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颅内压增高.ppt
第五章 颅内压增高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徐伦山 副教授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外科学与野战外科学教研室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教学组,患者林某,男性,30岁,头痛、头昏一年,加重一周伴呕吐。检查见视乳头水肿,CT见脑积水。入院后予脑脊液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术后好转。2年后因分流过度再住院分流管调整术,下午5时手术完毕,夜23时出现头痛,呕吐,经治疗后稍好转,凌晨4时出现再次头痛,早7时多出现颈肩部疼痛,8时咳嗽后呼吸停止。经及时剪断分流管引流抢救后好转。,病例一,患者22岁,男性。酒后打架 右颞顶头皮裂伤 缝合 半夜头痛、呕吐,未重视 再也没醒 尸检硬膜外血肿,病例二,重,在死亡的边缘 头痛 呕吐 病情凶险,变化快 颅内压增高,共同特点,颅 内 压 增 高,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脑水肿、炎症和某些畸形所共有的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增多或颅腔容积缩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颅腔容积(14001500ml)脑组织(80%)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10%)颅内血液(10%:211),Cerebro-Spinal Fluid,CSF,正常颅 内 压侧卧腰穿或脑室穿刺成人70200mmH2O儿童50100mmH2O,Lundberg 1960,Quincke 1891,两种测颅内压方式的区别?有无更理想的测压方式?,颅内压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增 减来调节 生理波动:收缩期、呼气ICP略增高;舒张期、吸气ICP略下降;咳嗽、喷嚏、憋气、用力等也引起颅内压相应明显波动。,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颅内压增高的代偿与调节,颅腔总体积相对固定,颅内容物是非压缩性的,要保持颅内压力的正常,颅内容物总体积必须与颅腔的总容积相适应,其中的一内容物增减,其它二者必须有相应的改变。,颅腔容积=脑组织体积+脑血容量+脑脊液量 1400 1250 75 75 基本不代 可部分代偿 可完全代偿。临界容积5%,当颅内容积增大达 8-10%,严重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 脑脊液回吸收量分泌减少,进入脊髓蛛网膜下腔量 颅内压,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体积压力曲线Volume Pressure curve,Langfitt 1965年 狗,平坦部,颅内容积增加,颅内压基本不增加,代偿期陡直部,容积稍增加,颅内压增高明显,失代偿期 危险体积压力反应(volume-pressure response),颅腔内容物增加:脑组织体积增加 颅内出现占位性病变 脑血容量增加 脑脊液量增加颅腔变小:狭颅症 较大的凹陷骨折,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1.年龄2.病变的扩展速度3.病变部位4.伴发脑水肿程度 5.全身系统性疾病,病变的扩展速度 临界点 体积/压力关系曲线 体积压力反应,1.年龄2.病变的扩展速度 临界点 体积/压力关系曲线 体积压力反应3.病变部位4.伴发脑水肿程度 5.全身系统性疾病,颅内压增高的后果,1.脑移位和脑疝2.脑血流量降低,导致脑缺血cerebralPerfusion pressure3.脑水肿4.Cushing反应5.胃肠道功能混乱及消化道出血6.神经源性肺水肿,库欣,(Harvey William Cushing l869-1939)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学家、生理和内分泌学家Cushing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Cushing病(Cushing disease):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亢进所引起的临床类型颅脑外伤、脑肿瘤、或颅内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称为Cushing溃疡。颅内压增高失代偿期,Cushing反应.,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三主征”头痛:晨起重呕吐:头痛时视盘水肿 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急性者必定有意识障碍 两慢一高:血压,呼吸心率其他症状和体征:头皮静脉怒张 头颅增大,脑回压迹加深、颅骨变薄蝶鞍扩大和鞍背骨质吸收 小儿颅骨缝分离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增高的其他可见征象,四、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尤其是三主征腰椎穿刺,有促使脑疝危险,慎重头颅X线片CT、MRI、DSA,诊断(Diagnosis),对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有没有颅内压增高?是什么原因引起?增高的程度?,1.颅脑损伤:血肿、水肿、蛛血2.颅内肿瘤:部位、性质、速度3.颅内感染:脓肿、结核4.脑血管疾病:AVM、动脉瘤、脑出血5.脑寄生虫病:脑囊虫、包虫 6.颅脑先天性疾病:先天性脑积水、狭颅症等7.良性颅内压增高8.脑缺血缺氧,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颅内压增高的治疗原则,一、处理病因二、降颅内压治疗 脱水 激素 过度换气 冬眠低温 手术,占位性病变的清除,内外减压术,颅腔扩大术,脑室外引流术,脑脊液分流术,本节小结颅内容物的构成颅内压增高的定义压力/容积曲线及临床意义Cushing反应的概念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及处理原则,第二节 急性脑疝Acute brain herniation,当颅腔内某一部位病变导致颅内压力不均衡,致使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压迫脑组织重要结构,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一、概念,引起小脑幕切迹疝的常见病变及诱因,颅内血肿颅内肿瘤颅内脓肿颅内寄生虫及各种慢性肉芽肿腰穿(应高度重视的医源性诱因),引起小脑幕切迹疝的常见病变及诱因,颅内压增高的前提下,下述因素可诱发脑疝的发生: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用力咳嗽,快速输液,癫痫。,脑疝的命名:根据疝发生的部位命名。,小脑幕切迹疝Transtentorial Herniation,一侧幕上压力增高,使位于该侧小脑幕切迹缘的颞叶海马回、钩回疝入幕裂孔下方下方,又称颞叶钩回疝,小脑幕切迹区的解剖:A.中央为中脑: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导水管、锥体束B.动眼神经由大脑脚内侧经小脑幕切迹走向海绵窦外侧壁C.大脑后动脉,解剖学基础,引起小脑幕切迹疝的常见病变及诱因,意识障碍,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意识障碍 由嗜睡到昏迷瞳孔改变:病变同侧开始缩小,随后散大,晚期双侧散大锥体束征:对侧肢体偏瘫,病理征阳性,去脑强直的表现,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典型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枕骨大孔疝,概念: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挤向椎管中,又称小脑扁桃体疝,临床表现:剧烈头痛,反复呕吐,生命体征紊乱,颈项强直,突然出现呼吸骤停、昏迷 少数情况下,颅内高压发展缓慢,病人可无临床表现,但经咳嗽、呕吐、打喷嚏等诱发突然发生。,枕骨大孔疝,处理原则,有预见性,预防第一,防疝于未然,特别是枕骨大孔疝气管插管及呼吸机(枕骨大孔疝)快速降颅压,早期查明原发病,确定部位和性质,手术治疗颞肌下减压,后颅窝减压术侧脑室外引流 脑脊液分流术,起死回生,后颅窝小脑半球脑梗死,本节小结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的基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多种颅内疾病所共同的征象,病情凶险。脑疝的分类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临床特点脑疝的处理原则,思考题:,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什么紧急情况?临床表现是什么?处理原则,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