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docx

    • 资源ID:5202443       资源大小:42.1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docx

    第一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江苏省江阴华西村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探求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隙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份。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农民问题是其核心。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十分重要。通过对华西村进行问卷调查及访问,我们深切体味到社会华西村村民的社会保险意识非常之强!而若是我们中国各个农村人民都有较强的保险意识,那我们的国家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综上所述,社会保险制度对农村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在华西村,当问及到他们目前最耽心的问题是什么时,他们笑着回答说没有,当时的我有点疑惑,难道他们就不怕失业不怕年老的问题吗?原来他们每一个人手持了不止一份的保险,其中就有养老和失业保险!这样看来,他们还确实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所以落实新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是不可或者缺的!而如今我国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还存在不少缺陷:农村社会保险覆盖面很低,社会化程度不高;农村社会保险资金总量不足;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筹资结构不合理;农村社会保险与城镇社会保险业缺乏统筹协调机制;相关法制不健全;缺乏社会化的监督机制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了变化,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跨越,人民群众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老年人的老有所养已有基本保证。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农民们开始期盼着,什么时候也能打破城乡二元化的藩篱,和城里人一样享受退休工资?领取退休工资,享受养老保险己经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民们的梦想。这种梦想意味着社会的一大进步。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的社会养老保险虽然在构筑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暴露出许多弊端,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立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筹,减轻人口老龄化高峰带来的养老压力,越来越显得急迫。要建设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们必须总结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了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农保及商'业保险的区别。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虽然1992年国家民政部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并已成为制约农保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差。首先,缴费机制设计时尽管考虑到了农民收入季节性和不稳定的特点,但是明显缺乏弹性。如按暂行办法规定,按月缴费标准向来维持在2元-20元之间,但十多年前的缴费标准是无法适应如今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的。其次,现行的养老金计发系数按8.8%的利率测算,具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高利率和高通胀的鲜特征。随着国家连续降息,如此高的利率已是“可望而不可及”了。二是保障水平低。一方面,由于实行自愿投保,大多数参保人员采用一次性缴费方式,缴费总额又普遍降低。同时,养老金待遇是根据个人账户积累总额来确定的,由此造成保障水平不高。按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计算,投保2元/月的农民,缴费10年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若再考虑管理费增加和银行利率的下调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农民领到养老金会更少,农村养老保险的作用受到置疑。另一方面待遇享受没有设计增长机制,几十年同一标准。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化,养老金事实上是在不断地“缩小”之中,不仅难以吸引农民参保,更难以真正起到保隙老年农民基本生活的作用。三是政府重视不够。由于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为了“城乡分割”的保障格局,国家把大量的物力、财力投入到了城镇社会保障建设,城镇社会保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有农保的主要做法是采取个人账户、基金预筹的方式,根据个人账户积累总额确定养老金待遇。农保资金的筹集尽管规定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津贴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但在制度设计中缺乏确保实现政府责任的具体机制,变成彻底依靠个人积累和基金自身的增值来实现保障和收支平衡。面对增值来渠道不畅通的现实,以理论上较高的支付系数和实际中缺乏政府投入的事实,基金明显孕育着较大的财务风险。传统农保与新型农保的区别传统农保从1992年开始陆续在所有农业县(市、区)启动“个人缴费为主、集体津贴为辅、国家赋予政策扶持”的彻底个人账户、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简称传统农保),由于传统农保没有很好地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责任不够明确,财政没有必要的投入,村集体的补贴很少,主要靠农民自我缴费,资金渠道单一,保障水平太低,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不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广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原则,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较好地体现了解决农民养老问题上各方应承担的责任,适龄农民每人每年按不低于当地居民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的5%缴纳保险费。这样做考虑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具有较强的弹性和和灵便性,使更多的农民进入社会保障“安全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基本属性不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政府行为,具有福利性、互补性、社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行为和福利性性质是最典型的特征。而商业保险不具备政府行为和福利性。(2)目的不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福利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为目的,而商业保险以盈利为目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向国家纳税,而商业保险须向国家纳税。(3)立法范畴不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属于社会立法范畴,而商业保险属于经济立法范畴。(4)给付原则不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是由政府、集体、个人共同构成,养老保险金给付并不彻底以个人所缴纳保费数量来决定。而商业保险纯属一种个人行为。(5)管理体制不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由政府部门集中领导,由政府成立的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单位组织管理。而商业保险由保险公司经营,是个人与公司的一种契约。为了更好地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们还应充分了解其特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制度模式上,实行了“个人帐户+基础养老金”。2、在筹资机制上,强调政府的缴费津贴和补贴。3、在缴费标准上,实行了弹性缴费标准,在达到最低缴费标准的基础上,允许参保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多缴费。4、在缴费方式上,可灵便选择半年缴、年缴或者延缴。5、实行普惠制补贴,即对试点前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每月每人发放基础养老金30元。6、建立约束机制,对45周岁以下人员,累计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自试点开始,年满45周岁及其以上,且逐年足额缴纳保险费的,达60周岁才可以享受政府的基础养老金。7、基金管理实行纳入财政社会保障专户的办法,同时实行全省统一预决算。8、建立激励机制,即缴费每满一年,基础养老金增加一个百分点。为了建设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强调公共财政在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及设立基础养老金的重要性。公共财政投入养老保障是体现公共财政职能的需要。目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通过对企业的税前列支赋予扶持的。针对农民收入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无业居民无收入的现实,更应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否则,离开公共财政的支撑,就难以实现中央提出的到二。二。年实现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的目标。而实行基础养老金,既能提高公共财政投入的公平和效率,也决定了制度的可持续问题;既解决了用什么制度模式破解农民养老难题,又解决了用什么方式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难题,是一条工业返哺农业、城市返哺农村的新路子,开辟了城乡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新途径。采取基础养老金的做法,一是这样做既能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又便于实际操作;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当年预算当年发放,见效快,社会反响大,农民能看到实惠,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三是对60周岁以上老人基本上实施了直接发放基础养老金,体现了普惠原则,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泛博农民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奉献的一种补偿,较好地体现着社会公平以及党和政府的关心;四是各级政府直接提供基础养老金,不需要运营增值,减少了操作环节和管理成本,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五是基础养老金按绝对数发放易于控制,便于根据财力状况而随时调整。推广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们还应注意一些具体的农民关心的问题,例如: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为农民朋友带来哪些实惠?一是利于实现泛博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梦想;二是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能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三是老人生活有了保障,有饭吃、有衣穿,还有零花钱,能和城里人一样领退休金,既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又减少了不少家庭矛盾的发生,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四是参加新型农保,60周岁后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的变化而调整,农民领取的养老金会越来越多。新型农保的参保范围是哪些人?何时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本省农村适龄(16周岁以上未满60周岁)居民,均可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新型农保。享受新型农保待遇不分男女,一律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开始领取养老金。新型农保的筹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新型农保的个人年筹资(缴费)标准,由县级政府按不低于本县(市、区)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5-10%的标准确定,全县执行统一标准,同时鼓励参保人多缴保费。新型农保的待遇支付是如何规定的?参加新型农保到龄领取待遇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两部份。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积累总额除以计发月数。现行基础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每人每月30元与按缴费年限增加部份之和,即(30+30X1%X缴费年限)。新旧农保制度如何衔接?1、对于已经参加农保、年满60周岁且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在原有待遇不变的同时,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2、对于已经参加农保还未达到领取年龄的人员,应按新型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原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型农保个人账户,按新标准进行核算。对原个人缴费部份,可按新型农保个人缴费标准折算缴费。3、参加新型农保人员跨市、县(市、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全部转移。4、参保对象因身份改变或者身故的,原个人账户资金可支付给本人或者法定继承人、指定受益人。建立新型农保制度对农保经办机构工作有何要求?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规范业务程序,逐步推广和运用新型农保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个人账户等基本要素的完整准确。要将新型农保管理纳入“金保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网络为新型农保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切实做好做实账户管理、政策咨询、查绚服务、养老金支付等工作。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基金统筹管理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农民的血汗钱、养命钱,既要确保安全,又要确保合理增值。基金是资金的一种,基金的安全和增值既是资金的普通规律要求,又是确保社会保险良性循环的保证,同时也有利于刺激参保者的参保意识,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统筹层次,集中管理运营基金,改变现有县级统筹,县级管理的模式,以市或者省为统筹管理单位,省或者市级建立基金运营中心,国家制定基金运营管理办法,运营管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并对统筹单位负责。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的巨大进步。在全球经济尚未走出低谷的严峻背景下,中国政府决定着手解决亿万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巨大成果,这种做法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责任感和勇气,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想信念。固然,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把夸姣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仅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有着许许多多不可预知的艰难需要克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日益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更高。显而易见,在中国泛博农村建立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是一项长期、浩大而且艰难重重的社会工程。但是无论如何,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已经起步,梦想正在开始成为现实,这无疑是中国亿万农民的福音。第二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探求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份。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农民问题是其核心。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十分重要。通过对华西村进行问卷调查及访问,我深切体味到社会华西村村民的社会保险意识非常之强!而若是我们中国各个农村人民都有较强的保险意识,那我们的国家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综上所述,社会保险制度对农村来讲是十分必要的!要建设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们必须总结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了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农保及商业保险的区别。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虽然1992年国家民政部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并已成为制约农保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差。首先,缴费机制设计时尽管考虑到了农民收入季节性和不稳定的特点,但是明显缺乏弹性。如按暂行办法规定,按月缴费标准向来维持在2元-20元之间,但十多年前的缴费标准是无法适应如今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的。其次,现行的养老金计发系数按8.8%的利率测算,具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高利率和高通胀的鲜特征。随着国家连续降息,如此高的利率已是“可望而不可及”了。二是保障水平低。一方面,由于实行自愿投保,大多数参保人员采用一次性缴费方式,缴费总额又普遍降低。同时,养老金待遇是根据个人账户积累总额来确定的,由此造成保障水平不高。按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计算,投保2元/月的农民,缴费10年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4.7元,15年(本站向您推荐)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若再考虑管理费增加和银行利率的下调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农民领到养老金会更少,农村养老保险的作用受到置疑。另一方面待遇享受没有设计增长机制,几十年同一标准。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化,养老金事实上是在不断地“缩小”之中,不仅难以吸引农民参保,更难以真正起到保障老年农民基本生活的作用。三是政府重视不够。由于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为了“城乡分割”的保障格局,国家把大量的物力、财力投入到了城镇社会保障建设,城镇社会保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有农保的主要做法是采取个人账户、基金预筹的方式,根据个人账户积累总额确定养老金待遇。农保资金的筹集尽管规定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津贴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但在制度设计中缺乏确保实现政府责任的具体机制,变成彻底依靠个人积累和基金自身的增值来实现保障和收支平衡。面对增值来渠道不畅通的现实,以理论上较高的支付系数和实际中缺乏政府投入的事实,基金明显孕育着较大的财务风险。传统农保与新型农保的区别传统农保从1992年开始陆续在所有农业县(市、区)启动“个人缴费为主、集体津贴为辅、国家赋予政策扶持”的彻底个人账户、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简称传统农保),由于传统农保没有很好地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责任不够明确,财政没有必要的投入,村集体的补贴很少,主要靠农民自我缴费,资金渠道单一,保障水平太低,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不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广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原则,按照个人缴费、集体津贴、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较好地体现了解决农民养老问题上各方应承担的责任,适龄农民每人每年按不低于当地居民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的5%缴纳保险费。这样做考虑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具有较强的弹性和和灵便性,使更多的农民进入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了更好地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们还应充分了解其特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制度模式上,实行了“个人帐户+基础养老金”。2、在筹资机制上,强调政府的缴费津贴和补贴。3、在缴费标准上,实行了弹性缴费标准,在达到最低缴费标准的基础上,允许参保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多缴费。4、在缴费方式上,可灵便选择半年缴、年缴或者延缴。5、实行普惠制补贴,即对试点前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每月每人发放基础养老金30元。6、建立约束机制,对45周岁以下人员,累计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自试点开始,年满45周岁及其以上,且逐年足额缴纳保险费的,达60周岁才可以享受政府的基础养老金。7、基金管理实行纳入财政社会保障专户的办法,同时实行全省统一预决算。8、建立激励机制,即缴费每满一年,基础养老金增加一个百分点。为了建设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强调公共财政在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及设立基础养老金的重要性。公共财政投入养老保障是体现公共财政职能的需要。目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通过对企业的税前列支赋予扶持的。针对农民收入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无业居民无收入的现实,更应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否则,离开公共财政的支撑,就难以实现中央提出的到二。二。年实现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的目标。而实行基础养老金,既能提高公共财政投入的公平和效率,也决定了制度的可持续问题;既解决了用什么制度模式破解农民养老难题,又解决了用什么方式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难题,是一条工业返哺农业、城市返哺农村的新路子,开辟了城乡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新途径。采取基础养老金的做法,一是这样做既能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又便于实际操作;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当年预算当年发放,见效快,社会反响大,农民能看到实惠,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三是对60周岁以上老人基本上实施了直接发放基础养老金,体现了普惠原则,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泛博农民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奉献的一种补偿,较好地体现着社会公平以及党和政府的关心;四是各级政府直接提供基础养老金,不需要运营增值,减少了操作环节和管理成本,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五是基础养老金按绝对数发放易于控制,便于根据财力状况而随时调整。推广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们还应注意一些具体的农民关心的问题,例如: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为农民朋友带来哪些实惠?一是利于实现泛博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梦想;二是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能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三是老人生活有了保障,有饭吃、有衣穿,还有零花钱,能和城里人一样领退休金,既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又减少了不少家庭矛盾的发生,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四是参加新型农保,60周岁后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的变化而调整,农民领取的养老金会越来越多。新型农保的参保范围是哪些人?何时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本省农村适龄(16周岁以上未满60周岁)居民,均可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新型农保。享受新型农保待遇不分男女,一律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开始领取养老金。新型农保的筹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新型农保的个人年筹资(缴费)标准,由县级政府按不低于本县(市、区)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5-10%的标准确定,全县执行统一标准,同时鼓励参保人多缴保费。新型农保的待遇支付是如何规定的?参加新型农保到龄领取待遇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两部份。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积累总额除以计发月数。现行基础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每人每月30元与按缴费年限增加部份之和,即(3O+3OX1%X缴费年限)。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的巨大进步。在全球经济尚未走出低谷的严峻背景下,中国政府决定着手解决亿万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巨大成果,这种做法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责任感和勇气,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想信念。固然,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把夸姣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仅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有着许许多多不可预知的艰难需要克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日益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更高。显而易见,在中国泛博农村建立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是一项长期、浩大而且艰难重重的社会工程。但是无论如何,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已经起步,梦想正在开始成为现实,这无疑是中国亿万农民的福音。第三篇: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报告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报告纺织学院2022级社会实践时间:2022/07/20-2022/07/30社会实践地点:一、社会实践的背景和地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以保隙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津贴、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津贴、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22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镇),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2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叉叉位于叉叉处,辖叉叉个行政村,总人口有叉叉人,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是叉叉人,其中50-60岁的人口总数是叉叉人。本次调查以叉叉60岁以上居民为主体,50-60岁居民为辅助调查对象,对全村48户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以即将享受该政策的居民为辅助调查对象,以个人访谈方式进行调查。二、社会实践过程和数据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份:一部份是基础养老金,一部份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我们对全村抽样调查的48户居民中,符合领取条件的人数总计78人,其中津贴已满四年的有31人,满三年的有20人,满两年的有16人,满一年的有11人,有95%按月月领取每人每月55.00元的基础养老金,5%当按规定缴纳过养老保险费,到60岁缴纳和补缴完成,领取超过基本养老金。本段为实例大概三百字。我自己编的就删啦,哈哈哈。三、新农保政策面临着的问题和解决思路首先我们说领取问题,我们了解到这个县新农保的领取都是到储蓄银行,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领取有些不便。据我们了解,有的地方设立了新农保点,有的地方超市设立了新农保领取点,这样出门就可以领到养老金对于年岁较大的居民来说既方便又贴心。建立参保电子档案,长期妥善保存,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及时更新和对死亡的进行注销。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有关部门内部健全财政会计制度。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四、新农保政策的实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养老问题的解决,无疑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而有利于整个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首先,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保”按照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以个人缴费、集体津贴和政府补贴的缴费方法,由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对基础养老金赋予全额补贴,在农民60岁的时候可以领取至少55元的基础养老金,并按照渐进原则,逐步提高其待遇水平。尽管现阶段的保障水平较低,但相比之前的“老农保”已有很大进步,成功向社会养老迈进,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子女的经济负担,使农民养老无后顾之忧,增加其消费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其老年生活提供了保障。其次,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通过对农村居民推行普惠制的养老保险和之前的“新农合”双管齐下,有助于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统一保障体系的链接,从而有益于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非农收入,减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剪刀差,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进而实现城乡统一发展的社会经济目标。最后,有利于扩大内需和国民经济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体系很不合理,资本主要流向政府和企业,工人和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我国4/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生活需求潜力是巨大的,由于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低,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养老、医疗、教育等)较大,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消费能力。通过新农保的这一民生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无疑会有助于降低他们对未来养老的耽忧,增加消费,进而通过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民强国。第四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调查报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调查报告摘要: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养老是全省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2年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Fl标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制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省农村养老的需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迫在眉睫。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资助本科生开展创新性实验,使大学生初步涉及科学实验领域,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该计划的启动有利于学校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国家即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之际,大学商学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课题组,参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会组织的调研统计工作,原省级几位老领导也参预了该活动,就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经过调研组成员认真讨论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第一,市县政府建议。调查组分别召开市县政府领导、相关部门、乡镇干部参加的座谈会3次,预会人员建议:一是将征地农民、独女户夫妇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整合起来,实行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建议加大宣传和政府津贴力度,匡助农民改变“养儿防老”观念,通过政府津贴引导农民参保。三是新农保试点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具体政策和经办应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由县(市)政府制定政策、统一协调。试点县市应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本级新农保经办机构,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第一线,直接为农民服务。第二,村农民反映。调研组先后与乡村干部、农民座谈5次,走访农家6户。农民群众反映:一是农民对养老保险强烈指望,但普遍对养老保险政策不太了解,有的反映收入低交不起,有的认为待遇低,又不愿意交。二是农民认为务农属于重体力劳动,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不应高于城镇企业的特殊工种(男性55岁、女性45岁),而且应同样享受提前退休待遇。三是村集体基本上都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工作,村集体没钱给农民参保津贴。农民希翼,新农保制度如果能像新农合那样政府拿大头就好了。第三,问卷调查显示。一是有67.5%的60岁以上老人生活费来源是子女供养,家庭养老目前仍是农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二是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制度需求迫切,选择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已达到58.6%。三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缴纳养老保险费能力有限,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在元以下的占27.8%,大多数被调查者每年能承受的养老保险费在100元-600元(见表1)。二、建立新农保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二,资金问题。这是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关键。让农民参保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是我国继免征农业税、实行新农合以及发放各类补贴后的又一重大惠农政策,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是事关亿万农民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中央己下决心对中西部地区出资为60岁以上农民负担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同时要求地方按每人每年不少于30元的标准津贴60岁以下农民参保。如果按全省有900万农民测算,省、县(市)财政每年需筹集资金2.7亿元,按10%启动试点,需2700万。从目前省财力情况看,拿出这些钱为农民参保还是能承受的。第三,机制问题。各级政府特殊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反映,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经办机构垂直管理,责任主体是省政府。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省里在制定政策、行政管理、业务经办时,要灵便对待,要为基层政府在上述方面留有一定空间,充分调动地方及行政部门推动此项工作的积极性。特殊在经办机构选择上,省里不宜指定现已垂直管理的社会保险局经办新农保业务,要从有利于推动试点、有利于调动地方各部门积极性、有利于便民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考虑,由地方政府结合实际自行确定经办机构。第四,转移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日益频繁,农民选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转换到新农保、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农保等势所难免。因此,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之间必须可以相互接续转移。可以将农民的养老保险账户分为基本账户和缴费账户两部份。基本养老账户按每人身份证惟一设置,原则上首先在出生地社会保险部门登记。缴费账户可随本人就业地不同开设多个,只为缴费设置,并将缴款转移至登记地社会保障部门的基本账户。在某地缴费满10年可申请将基本账户迁移至此地,满15年可以正常办理迁移。加快全国社会保险信息化联网建设,出台“社会保障全国一卡通”相关政策,借助银行等商业金融机构,加快“金保工程”建设进程,提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省际间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间的接续转移提供技术支持。三、儿点建议第一,加快建立健全新农保制度步伐。6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22年起逐步扩大试点,2022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国家新农保制度框架基本明晰,省应结合实际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再增加10%作为省级试点,达到10个县(市)摆布,力争用5年摆布时间从制度上覆盖全省。应抓紧研究具体实施办法,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津贴、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将现有各群体养老保险政策进行整合,搞好平稳衔接和过渡。第二,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务必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要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与论引导,全面提升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使农民知晓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优越性,了解具体办理程序和参保缴费办法等,努力营造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农民自愿基础上,通过合理引导,想方设法吸引泛博农民参保。第三,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力度。建议厘定各级财政职责,由省财政全部或者大部分承担国家规定最低线30元津贴,县(市)财政将根据各自实际,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和缴费津贴水平,具体由县(市)政府确定。在制度设计上,形成国家支付基础养老金,拿大头、补出口,省和县(市)财政补入口,并视财政情况在国家规定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出口和入口津贴水平的格局,从而为各地建立制度铺平道路,撤掉门坎,留有余地。同时.,对计生夫妇、村干部、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予以政策倾斜,多渠道解决缴费资金来源问题。这样既可激励农民参保缴费,又能缓解县(市)财政压力。第四,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建试点阶段,地方政府建议省里不宜指定省垂直管理的经办机构,应由统筹地政府结合实际自行确定。省应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经办人员要服务上门的实际情况,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在乡镇、村屯的基层服务站所,加强经办场所、设备和人员队伍建设,一切以理顺管理、提高效率,便民服务为目标,突出地方政府在新农保制度上的所承担的主体责任。总之,要妥善解决基层反映的各类问题,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基层提出的筹资渠道、待遇水平、退休条件、特殊群体倾斜政策、经办机构设立、村集体经济实力等问题都要统筹考虑,并尽可能予以妥善解决。第五篇: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按照中央要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于2022年下半年部署实施,并明确了到2022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向城乡全体居民覆盖的目标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对新制度有个全面的认识及对政策起到引导作用。为此,今年暑假我和两名同学一起深入调查群众,拜访基层干部,具体了解这一政策。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应对老年化浪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政策。在这一重大的惠农政策中,农民和基层干部作为参预主体与政策执行者,他们的认知和意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因此他们的意愿应当成为改革推进中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我们三名大学生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居委会于7月15号到25号对农户和基层干部份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一农民对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认知与意愿分析(一)基本情况我们在港南居委会先后十天共计向农民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0份,有效回收率为93.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认识,意见,参预意愿,个人缴费预期等11个问题。根据村委会提供的资料,被调查农民的基本情况如下:以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外出务工和经商收人为主要来源的农民分别占73.3%、2.3%、2.2%、2.3%、20.9%和6.5%;家庭收入在5000元以下、5000-10000元、IoOOO-15000元、15000-2o000元、2022025000元、25000-30000元、30000元以上的农户分别占20%、23.9%、17.9%、14.6%、6.8%、5.7%、11.3%;家庭开支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在50%以下、50%80%、8o%"100%>100%以上的农户分别占13.9%、36.9%、44.6%和4.5%o由此可见,当前农民收入状况表现出三个特征:(1)大多数农民主要收入仍来源于农业,外出务工收入日益上升,在部份地区已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养老功能浮现衰减;(2)整体上看农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浮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3)大约有二分之一的农民家庭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伴有着农民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生活风险明显增加。农户的收入状况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越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预意愿越高。(二)农民的认知与意愿1 .参保意愿强烈。被调查农户对“您是否愿意参加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79.43%的农户表示“愿意参加”,5.25%的农户表示“不愿意”,另有15.32%的农户表示“无所谓”。可见,大多数农户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诉求表现较为强烈,但也存在一定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老农保”)本身仍存在社会化低、覆盖面窄和保障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农民参保人员养老的需要,导致一部份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2 .对政策了解不足。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了解不多,其中仅21.42%的农户表示了解,5o.26%的农户表示了解一些,28。32%的农户表示不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多数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仍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上,社会养老保险知识匮乏;同时也反映出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工作尚存在诸多未到位之处,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注意事项

    本文(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