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ppt

    • 资源ID:5198270       资源大小:4.01M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ppt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东西湖区教研室 杨火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这册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从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教学实验;2003我区一年级开始使用。,一、全册教学内容,按数学课程标准四个学习领域划分,本册教材内容可以划分为:,二、内容标准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关于相关内容提出的标准有:,1、在数与代数这一板块中,关于数的认识:(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3)能说出个位、十位的名称,识别个位、十位上数字的意义。(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相应的估计。(5)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3)能结合具体情景,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常见的量:(1)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2、在空间与图形这一板块中,,关于图形的认识:(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2)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4)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拼图。(5)能对简单几何形体和图形进行分类。,3、在统计与概率这一板块中,关于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4、在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一板块中,(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三、全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各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畅想(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数一数,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二、已有知识基础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三、编排特点与意图,1、对原教材“准备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保留“开学图”和“数数”的内容,组成第一单元“数一数”。2、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四、具体编排与建议第23页介绍”美丽的校园”: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校园外都有什么。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每种数量不止一种。(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教学建议:(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3)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4)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五、本单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数一数”单元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内容单调,能否将其与“比一比”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1为什么将两部分内容分开编排?(1)在入学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2)比较和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内容,也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方法。2教学中面临的问题。(1)这一单元反复让学生数图中事物的个数,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如何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2)如何把握教学要求?,第二单元比一比,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二、已有知识基础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三、编排特点与意图在本单元“比一比”中,充实了原有的“比多少”的内容,增加“比长短”、“比高矮”等内容。1、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2、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3、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四、具体编排与建议,(1)比多少(第68页):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通过操作体会“同样多”“多”“少”的含义。,(2)比长短(第9页):,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探索比长短的方法;自由选取物体比较,感受长短在生活中的运用。,(3)比高矮(第10页):,小组活动探索比高矮的不同方法;排队活动,体会比身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本单元教学建议,(1)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2)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五、案例分析,案例一:比长短(第9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学生通过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三、反馈练习 四、巩固练习五、整理学具,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识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已有知识基础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5以内各数的认识,5以内的加减法。,三、编排特点与意图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2认数与计算穿插编排,适当结合。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样编排:(1)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在认数字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写数字,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写法。(2)把加、减计算与认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既有利于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又有利于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3加强数概念教学。4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5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四、具体编排与建议,知识结构表:,(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第14、15页):,(2)15的排列顺序、写法(16页),15的排列顺序,两个层次:计数器:从2开始,每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再拔一颗出示的。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15的写法:示范,描写,(4)比大小(17页),两个层次:1、一一对应排列出猴和三种水果(桃、香蕉和梨);2、引出“=”“”“”。,(5)第几(18页),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6)几和几即数的组成(第19、20页),两个层次:1、以4的组成为例,学习4以内的组成;2、小组合作探索5的组成。,第二节: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第2331页),(1)加法的含义。三个层次:直观演示体会加法的含义。通过过程图进一步说明加法的含义。通过操作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2)加法的计算。呈现了三种不同水平的算法。(3)减法的含义、计算编排同加法。,第三节: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9页),(1)0的认识。0表示没有:小猴逐次吃桃。0表示起点:尺子的0刻度。(2)0的加减法。根据0表示没有,来计算。本单元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还可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五、案例分析,案例二:加法的含义(教科书第23页例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2学习加法算式 3发散联想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六、本单元教学中的问题,在本册教材中出现了“从左数”,“从右数”的要求,但是学生尚未正式学习左、右的概念,这样的要求对学生是否会太难?,会太难?,左右的正式教学安排在一年级下册进行。但是在一年级上册的某些习题中出现了“从左数”“把右数的”等要求,很多老师担心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其实,这里说的左右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仅仅是指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确定左右。例如(22页)“给从左数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也就是从你的左手边数第”以帮助学生明确题目中左、右的含义。,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2页81页),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6认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610各数的过程。7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8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二、已有知识基础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全单元教材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三、编排特点与意图,知识结构表:,(1)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2)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3)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4)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5)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用数学的乐趣。,四、具体编排与建议,6、7的认识,1、主题图:打扫卫生图.讲清洁、爱卫生(42页)。2、数数:.数图中人和物;数点子图;数字卡片6、7;看数摆小棒。3、数的顺序:计数器(两个);尺子图(07)。4、大小比较:点子图5、序数:生物小组观察金鱼图(区别基、序数含义)。6、写数字:先示范再描写6、7。7、数的组成:讨论6的组成,学习7的组成,联想另一部分。,8、9的认识(5358页),1、主题图: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图(53页);2、数数:数点子图,数字卡片8、9,看数摆图片;3、数的顺序:计数器(两个)、尺子图(09);4、大小比较:点子图;5、序数:给蝴蝶涂色(区别基、序数含义);6、写数字:先示范再描写8、9。,8、9的组成,数的组成:摆出8、9的组成,联想另一部分;,10 的 认 识,1、主题图:鸽子广场.,热爱和平(64页);2、数数:数点子图、数字卡片10、看数摆花;3、数的顺序:计数器(一个)、尺子图(010);4、大小比较:点子图;5、写数字:先示范再描写10;6、数的组成:摆小棒填组成,联想另一部分;,加减法计算,6、7的加减法:一图二式(45、46页),一图四式,8、9、10的加减法:(1)8、9的加减法(57页)(2)10的加减法(66页),用 数 学,结合6、7的认识出现:生活中的数(46页);金色的秋天(47页);池塘戏水(51页),用 数 学,结合8、9的认识出现:生活中的数(57页)快乐的森林(58页)学生自己选择数据和计算方法,某些已知数据直接给出,填未知加数,这一内容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又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准备。,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连加、连减(72页):.小鸡图.标明计算顺序。加减混合(75页)用连环画的形式表明计算顺序,单元教学建议(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4)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5)加强学习“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6)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时,要注意研读分析新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学学习方法。,五、案例分析,案例三:6和7的认识(教科书第4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教具准备: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学具准备: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三、新授(一)教学数数(二)教学认数(三)教学数序(四)比较大小的教学(五)教学序数(六)指导书写四、游戏五、全课总结,六、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在看图列式时,已知总体求部分,学生列加法算式是否 可以?(如:62页第14题,1、在看图列式时,已知总体求部分,学生列加法算式是否 可以?由于图中两部分的数目都可以数出来,所以学生这样列式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师不应该断然否定。但这不等于可以放任学生的想法,老师还是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图中的条件和问题,否则一旦形成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学生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2、在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数的分解、组成是否有必要?数的分解、组成作为数概念的一部分,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在数的认识和加减运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8490页),1、,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二、已有知识基础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图。,三、编排特点与意图,特点:1、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2、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四、具体编排与建议例1(教学数数):要让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要突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一根一根地添上去。例2(教学读数):教学1120各数的读法时,也要充分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数。例3(教学数的顺序):可以先让学生读出10以内的数,然后再让学生接着读,这样就能把10以内的数与1120的数联系起来。例4(教学数的写法):例4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例5(教学10加几和十几减几的口算)教学时,主要是通过操作,使学生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口算,不必按照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笔算法则来算。例6(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下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这些名称有一个初步印象就可以了。单元教学建议: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3、加强数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五、案例分析,案例五:1120各数的写法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若干根、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片),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二、讲授新课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2利用计数器写数。三、巩固练习,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91页95页),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2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已有知识基础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表。,三、编排特点与意图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认识体验时间。2、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3、设计各种形状、表面、花样的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具体编排与建议,1、认识钟面(91页上)2、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91页中、下3、认识半时(钟表和电子表)93页单元教学建议(1)在生活情景中认识时间;(2)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五、案例分析,案例六:认识钟表(教科书第919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钟面。2.认识整时。3.应用。三、综合应用,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96113页),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已有知识基础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三、编排特点与意图1适当集中安排20以内的进位加法。2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四、具体编排与建议,9,9,1、9加几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教材分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方法,第二段是“用数学”。19加几的口算。例1(第9697页)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例2(第98页)强化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方法,要求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例3“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第101页):这部分内容分两层,第一层,呈现合唱队与乐队正在表演的场面,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和所需要的一个相关数据,图下面配有算式。算式9+5=的右边写有“(人)”,这是第一次出现在算式中得数的后面写出单位名称。第二层,让学生通过操作,探讨用不同的方法凑十,即分5把9凑成10和分9把5凑成10,进而计算出结果。,(3)用数学,“用数学”在本单元的作用:第一,为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提供生活情景;第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用数学”的编排特点:第一,与第六单元比,画面内容更丰富了,有情节了;第二,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没完全给出,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收集;第三,同一个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5、教学建议,(1)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计算意识。(2)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6、教学加减法计算要注意的问题。,(1)为什么要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加减法的教学?(2)怎样体现算法多样化?对“算法多样化”的把握,应当防止两个误区:一是算法多样化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多种算法;二是既然要算法多样化,学生想怎么算就怎么算。,(二)空间与图形,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3237页),1、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内包括两部分: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共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2、单元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4)使学生初步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三、编排特点与意图,(1)先教学立体图形,再教学平面图形。(2)设计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活动。,一,四具体编排与建议第一小节: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32、33页):(32页)按形状分类 分成四类 给出每类的名称;(33页)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4、立体图型的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这些经验的再现,将数学融入生活,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2)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3)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4)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合作意识;(5)要把握好教学的度。,第二小节: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34、35页):(34页)利用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引出平面图形,按形状分类 分成四类 给出每类的名称;(35页)通过画画、涂色、拼摆等活动充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5、平面图形的教学建议:,(1)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物体的面;(2)确定观察物体的范围;(3)要让学生经历由“面”到“形”的过程,形成对面的表象。(4)要把握教学的“度”,6、单元教学建议,(1)适当把握教学目标,知道它们的名称,能辨认它们。(2)让学生触摸、拼摆,加深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3)学生表述不一定非常规范,教师要给予肯定。(4)活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7、教学时,要注意研读分析新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学学习方法。,在一年级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年级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阶段,关键是要把握好教学的“度”。“度”的把握,标准已作了明确的叙述。,(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分类(第3841页),1、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按单一标准的分类不同标准的分类。共安排了2课时进行教学。2、单元目标(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4、编排特点:,1、注意将知识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2、注重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3、结合知识内容本身的灵活性,活动与习题的设计体现开放性和探索性。,3、教材简析(说明).单一标准的分类(38页):体会分类的意义 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分类。.不同标准的分类(39页):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分类。,5、教学建议,(1)提供了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生素材。,6、分类是新增加的内容,对于这一新增的内容,教学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学中应该注意:(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作用。(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让学生体会到同一标准下,分类结果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13年级)主要安排的是“实践活动”;在第二学段(46年级)主要安排的是“综合应用”;在第三学段(79年级)主要安排的是“课题学习”。,2、一年级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2、,2、,3、实践活动要注意什么?,(1)实施实践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创造条件。(2)实施实践活动要加强对学生活动过程的指导。(3)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交流分享他人的活动经验。,研读教材感悟教材活用教材,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