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故隐患排查与危险源辨识.ppt
事故隐患排查及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2.危险、有害因素3.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什么是事故隐患?,作业现场的隐患,叉车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高处坠落隐患,什么是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2.1 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意义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以便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事故隐患排查,海因里希因果链锁反应,事故隐患排查,2.2 事故隐患的分类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排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事故隐患排查,两类危险源: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本身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种能量源和能量载体);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物环境),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破坏了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的难易程度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第二类危险源是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出现的人物环境方面的问题,其辨识、评价和控制应在第一类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第二类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比第一类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更为困难。,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修、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其中:无防护;防护不当;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其中:设计不当,结构不合理;强度不够;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维修、调整不良;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其中:照明光线不良;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滑;贮存方法不安全;环境温度、湿度不当;,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三、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第二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与辨识,一.危险有害因素定义,(1).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2).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两者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分为4大类,191个小类。4大类为:人的因素29类;物的因素102类;环境因素49类;管理类11类;,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7类)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10类),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80类)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0类)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9类),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5类)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8类)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9类)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3类),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5类)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2 按事故类型分类,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七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有害因素。,3 有害因素,三、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1)六种典型危害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2)三种时态,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3)三种状态,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1、分析材料性质2、生产工艺和条件3、利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1、分析材料性质,按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分为8类,共21项。,第1类 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第3项 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六类)如:一氧化氮、氯气、氨等。,第2项 不燃气体(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等。,第1项 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 易燃液体,第1项 低闪点液体:闪点18 如:乙醚(闪点为-45)乙醛(闪点为-38)等;第2项 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 如:苯(闪点为-11)乙醇(闪点为12)等;第3项 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如:丁醇(闪点为35)氯苯(闪点为28)等。,中石油吉林石化双苯厂“2005.11.13”硝基苯精馏塔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石油吉林石化双苯厂“2005.11.13”硝基苯精馏塔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7.16”原油储备罐陆地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7.16”原油储备罐陆地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7.16”原油储备罐陆地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第1项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第2项 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三乙基铝等;,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1项 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第2项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1项 剧毒品,第2项 有毒品,第3项 有害品,第7类 放射性物品,第8类 腐蚀品第1项 酸性腐蚀品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第2项 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第3项 其它腐蚀品 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GB 13690-92)第1类 爆炸品 表A1,5.13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5.57撞击、摩擦、振动有燃烧爆炸危险。5.110有毒或其蒸气有毒。,2、典型工艺(过程)的危险因素,物料输送 气体 超压 爆炸(安全装置)静电 火灾爆炸(流速、接地)泄漏 中毒(密封、防腐、防疲劳断裂)火灾、爆炸,液体 静电(流速、接地)泄漏 中毒 火灾爆炸(密封、防腐)固体(粉料)静电 粉尘爆炸(流速、防静电),熔融、干燥 熔融 利用加热使固态物料熔化为液体。火灾 中毒 干燥 利用热能除去潮湿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剂。超温自燃 静电和粉尘爆炸 泄漏 火灾、爆炸,受物质特性、加热方式的影响,蒸发、蒸馏 蒸发 借加热作用使溶液中溶剂气化并移出,以提高 溶质浓度或使之析出。热敏性物质分解、燃烧、爆炸。蒸馏 借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不同,使其分离为 纯组分的操作。泄漏火灾、爆炸(密封、防止设备腐蚀)残留物自燃爆炸(控温)误操作自燃、火灾、爆炸 静电、明火火灾、爆炸,冷却、冷凝、冷冻冷却 使物料温度降低的过程。冷凝 使物料温度降低至发生相变(如气相变为液相)的过程。冷却介质中断压力升高、爆炸 冷却器泄漏副反应、中毒、爆炸冷冻 使物料温度降低至0以下的过程。载冷体中断压力升高、爆炸 制冷剂泄漏火灾、爆炸,筛分、过滤 筛分 将固体颗粒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级的过程。易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密闭、除尘)易产生静电及电气火花(静电接地)过滤 借助于重力、真空、加压及离心力的作用,使 悬浮液通过多孔物质而将固体微粒截留,达 到液-固分离的过程。火灾、爆炸 中毒 固相物不稳定火灾、爆炸(设备选型),(密闭),液相挥发,粉碎、混合 粉碎 将大块物料加工成小块物料的操作过程。易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惰性气体保护)撞击火花 摩擦生热 静电 混合 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相互分散,达到温度、浓度组成一致的过程。液体挥发火灾、爆炸 粉体物料飘浮粉尘爆炸 搅拌快、产生静电 固体物料撞击火花,第四部分 重大危险源辨识,1、重大危险源概念的产生,(1)重大工业事故频发(2)1974年英国最早研究,1976年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首次建议重大危险源标准(3)欧共体1982年的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韦索法令)(4)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5)1996年欧共体通过了塞韦索法令的修正案(6)2000年我国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2.目前我们国家重大危险源执行的标准,3.重大危险源分类,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第60页,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