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博物馆设计分析.ppt
云南省博物馆设计分析,项目名称: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建筑师:香港许李严建筑师设计有限公司地点:云南 昆明 官渡区广福路6393号云南省博物馆新馆面积达6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34.2米。由香港许李严建筑师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新馆建筑理念来源于云南著名的“石林”自然体态,外形呈正方体,平面呈“回”字形,取意于云南彝族“一颗印”式传统民居建筑,建筑贯穿多层的狭长缝造型,隐喻驰名中外的“石林”景观。,项目概况,区位与环境,区位与环境场地北接广福路,西临宝象河,东临文化中心广场,南俯回迁小区。区内地势平坦,没有障碍物。场地西北对角地块为刚刚整修完工的官渡古镇。景观方向为东侧规划广场、西侧宝象河景和西北角官渡古镇景观。,交通组织1、场地外部入口:进出入场地的外部主要入口设置在广福路上两地块相交的共用入口广场。沿共用文博广场有车道进入场地南侧环路。西侧环路向北在广福路设辅助车行出入口。主要步行广场设于东侧角部,西侧角部设辅助步行广场。,2、车行组织:车辆进入场地后有周边环路到达场地内各功能区,此外其它路面交通均受到严格的限制,有组织地进入各车行入口:观众下落处、大客下落处、贵宾下落处、临展下落处,服务车辆如临展货运入口、文物货运入口、其它服务下落处直接进入地下层。,3、步行流线:步行人流主要从东侧和北侧的主次两个入口广场进入,也可从文博广场和宝象河岸广场进入。由于采用了微地形坡形屋广场绿地手法,将公众人流从中部和北部完整相连。,4、静态交通:主要的公众地下停车库设于场地北侧角部,由地下车道进入。主入口文博广场设大巴停车场,东南高地设贵宾停车区,南侧设内部停车场。,这座占地150亩、建筑面积达6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4米、高39米、地面5层、10个展厅的博物馆,源自我省传统民居“一颗印”式方形建筑,贯穿多层的狭长缝造型,呈现出石林风化后粗糙嶙峋的体态特征,外墙采用红铜色金属铝穿孔板,单体图案多达11种,10000平方米外墙面按照阿罗线走向形成了8600多种起伏跌宕、变幻万千的壮观图案,在不同光影效果、不同时间段、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起伏跌宕、变幻无穷的艺术美感,寓意云南“有色金色王国”、红土高原的深刻内涵。正方体造型的主体建筑取意于云南传统民居建筑,而在外立面的设计中,错落有致的折面体和贯穿多层次的长缝造型则是经过抽象化的石林的表现形式。镶在外立面上的一块块铝制金属片都打了孔,可是每块的孔都不一样,每一块都有不同的角度和通透度,期中穿孔的图案有疏有密,使其更接近石头的肌理,就像设计团队那一次的日出观感一样,在不同的日光条件下,博物馆整体也会变幻出暗红或是金黄的色彩。,平面分析,该场馆总体建筑分为三层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建筑材料分析,几千年雕刻的自然地质景观,原始戏剧性的地理,保存脆弱的珍宝箱子的想法,使建筑隐喻为一个文物的组装容器。同时,外墙全部采用金属穿孔板,上面涂抹了一层古铜色的涂料,不仅起到了隔热效果,也巧妙地展现了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地位。,表皮肌理简洁的正圆配合简洁而现代的彩云图案,为博物馆奠定一个大气新颖的形象基调。配合图案在建筑内层设置的发光二极管LED灯在夜间将为建筑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富于图案和色彩变化的新感觉。在整体格律控制的基础上,局部突出或显现的青铜“浮云”造型形成画龙点睛的效果,为整体增添一种庄重感,又强化了博物馆建筑的身份。,设计灵感入口处以一线天为灵感,装饰金属片以狮子状镂空花纹这个设计的灵感取自石林的“一线天”,金属板上密密麻麻地采用了石寨山滇王墓中文物的图案,是一个张着大口的狮子,“这里面所有的设计都是根据云南的历史和文化来设计的,入口处的设计也是希望观众在刚进馆时就有别有洞天、豁然开朗的感觉。,大堂上最大的亮点当属正面悬挂空中的“玻璃盒”,它重达400吨,2层高,共320平米大小,通过桁架反吊下来悬挂在大堂之上,其安装节点则采用了桥梁结构的安装方法。这也是省博新馆的一项重要专利。,作为观众进馆后第一个到达的位置,有着22米高、长宽各40米,共1600平米开阔区域的大堂,是开展各种公众活动的好场所。在大堂的四周,依然采用了“会呼吸的博物馆”这一理念,三面打孔的金属板倾泻而下,同样是模拟石林风化后粗糙的肌理效果,加上4个顶上天窗和4个地面种满各种植物的庭院,也保证了良好的采光和采风。而在金属板的遮挡下,还是可以看得见楼层中人流的走动,“是那种隐隐约约地看到,也不会互相影响,我们就是想创造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感。,大堂分析,功能分析把不通的功能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楼层中;各功能区拥有独立的交通流线,层面间呈现互相交叠而又不相互交叉的良好布局空间。针对博物馆和云博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布局。功能分析图:基本陈列、临时陈列、专题陈列、文物收藏、培训教育、文物科研、学术研究、观众服务、安防警队。,陈列设计:二层、三层的基本陈列和主题陈列的4000平米展厅被分解为大小不等的四个空间单元,正好将连续的主体陈列划分布展节奏,提高参观效果。沿两层展厅的周边设置2米宽的检修走道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光资源容器”,为每个展厅都争取到宝贵的自然采光,并恰到好处的运用与云博的综合陈列展览。临时陈列放置于沿街层的上下各四米高度,让观众既可以从微地形的缓坡上进入临时展厅,也可以从下沉4米的半地下通道进入临时展厅。此外,半地下通道还可以让临时陈列的货柜车直接驶入展厅,提高使用效率。临时展厅有一半的面积可以得到自然采光。,室内设计分析:室内设计最大的亮点来自于“云南看云”第三极空间的引入。将所有的室内公共走道增加采光层次而实现自然采光照明。独立的“仪式大厅”通高31米,可以胜任举办正式的国家级政府接待任务。从高处周边4米的缓坡顶上进入博物馆后,缓步来到“浮云”之下的宽大的序厅,周边是一个茂密的“云南雨林”园林,给人独特的地域感受。,空间体验,如今的博物馆,早已不再是单纯展示文物那么简单。还原历史场景,成为发展的一个共识。对于横跨二三层、从5.3亿年前的云南虫,一直展示到1949年云南和平解放的梳理大历史的展览,历史场景的还原无疑至关重要。一路观之,从元谋人牙齿与身体的3D投影展示,耿马石佛洞外人、野鸡与熊的生存共处,到滇池畔贝壳堆到几米高的天子庙贝丘遗址,完整1:1规格还原的东晋大族霍承嗣的壁画墓,再到明朝云南人郑和下西洋时的船只复原,都足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镂空的屋顶,实现了对自然光的有效利用,在达到节能环保目的同时,满足观众渴求贴近自然、回归淳朴的心理诉求。,简洁,无过多划分展厅,灵活划分,祥云图案的柱底,与周边环境相契合,更是对中华文明之光的一种体现。,古人生活场景复原,昭通名门霍氏墓葬墓室复原模型,大厅宽敞明亮,充满竖向视觉感,由玻璃和钢结构组成,空间和材料的表面都显得温和而细腻。,火车模型车厢内部,逛累了,你也可以进来稍作休息。,The end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