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ppt
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2013/11/27,“革命可以救国,教育则可以兴国。”,教育是国家强盛之根本 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最终命运。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教育乃是整个国家教育之根本。人的智慧和才干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积累和培养得来的。此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思想品德的最佳时期。所以,小学教育可谓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众所周知如若将小学教育抓好,必然有利于以后的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以至高端教育。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讲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高分,高深学率才是王道的背景下,虽然自建国以来教育经过了多次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几点思考虽然不是什么新的问题,但即使是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依然是问题。这也代表了一个普通老百姓对我国教育改革的美好希望。,案例导入,小兵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同学的喜爱最近,小兵辍学的消息让老师很苦恼。原来小兵爸爸认为小兵已长大强迫小兵跟他在家务农,老师得知后,跟小兵爸爸进行了深刻的谈话,告诉他,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个适龄儿童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小兵爸爸很困惑,什么是义务教育呢?,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的前世今生,现如今农村义务教育落实现状,现如今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4,1,2,3,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所谓义务教育是在198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被正式提出,在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上修订通过,用来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前生今世,义务教育的发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该法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中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8年,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该省(区、市)200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颁布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省(区、市)制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免学杂费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农村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严峻。2004年,中央党校组织的“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先后奔赴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辍学率出现了较大反弹,并不是2002年统计所说的小学和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8.6和90,辍学率远远高于普九所规定的3,在很多地方达到了6以上,一些农村学校不惜采取造假的办法来完成“普九”任务,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义务教育落实现状,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广,以及现在的农民工热潮,许多家长将孩子带出去上学,导致农村儿童数量减少,学校人数随之锐减,从而出现撤并学校现象。学校变少了,孩子们上学就集中了,但是路程也变远了,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近几年屡次出现孩子上、放学途中发生意外伤亡事故,足以说明。,1、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据调查,近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比例有上升之势。根据数据,保靖县2004年农村中学初中报案数为15082人,2005年春实到数13940人,2004年秋至2005年春半年辍学率为7.57%,比2003年秋至2004年春半年辍学率5.57%,上升了2个百分点。,家长不重视教育,学生学习没有目标 由于大学费用高涨、以及就业压力,现在农村读书无用论泛滥。很多家长认为,反正读多了书也找不到工作,还要加重家里人的负担,不如少读。于是,很多孩子在家长这样思想的指导下,从小学起就厌学、贪玩、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没有几个认真读书的,把读书视为9年义务教育任务,早点混完玩完。,2.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缺额增大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义务教育投入的缺额越来越大,全国大多数省的缺口已达到上亿,并且目前尚无有效的办法来弥补这一缺口。“一费制”,“两免一补”,“两基”攻坚,这些政策实施执行以来,在财政保工资的大多数农村学校,这样教育公费就缺口增大。,“两免一补”,“两免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实行“两免一补”是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德政之举,也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界定标准:,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补助标准:,免费教科书:每生每期按实际书款减免;免杂费:小学每生每期70元,初中每生每期90元,特教每生每期70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每人每年750元。,3、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 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转,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弄钱。部分农村中小学在收取学费之外,还收取班费、信息技术费、期末试卷费、通宿生收取寄宿费等,教师奖励基金和选订课本费均已列入学校收费范围之内。甚至有些学校还收的早餐费、纯净水、教辅资料、保险费、防疫费 等。,择校之风,择校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我国中小学阶段已经陷入了“政府一边禁,家长一边择”而且愈演愈烈的怪圈。近年来,各级政府屡出治理择校费禁令。今年4月,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还联合下发了规范教育乱收费的实施意见,要求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乱收费问题,严禁捐资助学与录取学生挂钩,严禁向学生收取与入学挂钩的人和费用。然而,各种禁令并为遏制家长择校的热情,禁令之下,择校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由择校费变成“捐资助学费”、“赞助费”、“借读费”。根据审计署的审计公告,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国违规收取的择校等费用已退还学生或上缴财政3.84亿元,占审计调查发现此类违规资金总额的76%。这个数据只是择校乱收费的冰山一角,从侧面反映了择校问题的严重性。,“只要学校之间客观存在较大差距,只要家长还有一点能力,择校就不会消失。谁也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上!”在择校的问题上这位家长的话引起我们的深思,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校的择校费的确应该取消,但现在的禁令效果能有多大却要打个问号。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导致择校行为存在,说取消择校费,但还是会有赞助费的存在。这背后还是要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重视薄弱学校,有关部门的作为还不到位。关键问题是要能够建立义务教育的经济保障体系,对薄弱学校进行帮助,否则不可能真正地取消择校费。我们不希望看到禁止择校费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幌子,我们期待着终有一天择校之风能够被杜绝,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平等的义务教育。,4.不同程度的危房威胁着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现在全国大多数农村学校危房面积较大,包括厕所、教室、宿舍、食堂、礼堂都存在大面积的、不同程度的危房现象。一部分村小学校仍租用民房上课,旧危房没有消除,新危房却不断增加。2税费改革后,危房改造资金链断裂,加之贫困县办学条件差,底子薄,危房改造的任务越来越艰巨。,5、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师资队伍不够强大 农村学校大都基础设施参差不齐,一些学校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程度。甚至图书室、阅览室、理化实验室、远程教育室、语音室、音乐室、体育室等都没基本的配置,教具方面也陈旧不堪。据统计,全国农村小学、中学任课老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26.68%和37.31%,而在城市小学、中学则分别达到61.12%和98.39%。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优秀师资流失严重,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下滑。,尽管现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改革,学校减免了学生的学杂费,办公经费也由政府财政拨付,但是农村小学的校舍和硬件设施配备上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只有9名学生和1名老师的农村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1.提高认识,保障义务教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完善办学管理体制,3.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4.建立稳定 的经费投 入保障机制,1、提高认识,保障义务教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世界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超越(美国对英国、日本对美国、亚洲四小龙对西欧)最根本的经验在于,它们通过超前和加速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人力资本,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实行了12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中国要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就要加快人力资源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就必须加大对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尽快实施12年制义务教育。,2、进一步完善办学管理体制 一要建立以县为主,乡、校职责明确,政令畅通的教育管理网络。二要建立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校舍改造、维修和建设的良性运作机制。四要建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的约束机制。五是规范教育行为。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3、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政府是发展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要进一步明确中央、省、县在发展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及时到位正常发放4、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总 结初等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能及时发现农村教育的问题,就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只要我们能迈出一小步,最终就会取得一大步的成果,希望有关部门能听取我们的意见,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