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 资源ID:5180597       资源大小:182.7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懂得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2、熟悉土木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分析处理方法;3、加深理解工程与地质、地质与工程的关系,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后续课程知识 给以一定的感性认识。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2012年6月1819日地点:沙坪坝区嘉陵江沿岸,实验室三、实习内容实习内容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习。野外实习是去嘉陵江沿岸观察,室内实习为岩石的鉴别。四、野外实习内容 地层岩性的认识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火成岩(岩浆岩)和变质岩。1. 侏罗纪及第四纪沉积层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环境中,先前存在的化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 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 成岩等地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质及生 物残骸等一些物质组成。沉积岩的结构按其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 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 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绝大 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观察点2附近红砂岩:生产于侏罗纪,因其含有赤铁矿等矿物,故颜色偏红。下图为观察点1附近的岩石左图呈紫黑色,坚硬。右图呈棕色,砂岩。2. 硬质岩及软质岩的结构构造硬质岩:饱和湿度下岩石试件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大于29.4MPA,如花岗岩、闪长岩、 玄武岩等岩浆岩:铁质、钙质胶结的砾岩、砂岩、石灰岩、泥质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片 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等变质岩。软质岩:天然湿度下岩石试件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4.9 -29.4MPA,如疑灰岩、浮石等 岩浆岩;泥砾岩、泥质页岩、泥质砾岩、泥灰岩、泥岩以及因风化而强度下降底至4.9 -29.4MPA 的硬质岩。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地块和地层中产生的变形和位移形迹。地质构造按其成因 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层理:指岩石沉积过程中的原生成层构造,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 色在垂直方向发生改变时产生的纹理1. 岩层产状及测定岩层产状:岩层在地壳中展布的状态。通常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确定。岩层产状有两种表示方法: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如205 /65,即倾向为南西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NW65°或SE65°象限角表示法:一般测记 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 左图观察点4附近,民居下侧右图:观察点9:华子良脱险处水平岩层:倾向南偏东45°,倾角2。2. 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左图:滑坡:斜坡部分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失去稳定,发生整体下滑的现象。 右图:裂隙裂隙是断裂构造的一种,通常把岩体中产生的无明显位移的裂缝叫做裂隙3. 单斜及水平构造、向斜构造、背斜构造磁器口向斜:华子良脱险处倾向北偏东80°,倾角:34°4. 地质构造与边坡稳定性(含危岩)。危岩:是指位于陡崖或陡坡上被多组结构面切割,在重力、地震和裂隙水压力等诱发因 素作用下稳定性较差的岩石块体。危岩的形成、失稳与运动属于斜坡地貌动力过程演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破坏失稳具有 突发性、致灾具有毁灭性的特点。观察点4附近:危岩观察点9:华子良脱险处危岩处理方法:A.隔绝危岩,防止他人靠近B.砌片石封闭危岩底部裂痕或缝隙C.砌片石在危岩下部支撑D.清理危岩5. 地质构造与地下工程(人防工程)锚固:在岩石或土壤钻孔或挖井后灌入混凝土,也有在底部用高压灌浆的固定方法。锚 固后,被锚固体的承载力决定周边的剪力和锚底的阻抗力防空洞:是在抗战期间,为了躲避敌人炮火的轰炸,用来保护人身、财物的安全而挖掘的洞穴。防空洞:左图为观察点2附近,右图为观察点4附近 各类地质作用1. 河流地质作用及地貌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有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A. 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在运动过程中对河谷岩石进行的破坏作用称为侵蚀作用。其主要 通过冲蚀、磨蚀和溶蚀三种形式对河底及两岸进行侵蚀。1) 下蚀作用下蚀作用的强度首先与流速和河水中的泥沙含量有关。此外,还与河床的岩石性质及地质构 造有关。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又使河流向源头伸长。分水岭不断遭到切割剥蚀,河 流的长度不断增加,以及河流的袭夺现象都是河流溯源侵蚀的结果。2) 侧蚀作用河流一携带的泥沙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动能和溶解力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 宽的作用称为侧蚀作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平原区的河流,由于河床坡度较为平缓,侧蚀作 用占主导地位。B. 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主要通过对碎屑物的悬运跃运和推运三种方式来进行搬运。 碎屑物以何种方式被搬运,主要取决于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上推力的对比情况。C. 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搬运物从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D. 河流冲积土(1) 河床沉积(2) 河漫滩沉积河漫滩: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因此平原河流的河漫滩较发 育,且宽广;山地河流的河漫滩不发育,宽度较小。河漫滩的地面大多比较平缓。在平原区比较顺直的河床两侧,常有自然堤发育,堤外地势一般比较低洼。在弯曲河床的两侧常有迂回扇发育,地面出现鬃岗与岗间洼 地相间分布的现象。在河曲发育的河漫滩上,由于河流裁弯取直,还可能留下许多牛轭湖或废弃河道。图为磁器口外河漫滩有20-30个篮球场大。春节枯水期时可见(3)牛轭湖沉积(4)三角洲沉积(5)山区河流沉积土 (6)由冰川补给的河流冲积土2.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 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岩石由于大气温度的变化、空隙中水的冻融作用,以及盐类结晶胀裂 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机械破坏作用。它有以下几种形式:A.热力风化作用;B.水的冻融作用;C.岩石空隙中盐分结晶 的撑胀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水、水溶液或氧气的作用下,产生氧化、水解、碳酸盐化等化学 反应,不仅使岩石产生破碎,而且会导致岩石内部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它有以下几种形式:A.溶解作用;B.水解作用;C.水化作用;D.氧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生物活动对岩石产生的破坏。它有以下几种形式:A.机械破坏作用(如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根系增长,动物在 地下挖洞做窝,都会使岩石产生或扩大裂隙、孔洞)B.水解作用(如植物和细菌在新陈 代谢中析出有机酸等酸性溶液对岩石产生腐蚀、溶解)大部分风化都是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风化共同作用的结 果。差异风化: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差异,不同岩石的风化速度和风化程度不 同。在相同的风化条件下,常常在地表形成凹凸不平的地貌现象,称为差异风化。观察点2附近:上图的岩石风化可看到三种风化共同作用3. 重力崩塌作用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 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各类工程地质问题1.建筑边坡地基稳定性问题挡墙也就是俗称的护坡,作用是护坡、固坡。观察点1附近:左图钢筋混凝土挡墙右图:条石重力式挡墙2.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问题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即围岩的变形与破坏。上图均为观察点8附近左图为清水溪,地下水沟,左侧有格构梁,防止岩土下滑右图可见排水孔,另有排水沟(此图不可见排水沟)排水沟:用于排除地面或地下多余水量的沟或暗管。此外,在边坡、护坡、挡墙等许多结构上都设有排水孔、排水管等排水措施。3. 桥基稳定性问题桥基:由石块垒砌而成。观察点6石门大桥:稳定性良好五、视频观后感解密:5.12大地震观后感5.12大地震后,地质学教授嵇少丞、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对此 次大地震的成因、能量大小、建筑受损原因、地震预防、自救逃生的方法,以及震源 深浅与水库诱发地震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逐一详细的解答与探讨。它以另一种科学记 录、另一种理性记忆的方式,努力探索此次 5.12大地震背后的科学奥秘,给人启迪, 发人深省。这便是解密:5.12大地震拍摄的原因。5.12日14点28分04秒,8.0级的汶川大地震爆发了,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 课原子弹爆炸的能量。极震区长度 275公里,以清平为界,极震区构成一分为二,南 硬北软,前100多公里,是极其坚硬的花岗质岩体,后 100多公里,是极其脆弱的碎 屑岩和石灰岩构成,所以,位于后100多公里的映秀、汶川、都江堰、北川、青川不 堪一击。5.12之后,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害。这种灾害不仅表现在地震本身给人民带来 的伤害,还有地震造成的包括山崩、滑坡、地裂等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约10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 的一次地震。地震无法预测,我们能做的,除了普及的人们的地震知识,还必须建立全国的地震监 测网,这样,在地震来临的时候,才能及时地作出应对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