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亚洲四小龙的经验.ppt

    • 资源ID:5188547       资源大小:724.50KB        全文页数:14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亚洲四小龙的经验.ppt

    中山大学 丘海雄,产业升级:四小龙和四小虎的经验,第一部分 产业升级第二部分 四小龙的经验第三部分 产业集群第四部分 珠三角的集群升级第五部分 集群升级的实证研究,1、产业升级的概念 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它不但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第一部分 产业升级,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的特征: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到达一定水平之后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的生产要素结构沿着“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技术(知识)密集型”的路径发展产业沿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提升产业从低度加工产业向高度加工产业演进,3、产业升级的层次Humphrey 和Schmitz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四种方式:工艺升级(Process Upgrading)产品升级(Product Upgrading)功能升级(Functional Upgrading)跨产业升级(Inter-sector Upgrading)前三者属于产业内升级,后者属于产业内升级,Ernst 将产业升级方式划分为5种类型:产业间升级:在产业层级中从低附加值产业(如轻工业)向高附加值产业(重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移动。要素间升级:在生产要素层级中从“禀赋资产(endowed assets)”或“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自然资源和非熟练劳动力)向“创造资产(created assets),即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移动。需求升级:在消费层级中从必需品向便利品,然后是奢侈品移动。功能升级:在价值链层级中,从销售、分配向最终的组装、测试,零部件制造、产品开发和系统整合移动。链接上的升级:在前后链接的层级中,从有形的商品类生产投入到无形的、知识密集的支持性服务。第一属于产业间内升级,后4种都属于产业内升级。,台湾经验产业升级一、台湾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 70年代的石油危机,台湾经济受到不小的冲击,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人中速和不稳定发展时期。为了摆脱困境,台湾提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措施,第二部分 四小龙的经验,核心内容:“工业升级”针对工资普遍上升,地价暴涨等生产成本上升而造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弱,将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转移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上来。80年代中期以来提出以“科技升级”带动“工业升级”,促使产业结构向更高的层次转变。,台湾产业结构演变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的进口替代阶段 发展台湾省内缺乏的工业品,特别是轻纺工业品,以满足内部市场的需要。“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促进农业”的方针。把战前主要依靠日本供应的非耐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必需品转移至岛内生产。采取了进口管制、分级关税和多重汇率制等政策措施。,第二阶段:60年代的出口导向阶段 降低非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迫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打人国际市场。废除多重汇率制,使台币贬位促进出口。另外,扶植出口使轻工业得以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迅速打开海外市场。这一阶段是台湾经济的起飞阶段,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0.1%。,第三阶段:70年代的以发展重化工业为主的进口替代阶段 仍大力促进轻纺产品的出口。重化工业的发展主要靠增加公营企业的投资和利用美、日技术,推动重化工业及机械、资讯、电子等策略性工业的发展;使工业产品出口结构得以在石油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削弱的情况下、逐渐由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产业结构亦随之调整。,第四阶段:80年代的“策略性工业”发展阶段 积极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的政策,以“科技升级”带动“工业升级”。依据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大、技术层次高、附加值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等六大原则,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与八大关键工业技术;同时透过财务支持、技术、管理及市场辅导,促进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调整。,第五阶段:90年代以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推出“促进产业升级条例”,除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外,更推动以十大新兴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政策,选定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种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项高V技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台湾产业升级路径特点:以高科技产业主导,1985年以后,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移,确立以电子信息工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工业升级的主导产业,包括电信、资讯、自动化、高级材料、消费性电子等13项明星工业为优先发展的对象。,通过实行“策略性工业”计划,以高新技术密集度和高附加值、低能源密集度和低环境污染以及产业关联度效果大和市场潜力大等指标作为发展方向的新的主导产业。“策略性工业”:根据台湾岛内的经济条件,从众多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中筛选出适合台湾发展又具有广阔前景的产业,以取代失去比较利益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台湾出口导向经济的新的支柱产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发展历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随着1990年台湾当局放宽对祖国大陆的投资限制,产业转移的目的地转向以大陆为主。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过后,国际农工原料价格持续下挫,石化、钢铁产业供过于求,加上电子信息产品的日益成熟,积体电路产能扩增过速导致价格大幅下降,利润空间日趋缩小。面对价格竞争的压力,不但传统产业纷纷外移,中、高科技产业也开始转移到大陆生产。,台湾产业转移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以前 台商投资大陆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规模不大,投资地点从最开始的福建省延伸到大陆沿海开放地带,投资年限较长,涉及的行业较广泛,投资形式多样化。产业种类上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多半是技术层次低、附加价值有限的传统产业,如制鞋、成衣、玩具等,多属于一般加工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第二阶段:19941999年 除继续投资电子电器制造业、基本金属及其制品、塑料制品、化学制造和食品饮料外,还扩大了对娱乐、商业、房地产、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投资,并开始涉足基础设施和能源开发等领域。电子业逐步将部分低技术层次的零部件移到大陆生产,像键盘、鼠标、机壳等.随着大陆经济的开放,其又逐渐扩展到以浦东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及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这个时期从投资主体看,台湾厂商由以往单打独斗转为集体合作,从单纯的委托加工变为共同参与,联合上、中、下游相关产业配套进行,投资策略也更为积极,由最初的“跑、带”战略转变为“生根”战略,签约期限一般都在40年以上。,第三阶段:20002002年 投资规模逐步向大型化发展,投资的主体也扩展到财团型企业。投资热潮来势凶猛,表现出单项投资金额大、资金到位率高、投资产业相对集中、投资地域相对集中等特点。投资最多的是电子及电器产品制造业,投资区位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广东省,台资逐步退出中心大城市,向周边地区发展,如东莞、苏州、昆山、宁波一带已成为台商的群集之地,其吸引力已超过了相邻的广州、上海、南京。,第四阶段:2003至今 由于内地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内陆地区独特而厚重的文化氛围、优雅的人文环境,投资区位逐渐从珠江三角洲发展到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产业区和中部地区.上市公司成为了投资主流。1999年资产排名前50位的大集团中,在大陆设立子公司的集团有25个。尤其是台塑、鸿海、华新丽华、富士康、华硕及宏基在大陆设立的子公司较多,以上所涉及行业有化学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器材业及IT业。,投资特点是以掌握先进技术的大型企业为产业集聚核心,带动其他企业分工合作、上下游联动、向配套完善的台资产业集聚和对引入外资有优惠政策的地区集聚。最早农业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以及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投资开发为主,后来在加工制造业上集中投资于配套设施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有紧密联系的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转移的特点,1、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 台湾产业转移大陆初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是以轻纺工业等出口加工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普及发展,世界范围内产业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集成电路市场价格逐年下降,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台湾高科技产业受到极大的冲击,作为全球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的地位开始发生动摇,迫切需要新一轮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大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吸引不少跨国企业前来投资,形成了以高新科技为主流的新一波转移浪潮,台湾的产业转移大陆的技术层次从传统产业提高到高科技产业。,2、投资地域逐渐向北转移 在台湾向大陆转移初期,闽粤两省约占大陆引进台资的一半以上。早期台商投资的产业技术层次较低,对劳动力技术要求不高,可以利用大陆廉价资源从事出口加工,而闽粤两省改革开放较早,又临近港澳地区,在出口方面较为便利,因而成为台湾产业转移大陆初期的首选地。90年代中期,虽然广东等华南沿海地区仍是台商投资的重要区域,但是,随着台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产业的转变,投资热点发生重大变化,从过去华南沿海地区“主战场”逐步向北转移。进入21世纪后,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台湾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投资重心,江苏省更超过广东省成为大陆吸引台资新的“领头羊”。,台湾高科技产业在江苏和广东两省的投资集中度最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深圳、东莞、顺德、番禺、佛山、广州等地已形成台商电子信息产品,特别是零组件(如主板、电源、键盘、机壳等)的加工出口基地;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则聚集大批电脑硬件厂商,苏州和昆山更成为台湾笔记本电脑在大陆的主要生产基地。目前,随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投资已日趋饱和,台湾对大陆的产业转移有继续北进的态势,呈现出福建广东长三角环渤海东北的路线图。,3、产业链的整体转移 台湾产业转移的经验是产业链条的整体转移。一家台企外移,往往会带来一连串配套厂商,甚至牵动一个产业链转移。以往台商产业链转移多数是“龙身”牵动“龙头”、“龙尾”,而今“龙头”开始起主导作用,由“龙头”牵动“龙身”、“龙尾”转移大陆。早期台商投资大陆,多数是中小台企先过来“探路”,“龙尾”带动“龙头”过来,“龙尾”、“龙头”来了,“龙身”自然过来了。比如早期大陆台商主要从事下游工业生产,然后带动了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供应原材料的大型石化企业逐步到大陆设厂。近年,制造业的研发部分也在向大陆转移。,成效和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所取得的成效,1、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十分发达 1988年时台湾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已达50.1%,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和。1999年时已高达到64.25%,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近几年来,台湾当局为寻找经济发展的再突破,提出建设“亚太营运中心”的计划,积极推动台湾海运空转运、金融、电信、媒体等服务业的发展。金融业、保险业、建筑业所占比重的大幅度上升。,2、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将增加。农业部门劳动力就业比率1952年占整个劳动力就业量的56.6%,1999年5.36%。工业部门的就业比例到80年代初已超过其他两个产业。此后,虽然工业部门的就业比例有所下降,但其增长的态势并没有停止或者下落的迹象,这充分说明了工业内部的有机构成已得到了较大提高,技术水平已经升级。服务业就业比例已从1952年的27%上升至1999年的54.51%。,3、出口导向型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19861999年的13年间,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金额已由1986年的1098.6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6390.5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达14.5%,占出口份额比例也由27.6%上升至52.5%。而非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每年仅递增5.5%,比重由72.4%下降至47.5%,显示出台湾出口导向产品结构的优化。,4、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密集型产业成长迅速 80年代中期后,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粗放式的经营中转移到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集约化经营,高科技产业不断涌现,主导了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一大批新型企业的诞生和成长,尤其是资讯业的投资与发展,使台湾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台湾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升级并没有彻底完成,结构根本性转变和产业技术实质性升级有待进一步深入,新的国际比较利益优势也未完全确立,国际竞争力持续下滑。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障碍和问题。,1、传统产业的困境 进入80年代之后,传统产业裹足不前,升级缓慢。制造业内部的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两级分化,“高科技产业一枝独秀.传统产业日薄西山”。造成传统产业今日之困境主要的是台湾当局虽然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列为产业升级的内容之一,但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及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中业的投入寥寥无几。传统产业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靠自身小规模投入研发基本上是无效的。,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制造业RD经费占营业额比重19911997年的年平均值美、日、英、德等工业国家分别为4.0%、3.5%、2.3%与4.2%,韩国为2.5%,而台湾仅为1.0%。小企业中,仅有1.2%厂商有从事研发活动。由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只能采取“紧跟”战略而难以超越发达国家,仅信息产业一项每年对外支付的专利费就高达15亿美元左右。,3、新的国际比较利益尚未完全确立 台湾资讯业多为监视器、电源供应器、键盘、鼠标等集中在个人电脑等少数硬体部件的生产和整机的组装上,技术含量终究有限,加上资讯电子业产品生命周期短,投资风险大,产业发展容易呈现不稳定状态的特性,使得台湾资讯电子业产品极容易受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的影响。,失败经历(打造亚太金融中心),台湾在90年代中期为实现经济转型,提出了建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其内容分为制造业中心、海运转运中心、航空转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和媒体中心,核心是制造业中心、海运转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在金融管理体制、金融市场培育以及境外金融市场等方面,台湾与新加坡均有较大差距,而其所选择的金融中心功能又与之十分相似,缺乏自己特色,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外商银行在台湾金融市场的占有率有限,约为7-8,其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目的,主要是以台湾为跳板,放眼大陆市场,而台湾当局对两岸金融往来的管制措施,限制了台湾境外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制约其作为亚太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香港经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发展史香港的产业结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转口贸易为主阶段 1842年英国占领香港以后,利用香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推行自由港贸易政策,在各项政策对策吸引下,世界各国的货物、资金、人才,逐步涌入香港,转口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又带动了与转口贸易配套的航运、港口、仓储、银行、保险、邮电、通讯等行业。,第二个阶段: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在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香港对内地的出口及内地对外出口突然停滞。面对危机,香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出台经济政策,迅速转入以轻纺工业为龙头的工业化产业结构。,第三阶段: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经济到大力发展服务业多元化经济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出现经济衰退迹象,市场需求萎缩,同时随着香港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新形势要求产业结构必须做出调整。在这个阶段,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转移到珠三角地区,本岛开始发展以金融、物流和商务为代表的服务业,实现了经济发展多元化。,香港产业升级路径;走向现代服务业,香港采取的策略是通过产业转移延续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失去了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大规模投资内地的方式延续。香港发展五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及信息中心)相一致的高级化生产和消费的综合服务业.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亚太总部和采购中心。不仅出现了一大批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的服务业,而且涌现了一大批为服务业服务的项目和机构,逐步形成了“服务业中的服务中心”。,香港的制造业只完成了产业转移,而没有完成产业升级,发展停留在以依靠降低生产成本维持短期竞争力为主要对策的阶段,没有能够及时进入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对策的发展模式。香港工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转型速度是十分缓慢的。,产业转移香港产业转移的历史,第一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内地生产成本低廉,香港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珠三角等地区发展,包括电子、玩具、服装、纺织、塑料、印刷等工业行业。利用其海外贸易窗口的优势,承接海外订单,向内地供应原材料、原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三角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香港在前,珠三角在后,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分工景象。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两地的比较优势,促进了两地经济迅速发展。,第二阶段:1990年代中以来 以香港为基地而在广东省从事生产的企业陆续向大长三角转移,形成珠三角与长三角并进的转移趋势。目前,香港仍是广东最大的外资来源,但长三角逐步显现出迎头赶上的势头。港商认为珠三角的在整体营商环境占有优势,但珠三角在基建和支持服务、以及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两方面得分相对长三角来说显得偏低。与第一阶段产业转移相似的是,转移的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等低附加值产业为主。,第三阶段;2006年以来 继制造业转移热后,由生产带动的生活性服务业,也已成为香港转移的一支生力军,并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特别是自实施以来,香港企业北上拓展服务产业十分踊跃。涉及的服务业为物流分销、金融、律师、会计、影视娱乐等领域,其中又以物流分销为主。一大批物流企业已在广东乃至内地成立独资企业,争占内地广阔的服务业市场。,香港产业转移的特点,1、“前店后厂”模式“前店后厂”的模式一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这种模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模式,是一种自发的、小规模的、分散的、短线的互补合作,因而存在着弊端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的逐步提升,该区域产品的价格优势也将逐步消失,旧的产业合作模式基础趋于削弱。因此,前店后厂模式面临着升级换代的压力。,2、从劳动密集型向服务业转型 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没有伴随着产业升级,因而制造业扔停留在传统劳动密集型等低附加值状态。但制造业的北移为香港产业转型腾出了巨大空间,推动香港逐步从以出口加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向以金融、贸易、物流、旅游以及专业服务业为主体的服务型经济。因此,随着内地对香港服务业的逐步开放,香港在大陆的产业转移有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成效和问题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效,制造业的转移使得香港转向金融、贸易、物流、旅游以及专业服务等服务员业领域发展。目前香港服务业总产值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超过,服务贸易出口总值位列全球前十名,香港已经成为可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商业大都会比肩的世界服务业之都。,香港的服务业出现集聚效应。大量服务机构在香港的集聚,使企业的各种服务需求都能在此得到满足,带动了上下游及相关的服务机构来香港落户,服务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形成了良性循环,配套越来越完善、领域越来越齐全,并逐渐成为全球服务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产业升级的问题,1、产业转移没有伴随着产业升级 香港的制造业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却没有完成升级。香港转移到珠三角的几万家企业绝大多数依然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厂,缺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原因之一,是香港背靠内地,“地利”优势使香港制造业在没有进行升级的情况下就往珠三角转移,通过珠三角的低成本优势延续了赚钱容易的局面,缓解了产业升级的压力。,2、产业空心化 香港的制造业尚未完成升级转型,已大规模地转移到内地。然而亚洲金融风暴的来临,使得支撑香港经济的主要产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以及运输业及服务贸易受到重创,房地产业一蹶不振,证券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变得空前严峻。,失败经验(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香港一贯奉行自由市场的准则,政府对市场采取不干预态度,使得香港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配合,与技术进步脱节,没有适时地完成产业升级。而韩国和新加坡则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迅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换代。,新加坡经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发展史,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转口贸易转向进口替代工业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转口贸易,但是随着东南亚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纷纷开展直接的进出口贸易,使得新加坡转口贸易额急剧下降。针对这一困境,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实行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进口替代工业来改变对转口贸易的依赖。,第二阶段:进口替代转向发展出口工业阶段。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国家,进口替代失去了马来西亚这块市场,其次由于此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正处于持续高涨期,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加坡利用了这一国际机遇,开始重点发展造船、电子和炼油三大支柱产业。,第三阶段:是产业结构的重组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加坡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失去了比较优势。1979年提出了在经济领域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使企业实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工业,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第四阶段:经济发展新方向时期.新加坡政府提出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工业的同时,着重转向优先发展有增长潜力的服务业,以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区域性服务中心。,第五阶段: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产业发展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美伊战争以及世界欧、美、日等市场需求不振等问题,给新加坡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为应付这种衰退,新加坡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性改变,在着重投资和效率的经济上引入创新,重组经济,使新加坡经济向更富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型经济方向转变,从而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经济环境。,产业升级路径特点(总部经济),1、发展总部经济的产业升级路径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主要归功于以下三点:一是特殊的区位优势是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契机和自然禀赋,新加坡有利的地理位置控制了印度洋与南中国海之间的两大关口之一,并且拥有一个一流的天然良港。二是新加坡政府为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入驻,根据不同的企业总部类别采取了各种针对性的亲商政策和优惠措施。,三是高效廉洁的新加坡政府进一步优化了“总部环境”,政府的高效和廉洁形象举世称道,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在世界各国共设5个办事处,却只有32个工作人员,十分干练,一项外国投资项目从申请到批准设厂,只需要10天至20天的时间。,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最为著名的总部聚集地之一,在全球贸易和国际金融业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外域跨国公司都选择了新加坡为进军东南亚的起点,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来实施其海外扩张战略。最新统计显示,全球有6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设在新加坡。,2、政府的积极、直接干预政策 新加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它强调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因而更重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不断的升级转型,以便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新加坡政府通过经济发展计划、直接及间接的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等种种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及产业的转型,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从而建立起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发展,香港完全转移制造业不同,新加坡走重视制造业发展,使制造业的产值比重维持在25的水平。为加快制造业的行业重组,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移到成本较低的亚洲邻国,新加坡则集中发展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效与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从1960年至今新加坡实现了十年一次的产业升级:从最初的蚊香、假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制药、造船、化工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目前的晶圆、水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从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到制造业、服务业并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商务中心。,总部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鼓励跨国公司在新加坡从事生产以外的工作,推广制造方面的服务如采购与测试,接着再吸引独立的服务项目,如物流管理等。截至2006年,重量级企业总部已增至415家。,失败经验(“高工资、高成本”决策失误),1985年新加坡实行“高工资”、“高成本”战略,希望通过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政策加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脱离,同时吸引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但是工资的膨胀适逢世界经济滑坡。一方面国际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成本大幅增加,削弱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85年新加坡经济出现了建国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韩国经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发展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 韩国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基于本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实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劳动力素质高等优势,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使韩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第二阶段: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韩国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转变和不断深化,重化工业取得迅速发展。利用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政府主导的重化工业发展到1980年完成了预定目标,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上升到50%以上。,第三阶段: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 进入80年代后,韩国政府对传统重化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形成出口主力产业。同时对精细化工、精密仪器、计算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并将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积极发展的产业。,第四阶段: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迈进 90年代以来韩国将信息产业作为新的发展重点,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1998-2001年韩国IT产业附加值的年均增长率达16.4%。IT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8.6%增长到2000年的12.3%。韩国国内制造业企业出现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产业升级路径特点,韩国经济跨越式发展背后的根本推动力量是韩国产业的压缩型发展。所谓“压缩型”发展模式是指韩国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迅速成长,在几十年里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韩国的这种产业升级路径可以概况为:大企业集团主导、出口导向、政府积极介入。,1、大企业集团主导 韩国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大企业集团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韩国大企业集团成长主要有以下途径:靠对水泥、化工、钢铁等产业的支援政策形成大企业;部分企业运用贷款低价接管经营不良的贷款企业,并以此为基础得到政府支持,加速扩张;部分大企业抓住了越南战争特殊需求的发展机会。,2、出口导向 韩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实行了有效的政府指导下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韩国出口导向型模式是根据国内外两方面情况作出的战略选择。韩国自然资源匮乏,需要外汇来进口粮食和自然资源;国内市场狭小,资金和技术短缺,劳动力供过于求。推行“贸易立国”方针,以出口为经济发动机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提升。,3、政府积极介入 韩国产业经济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主要体现在对生产要素的配置上。政府连续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计划是韩国经济发展计划的主体,是韩国产业发展的总纲,涵盖了各个时期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产业转移,一是韩国上世纪60年代曾大力发展过纺织、制鞋、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将其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二是韩国目前具有一定国家竞争优势的汽车、电子、钢铁、造船、石化和机器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在采用水平分工协作的方式转包一部分零部件生产到中国大陆。,产业转移的特点,韩国对华转移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转移由最初的以中小企业为主,转变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财团并驾齐驱。1985年至1992年,韩企对华投资平均每个项目的金额只有65万美元,2000年后,进军中国的大企业、大财团明显增多。三星、现代、LG、SK等大公司已经将中国法人视为“第二个总公司”。,二是转移地域由最初的主要集中在青岛、上海、沈阳、天津等大城市,开始向大城市周围的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一般来讲,韩国中小企业主要向中国的中小城市转移,大企业主要向大城市转移。三是转移动因由最初的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到中国投资,转变为为了开拓中国这个大市场而转移。,四小龙产业升级的比较,产业集群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企业集中在同一产业,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互相之间既合作也竞争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或企业制度。,第三部分 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理论类型,类型 根据产业性质划分:传统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集群(王辑慈,2001)根据资源来源划分:外生型产业集群,形成主要源于外资、外部因素的进入;内生型产业集群,形成主要源于 本地资源禀赋和市场、企业家创业(王珺,2002;孙炳申等,2002),产业集群的理论指标,指标1、区位商指数:指一个地方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之间的比值,以qij代表。用于测量某产业在某地区的比较优势或专业集群程度,可作为判断当地产业资源、经济优势和产业活动流向的依据。,当qij1,则可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qij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产业集群的理论指标,2、空间基尼系数:指某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当G值越大,表明产业在地区的聚集程度越高。*艾尔森和梅莱塞(1997)认为G值没有考虑企业规模的差异(如果该区有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但没有形成集群也会将G值拉高)。他们提出,有大企业存在的情况下,应用 除G值,作为修正。,产业集群的理论指标,3、经验指标:产业集群应符合以下测量指标(特色产业包括相关产业):,当地特色产业的企业数量/当地所有企业数量50 当地特色产业产值/当地工业总产值50 当地特色产业就业人数/当地总就业人数50 当地特色产业产品销售额/该产品全国销售额10 当地特色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10 当地特色产业产品的出口创汇额/全国该种产品出口创汇额10,产业集群的理论演化,演化布鲁斯科(Brusco)对意大利“新产业区”的研究发现:第一阶段:自发成长阶段(spontaneous growth),中小企业在没有干预措施的条件下自发形成了企业间分工与合作的网络化关系;第二阶段:机构促进成长阶段(institutionally enhanced growth),当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当地的政府、行业协会为群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集体服务(collective services)。比安齐(Bianchi)根据意大利专业产品区的经验提出产业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种子期:产业区企业产品主要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发展期:产业区企业市场已经拓展至外地,企业间生产分工得 到细化,初步形成对该产业区产品和整体形象的认同。成熟期:企业间形成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企业产品边际利润提 高,市场范围得以国际化。,产业集群的理论演化,范迪克(Dijk,M.P.Van)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研究,根 据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专业化分工程度,将产业集群的进 化划分为六个阶段:地理区位型集群(Locational Cluster):企业间大量存在模仿行为;市场型集群(Market Cluster):商人的作用重要,集群与海外市场有联系;劳动分工型集群(Labor Division Cluster):企业间的竞争和专业化分工关系建立起来;创新性集群(Innovative Cluster):具有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高技能的劳动力;功能齐全的产业区(Full-fledged Industrial District):具有完善的商业支持系统(Business Support Systems);技术级(Technopoles):区内企业存在着与R&D机构的互动。,产业集群的理论一般理论,一般理论产业聚集的成因:自然条件:气候、土壤性质、矿产、水陆交通政治因素:统治者邀请技术工人住在一起从事某种行业产业聚集的特征:与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念系统和协同创新的环境;生产垂直联系的企业群;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垄断竞争市场;竞争与协作并存;富有特色的本地信用系统。,产业集群的理论一般理论,产业聚集的优势:专业化分工:辅助行业、专门机械、专门技能、专业服务机构创新知识的积累:祖传知识、行业知识公开、设备、工艺组织的 创新、发明扩散快核心概念:外部经济,产业集群概览,浙江年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制造业和农副业小企业集群有519个;总产值达10-50亿的集群有118个,50-100亿元的集群26个,超百亿的集群3个;2001年产值总量达到5993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2004年总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产业集群概览,广东(1)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试点(2)全省产业集群统计数据 年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集群有148个;总产值达10-50亿的集群有60个,50-100亿元的集群15个,超百亿的集群10个;涉及产业: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 学、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工艺品、皮革、文体教育用品、金属制品、塑料、家具、印刷、金属冶炼、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农业;产业集群的就业总人口为322万。2004年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引导者 发现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并引导其发展促进者 采取措施促进出口、建立国外销售网络、与其他 政府进行贸易协商协调者 代表整个集群建立地区品牌、促进技术创新与推 广、提供专家咨询协助经营者 提供金融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第四部分 珠三角的集群升级,1、集群升级 产业集群升级是指通过创新实现产业集群整体附加值的提高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上竞争力的增强。,产业集群升级,2、必要性因为产品技术趋同转换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上升、本地竞争过度导致遭遇技术锁定和制度锁定的阻碍因为模仿导致的同质性竞争而使企业利润降低、创新动力不足导致集群衰落,3、集群升级的层次 汉弗利等人将产业集群升级置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上,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升级(Humphrey&Schmitz,2000):(1)流程升级,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是引入高级技术,提高投入产出比;(2)产品升级,从生产低产品转为生产高值产品;(3)功能升级,从基本加工到贴牌生产,到自己设计制造,再到自有品牌制造;(4)部门间升级,也称为链升级,即把从一个特定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4、集群升级的途径 实现四个层次的升级可以通过四个途径:(1)建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2)优化产业组织,如完善相关配套,加强分工合作(3)对相关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如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4)积累社会资本,如增强诚信,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产业升级与集群升级的比较,1、集群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产业集群的升级是产业升级的一种形式集群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层次,途径上基本相似最终的目的也是附加值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2、两者的差别产业升级主要解决的市场失灵问题,认为市场的力量无法如愿地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要运用财政,稅收,土地供应等杠杆,推行产业政策实现升级的既定目标;产业升级可能涉及从一产到二产再到三产的三次产业比例的调整,或从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的价值链的置換.,集群升级也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解决包括集群内缺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机构,产业配套和规章制度不完善,分工合作不充分等通常称为系统失灵的问题。集群升级不直接涉及通常意义上的三次产业比例的调整或从一个产业到另一个产业的置换。,3、集群升级的特殊意义 第一,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如IT产业等都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市场壁垒较高,它的启动和生存必须建立在一定资金量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要靠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来提供;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第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分工规律,安全性的产业结构,是那种没有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按照自身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产业或部门的竞争力,提高经济的安全度。,第三,从总体上看,珠三角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劳动资金双密集型、劳动技术双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而不

    注意事项

    本文(亚洲四小龙的经验.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