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眼部解剖.ppt
眼部的解剖生理与胚胎发育,涿州市医院眼科 李川,【目的要求】,了解眼球的解剖生理与组胚发育,【教学内容】,一、眼球二、视路及瞳孔反射通路三、眼附属器四、眼的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五、眼的组胚发育,一、眼球,眼球(eye ball)近似球型,中医称为“眼珠”、睛珠“。,视 觉 器 官,眼球:接受外界信息眼附属器:支持、保护、运动视路:传递视觉信息,眼 球,眼球壁眼球内容,眼 球 壁,外层:保护 纤维膜(角膜、巩膜)中层:营养 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层:感光 视网膜,眼 球 壁,()外层,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12mm 大角膜 10mm 小角膜周边部厚度:1mm,角 膜(中医“黑睛”),角 膜 层 次,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不留瘢痕前弹力层:均质透明膜,抵抗力较弱 无再生能力实质层:胶原纤维束薄板,损伤后不能再生后弹力层: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抵抗力较强,可再生内皮细胞层:紧密连接,房水屏障,无再生能力,角巩膜缘,角巩膜缘,位置:前界:前弹力层止端 后界:后弹力层止端后部的白色巩膜区意义: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所在部位 眼内手术的常用切口部位,巩膜(中医“白睛”),组织学分层:表层巩膜 巩膜实质层 棕黑层特点:坚韧,血供差,直肌附着处最薄,(二)中层,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虹膜(中医“黄仁”),1.瞳孔:调节进入眼内光线2.纹理、隐窝3.虹膜卷缩轮(距瞳孔 1.5mm)瞳孔区 睫状区4.虹膜根部,睫状体,睫状体冠 睫状突 平坦部 睫状环 睫状体肌:环行、斜行、纵行肌 睫状肌收缩 晶体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脉 络 膜,前缘:锯齿缘 后界:视乳头周围,脉 络 膜,脉络膜组织分层:1.脉络膜上组织2.大血管层3.中血管层4.毛细血管层5.玻璃膜(Bruch膜),脉 络 膜 功 能,营养视网膜外层遮光和暗房作用,(三)内层,视网膜(retina),中医称为“视衣”。,视网膜,边界:后界:视乳头周 前界:锯齿缘 外面:脉络膜 内面:玻璃体,正常人眼底彩照,黄斑中心凹 视乳头视杯(生理凹陷)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视网膜,视网膜厚度:1.锯齿缘部约为100微米(um);2.赤道部150um;3.中心凹部90um。,二、眼球内容物,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房 水,循环途径:睫状突上皮产生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 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80)2.从脉络膜上腔排出(20%)虹膜表面隐窝吸收(微少)功能:营养作用,维持眼内压,晶 状 体,组成:晶状体囊 晶状体纤维 功能:屈光间质 调节功能 前极、后极、赤道部、晶体悬韧带,玻璃体,透明的胶质体 功能:屈光介质 支持作用,视神经,全长约40mm,分为四段:(1)眼内段(2)眶内段(3)管内段(4)颅内段,视 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临床: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外侧膝状体视放射 枕叶视中枢,视路,视神经视交叉 视束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视皮质 鼻侧纤维交叉到对 侧,颞侧纤维不交 叉,瞳孔反射路,1、光反射2、近反射,眼附属器,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眼 睑,上睑、下睑、睑缘、睑裂内眦、外眦、泪阜、睫毛泪点,眼 睑,组织分层:皮肤层 皮下组织层 肌层 睑板层 结膜层 功能:保护眼球,结 膜,睑结膜:分布于眼 睑内面 球结膜:分布于眼 球表面 穹窿结膜:分布于 穹隆部,泪器,泪腺 泪道 泪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泪 器,泪液:润滑角膜和结膜 杀菌、预防感染 冲洗和稀释有害物质,眼外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右眼眼外肌外侧观,眼 外 肌,神经支配:外直肌:VI神经 外展神经上斜肌:IV神经 滑车神经其他:III神经 动眼神经,眼球的血液循环,动脉:1.视网膜中央动脉 2.睫状后短动脉 3.睫状后长动脉 4.肌动脉 睫状前动脉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 涡静脉 睫状前静脉,神经支配,第II脑神经:视神经第VI脑神经 外展神经:外直肌第IV脑神经 滑车神经:上斜肌第 III脑神经 动眼神经:其他眼肌第VII脑神经 面神经:眼轮匝肌,眼的胚胎发育,胚眼是由神经外胚叶、表皮外胚叶和中胚叶发育而成。,眼的组织发育来源,1.神经外胚叶:视网膜、睫状体上皮、虹膜色素上皮、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2.表皮外胚叶:晶状体、角膜上皮、结膜眼睑皮肤、泪器、玻璃体。3.中胚叶:血管、眼外肌、部分巩膜。,谢 谢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