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现代设计.ppt
中外设计史,德意志制造同盟与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同盟,1907年,德意志制造同盟(Deutscher Werkbund)成立于慕尼黑。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于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在它的成立宣言中,提出了这个组织明确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德意志制造同盟在1908年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上,建筑设计师菲什(Jheoder Fischen)于开幕词中明确了对机器的承认,并指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许多造型艺术家自认的社会的主宰,这些观点,都使得制造同盟以现代设计奠基者和发起人的姿态树立起在设计史中的地位。,对于制造联盟的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一位在普鲁士贸易局工作的官员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他是一位建筑师,1896年被任命为德国驻伦敦大使馆的建筑专员,一直工作到1903年。在此期间,他不断地报告英国建筑的情况以及在手工艺及工业设计方面的进展。除此而外,他还对英国的住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写成了三卷本的巨著英国住宅,并于他返回德国后不久出版。像许多外国人一样,穆特休斯为英国的实用主义所震动,特别是在家庭的布置方面。他写到:“英国住宅最有创造性和决定价值的特点,是它绝对的实用性。”回国后他被任命为贸易局官员,负责应用艺术的教育,并从事建筑和设计工作。,作为制造联盟的中坚人物,他由于广泛的阅历和政府官员的地位等优势,对于联盟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他来说,实用艺术(即设计)同时具有艺术、文化和经济的意义。新的形式本身并不是一种终结,而是“一种时代内在动力的视觉表现”。它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变德国的家庭和德国的住宅,而且直接地影响这一代的特征。于是形式进入了一般文化领域,其目标是体现国家的统一。他声称,建立一种国家的美学的手段就是确定一种“标准”,以形成“一种统一的审美趣味”。穆特休斯建议将柏林美术学校、德累斯顿美术学校合不来兰美术学校都改成建筑与工艺美术学校,认识到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张“要以合理、客观、功能第一与毫无装饰的新观念来代替传统的美术观念”,德意志制造同盟1914年科隆大展招贴依蒙克设计,德意志制造同盟的代表人物就是彼得贝伦斯。他出生于德国汉堡,早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04年开始,他便积极参与德意志制造同盟的组织工作,同时,又利用担任杜塞多夫艺术学院校长的职位从事设计教育的改革,1907年,他受聘于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设计顾问,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并以统一化,规范化的整体企业形象设计创造了现代企业形象设计(CI设计)的先河。其中,1909年他设计的AEG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由于造型简洁,适宜于功能要求而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他为AEG设计的企业标志,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另外,他运用简单的几何形式设计的功能主义风格的电风扇、台灯、电水壶等电气产品,也成为制造同盟设计思想的典范事例。贝伦斯的贡献还在于他所培养的学生中出现了三位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即格罗庇乌斯,米斯凡德洛和勒柯布希埃。因此,称他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奠基人,实不为过。,AEG公司的招贴画贝伦斯设计 1912年画面突出了以字体为主题的公司标志和产品,使他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奠基人之一。,电风扇1908年,铜电水壶1909年,贝伦斯十分强调产品设计的重要性。1910年,他在艺术与技术杂志上总结他的设计观时说,我们已经习惯于某些结构的现代形式,但我并不认为数学上的解决就会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对于贝伦斯来说,仅有纯理性是不够的,因而需要设计。1922年,他在制造联盟的刊物造型中他写道:“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使生活更为简朴、更为实际、更为组织化和范围更加宽广,只有通过工业,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又指出:“不要认为即使是一位工程师在购买一辆汽车时会把它拆卸开来进行检查,甚至他也是根据外形来决定购买的,一辆汽车看上去应该像一件生日礼物。”这表明设计的直觉方面对他来说是很关键的,也反映了他对产品市场效果的关注。,德意志制造联盟十分注重宣传工作,常举行各种展览,并用实物来传播他们的主张,还出版了各种刊物和印刷品。在其1912年出版的第一期制造联盟年鉴中,曾介绍了贝伦斯设计的厂房和电器产品。在1913年的年鉴中,着重介绍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装配作业线,希望将标准化与批量生产引入工业设计中。1916年,联盟与一个文化组织合作出版了一本设计图集,推荐诸如茶具、咖啡具、玻璃制品和厨房设备等家用品的设计,其共同特点是功能化和实用化,并少有装饰,而且价格为一般居民所能承受。这本图集是制造联盟为制定和推广设计标准而出版的系列丛书中的第一本。这些宣传工作不但在德国影响很大,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而且对欧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些国家先后成立了类似制造联盟的组织,对欧洲工业设 计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联盟在中立国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展览。自此以后,联盟逐渐把目光从国外转向国内,其思想中的国际主义因素让位于较实际面对经济状况的态度,强调把设计作为改善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手段。德意志制造联盟于1934年解散,后又于1947年重新建立。,男装海报赫尔维因设计1908年“慕尼黑海报之王”色彩与块面的有机结合是他最大的设计特点。,欧洲现代艺术运动的影响,20世纪初,欧洲大陆兴起了一场革命性的艺术运动,其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风格”和“主义”,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以“机器美学”的观点体现飞速变化的外部世界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这场运动中,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主义和构成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最为明显。,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在造型艺术中,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和强烈感的表现从而导致在方法上对客观形象作夸张,变形乃至怪诞的手法处理。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这决定于德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受到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斯泰纳的神秘主义的影响。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个集团组成:德累斯顿的“桥”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骑士”俱乐部(南德)。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呐喊,蒙克,1893年,布面油画,“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生命之舞,蒙克作,18991900年,布面油画,,桥社成立于1905年,它的创始人是凯尔希纳、黑克尔,尔后参加的有诺尔德、佩希斯泰因等。凯尔希纳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每一个人,每一个属于我们的人,直接地、毫不虚伪地表现出驱使他们进行创作的东西。”他们赞赏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对蒙克持肯定态度,而且对原始艺术怀有虔诚态度。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形式上起先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这只是总的画风。,在南德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活跃着另外一个表现主义集团,取名“青骑士”,成员有马尔凯、克利等。法国的德劳内在立体主义基础上的松散的几何形结构,大胆吸收色彩光学原理而创造的色彩技法,都给“青骑士”成员很大的启发,他们视他为“现代美术”的缔造者。青骑士集团的宗旨与桥社一致,但表现语言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任何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主要表现在康定斯基的艺术中。,蓝马,马尔克作,1911年,布上油画,,第一幅水彩抽象画,康定斯基作,1910年,,构图4号,康定斯基作,1911年,布面油画,“太阳将整个莫斯科融为一体,它象一支狂欢的大号,使人整个身心、灵魂为之震颤。它只不过是这部交响乐中使每一种色彩达到最最强烈程度的最后一个音符而已,不过它确实迫使莫斯科象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重复地奏出最强的音节。粉红色、淡紫色、黄色、白色、蓝色、淡黄绿色、火红的房屋和教堂每一种色彩都是一首独立的歌令人心醉的绿草、低声喃喃的树木和白雪,都随同成千个声音在歌唱,光秃秃的树枝奏出小快板,克里姆林宫那红红的、坚定庄严的围墙及上方精美的白色钟塔,象一声胜利的欢呼。”(康定斯基自传),在建筑设计方面,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建筑家艾利克门德尔松(Eric Mendelson,18871953)他在19191920年设计的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被誉为表现主义建筑的典型。整个建筑采用了令人捉摸不定的,没有明确的转折和棱角的,浑浑沌沌的流线型造型,酷似一件雕塑作品。与他同时期的建筑家汉斯珀尔齐格(Hans Poelaig,18691936)设计的柏林大剧院,也属于这种风格。,埃里希门德尔松爱因斯坦塔楼波茨坦,德国,19201924爱因斯坦塔楼属于门德尔松的早期作品并使他一夜成名。塔以爱因斯坦命名,因为在这个建筑中进行的光谱测量要验证他的相对论理论。塔楼里有一个望远镜,光被垂直传导到地下室,在那里再通过一个反射镜横向传导进行测量。富有雕塑感的外形是这个塔楼的一个特征:所有的组成部分如窗、门、台阶都好像是从一个整体上长出来的,如一株活着的有机体的器官。尽管塔楼主要被归为表现主义,这些特色却是典型的有机形式。,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这座建筑是西方现代绘画中的表现派在建筑艺术上的直接反映。现代派的建筑师往往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种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爱因斯坦天文台是由德国建筑师孟德尔松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设计的。它是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而建造的。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的相对论,在现代科学中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但它的理论,对于一般不熟悉现代科学理论的人来讲,则显得深奥而又神秘。建筑师就抓住了这一特点,设计了这座天文台。他使整个建筑的形体和外观,表现得十分奇特,并显出一种深奥莫测的气氛。,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是十月革命前夕在俄国流行的主要前卫艺术流派。它赞美工业文明,崇拜机械结构中的构成方式和现代工业材料,并力图广泛地运用于造型艺术和设计中。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埃尔李切斯基(El Lissitxky,18901941)在维也纳出版的论文集俄罗斯苏联建筑的复兴一文中阐明了构成主义建筑的宗旨:新时代建筑的理想是社会性,即通过建筑显示苏维埃国家的全民特点,通过建筑的物质要素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通过建筑文化的精神要素,提高全民族的审美素质。1937年建成的巴黎国际博览会苏联馆,是这一时期建筑的最高成就,它大量使用木构建成,体现了俄罗斯的民族传统,但它是完全采用现代机械化施工方法来完成的。方案的设计得为康斯坦丁梅尔尼科夫。,构成99,李西茨基作,192425年,木板上油画,,第三国际纪念塔,构成主义影响的海报设计 1929年,未来主义(Futurism)是由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发起的,主张艺术应当反映现代机器文明,反映速度,力量和竞争,是狂热的反传统的激进派。安东尼奥圣埃利亚(Antonio Santelia,18881917)是其代表人物,他设计的“契塔诺瓦城规划”,新城、有缆车的火车站和航空港等等,虽然没有得到实施,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理解和对城市规划的设想都表达了他“以技术改造文化”的设计观点。,爱国庆祝会,卡拉作,1914年,纸板拼贴,卡洛卡拉(CarloCarra,18811966)是最早的未来画派成员之一。在最初的艺术生涯中,他接受的是装饰画训练。12岁时他就跟着一位装饰画家学艺,1900年曾为巴黎国际博览会进行装饰设计工作。1909年,他进人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圈子,成为未来画派中的活跃分子。他不仅在那些未来主义宣言上签名,而且提出自己的宣言。在1913年发表的这份宣言中,他谈到“整体绘画”概念,主张“有音乐、噪音和嗅觉的绘画”。,塔巴林舞场有动态的象形文字,塞维里尼作,1912年,布上油画,,内心状态:告别,波丘尼作,1911年,油画,,新城市1914年安东尼奥圣埃利亚设计,Merz杂志1920年意大利未来风格影响下的平面设计.,海报 未来主义影响,风格主义(De Stijl),起源于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创办的风格杂志。它主张以最简单的几何语言来创造新的视觉形象,这种语言通常是水平线、垂直线、正方形、长方形等规整、呆板的形状,一种冷静、严肃的气氛。这个组织的画家,雕塑家们,如蒙德里安、杜斯伯格、里特维尔德等等,都从事建筑和工艺设计,他们的观点对包豪斯影响甚大。,灰树,蒙德里安作,1912年,布上油画,784x1089厘米,荷兰海牙市立美术馆藏。,海堤与海构成十号,蒙德里安作,1915年,布上油画,,红、黄、蓝的构成,蒙德里安作,1930年,布上油画,,百老汇爵士乐,蒙德里安作,1942-43年,布上油画,,施罗德住宅1922年这一住宅在西方现代建筑史上是属于“风格派”或称“新造型派”建筑。它的设计明显地受到以西方现代派美术家荷兰人蒙德里安为代表的几何抽象派绘画的影响,设计者是荷兰建筑师里特维德。整个建筑的外形是由简单的立方体,光光的板片,横竖的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组成。它可以说是蒙德里安几何形体派绘画的立体化。,包豪斯,1919年4月1日,在德国的魏玛创立了第一所新型的现代设计教育机构包豪斯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Bauhaus),这个词由是它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生造出来的,从1919年到1933年的14年中,它培养了整整一代现代建筑和设计人才,也培育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工艺设计风格,被人们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A、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B、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C、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D、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E、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设计理论方面,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作为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和创始人,格罗庇乌斯在他的包豪斯宣言中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一切造型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完整的建筑!美化建筑曾是造型艺术至高无上的课题,造型艺术也曾是大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今天的造型艺术存在着彼此分离、相互孤立的状态,只有通过所有工艺师有意识地共同努力,才能将它们从孤立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建筑师、画家、雕塑家必须通过整体和局部,重新认识和掌握多方面的建筑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作品再次充满曾丧失在沙龙艺术中的建筑精神。旧的美术学校要产生这种统一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连所谓的艺术都不能够传授。学校必须重新成为车间。仅由图案家和工艺家描绘和敷彩的世界,最终应该再次成为建筑起来的世界。由衷地热爱造型艺术的青年,如果能像过去那样从学习手工艺开始自己的道路,那么将来非生产的“艺术家”也就不会指责他们缺乏技艺了,因为他所掌握的手工艺给了他发挥才能的机会。,魏玛国立包豪斯纲领(摘要)艺术超越一切方法,它自身不能被传授,然而手工艺却不同。建筑师、画家、雕塑家就字面的含义来说,都是手工艺师。因此,作为一切造型创造不可缺少的基础,要求研修人员都必须在工作室、实验室、车间里接受全面的手工艺训练。我们应当在与院外的车间签署实习合同的同时,逐步建立本院的车间。学校是为车间服务的,总有一天会被车间同化。因此,没有老师和学生,只有师傅、技工和徒工。教学方式取决于车间的性质。从手工技艺发展为有机的构成。排除一切僵化,提倡创造性、个性自由而又严谨的治学精神。师傅的工作由研修人员协助。向研修人员介绍委托定货。具有广泛目的的大乌托邦建筑构思公共建筑、宗教建筑的共同计划。这个计划依靠全体师傅和研修人员建筑师、画家、雕塑家,为了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逐步协调一致的目的而携手并进。同国内手工艺界、工业界领导人保持经常的接触。通过展览会及其它活动与政府和民众保持联系。为解决在建筑框架内展示绘画和雕塑的问题,重新研究展览会的实质。通过工作之余的演出、讲座、诗歌、音乐、化装舞会,促进师傅和研修人员之间的亲密交往。从而建立开明的礼仪。,1、早期阶段魏玛时期的包豪斯(19191924)魏玛时期是包豪斯的草创时期,在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宣言中所显露的观点得到了探索性实践,首先,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谓而代之以手工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并要求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技能,因此,作为师傅的导师,不仅有传授艺术造型、色彩等绘画内容的“形式导师”,还有担任技术、手工艺和材料部分教育的“工作室导师”,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教学工作。魏玛时期的这种教学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包豪斯发展的基础。在“形式导师”中,较早的伊顿(Johnnes Itten,18881967),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9711956),后来的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克利(Paul Klee,18971940)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接替伊顿的艺术家纳吉(Lasxlo MoholyNagy,18951946)对基础课程中构成内容的建立作出了贡献。1923年,包豪斯举办了第一次作品展览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研修人员要接受(一)手工艺、(二)素描、色彩、(三)、科学和理论的训练。(一)、手工艺训练在逐步建成的本院车间和与研修人员订有实习合同的院外车间内进行,包括以下范围。雕塑家、泥瓦工、石工、木雕家、陶瓷工、石膏工。铁工、小五金工、铸工、车工。木工。装饰画家、玻璃画家、镶嵌工、珐琅工。铜版画家、木版画家、石版画家、美术印刷工、雕金工。织工。手工艺训练乃是包豪斯的教学基础。研修人员必须学会种手工艺。(二)、素描和色彩训练包括以下范围:徒手记忆画、想象画。头像、人体、动物的素描和色彩。风景、人物、植物、静物的素描和色彩 构图。壁画、板绘、神龛的制作。装饰纹样设计 字体。结构图和投影图。建筑外部、庭园、室内装饰设计。家具和日用品设计,科学和理论的训练包括以下范围:美术史不是风格意义上的讲座,而是为了进一步积极地认识历史上的制作方法和技术。材料学 解剖学来自活的模特儿。物理学、化学的色彩论。合理的着色方法。簿记、合同、承包的基本概念。与整个艺术和科学的领域有关系的个别讲座。课程类别 徒工课程、技工课程、青年师傅课程在这个纲领中已经具备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那就是注重技术因素与艺术因素的合理配置,注重基础、专业与理论的共同教育和训练,其中还融进了对经济内容的重视和能力培养。因此,它所奠定的包豪斯教学体系,作为集技术、艺术、经济于一体的核心内容,已远远超越了单纯艺术学院或理工学院的范畴,而成为独立的专业化的设计院校。纲领的内容影响到包豪斯在魏玛时期的教学方式,由工作室导师和形式导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力量,担任着教学工作,谓之“双轨制”教学,以协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这种方式为包豪斯培养了第一批自己的新的教师。他们的实力和水平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导师,因此,迪索时期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作了进一步改进,废弃了“双轨制”,在课程内容方面也更加趋向完善。,包豪斯展览会招贴 朱斯特史密特设计 1920年,售报亭拜耶设计1924年,MT9/ME1台灯 1923-1924年,茶壶 布朗特设计 1924年,2、迪索时期的包豪斯(19251930)1925年,由于魏玛政府的反对,包豪斯被迫迁到迪索,继续自己的事业,这时,包豪斯已有了自己培养的毕业生来从事教学,在全部的12名教员中,这样的毕业生就有6名,他们是阿尔柏斯(Joesf Albers),拜耶(Herbert Bayen)、布鲁尔(Marcel Breuer)和辛柏(Hinnerk Scheper)、斯托兹(Gunta Stolzl)。教员结构的变化带动了教学方针的转变,格罗庇乌斯放弃了二人共同教学的方法,改为一人制,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也趋于完善。这一时期由格罗庇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新校舍以及各实习车间设计生产的创新产品成为包豪斯走向成熟的表征。包豪斯新校舍本身便是现代建筑的杰作,它在功能处理上有分有合,关系明确,方便实用,造型简洁清新,空莘变化丰富,完全打破了古典主义建筑的设计传统。金属制品车间的布兰德(Marianne Brandt)于19261927年设计的台灯,不仅造型简洁,功能完美,而且是由莱比锡一家工厂批量生产的,在家具车间,布鲁尔设计制造的钢管椅,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1927年,由于种种舆论压力,格罗庇乌斯辞去了校长职务,建筑师汉内斯迈耶(hannes Meyer,18891954)接任校长。他上任后,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的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的委托。然而,迈耶过于极端的政治主张,却为包豪斯带来难以补救的灾难,1930年,他被迫辞职。,包豪斯新校舍1925年,根塔斯托茨壁挂1927-1928,包豪斯在迪索时期的课程内容分为六大类:1必修基础课 2辅助基础课 3工艺技术基础课(如金属工艺、木工工艺、家具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编织工艺、墙纸工艺、印刷工艺等)4专门课题(如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展览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等)5理论课(艺术史、哲学、设计理论等)6与建筑专业有关的专门工程课程。其中,最为具有创造性的是“基础课”设置,在包豪斯,基础课由几个教员分别担任,他们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各不相同。如:康定斯基的课程:1)自然的分析和研究 2)分析性绘画,克利的课程:1)自然现象的分析 2)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 纳吉的课程:1)悬体练习 2)体积与空间练习 3)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练习 4)结构练习 5)肌理与质感练习 6)铁丝与木材的结合练习 7)设计绘画基础 阿尔柏斯的课程:1)组合练习 2)纸造型 3)纸切割练习 4)铁皮造型练习 5)铁丝构成练习 6)错觉(i11usion)练习 7)玻璃造型练习,华西里钢管椅布鲁尔设计第一把钢管椅1925年,成组的桌子 布鲁尔 1925-1930年,休闲椅 1928-1929 布鲁尔为索耐特公司设计,茶壶 布朗特设计 1928-1930年,海报拜耶设计1927年,电影裤子海报奇措德设计1927年,3、柏林时期的包豪斯(19311933年)1930年8月,米斯凡德洛接替包豪斯校长职务,着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首先摒除校园内的政治倾向,使之较为单纯地成为专业的设计学院,同时,将教学的重点彻底转移到建筑设计上来,课程也因此而作了大规模的调整和修改补充。他的种种努力并没有维持住包豪斯的生存地位,1931年,包豪斯被迫迁往柏林,政治气氛的进一步恶化,终于使包豪斯于1933年8月彻底解散。学校中的教员和学生大部分都流散在欧洲各地,1937年以后,他们多数移居美国,并在新的国家开始发展,将包豪斯的精神和经验传播到世界各地。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现已成为世界许多艺术、设计院校的参照范例和构架基础;它培养的众多的建筑设计师和其他领域的设计师把现代设计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度。并与它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起,成为现代设计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巴塞罗纳椅 密斯设计 1929年,拼贴画受到纳粹攻击的包豪斯 设计学校1932年,包豪斯的存在时间仅仅14年,但它却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各种类型的设计院系都拥有包豪斯教学体系不同程度的内容,特别是其所首创的“基础课”教学,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以独立的而又互相作用的形式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使视觉设计教育摆脱了艺术家个人化、自由化、非科学化的主观倾向;包豪斯对于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面貌的教育,已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起源;包豪斯所坚持的工作室(车间)制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以往纸上谈兵的局限,同时,它所主张的与企业界、工业界的广泛联系和接触,使学生有机会将设计成果付诸实现,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天地。,芝加哥学派,1871年,芝加哥城大火,将市区大批木结构的简易房舍烧得精光,“但这把火却给建造这个新型大都会创造了条件,为利用一百多年来欧洲发展起来的新建筑材料和新技术,提供了一显身手的场地。”来自四面八方的建筑师纷至沓来,为了节省土地,市政府对征用土地规定了苛刻的条件,以迫使建筑师在设计中增高楼层,扩展空间,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现。在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芝加哥的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趋向简洁独创的风格流派,芝加哥学派由此而生。芝加哥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更加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精神。这一学派虽然包括了众多的建筑师,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沙利文(Louis H.Sullivan,18561924),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先后在美国和欧洲从事过建筑设计。经过多年的建筑设计实践,他第一个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美国设计界多年以来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他曾说过“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有一种形式,一种外部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些什么,以及如何和别的东西区别开来。”据此,他提出,要给予每座建筑以适合的和不错误的形式,才是建筑设计的目的,“形式永远随功能,这是规律。”“哪里的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沙利文以他在14年中设计的100多幢摩天大楼明确地彰显了自己的观点,为现代设计运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虽然由于折衷主义的回流,使他的室内设计中常常带有与功能主义大相径庭的新艺术运动风格,但是他的贡献深刻地影响到统治建筑界近半个世纪的功能主义的建立。,沙利文设计18861889年,Auditorium Building芝加哥,美国,18861889阿得勒&沙利文十九世纪芝加哥发展成为一个蓬勃的工业城市,而它却几乎毫无任何文化生活。于是富有的市民便决定建一座戏剧音乐厅合一的剧院。在这个Auditorium Building里,在音乐厅的旁边还有办公空间和一个旅馆。该建筑的外形标志着沙利文与(当时的)复兴风格的决裂。外立面简洁而清晰,而内部构形却优雅自由。建筑的高潮在大演厅:在惊人的空间外,沙利文也知道许多当时最新的技术和对电灯照明和机械通风的新颖的解决办法。这些都与金色的装饰高妙地结合在一起。,Guaranty Building(格瑞特大厦)布法罗,纽约州,美国,18941896阿得勒&沙利文由于十九世纪末地价的上涨,往高出建造就变得越来越急需。诸如钢筋结构和载人电梯技术革新正好支持了这种发展。沙利文是最早在这个新的挑战中给建筑以独特而适宜的外形力量的人之一。通过一个纵向的分配,他强调了这种按当时标准惊人的高度。该建筑纵向功能性的的分层:底层为商店,上面为办公楼层,顶层为大楼工程技术服务,在底座、中段和顶部的装饰中反映出来。立面用装饰富丽的瓦(Terra Cotta),使得该建筑以一种微妙的方式令人联想到生命。,楼梯扶手的金属装饰,蒙纳德诺克大楼1891年,Schlesinger&Mayer百货大楼芝加哥,伊利诺伊州,美国,18991904路易H沙利文Schlesinger&Mayer百货大楼的设计想法是底层为百货公司,上面楼层为办公空间。那时,百货商店是对建造方式一种新的挑战,人们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形式来适合它。建筑的钢筋骨架使得通过空间的自由分配而对功能进行有机回应成为可能。同时也使立面上能承受商店巨大的窗户来吸引行人的视线。建筑立面再次展示了沙利文典型的三分建造法。最底下的两层装饰华美。原有的房顶于1906年Burnham&Co.公司加高该建筑时被拆除。,芝加哥百货公司 大楼沙利文设计 18991904年,第二代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兰克赖特(Frank.L.Wright,18691959),他曾在沙利文的事务所中学习和工作过,后来,他独自开设事务所,以不知疲倦的精神勤奋工作,成为最为著名的国际建筑设计大师之一。赖特的设计观念主要有以下几点:A、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它们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外部空间)。B、注重室内空间的合理性,要做到舒展、自由,小空间的分割要注重其流动性,可以自由开合(内部空间)。C、注意采用天然材料,以求得与自然界的协调。D、室内空间和陈设着重低层布局,显得有几分日本式室内的面貌。他根据美国中西部的草原特色,融合浪漫主义风格创造了著名的“草原住宅“(Prairie House),之后又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罗伯茨住宅(1907年),罗比住宅(1908年)等等。1936年,设计的“落水山庄”是他合理主义建筑思想的典型代表,也是现代建筑史的里程碑作品,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使“有机建筑”的理论达到了完美的表现境地。1943年,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设计,也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梅耶梅住宅1920年,梅耶梅住宅1920年,2)Unity TempleOak Park,伊利诺伊州,美国,19041907Unity Temple是为芝加哥郊区Oak Park的一位派教徒而设计的教堂。赖特自童年时代起就由于家庭传统的原因而形成了神为一位的世界观。这里,他试图把这种一切生灵皆归于一统的观念和人的尊严通过建筑的形式表达出来。该设计标志着赖特的一个重要突破。他发现,一个建筑的根本并不在于墙体和屋顶,而在于它们之间的空间。传统建筑用边界绕出一个内部空间。而赖特反其道而行,通过对空间的划分而介入对空间连续性的感受。这个被从边界“解放出来”的空间对于赖特而言相当于“自由”的人在建筑上的对应,它是赖特本人与基督教一位派所共持的一个理想。,落水别墅熊跑溪,宾夕法尼亚,美国,19351939落水别墅是为考夫曼家设计的周末住宅。埃德加J考夫曼是匹兹堡一个有钱的商人,在宾州西部的小山里有一片有瀑布的地。赖特没有把房子放在瀑布的对面,而是直接在瀑布正上方,从而创造了一种戏剧性的关系。由于房体用天然石头的缘故,房子看起来就象是从石头上长出来的似的。与之形成强烈对比:水泥做的细长的阳台在空间中水平地伸展出来,在内外之间构成了一个流动的天桥。建筑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流动的空间和天然材料的使用使这座房子成为赖特对有机建筑诠释的最美的例子之一,并成为现代建筑无可争议的杰作。,(3)所罗门R古根海姆艺术馆纽约,美国,19431946,19551959纽约的这个古根海姆艺术馆属于赖特最后的设计之一。早在1943年最早的草图就出来了,而建筑却直到1959年赖特死后一会儿才建成。这个展览馆的的主动机是一个绕中心大厅螺旋而上的画廊。游客从入口大厅坐电梯达顶层然后慢慢顺着画廊溜达下来。内部空间靠中央大厅顶端的大玻璃穹顶和画作顶部的狭缝采天光。与赖特那些融汇在风景中的住宅设计相对,这个建筑不朝其周围环境开放。它将游客的注意力全部引向内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