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docx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岭南园林式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岭南 园林反映了广东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动画面,这 种将四方古典雕塑手法和中国自然山水布局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岭南园林兼收并 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其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 南特色.据历料记载,岭南园林始建于南越帝赵陀在位期间,其效仿秦皇宫花园,在越都番禺 大举兴建宫苑.现存的九曜园前身就是仙湖遗迹,把岭南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尔后随着割据 政权的衰亡,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 海外日益频繁的交流,岭南园林逐渐呈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岭南园林式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 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 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 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1造园特点岭南园林的营建,最重视的是选址,而选址也最能表现出建园者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 岭南的建园原则是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中,甚至降宅园 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一部分.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凡,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 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保留至今的粤中四大名园,清晖园、梁园建 在小镇边缘,可园、余荫山房则建在乡村,以求得良好的环境条件.顺德清晖园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比较大. 庭院和庭园的形式多样,它们的组合较之江南园林更为密集、紧凑,旺旺连宇成片.这是为了 适应炎热气候而取得遮阴的效果,同时也便于雨季的内部联系和防御台风袭击.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作成天台花园的现象,这样做既能降低室内温度,又可美化园林 环境.为了室内降温而需要良好的自然通风,故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其外观形象当 然也就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其以装修、壁塑、细木雕工见长, 而且多有运用西方样式的装饰,如栏杆、柱式、套式玻璃等细部;甚至整座的西洋古典建筑配 以传统的叠山理水,别有风趣.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繁密的适应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激发,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 丰富,具有水云流畅的形象,在沿海一带也有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的,则又别具一格.叠山 而成的石景又可以分为壁型和峰型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 绵相接而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 动势.可园此外,还有由若干形象各异的单块石头的特置而构成石庭,著名的如佛山梁园的群星草 堂石庭.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 乃岭南园林一绝.理水的手法多样丰富,不拘一格,少数水池为方整几何形式,则是受到西方园林的影 响.岭南地处亚热带,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除了亚热 带的花木之外,还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而乡土树种如红棉、乌榄、仁面、白兰、黄兰、鸡蛋 花、水蓊、水松、榕树等乡土花卉如炮仗花、夜香、鹰爪、簕杜鹃、麒麟尾等更是江南和 北方所没有的植物.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2形成原因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任何文化现象都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在人文景观 或自然景观中烙入地理特征.岭南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展和变迁受特定的时代背景 和区域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造成了岭南异于其它的造园艺术风格.岭南园林既 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风格,又在布局形式、建筑装修、植物造景、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 等方面独具地方特色,构成一种不似北方园林之壮丽、不似江南园林之纤细的通透典雅、轻 盈畅朗的岭南格调.岭南位于南部沿海地带,处于海洋腹地与大陆腹地相接触的区域,是大陆和大洋的过渡 区。由于天然的地理屏障和空间的距离感,历史上岭南一直远离国家的政治中心,所受的中原 传统文化影响较弱。岭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反叛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和现代园林文联匾对的 不重视,另外,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为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 和近代园林的”肥胖”立面和简朴粗柱.远儒性从品味上看可以说是世俗文化,是岭南文化 的主流,特别是在晚清以后,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 域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其表现.岭南园林作为岭南文化的载体,从原发期开始,其所受正统的儒教礼仪和老庄哲学的影 响就远不及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造园的格调也有别于江南私家园林的高雅脱俗、北方皇家 园林的富丽堂皇,而是注重观赏性与实效性的有效统一,反映出岭南文化经世致用的务实精 神。岭南自古即是中外贸易的交汇点,随着广东一带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中外文化在 这里交融、衍生和发展,使岭南文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兼具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 特征,这种特殊的地缘条件下形成的岭南文化促进了岭南园林的兼容多元性发展。受海洋文 化及外来多种文化的影响,在造园风格上,岭南园林表现出兼容并蓄性及实用创新性。在造园 中既吸收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也借鉴西方园林的手法,与岭南地域实际相结合,注重以人为 本进行设计。如岭南园林在保持质朴简洁的格调中也不乏江南园林的秀雅柔媚,在庭园空间 布局上运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进行组景,并结合自然环境和地形地势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 布局,丰富了庭园空间并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造园艺术。在造园中,岭南园林的布局形式和局部 构件上也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拱式门窗、西洋式护栏构件、铁枝 花饰样和巴洛克式柱头,条石砌筑的规整式水池等,这些都反映出开放兼容的岭南造园特点。 3实例分析余荫山房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 布局精致的艺术特色著称.吸收了苏杭庭院建筑艺术的精华,结合闽粤庭园的艺术风格,兴建 了这座特色的园林.从外面看,就像是一座普通的居民大宅,但步入园中,却不由得赞叹不已.余荫山房的布 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园中的砖 雕,木雕,灰雕等四大雕刻作品丰富多彩,尽显名园典雅之灯.更有古树参天,奇花夺目,顿使 满园生辉.在这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缩龙成寸”,园内的建筑布局精巧有致,藏而 不露,弹丸之地,把听带楼阁等全部包含其中,切回廊,花窗影壁相互借景,游入其中感觉园中 有园,景外有景,取景幽深.二是”书香文雅”,不离居室,满园的诗联,佳作,文采缤纷浓郁, 是岭南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精品.余荫山房的造景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以小见大,巧妙的造景手法,在建筑结 构傻瓜充分地考虑到岭南的气候特点,不仅仅追求艺术性,还追求实用性.在建筑上的节约, 节约用地和材料,用最少的材料在最小的面积上做出最漂亮的园林,值得现代园林建筑学借 鉴.从这点上体现了岭南人兼容务实的性格.在造景理念上,吸收了中西园林的造景理念,西 方园林中常见的”几何式”造型也出现在园子中,还有西洋花纹地转,意大利进口彩色玻璃 等,都与其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