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废物的排出说课件胡.ppt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巴彦淖尔市第二中学 胡智文,说课流程,一、说课标要求二、说教材结构三、说学情四、说教法与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提倡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 生物科学素养;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知识层面“理解”水平。,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呼吸、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掌握好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学生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知识奠定基础。,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3、了解其他的排泄途径。,1、通过演示图片、视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1、通过学生发现问题、作出推测、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2、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IF语句的应用,1.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的理解。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尿液的形成过程。,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了一定的探究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和阐述观点。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带领学生分析观察动画,图片,数据资料等,引导 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再作出假设,然后小 组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并能对尿液异常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1、导入新知,2、讲授新知,3、拓展视野,4、师生小结,5、达标检测,透析设备,透析原理示意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谈什么情况下病人需要做透析,引出肾脏,谈谈透析能解决哪些问题,引出尿素等代谢废物的排出,进而导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1、导入新知,2、讲授新知,3、拓展视野,4、师生小结,5、达标检测,新课教学设计,1通过观察图片“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及动画“进入肾脏的三管液体的流动”,让学生掌握泌尿系统以及肾单位的组成,引导学生由此作出推想: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关系(5)2利用课本中的资料,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 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作出假想、讨论得出结论等。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是突破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一。(12)3制作flash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过滤与重吸收”,由此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是突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二。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尿的意义。(10)4.通过阅读课本P75内容,了解其他排泄途径。并通过连线题考查学生自学 效果,及时作出评价。(3),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肾的进出口液体流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独立思考,做出推测的能力。,新课教学设计,1通过观察图片“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及动画“进入肾脏的三管液体的流动”,让学生掌握泌尿系统以及肾单位的组成,引导学生由此作出推想: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联系。(5)2利用课本中的资料,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作出假想、得出结论等。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是突破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一。(12)3制作flash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过滤与重吸收”,由此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是突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二。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尿的意义。(10)4.通过阅读课本P75内容,了解其他排泄途径。并通过连线题考查学生自学 效果,及时作出评价。(3),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的不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做出假设。,资料分析,.比较血浆和肾小囊腔中液体成分的差别,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做出假设。,资料分析,.比较肾小囊中液体与尿液成分的不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做出假设。,资料分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教学设计,1通过观察图片“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及动画“进入肾脏的三管液体的流动”,让学生掌握泌尿系统以及肾单位的组成,引导学生由此作出推想: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联系(5)2利用课本中的资料,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作出假想、讨论得出结论等。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是突破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一。(12)3制作flash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过滤与重吸收”,由此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是突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二。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尿的意义。(10)4.通过阅读课本P75内容,了解其他排泄途径。并通过连线题考查学生自学 效果,及时作出评价。(3),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原尿,尿液(终尿),教学过程,尿液(终尿)的形成,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的形成过程,过程,形成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设计意图:以视频材料为线,连起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尿液形成的过程,避免了教师全盘托出,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尿液的排出,引导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的图,思考:肾脏形成尿液是怎样排到体外的?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泌尿系统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水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而排尿时会失去大量的水,那么为什么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还要排出尿液?,请思考,新课教学设计,1通过观察图片“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及动画“进入肾脏的三管液体的流动”,让学生掌握泌尿系统以及肾单位的组成。引导学生由此作出推想: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联系。(5)2利用课本中的资料,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作出假想、讨论得出结论等。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是突破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一。(12)3制作flash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过滤与重吸收”,由此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是突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二。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尿的意义。(10)4.通过阅读课本P75内容,了解其他排泄途径。并通过连线题考查学生自学 效果,及时作出评价。(3),其他排泄途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呼气,出汗,排尿,1、导入新知,2、讲授新知,3、拓展视野,4、师生小结,5、达标检测,透析设备,透析原理示意图,思考1.通过透析可以解决哪些问题?2.透析存在哪些局限性?,设计意图:结合实际应用,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1、导入新知,2、讲授新知,3、拓展视野,4、师生小结,5、达标检测,通过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激烈的讨论和互帮互学等学习方式中你有何体会?”先由学生小结,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回顾本课学生学到的知识。,设计意图: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系统化,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导入新知,2、讲授新知,3、拓展视野,4、师生小结,5、达标检测,1、某人近日经常出现口渴的现象,尿量也比正常情况增加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肾小体 2、排尿的生理意义是()。排出废物 调节体内水的含量调节体内无机盐的含量 调节血糖的含量 A、B、C、D、,视野拓展,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1)原尿是样本,因为其中含有。(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因为其中只含有。(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因为其中含有。,理论联系实际,设计意图:通过习题,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本节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小球的过滤二、尿的形成 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三、尿的排出四、其他排泄途径,主板书设计,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断展示,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原尿,尿液(终尿),教学过程,尿液(终尿)的形成,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的形成过程,过程,形成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教学反思,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