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doc
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 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1有人喜欢“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的岳阳楼,也有人喜欢“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王鸣鸾罢歌舞”的滕王阁,还有人喜欢“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的越王楼,但是我最喜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黄鹤楼!五月初六的那一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看黄鹤楼,要知道黄鹤楼是我梦寐以求想去的地方。我怀着无比激动的的心情来到了中国四大名楼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来到检票处,只见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涌动的人群,五月的武汉像一个巨大的“火炉”,不一会儿,我们就汗如雨下,但是不管多热,都阻挡不了我要登上黄鹤楼的脚步!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池子,听解说员姐姐说,这叫洗笔池,据说当年“诗仙”李白在这里洗过笔,因此而得名“洗笔池”!透过微波荡漾的池子,我仿佛看到了“诗仙”李白那充满诗书气息的身影哈哈,没想到在一千多后的今天,我还能在这“洗笔池”边,和伟大诗人李白来了一个“亲密接触”。走到黄鹤楼下,雄伟壮观的黄鹤楼屹立在我的面前,我心里不由自主的肃然起敬。黄鹤楼的主楼有五层,耸立在蛇山的山顶。走进黄鹤楼,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出现在我的面前,这幅画我突然觉得好熟悉,但是又说不出在哪里见过!爸爸看着我一脸的问号,给我说“黄鹤楼作为名楼,自然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上仙吕洞宾游玩峨眉山之后,沿着长江来到了武昌的蛇山,他心里想“要是能在这里修一栋楼,不就更好了吗?”于是,他先来何仙姑,张果老等众仙商量,可他们都不同意,这时鲁班来了,他同意造楼。第二天,吕洞宾来到山上,只见一栋高楼耸立在山上,却不见鲁班的身影。原来鲁班造好楼就走了,留下一只黄色羽毛的木鹤。吕洞宾骑上木鹤,飞上了天空此后,人们都叫此楼黄鹤楼!”爸爸说完,拉着我的小手,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登上了黄鹤楼。来到楼顶,整个武昌尽收我们的眼底,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啊!游完黄鹤楼,我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才干!以前只在电视和书中见过黄鹤楼,当我真正见到它时,才觉得,古人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座雄伟壮观的高楼,而是就给我们一块历史的瑰宝!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2未上黄鹤楼,等于没有到过武汉。作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素来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它始建于三国时期,从古至今已经历了数次毁建。那天风和日丽,天空瓦蓝瓦蓝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向往已久的黄鹤楼。我们站在长江大桥上,长江的风姿和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抬头一望,黄鹤楼踞于蛇山之上,毗邻长江。蛇山上,那黄鹤楼金碧辉煌,衬着蓝天、白云、绿树,宛如一幅古色古香的国画。忽而飞来一群鸟,在楼前盘旋,不由得让人想到是那黄鹤又驮着仙人翩然而至了。蛇山上树林蓊蓊郁郁,青苍翠绿。在这浓郁的绿丛之中,黄鹤楼显得格外雄伟,气势非凡。我们来到黄鹤楼的正门,一楼牌匾上遒劲有力地书写着“席卷乾坤”四个大字。抬头仰望,五楼上题写的“楚天极目”四个字溢彩流金,熠熠生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楼前的“黄鹤归来”的铜塑,两只铜鹤立于一只铜龟背上,铜龟伏在铜座上,伸颈抬头,做出傲气凌人之状。两鹤一只单足独立,一只昂首挺胸,安详伫立,栩栩如生,造型之逼真,可谓独具匠心。走进楼内,一幅绚丽多彩的巨大陶瓷壁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画面上,琼楼玉宇,云雾缭绕,真是绝妙的仙境;一只黄鹤引颈长鸣,展翅欲冲云霄;一位鹤发童颜的仙人手拿一管玉笛,悠闲自得地吹奏着;歌女们正翩翩起舞,袖动襟飘。我因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沿着盘旋而上的扶梯一口气攀到了楼顶。站在楼顶放眼望去,大江东去的景象令人感慨万千,明媚的阳光交织成一张巨大的金网,时而聚拢,时而散开。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伏在栏杆上俯瞰全市的新貌了。那数不清的汽车、人群,好像都走在天上的街市似的密密麻麻。再看那绿荫丛中,突出的楼群,高低错落,越远越密,一直伸向天边,真像那一望无际的碧波上漂浮着的点点渔帆,美丽极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历尽沧桑之后的你更加雄姿勃发了。今天登楼远眺,我才真正看到了武汉的瑰丽景色,我爱武汉鼓舞人心的今天,我更憧憬武汉美好的未来。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3“这次去武汉,带你去一趟黄鹤楼吧!”去武汉之前妈妈对我说,我听了这句话,非常非常兴奋,我早就想去黄鹤楼玩了。每次到武汉坐车经过黄鹤楼时,我都要抬头看看它。爸爸说,黄鹤楼是中国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是很著名的呢!我们的车往黄鹤楼开去,很远就看到黄鹤楼了。远远看去,黄鹤楼就像展开翅膀想要起飞的黄鹤。再走近点,看到的黄鹤楼就是一个黄色顶的六角建筑物,虽然才共有五层,但是它很高很高,还有点像一颗粗壮的圣诞树。我一进去,就看到了许多株梅花。爸爸已经回深圳了,我就想把梅花贴在明信片上寄回去给爸爸。但是在地上没有捡到一朵儿完好无缺的梅花,我可不能从树上摘,那样会破坏树木的。我和妈妈就在明信片上写上祝福的话语寄回了深圳。看完“编钟”表演,我们就开始正式爬黄鹤楼了。从正门进入黄鹤楼,就看到了一幅仙人骑着黄鹤归来的画。我问妈妈:“为什么叫黄鹤楼?”妈妈回答道:“有传说是仙人骑着黄鹤归来,所以起名为黄鹤楼。其实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通用”。在展览馆里,我们看到了唐、宋、元、明、清和现代的黄鹤楼模型。黄鹤楼重修过很多很多次,现在的黄鹤楼已经与古代的不完全一样了,位置都不是以前黄鹤楼的位置了。不过现在的黄鹤楼是用钢筋水泥建的,不像古代的是用木材建的,所以现在的黄鹤楼应该可以很长很长时间不用再重新建了。上到黄鹤楼的上面,可以从高处看到武汉的景色。长江的江面上船来船往,长江大桥上面更是堵满了汽车,十分热闹。但是车太多了,每次出门都不方便,经常堵车。登完黄鹤楼,我们就花了三十几元去敲钟并得到了九十个小硬币,这些硬币是让我们投进一个放在水中间的小碗里,不是很好投,我投了好多次,最后终于投进一个,有四个是碰到了碗,但没进。有一枚一分的硬币是20XX年的,很少见,在深圳几乎都没有一分的硬币了,我本来想把它带到深圳作纪念,但由于没有收好,就不见了。从黄鹤楼出来我还依依不舍,一直在想古人真的是太聪明了,那个时候什么机器都没有,他们是怎么建了这么高的.楼呢?哪些木头都是怎么放上去的呢?妈妈说等“辛亥革命纪念馆”建好后再带我去参观,我好期待啊!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4黄鹤楼前有一个很大的滩子,池子中的一对铜铸的黄鹤栩 栩如生,它那微微高昂的头,轻轻翘起的翅膀,好像在热情地迎 接着如织的游客。好多人围在池子四周指指点点,好像在诉说着 关于黄鹤的故事,又好像谈论着黄鹤楼的变迁。我和妈妈随着人流登上了黄鹤楼的阶梯。整个楼共有五层, 层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层层都有宽大的回廊和休息室。室内 布置着仿古的桌椅。塘上满是古今名人的字画。我们直上四楼, 进入室内,只见一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巨辐壁画:黄鹤 楼前,长江岸边,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空远的江面上,船帆已变 成了一点点,李白凝视着江面,一直目送帆影消失在天际。看了画,我们登上了楼的最高层。举目眺望,滚滚东去的长江之上,气势恢宏的武汉长江大桥横卧在江面上,把龟蛇二山连 在了一起。我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广“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是啊!世界的变化确实很大。你看武汉三镇,街市繁华,工 厂林立,蔚为壮观;江面上巳不见当年的“孤帆远影”,只见一艘 艘巨轮在穿行,显现出营运的繁忙。黄鹤楼,作为中华的一大名 胜,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感慨万端!作为历史的见证,它目睹了 中华民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几年前,武汉市政府拨专款把黄 鹤楼修葺一新,金黄的琉璃瓦在秋阳的照耀下光彩熠熠,像在长 江岸边嵌上了一颗硕大的明珠。我深信,这座著名的古建筑物的 明天将更加青春焕发,它在明天看到的将是更加辉煌的一幂。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东望黄鹤山,雄雄空半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此优美的的诗句都在描写同一个地方黄鹤楼,他在武汉,我父亲的故乡。春节,我们就是在武汉过的,那有繁华的街道,行色匆匆的人们和正在吆喝老板们。“黄鹤楼我来啦!”晚上异常兴奋的我在床上蹦来蹦去的,搞得父母也睡不着了。早上终于来了,我迅速穿好了衣服,在门口用最大的嗓门喊着“快点爸妈,再晚点我们就进不去了。”走了差不多四十分钟,我们到了黄鹤楼的正下方,仰望黄鹤楼,我有了一股自豪感呢!黄鹤楼的正前方有着一对高大的仙鹤矗立在那儿,左面是一只大钟,所以它又被称为江南三大钟楼之一呢!同时还是国家的5A级景区。黄鹤楼一共有五层,大约有五十几米高,每层都有许多翘角。那些翘角好像是一只只黄鹤在飞。楼正面的顶层挂着一个非常气派的大金匾,上书“黄鹤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我迫不及待地进入楼里。大厅中央的一幅黄鹤壁画,霎时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其他团的导游的声音缓缓响起:“厅中这幅高9米、宽6米的大型彩瓷镶嵌壁画叫白云黄鹤图,以白云、江水、仙鹤表现浪漫意境,它还有着深层的含义。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了为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画上画了一只鹤,告知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满盈,生意兴隆。”紧接着来到二楼,沿着围栏边往下望,近处的美景仿佛一幅山水画瞬间展现在我的眼前,煞是令人陶醉。缓缓来到三楼,四处转了一圈,发现三楼主要以小店为主,店里陈列着有关黄鹤楼的纪念品,玲琅满目。四楼放置了历代黄鹤楼的模型,每座都很雄伟,不过我觉得还是我们现代造的这座更壮观更精致。终于登上了五楼,五楼就是黄鹤楼的最顶层了,放眼望去,滚滚长江天际流,整个武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飞跨两岸,桥上的汽车川流不息,江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正好似“极目楚天江山入画”。黄鹤楼下的绿树红花和长江相互辉映,犹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这是我初次来黄鹤楼,下次我还会来的。下次来时,希望能约上李白一起边喝酒边作诗呢!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