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小东江流域三水闸设计资料.docx

    • 资源ID:5177397       资源大小:109.37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东江流域三水闸设计资料.docx

    茂名市小东江流域水闸1.工程及流域概况1.1工程概况广东省茂名市高山水闸、小东江水闸、乌石水闸位于小东江河流。乌石拦河 闸位于小东江的下游河段,距离上游东江口水闸约9km,闸址距茂名市区约14km 东江口水闸位于茂南区境内,距茂名市区约2km,位于小东江与白沙河汇流处下 游约300m的小东江中下游河段。茂名市小东江高山拦河闸坝位于茂名市小东江 高山桥下游300m处。三宗水闸都是以灌溉为主,改善水环境的水闸工程高山水闸概况高山水闸于1997年2月开工,1998年11月建成运行至今。闸室结构为开敞式,闸门为钢筋混凝土双铰自动翻板闸门,闸室底板为分离 式平底板。水闸正常蓄水位8.40m,堰顶高程5.00m,相应的前坦高程4.80m; 闸门顶高程8.40m,闸门高3.50m。闸孔净宽b0=8.0m,孔数N=12孔,闸室总净 宽 B0=12x8.0=96.0m。水闸断面为复式断面,二级平台,第一级平台闸岸顶高程10.0m,左岸河滩 宽4 m,右岸河滩宽38m;第二级平台岸顶高程左岸13.5m,右岸11.7m。拦河 闸总宽138m。水闸原设计标准30年一遇,设计流量为1230m3/秒,1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校核流量为1670m3/秒。东江口水闸概况闸址以上流域面积667km2,是一宗以灌溉为主,兼顾航运的大(2)型综合 性水利枢纽工程。该闸原为航道部门于1958年兴建的固定式浆砌石滚水坝,同时左岸滩地设船 闸一座。建坝后上游淤积严重,并造成上游大面积受涝。1960年由航道部门在右 岸增建10孔翻板闸门,但河床淤积仍十分严重,对上游防洪和市区防洪构成极大 威胁。为了解决上游防洪问题,确保市区防洪安全,1978年,经水利部门批准, 对东江口拦河闸坝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工程呈“一”字形布置,由左至由右依次为: 10m宽船闸、8孔x8m的升卧式水闸、3孔x10m的翻板闸、水轮泵站等。水闸正常 蓄水位为6.0m,闸前正常蓄水高度2.0m。升卧式平板闸闸底板高程为4.0m,闸门 为平板钢丝网砼闸门,闸门高度2.0m,闸墩顶高程为12.2m,闸孔净宽8.0m,过 水净宽64m,建筑物总宽75.7m。翻板闸部分总宽38.3m,共10孔每孔净宽3m, 过水净宽30m,闸门为平板钢闸门,闸门高度2.0m,闸底板高程4.0m,闸墩顶高 程7.0m。闸前铺盖长10m,为30cm厚的浆砌石和15cm厚的150#砼面板构成;消 力池长12.2m,护坦长9.7m,海漫长10m,消力池末端设有一排消力墩。升卧式水闸闸门采用一机四闸启闭,分二组,每组四扇闸门,由2台160KN 电动卷扬式启闭机集中启闭。整个启闭系统有动滑轮和定滑轮120多个,钢丝绳 1200m长,绳扣70多个。改建后的工程原设计标准,按1964年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技术规范(水工 部分,研究生班定稿)的有关规定,水闸按3级水工建筑物设计。原设计洪水标 准为20年一遇,相应原设计洪峰流量为1220m3/s,原设计洪水位为10.40m;原 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原校核洪峰流量为1590m3/s,原校核水位为 11.48m。改造工程于1979年1月动工,1980年10月竣工,运行后河床淤积情 况得到大大改善。乌石水闸概况乌石水闸位于小东江的下游河段,距离上游东江口水闸约8km,闸址距市区 约14km,闸址以上集雨面积720km2,是一宗以灌溉为主,兼顾航运和发电的大 (2)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该闸原为航道部门于1958年兴建的固定式浆砌石滚水坝,同时左岸滩地设船 闸一座。建坝后上游淤积严重,并造成上游大面积受涝。1963年由航道部门在右 岸增建9孔平板闸门,但河床淤积仍十分严重,加上平板闸闸门最高只能提升到 7.9m高程,仍在洪水位以下,对上游防洪构成极大威胁。为了解决上游防洪问题,确保市区防洪安全,1978年,经水利部门批准, 对乌石拦河闸坝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工程呈“一”字形布置,由左至由右依次为:10m宽船闸、320kW电站、8孔x8m的升卧式水闸、9孔x3.4m的平板闸、水轮泵 站等。水闸正常蓄水位为4.50m,闸前正常蓄水高度2.0m。升卧式平板闸闸底板 高程为2.5m,闸门为平板钢丝网砼闸门,闸门高度2.0m,闸墩顶高程为11.3m, 闸孔净宽8.0m,过水净宽64m,建筑物总宽75.8m。平板闸部分总宽39.6m,共9 孔每孔净宽3.4m,过水净宽30.6m,闸门为平板钢闸门,闸门高度2.0m,闸底板 高程2.5m,闸墩顶高程7.0m。闸前铺盖长12m,为30cm厚的浆砌石和15cm厚的 150#砼面板构成;消力池长12.7m,护坦长9.7m,海漫长10m。1992年10月由水利部门兴建茂南水电厂,利用乌石水闸水头差,引水流量 26m3/s,总装机容量320kW,1995年并网发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电 厂转为承包经营,运转基本正常。升卧式水闸闸门采用一机四闸启闭,分二组,每组四扇闸门,由2台160KN 电动卷扬式启闭机集中启闭。原平板闸门采用一机九闸启闭。整个启闭系统有动 滑轮和定滑轮120多个,钢丝绳1200m长,绳扣70多个。改建后的工程原设计标准,按1964年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技术规范(水工 部分,研究生班定稿)的有关规定,水闸按3级水工建筑物设计。原设计洪水标 准为20年一遇,相应原设计洪峰流量为1220m3/s,原设计洪水位为9.47m;原 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原校核洪峰流量为1590m3/s,原校核水位为 10.85m。改造工程于1979年1月动工,1980年10月竣工,运行后河床淤积情 况得到大大改善。1.2流域概况小东江(原称梅江)是袂花江最大的支流,属鉴江的二级支流,集雨面积 1142km2,河床综合平均比降0.064%,干流总长67km。小东江发源于高州市根 子镇境内的官庄岭,依次流经的主要村庄和城镇有黄杰、莲塘、新圩、官渡、樟 古、茂名市区、高山、车田、章福、坡头、合水、荷榭、樟岭、白沙、彭村、镇 盛圩、联塘、博郡、禾步、新村、斜岭、公文、衍水等地,从衍水进入吴川境内, 于白官山涌口汇入袂花江,再经梅禄水闸汇入鉴江。小东江主要支流情况简述如下:1)三丫河三丫河属小东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高州市的石鼓镇,集水面积329 km2, 全长38km,流经高州、化州、茂南、吴川等市(县、区)于吴川市的四丫 口汇 入小东江。2)白沙河白沙河(公馆河)是小东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高州市秀观山,全长38km, 流经高州的石鼓和茂南区的周村、低山、金塘、丰田、河之口、荔枝塘、公馆圩、 大埠口、东华岭、旧村等地,于合水汇入小东江,集水面积232 km2,其中境内 面积148km2。河床比降为0.72%,流速快,浮泥不淤,砂粒洁白。近年来由于 河水污染变黑,很难见到白沙。建国前,当地物资进出主要通过白沙河水上运输,船只向下航行入小东江、 袂花江、鉴江、甚至出海。1960年建成东江口水闸后,公馆下游20t级船只通行 无阻。白沙河上游属丘陵,下游属平原,茂南区境内修建有南塘、文林坡头塘、垭 坡等四座小(一)型水库以及苏沥、新塘等2座小(二)型水库,控制面积10.3 km2。3)泗水河泗水河是小东江的一级支流,属鉴江的三级支流,发源于高州红花岭,流经 高州的泗水、联和、储良、飞马和茂南区的合益、烧酒、禄村、山口、黄塘、莲 塘,在官渡汇入小东江。泗水河集雨面积203 km2,总干流长42km。泗水河上 游为山区,中下游为丘陵地区,河道弯多流急,河床较深,中上游两岸崩塌严重, 河底多为粗砾石。由于河水湍急,历史上没有通航记录。工程位置及流域水系图见图2-1。图1-1工程位置及流域水系图2气象特征2.1气温小东江流域属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2123°C,气温受季风 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年内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8月,达37C以上,最低气温多 出现在12月,极端最低气温为3C。2.2降水量小东江流域属热带气候,湿润多雨。降水的时间与大小受季风早晚强弱控制, 冬季受北极地高压气团控制,盛吹北风及东北风,气温低,雨量少;春季极地高 压气团逐渐侵入,雨量逐渐增加。流域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700 2800mm之间,流域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2000mm。雨量的年内分配不均,每年 降雨量集中在汛期49月,约占全年雨量的80%左右,而枯水期(10月至次年 3月)仅占20%左右。2.3风向、风速区域内季风变化明显,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北风,春秋两季则以北风居多, 其次是东南风和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根据茂名电白气象站各风向设计 风速(采用广东省2004年颁布的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中附录E), 30年一遇设计各方位最大风速为27.3m/s、最小风速为19.1m/s; 100年一遇设计 各方位最大风速为33.3m/s、最小风速为23.9m/s。2.4日照和蒸发量小东江流域内多年平均日照2000h左右,全年基本无霜冻,由于气温高,日 照长,蒸发量较大。据新河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40mm, 最大年蒸发量为1891mm,最小年蒸发量为1636mm。3水文基本资料(1)水文、水位测站小东江的主要控制性水文测站为茂名水文站,集雨面积为402km2,具有1958 年1月3月、1969年9月12月、1970年1993年共约26年的实测年月最 大洪峰资料,1970年2009年年月最高水位资料。此外,上、下游及其邻近流 域有新河水文站、长山园水文和梅禄水位站。区域内测站站点分布情况见图2-1, 收集到主要水文测站资料情况见表2-1:表1-1主要水文(水位)站基本情况表河名站名集雨面积(km)观测年限观测项目袂花江新河6491960年2004年水位、流量、降雨小东江茂名4021958年1月至今(部分年份缺失)水位、流量、降雨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原水文总站对历史洪水资料成果汇编整理可知 :茂名水 文站1935年10月8日曾发生洪峰流量为1360m3/s的较大洪水,1967年发生1020 m3/s的较大洪水,其它历史洪水无法考证。实测系列中1976年实测洪水最大(1510m3/s)、1971 年次之(1400m3/s)。各断面对应的流域面积表如下:表1-2各断面对应流域面积情况表断面流域面积茂名水文站402高山水闸408东江口水闸667乌石水闸720三叉江口1004小东江河口11424径流小东江流域内径流量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14.12亿m3,多年平均年径流 深1238mm。径流年内分配受降水变化影响,汛期径流量占年总量的79%。径流 年际变化较大,据茂名站资料分析结果,最大年径流量8.35亿m3,最小年径流 量2.79万m3,最大径流量比值为2.99。茂名站实测最高洪水位为11.30m(1976 年9月22日),相应最大洪峰流量为1510 m3/s,最低水位为5.07m(1997年2 月26日),水位最大变幅6.23m。5洪水5.1暴雨洪水特性本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海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较为充沛, 但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流域内暴雨集中出现在4月9月,冬春季节往往出 现干旱。尤其是79月受沿海台风影响,常常带来暴雨和特大暴雨,降雨量约 占全年的80%,洪、涝、风等灾害甚为频繁。小东江上游属山区,地势陡峻。中游为狭长形冲积沃土,下游为平原,地势 低洼。由于上游暴雨大,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浅弯多,河涌交错,受鉴江干流 洪水顶托,袂花江下游洪灾频发。下游吴川市境内的博茂减洪河和梅禄水闸发挥 了巨大的防洪效益,1982年以来,袂花江洪水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近年 来,袂花江的防洪设施老化严重,影响防洪效益的发挥。6.设计参数6.1河道流域特征参数根据小东江各工程所谓在位置点,将设计洪水分成三段来计算:第一段为乌 石水闸以上;第二段为东江口水闸以上;第三段为高山水闸以上。各分段流域特 征参数见表6-1表6-1小东江各断面特征参数表分段名称归属集雨面积(km2)干河长(km)平均坡降(%)一高山水闸小东江408400.23二东江口水闸小东江667 (东江干流段435)430.124三乌石水闸小东江720 (东江干流段435)50.970.1096.2水位流量资料茂名水文站的流量水位资料见excel表格。6.3各实测断面示意图2011年4月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队对小东江指定河段进行 了横断面测量。本次测量共布置64个横断面,本次计算采用的断面号位东60 东3。小东江河口以下断面采用吴川市黄竹尾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中2008年10月河河道断面资料,共取三个断面。表6-2小东江河道横断面特性表单位:m序号断面号1黄竹尾12黄竹尾23黄竹尾34东605东59断面间距(m)累加距(m)0111511151021213610183154983252序号断面号断面间距(m)累加距(m)6东5861838707东5782546958东56103957349东55160589410东54238613111东531144727512东52955823013东51780901014东50978998815东499051089316东4810721196617东4710551302018东4610051402519东459991502420东4410461606921东438221689122东423621725323东418061805824东4011191917725东乌石水闸下10812025826东39乌石水闸502030827东383332064128东374712111329东365312164430东354612210531东345672267232东3345523127序号断面号断面间距(m)累加距(m)33东323002342734东315452397235东305662453836东294642500337东285252552738东274902601739东266072662440东254222704641东242092725542东234912774643东东江口水闸下4832822944东22东江口水闸502828045东211872846646东201602862747东194662909248东183222941449东175392995350东163213027451东154313070552东144693117553东高山水闸下4193159454东13高山水闸503164455东123123195656东115043246057东10(茂名水文站)3213278158东95033328459东818533469序号断面号断面间距(m)累加距(m)60东74603392961东64333436362东55253488863东44943538364东35763595965东24603641966东155636975各断面设计流量(1)东3东60断面东3东60各断面设计流量分配按洪水计算成果进行分配(2)小东江河口以下断面小东江入袂花河以后,经分叉河口入海,其中一分叉为通过梅菉水闸、另一 分叉通过博茂减洪河。6.4起推水位:采用小东江分流前断面开始起推,即东57断面起推,起推水位流量关系如 下表:表6-3各流量对应起推水位项目频率(%)123.3351020流量 (mGs)394633923068266221121566水位(m)9.959.258.818.257.406.356.5水闸特征参数表东江口水闸,8孔,单宽12m;堰流流量系数采用0.385;堰顶高3.5m,水 闸正常蓄水位6.0m。按3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 校核。高山水闸,8孔10米单宽,堰流流量系数采用0.385;堰顶高5m.。水闸正 常蓄水位8.4m。按3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校核。乌石水闸,8孔,单宽12m;堰流流量系数采用0.385;堰顶高3.5m,水闸 正常蓄水位4.5m。按3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校 核。设计要求:1.推求设计洪水。设计洪水的推求有两种途径:(1)暴雨途径根据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2003)资料推求设计暴雨,采用综合单 位线及推理公式进行设计洪水计算。(2)流量途径(以高山水闸为例)高山闸址上游茂名水文站控制集雨面积为402km2,根据茂名水文站实测年 最大洪峰流量系列,采用适线法推求水文站的设计洪水,然后按面积比及搬家指 数推求出高山水闸闸址处设计洪水。A这种方法就是先求出短历时(19701993)最大洪峰和最高水位 的流量关系,点汇茂名水文站洪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拟合出水位流量关 系曲线(按外包线或其他的方法进行拟合),之后根据拟合的水位流 量关系曲线对洪峰流量插补延长,推求1970到2009年的洪峰流量关 系曲线。B茂名、新河站流量相关性。给出了新河站19701993年的流量水位表。论证茂名和新河站流 量的相关性。C将原有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现有的流量关系曲线分别进行 排频计算,看两者的成果。D论证成果的合理性。E将茂名水文站的资料推求到高山水闸处。采用的方法是搬家公 式。其公式为:"(./F/ Q参式中:F设为设计点的集雨面积;F参为参证点的集雨面积;Q设,Q参为设计点、参证点的设计洪峰流量,n为搬家指数。本次流域搬家系数根据暴雨途径计算的断面洪峰流量反算搬家指数,计算成 果为0.60.7之间,考虑本流域面积较大,取下限值0.6。根据上述公式推求高山水闸处的各种频率的洪峰流量。F做施工洪水分析高水水闸断面102月、103月、104月、113月及全年 频率为5%、10% 20%的施工洪水。G同理可以推求出东江口闸、乌石水闸处及小东江分流口处的各 种频率的洪峰流量。2.水面线的推求(1)糙率率定对水面线进行推求,必须先进行糙率率定。由于小东江河道水流 条件较好,两岸较顺直,河滩障碍物较少,结合历次小东江水面线的 推求资料,河道综合糙率初步取0.025、0.028分别推求各种频率洪水 水面线。验证河床的糙率(2)起推水位采用小东江分流前断面开始起推,即东57断面起推,断面水位流量关系采 用曼尼公式进行计算,比降采用水面线坡降0.00015,根据率定的糙率进行计算。(3)闸下水位流量关系(以高山水闸为例)高山水闸闸下水位流量关系采用本院2011年4月份实测小东江河道横断 面,反推水面线至闸下求得。利用反推水面线求闸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只能推算较大流量的水位,对于 较小流量的水位,由于前后断面距离较远,精度较低,因此采用水力学均匀流公 式推求小流量水位流量关系。由于高山水闸缺乏历史实测的水位流量观测资料,对水位流量关系的远期预 测比较困难,本次根据现场查勘,拦河闸河段现状下切情况不明显,从安全角度 考虑,暂定1.5m下切深度,建议今后运行定期测量闸下水位流量关系,以确定 其演变规律。(4)水面线推求原理:回水计算采用天然河道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伯努利方程:Z +2 = Z +Xi + AH +AH22 g12 g沿 局式中下标1,2-分别指1-1,2-2断面;a -动能修正系数;Z-断面水位(m);V-断面平均流速(m3/s);H沿-河段沿程水头损失(m);H局-河段局部水头损失(m).AH = 1 + 2 x AL沿2其中,-摩阻比降,i = Q2K2 ;Q-断面流量(m3/s);L-河段长度(m);K流量模数(m3/s)。K = £K =£(C x A x R12)= £(_! x A x R23)j其中A-断面过水面积(m2);R-断面水力半径(m);C谢才系数(m12:');n -河段糙率;j 复式断面中第j个子断面。

    注意事项

    本文(小东江流域三水闸设计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