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标准】DB46 T 169 卵形鲳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oc
-
资源ID:5201753
资源大小:10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地方标准】DB46 T 169 卵形鲳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oc
ICS65.150B51备案号:26112-2009DB46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T1692009卵形鲳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2009-09-27 发布2009-10-30 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俗称黄腊鲳、黄腊鲹、卵鲹、金鲳、红杉,暖水性海洋 鱼类,是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养殖的经济鱼类。为规范无公害卵形鲳鲹的苗种培育、成鱼养殖 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省卵形鲳鲹养殖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符书源、李向民、王国福、覃锐、曾令明、沈铭辉。DB46/T169-2009卵形鲳鲹池塘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饲料、病害 防治和捕捞方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卵形鲳鲹的池塘养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述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卵形鲳鲹(Trachinouts ovatus) 属鲈形目(Percifonnes)、鲈亚目(Percoide)、鲹科(Carangidae) , 鲳鲹属(Trachinotus),俗称金鲳、黄腊鲳、短鳍鲳等,为暖水性鱼类。主要分 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带、热带海域,为我国南方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4养殖环境条件4.1 水源、水质水源保证,水质符合 GB11607 的规定,养殖环境符合 GB/T18407.4 的规定,养殖用水 应符合 NY5052 的规定。海水盐度 1333。4.2 池塘条件4.2.1面积、水深池塘面积一般要求 0.20.6 公顷,以 0.20.4 公顷为佳;水深要求1.52.5 米;塘埂高出水面 3555 厘米。4.2.2池塘底质池底应平坦,一般以泥沙底为佳,池塘保水性好。4.2.3进排水系统每口池塘有其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系统。4.2.4配套设施增氧机配备:成鱼养殖池每公顷池塘配备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 1015 台,苗种培育池每公顷配备 1015 台的喷水式增氧机。使用硬颗粒饲料的池塘,每公顷池 塘配备自动投饵机 3 台。5放养前准备5.1 池塘修整 检查及修整堤坝和进排水系统。55.2 清淤晒塘 在苗种放养前排干池水,清除淤泥,曝晒池底 7 天以上。5.3 消毒清淤曝晒后的池塘,进水 1030 厘米,使用生石灰 100150 千克/亩或漂白粉 15 千克/亩,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消毒。5.4 基础饵料培养生产用水经 60 目筛绢网过滤,进水深度 1.5 米,投放单细胞藻生长素和有益菌进行肥 水,使水质肥爽,透明度保持在 40 厘米左右,7 天后放苗。6苗种6.1 质量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好、无伤、无畸形、摄食情况良好,按 SC/T 1008 标准培育 的苗种。外购的苗种,应经检疫合格。6.2 规格和密度苗种规格为全长 2.53.0 厘米,放养密度 3000037500 尾/公顷。6.3 运输6.3.1准备根据运输苗种的规格、数量和天气状况,确定运输工具、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路 线、运输密度;做好装运工具的检查、清洗与消毒工作。6.3.2检验、检疫苗种采购前,应根据供需双方的协议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苗种方可外运。苗种异地运 输应进行检疫,并凭检疫证方可运输。6.3.3拉网和停食苗种在运输前应进行拉网锻炼 23 次,具体方法按 SC/T 1008 中 6.4.2 的规定执行;苗 种运输前应停食 1 天。6.3.4苗种运输汽车充氧运输主要用于近距离和大规格苗种运输,运输时配备充气设备或者使用纯氧充 氧,运输水应符合 GB11607 的要求,水温控制在 25以内,每立方米水体装苗 1500 尾。塑料袋充氧运输就是将苗种放在塑料袋里加水、充纯氧密封后运输,一般塑料袋规格为80 厘米×55 厘米,加海水 35 千克, 水温控制在 2025,可运输 1015 个小时。苗种 装袋密度根据规格而定,见表 1。表 1 不同规格苗种的装袋密度体长(厘米)0.81.01.01.51.52.02.02.52.53.0密度(尾/袋)10000150002000250015002000100015005008006.4 放养按 NY5071 使用准则对鱼体进行消毒处理后,放入池塘养殖,放养密度为 3000037500尾/公顷。7饲养与管理7.1 饵料7.1.1饲料种类应符合 GB13078 和 NY5072 的规定。苗种放养 10 天后(前 10 天投喂少量鳗鱼粉)开 始投喂全价配合饲料7.1.2投喂在鱼苗投放后第二天开始投喂。7.1.2.1投饲量水温 20左右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45,水温 25以上,日投饵量为鱼体重 的 6-7%以上。主要根据鱼的摄食情况、水质状况和天气的变化来决定投饵量,低温阴雨天 气少投饵,晴天多投饵;高温闷热天气适度控制投饵量。鱼苗体长在 4 厘米以前投喂的 0 号海水膨化饲料必须先用水泡过后方能投喂。7.1.2.2投饲时间正常情况下,日投喂 2 次:时间 8:009:00 和 17:0018:00 为宜。小潮汛时在清 晨和傍晚投饲,大潮汛时应选择平潮或缓潮时投饲,阴雨天可隔日投喂,水温低于 18以 下不投饲。水温 20左右每天投饵 2 次,水温 25以上,每天投饵 35 次,7.1.2.3投喂方法饵料投放速度按慢快慢的原则进行,每次投喂时间保持在 1 小时左右,保证个体弱 小正常摄食。7.2 鱼病防治鱼病防治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7.2.1预防在病害流行季节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定期施放 EM 菌、光合细菌、底质改良剂、白云石 粉以保持良好水质,定期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EM 菌、免疫多糖。中后期每 35 天 用维生素 C、大蒜素拌料投喂。病害预防的日常管理措施:A 放养、运输等操作应小心,防止鱼体受伤;B 投喂的饲料应保质、定时、定位,适量投喂;C 视季节定期用淡水浸泡杀虫,每次浸泡时间 10 分钟-15 分钟; D 注射疫苗;E 病鱼、死鱼及时捞出,集中到陆上深埋处理; F 高温、台风、暴雨后加强防病措施;G 常用预防药物、浓度及作用见 NY5071 的规定。7.2.2治疗渔药的使用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常见鱼病及防治见表 2表 2常见鱼病及防治鱼病 名称发病季节症状防治方法肠胃病病鱼胃或肠为暗红色,严重时 出血。投喂乙酰甲喹 2.5 克/千克饲料,每天一次,拌饵连用 7 天;磺胺甲噁唑粉 1 克/ 千克鱼体重,每天一次,拌饵连用 34 天。小瓜 虫病411 月份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白点, 鱼体发黑,游动无力,严重者 停止摄食于水面漂浮。福尔马林 10 千克/亩全池泼洒,隔天再次 泼洒,配合使用季铵盐络合碘 150 毫升/ 亩防止并发细菌感染。车轮 虫病病原体寄生于鳃、体表、鳍等 部位。鱼体变黑,不摄食,游 动无力,浮于水面;体表粘液 增多,鳃丝肿胀、损坏。1、全池泼洒中药车轮清 7080 克/亩。2、苦楝树枝叶 30 公斤,加水 100 公斤 煮沸 20 分钟以上,去渣、冷却,取汁全 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 23 天。指环 虫病病鱼体表无光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有的鳍条溃烂,体 表和鳃部粘液增多,局部鳞片 脱落,游泳失去平衡,打转。1、淡水浸洗 510 分钟,每天一次,连续 23 天。2、全池泼洒益生虫净,6080 克/亩。瓣体 虫病56 月份病鱼浮于水面,游泳迟钝,呼 吸困难,头部皮肤、鳍及鳃上 粘液增多,表皮有不规则的白 斑点,严重时白斑连成一片, 食欲不强,死亡时鱼胸鳍向前 僵直。0.7 毫克/升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全池泼洒。皮肤 溃疡病冬季感染初期,体色呈斑块褪色,食欲不振,缓慢浮游于水面; 随着病情发展,鳞片脱落,吻 端、鳍膜烂掉,眼内有出血点, 肛门发肿扩张,常有黏液流 出。全池泼洒盐霉素药物,每天一次,连用23 天。同时投喂诺氟沙星 5 克/千克饲 料或板蓝根、穿心莲、大黄、黄连、黄 柏混合药剂 8 克/千克饲料,连喂 57 天。7.2.3休药期按 NY5071 规定确定休药期,避免商品鱼药物残留。7.3 日常管理7.3.1水质管理溶解氧4 毫克/升以上。 透明度3050 厘米。氨氮0.3 毫克/升以下。pH7.68.6。养殖前期每天加水 35 厘米,保持池水透明度在 3050 厘米,当池塘水深达到 1.8 米 后才开始换水,每 35 天换水 2030 厘米,换水时使用二溴海因 100 克/亩进行水体消毒, 高温期间,酌情增加换水量和换水次数。养殖中后期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并根据水质变化情 况使用沸石粉、熟石灰、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等改善水质条件。7.3.2巡池建档每天做好养殖日志,包括天气、风浪、水温、盐度、pH 值,投喂饲料的种类、数量, 鱼的活动、摄食情况、鱼类健康状况,病害防治情况及死鱼、病鱼数量、用药情况。定期随 机取样测量体长和体重。8收获当鱼体重达到 500 克/尾的规格即可捕捞上市,用拖网进行全池捕捞,每口池塘最好一次 性捕完。国内外标准大全豆丁网国内外标准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