按作业动因,举例:甲公司各作业动因数量(表3),甲公司各作业动因数量单位:件,成本计算单(产品A),成本计算单(产品B),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ABCM)是基于作业成本法(ABC)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通过作业成本计量,开展成本链分析,指导企业有效执行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推行科学和流程管理的企业,一定要以客户和作业流程为中心来对工作任务进行管理,即开展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的含义,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ABCM)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价值链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作业成本管理,降低作业成本的主要方法(一)作业消除作业消除就是消除不增值的作业,即先确定不增值的作业,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二)作业选择作业选择就是尽可能列举各项可行的作业并从中选择最佳的作业。,作业成本管理,降低作业成本的主要方法作业减低作业减低就是改善必要作业的效率或者改善在短期内无法消除的不增值作业,例如减少整备次数,就可以改善整备作业及其成本。作业分享作业分享就是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必要作业的效率,即增加成本动因的数量但不增加作业成本,这样可以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及分摊于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关键与前景,应用关键包括:获得企业高层的认同明确实施的责任主体推动组织再造开发和应用实施工具,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关键与前景,前景新制造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对作业成本的需求将会十分强烈在一些非制造行业,作业成本管理也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