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弗莱明.ppt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8.6-1955.3.11),英国微生物学家。1881年8月6日出生于苏格兰基马尔诺克附近的洛克菲尔德。,亚历山大弗莱明的简介13岁时随其兄(开业医师)去伦敦做工,由于意外地得到姑父的一笔遗产,进入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学习,1906年毕业后留在母校的研究室,帮助其师赖特博士进行免疫学研究。,1918年弗莱明返回圣玛丽医学院,加紧进行细菌的研究工作。1922年他发现了一种叫“溶菌酶”的物质,发表了皮肤组织和分泌物中所发现的奇特细菌的报告。1929年弗莱明在不列颠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的研究论文,但未被人们引起注意。弗莱明指出,青霉素将会有重要的用途,但他自己无法发明一种提纯青霉素的技术,致使此药十几年一直未得以使用。,1939年,在英国的澳大利亚人瓦尔特弗洛里(18981968)和德国出生的鲍利斯钱恩(19061979),重复了弗莱明的工作,证实了他的结果,然后提纯了青霉素,1941年给病人使用成功。在英美政府的鼓励下,很快找到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1944年英美公开在医疗中使用,1945年以后,青霉素遍及全世界。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943年弗莱明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44年被赐于爵士。1915年弗莱明结婚,儿子是个普通的医生,夫人于1949年去世,1953年再次结婚。1955年3月11日与世长逝,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匈牙利1981年发行了弗莱明诞生100周年的纪念邮票。,发明成就,1921年,弗莱明和溶菌酶1921年,患重感冒的弗莱明坚持工作,在一培养基中发现溶菌现象,细究之下原来是鼻涕所致,由此发现了溶菌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做实验,亚历山大弗莱明,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做实验,1928-1929年弗莱明和青霉素,1928年7月下旬,弗莱明将众多培养基未经清洗就摞在一起,放在试验台阳光照不到的位置,就去休假了。9月1号,在工作22年后,他因溶菌酶的发现等多项成就,获得教授职位。9月3号,度假归来的弗莱明,刚进实验室,其前任助手普利斯来串门,寒暄中问弗莱明最近在做什么,于是弗莱明顺手拿起顶层第一个培养基,准备给他解释时,发现培养基边缘有一块因溶菌而显示的惨白色,因此发现青霉素,并于次年6月发表,最终使其获诺贝尔奖的论文。,人物评价,尽管弗莱明曾遭受非议,但毋庸置疑的是,青霉素已挽救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并且将来肯定还将继续挽救更多的人,这其中大部分荣誉还是应当归功于弗莱明,是他完成了最重要的发现。正如牛津病理学系主任哈里斯所说:“没有弗莱明,不会有钱恩及弗洛里;没有钱恩,不会有弗洛里;没有弗洛里,不会有希特利;没有希特利,则不会有盘尼西林。”,伟大的科学家,关于青霉素简介,盘尼西林又叫青霉素(penicilin)。由青霉菌(Penicilliumnotatum)所分泌的抗生素,主要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繁殖,其作用机制在於阻断细菌细胞壁的生成。,作用与用途,抑制繁殖期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起效迅速。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阴性球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白喉杆菌、螺旋体、梭状芽胞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拟杆菌亦有抗菌作用。青霉素钾、钠盐口服不吸收,且易被胃酸破坏,故不宜口服。tl/205/小时,经肾脏排泄。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猩红热、丹毒、肺炎、脓胸、扁桃体炎、中耳炎、蜂窝织炎、疖、痈、急性乳腺炎、心内膜炎、骨髓炎、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创伤感染、奋森氏咽峡炎、回归热、气性坏疽、炭疽、淋病、放线菌病等。治疗破伤风、白喉宜与相应的抗毒素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