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ppt
文化人类学,教材: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朱炳祥社会人类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程主要内容,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文化、民族与族群生计方式与经济制度婚姻与家庭家庭、亲属关系与继嗣制度政治组织与政治人类学宗教信仰与仪式文化变迁与文化人类学的应用,读书与讨论,阅读菊与刀并观看影片赛德克.巴莱,谈谈你对族群、民族文化及文化认同的理解;阅读杨美慧礼物、关系学与国家或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或莫斯的论礼物阅读金翼银翅白鹿原红楼梦,谈谈你对中国家族和宗族制度的理解。阅读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阅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狼图腾穆斯林的葬礼,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种族的差异来自于文化原因而不是生物性的遗传,故事:德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面对一条鱼的不同态度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呢?,武士俑(秦),一个渔夫正在海边晒太阳,一个“到此一游”的欧洲白人遇见了他,便有了如下一段对话:白人:你干嘛这么懒洋洋的,不努力工作?当地人:我已经够吃了。白人:这里的鱼那么多、那么大,可以把它们全捞上来,你就可以发大财了。当地人:我发财干什么呢?白人:你可以盖一幢漂亮的别墅,住得更舒适一点。当地人:我那边有一间草房,已经很好了。白人:不盖房也罢,那就买一辆汽车,豪华一些的。当地人:买汽车又干什么?白人:开着它兜风,到世界各地旅游呀,像我这样。当地人:到世界旅游又干什么?白人:你可以去看大海,还可以在海边美美地享受日光浴。当地人:什么叫日光浴?白人:就是晒太阳。当地人:那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吗?,一个渔夫正在海边晒太阳,一个“到此一游”的欧洲白人遇见了他,便有了如下一段对话:白人:你干嘛这么懒洋洋的,不努力工作?当地人:我已经够吃了。白人:这里的鱼那么多、那么大,可以把它们全捞上来,你就可以发大财了。当地人:我发财干什么呢?白人:你可以盖一幢漂亮的别墅,住得更舒适一点。当地人:我那边有一间草房,已经很好了。白人:不盖房也罢,那就买一辆汽车,豪华一些的。当地人:买汽车又干什么?白人:开着它兜风,到世界各地旅游呀,像我这样。当地人:到世界旅游又干什么?白人:你可以去看大海,还可以在海边美美地享受日光浴。当地人:什么叫日光浴?白人:就是晒太阳。当地人:那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吗?,现代社会中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不同背景的人员往来与日俱增,需要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费孝通1998年6月在北京大学与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第三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的学员们发表演讲:20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在这样一个格局中有一个前景,就是由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合起来,并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当前在儿童教育方面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为他们准备一个能适应21世纪人类生活的脑筋。他把这个设想简练而又生动地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化发展的理想模式。,跨文化人际交流案例,主要人物:小李:中国学生苏菲:留学生小颖:留学生的中国同学背景介绍 小李每周四上午常在二体二楼打球,直到中午12:30才离开。因为那时是苏菲和小颖上排球课的时间。他们因此经常碰面,并有几次目光的接触。,剧情1 初次印象 小李在打球时,十分积极的救球、组织进攻并常喊“好球”、“我的错”等等。另外也是场上主要的得分手。因此,常是场内外观众的关注焦点。小李得分时,苏菲在场外有时会鼓掌。这次,苏菲在场外练球不小心把球打到场内,小李帮忙捡起并面带微笑递给她。苏菲也微笑且眼神流露歉意并用中文说了句“谢谢你!”。剧情2 苏菲生气 小李打完球,到场边铁衣架上取风衣外套。大家风衣挂同一支架上,小李的风衣在最里面。他问了一句,“有人吗?麻烦让小李拿下小李的衣服好吗?”然后又开玩笑的说,“有人吗?谁躲在里面?”因为那么多外套全挂在一个地方,看着很大,所以让人感觉里面藏着一个人。小李边问边在衣服四周打量。由于没人反应,所以小李就把衣服抱起来。准备取自己的衣服。这时,苏菲和小颖连忙从不远处小跑过来。小李向苏菲微笑示意,她没有回礼,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的表情。小李一不留神,将自己风衣掉在了地上,却没察觉,苏菲眉头皱了起来。小李见苏菲的表情,再之没找到自己的外套,有点不知所措,急忙想把满手的衣服都挂回原位。但是没成功。接连试了几次都不行。,苏菲这时伸手帮忙,嘴里一边还咕哝着。小李只听出苏菲说的是法语。而且声音中含有不满和抱怨的情绪。小李更加的慌神了,怎么也没有办法把外套都挂上。这次,苏菲用了非常重的语气说了一句话,是不太标准的中文,“拿过来吧你!”她把衣服用力拽走了,眉头紧皱,表情非常生气,而且侧脸对着小李。由于苏菲的身材很好,拽的过程中,小李的右臂碰到了苏菲的胸前,条件反射似地连忙把手缩回来,而且一脸尴尬的表情。这一举动使苏菲转过头来直瞪着小李,小李感觉脸很烫,不敢直视对方。这时小李的同学汤宁把地上的风衣捡起来,并准备拍两下灰被小李顺势拦住并接过。小李说,“不用拍,没关系的,外套就是让它脏的。”之后,苏菲把衣服挂好了,小李对她说了声sorry。苏菲没有理会。在一旁的小颖说,“没关系,没关系。”苏菲又斜视了小颖一下。小李做了个深呼吸调整了一下心态。用很谦卑的神态和可爱调皮的语气对苏菲说,“You are so beautiful like la lune!”,“沙律”,“沙哇滴卡”,“欧呵哇呵”。一旁准备上课的学生们都被逗笑了,但是这些招数对于苏菲似乎没能奏效,小李只好用很无奈很歉意的手势表达了此刻的心情。,刚准备离开时,灵机一动,先微微鞠个躬,然后一边膝盖微微触地,手势做照相状,微笑着用英语问了一句,“Could you say cheese to me?”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苏菲,苏菲没有理会,转身背对小李,小李只好离去。剧情3 苏菲say“Hi”过完周末,星期一,小李去一教上专业课的途中,有个女生相向走来,小李没有认出是苏菲。走到跟前时,苏菲主动微笑着说,“你好!”小李这才认出是苏菲,连忙回礼,“沙律”。剧情4 两人默契星期四,又是体育课,这时苏菲在场外,当小李回头看她时,她用手示意了一下。小李也向她挥了挥手。接着,她用手指了指小李挂在支架上的风衣,又指了指她自己的风衣,然后做了个对调的手势。小李明白了她的意思,微笑着用力地点了点头,给了个OK手势,并大声说,“OK!OK!”,吸收了许多人类学家的知识和建议的一些有关国际礼仪和国际商务的小册子美国学者菲利普R哈里斯(Philip RHarris)、罗伯特T莫兰(Robert TMoran)所著的跨文化管理教程和英国学者理查德D刘易斯(Richard DLewis)所著的跨文化管理实用手册文化的冲突与共融,第一章 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本章主要内容: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节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一、人类学的内涵,人类学的英文为anthropology,源于希腊文,由anthrop+logos构成,前者意为“人”,后者意为“学问”或“科学”,合起来即指研究人的学问,主要回答人自我及其社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的种种问题。,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人类学”有不同的界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从语源学上讲,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这门学科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世界百科词汇:人类学是以人类共有的本性为背景,研究人的文化差异和生物差异的一门科学。大多数人类学家研究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有一些人类学家,从很专的体质的角度,研究人类进化的生命现象。新时代大百科全书”在美国和英联邦国家,人类学是研究人和人的行为的学问。虽然它构成知识的许多分支,其中有许多学科已经独立发展。现在人类学在朝着两个宽广的方向发展:体质人类学,或对人本身的研究;文化人类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这些领域还可划分得更细。在世界的另一些地方,尤其是欧洲大陆,人类学这个术语通常指的是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内容则划分为别的学科范围。”,苏联百科辞典认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人种的形成和人体结构的正常变异的科学。世纪中叶形成独立科学。”国际学术界对人类学的内涵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以前苏联、德、法等欧洲国家为代表;二是既研究人类体质,也研究人类文化,以美、英以及深受美国影响的美洲大陆国家为代表。,1950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集八国会议。1954年,列维斯特劳斯执笔的人类学的报告:认为“人类学”是最佳名称,内容包括:体质人类学、民族志、民族学。,北京故宫,二、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人类学,1.体质人类学(biological or physical anthropology)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研究人类如何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过程;二是研究现代人类的生物多样性。,黑猩猩与大猩猩,2.考古人类学,(Archaeological anthropology)是从事对人类遗存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考古学不仅研究人体的遗骸(由此可得到人的生和死的资料),也研究人类所创造、生产和使用的一切事物的遗存。换句话说,考古学家试图发现和研究所有的人类活动遗迹,通过这些遗迹来了解和复原人类的活动,来了解人类与其环境所构成的关系。,实物 复原图,3.语言人类学,(linguistic anthropology)主要是对人类的交流系统(尤其是语言)的分析和研究。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有:语源研究,即现代的语言是怎样进化而来;研究其他物种的交流体系,以及人类的经验是怎样成为代码,未来的语法将怎样构成等;通过语言研究人类思维的本质。所以语言人类学并不是为了多掌握几门语言,而是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质。,人类学家对语言的研究主要是从几个方面入手:描述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文化,4、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美国学者Holmes于1901年在美国国立博物馆的报告首次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一术语,旨在强调人类学研究中研究人类文化的部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一般通过田野工作和撰写民族志的方式获得资料。在北美,民族志研究被称为文化人类学;北欧诸国、德国、俄罗斯等侧重对民族精神的研究,称为民族学;英法等国,称为社会人类学。,更多的分支,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考古人类学:试验考古学、民族考古学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文化人类学:乡村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女性 人类学、旅游人类学、视觉人类学第五个分支学科:应用人类学,三 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西方人类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文化人类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人类学的传入与发展留学取经与原著翻译 蔡元培、吴文藻、费孝通等留学生 林纾和魏易最早翻译德国民族学的英译本 学科初建与人才培养 研究实绩,吴文藻和冰心一家子,费孝通与王同惠的结婚照,费孝通与第二任妻子孟吟,中国人类学的复兴名称的使用:年前,普遍接受英美等国的人类学概念,人类学和民族学在内地的使用并存;年代:来华苏联专家带来的民族学称谓;文革以后,民族学仍是主要称谓;年代中期以后,欧美国家的人类学影响很大,人类学的称谓愈益增多。,四、文化人类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1)社会学范围较窄,偏重于研究现代社会生活,倾向于“界内文化”,即着重当前社会问题和统计以及本民族文化的研究;而文化人类学范围较广,偏重于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及世界文化的比较。(2)在方法上,社会学有一整套社会调查方法,而文化人类学则要到一个民族那里去住一段时间,即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与社会调查存在着差异。,2、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1)历史学的对象往往偏重特殊性,研究某个民族生活的过程;而文化人类学是关于全人类生活形式的比较研究,侧重于普遍性。(2)历史学注重事件和人物的记载,其研究有时极为详尽和具体;文化人类学注重的文化规范研究,视野很少局限于某种事或某个人,比较抽象。,(3)历史学涉及的领域极广,甚至细到某个显赫人物的浪漫史;而文化人类学则研究史前社会和当然代文化,试图探寻社会间文化差异的根源。(4)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最显著的差异恐怕仍在研究方法上。历史学是研究“文化化石”,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活的文化化石”。,3、文化人类学与哲学文化人类学与哲学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一方面,哲学是文化人类学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文化人类学无论从资料到理论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一部分。,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三者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三层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以及人与物质文化的关系,尤其是科技进步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组织、结构、制度、习俗、语言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身心理的关系:人的知识、思想、观念、信仰、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对自身行为的影响与表现。,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主要包括:文化整体观 文化相对观 文化普同观 文化适应观 文化整合观,一、文化整体观,(holistic view or holistic approach)首先指的是人类学家们在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其次,文化人类学家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再就是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人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时间的角度看,都比其他学科广阔。,二、文化相对观,“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也叫“我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是自然的、正常的和优秀的,自己的文化高于其他一切文化的思想。-文化沙文主义-种族主义“文化相对论”(culture relativism):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全盘赞同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是非不分的虚无主义,三、文化普同观,(culture universalism),指地球上全人类文化的一致性与共同性。人类学家大多承认自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心理的基本状况是大体相同的,所有的人是完全平等的。文化,就像在绝大多数实例中所显现的那样,是为满足人类欲求的需要而产生的。故文化内外环境相似的民族会产生或崇尚相似的文化反应,而不同的环境尽管产生的文化面貌会有差异,但由于人类心理基本状况大体相同,因此在文化的不同部分也同样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特色。同时,也正因为人类的心智和心理的相同或相通,各个不同的文化之间才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播、互相学习,各个文化之间的要素才可以互相借用、互相吸纳甚至相互融合。,G.P.Murdock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但所涉及的具体文化要素则大致相同。他和他的助手曾对全世界数以百计的社会文化加以考察,列出了人类共有的60余种文化要素。如年龄划分、劳动分工、遗产继承、音乐、葬礼、游戏、化妆、礼节、乱伦禁忌、天气观测、姓名、亲属群、亲属称谓等 D.E.Brown也对那些具有普遍文化要素的人类特征进行了分类,认为人类的普通性涉及:共有的语言体系、语法、交流和抽象思维;性别称呼;亲属称谓和年龄划分;育儿方式;基本的动作表情;世界观;舞蹈、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等。,四、文化适应观,适应(adaptation)指地球上的生物群种通过自身变化与周围环境达成协调并繁衍下去的过程。人类的适应包括生物性适应和文化适应。生物性适应(biological adaptation)指人类同周围环境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体质协调;文化适应(cultural adaptation)则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和谐。,暴发户生物性适应农民工适应问题适应包括对过程和结果的适应。适应过程具有两个特征:保持与创新。过分的适应也可能会导致文化的停滞不前,甚至阻碍文化的发展。韦伯: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五、文化整合观,culture integration 指的是构成文化的诸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互适应与和谐的状况,即强调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如何一起协调地运作的。人类学家把这些生活层面比喻为交织成社会大网的线,同时它们也是更大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所以要全盘地了解一种信仰或仪式,就必须观察它与社会中各项因子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要看它与形成社会的广泛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李亦园认为人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学科,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常常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并行的。,李亦园,李亦园(LiYihyuan),汉语世界最著名的人类学家之一。先后于1953年及1960年获得台湾大学人类学学士及哈佛大学人类学硕士学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新竹清华大学等,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19801981年任美国匹茨堡大学访问教授,1984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87年起兼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文化人类学理论、宗教人类学、中国汉人及少数民族研究、宇宙论研究、华侨研究等方面。已出版专著包括: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1985)、文化的图象(1992)等。,社会科学的取向是用来研究那些可观察的文化,其目的与自然科学一样,是追求事物之间的通则性或规律;它把文化当做一个具体的东西,尝试通过归纳综合以寻求因果关系的解释,采用的方法大都着重于量的表达。对文化现象是一种理性与客观的了解。人文学的研究是研究文化的内在意义,即偏重于对个人的创作、个人的思考、个人的内在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与了解。只适合于以个案的方式来加以了解。主要探讨的是事物现象的原创性、表达性与独特性,方法上重视对内在意义与价值的诠释,表达方式经常是重于质的。,一、田野调查法,也称为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为了了解一个群体及其文化,人类学家必须花上数月、半年,甚至一整年的时间,深入浸淫到当地民族的生活之中,学习并使用当地的语言,与他们进行沟通,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尽可能地将自己融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里,观察、体会和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研究其社会结构,并致力于了解当地人的观点,以期达到研究该社会整体文化的目的。田野调查法是文化人类学家了解人类行为和收集文化资料最常采用的基本方法。,影响因素:面临的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个人的喜好和理论的偏见 人类学家所想探讨的问题的差异。具体方法:参与观察法深入访谈发概率抽样,二、背景分析法,也称社区关系研究法(the study of inter-community relationship)。田野调查的直接成果就是产生民族志报告,但是文化人类学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记录和描述自己所研究社区的文化现象,还要在民族志报告中用背景构架来解释这些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人类学家在解释某一独特群体的行为时,往往会把该行为与更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三、跨文化比较法,cross-culture comparing,也称为交叉文化研究法、泛文化研究法等,指的是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志报告中抽样,把抽样的资料作统计分析,藉以说明或验证假说,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人类学家在具体分析人类群体的文化现象时,会采用“历时态研究”(diachronic approach)和“共时态研究”(synchronic approach)两种方式。“历时态研究”是指对单一社会或特定区域内某课题或者较大范围内的社会实例作历史的纵向的分析研究;“共时态研究”是对某一社会或特定区域作横切面的分析研究,一般只考察某一特定时间内社会文化的特点和社会生活的表现,并对它与其他相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比较。,比较研究应注意:注意时代性如果所掌握的资料不宜或不能进行比较,不可勉强从事比较中的“参照系”应具备全局性,切入点还得以深入的个案研究为基础。运用的典型例子:默多克于1949年建立了民族志资料的档案库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简称HRAF)。,四、主位与客位研究法,主位(emic)和客位(etic)这两个词分别来源于语言学的phonemic(音位)和phonetic(语音)。主位指被调查者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指调查人员等外来者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有的人类学家亦将主位研究法称为自观研究法,即站在局内人的立场对待所研究的文化;客位研究法称为他观研究法,即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对待所研究的文化。,五、小传统与大传统研究法,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认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是在研究规模较小的部落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在研究这种较“原始”的简单的社会中发展出来的分析方法如被直接移植来研究较为复杂的“文明”社会,如以精耕农业为基础的乡民社会,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差和和问题。1956年乡民社会与文化提出“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一对概念。所谓“大传统”(great tradition),是指“一个文明中,那些内省的少数人的传统”,即指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发明者和支撑力量的文化;所谓“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则是指“那些非内省的多数人的传统”,即指的是乡民社会中一般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生、卒于芝加哥。早年学习法律,1923年去黑西哥访问,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返美后在R.E.帕克的鼓励下研究人类学。1926年赴墨西哥梯波兹特兰考察,写出梯波兹特兰,一个墨西哥村庄(1930)。1927年为芝加哥大学讲师,1928年获得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任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副研究员。1934年晋升为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并任社会科学部主任(19341946)。自1930年起对墨西哥南部尤卡坦进行了长达16年的考察,还曾考察研究过玛亚文化,并到过中国、印度、波多黎各等国以及欧洲。主要著作有:尤卡坦的民间文化(1941)、小社区(1955)、农民社会和文化(1956)等。,思考题:名词解释: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整体观 1.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3.什么是大传统和小传统?他对研究中国的民间文化有什么意义?试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