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复习提纲.ppt
中药化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绪论,中药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一、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甲戊二羟酸途径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常用溶剂及极性)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萃取法 其他,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色谱分离法吸附色谱凝胶过滤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大孔树脂色谱,四、中药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理化鉴定波谱鉴定(UV,IR,NMR,MS),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一、糖的分类 构型D,L,,二、苷的分类 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三、理化性质 溶解性 苷键的裂解(水解难易规律)显色反应,四、糖和苷的提取分离方法,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一、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升华性 酸性(规律)颜色反应,二、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碱提酸沉法 pH梯度萃取法 三、中药实例,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一、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 挥发性 紫外下多显蓝色或紫色荧光 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 显色反应,二、香豆素类的提取分离三、中药实例,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一、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 溶解性 酸性 显色反应,二、提取分离方法 PH梯度萃取法、聚酰胺柱层析法、硅胶柱层析法和葡聚糖凝胶色谱法三、结构鉴定 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四、中药实例,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一、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特殊萜类的性质 加成反应,二、挥发油定义、通性、化学组成、提取方法 三、中药实例,第八章 三萜及其苷类,一、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显色反应、皂苷的特性 二、提取分离方法 三、氢谱特征 四、中药实例,第九章 甾体及其苷类,一、强心苷 结构 理化性质(溶解性、酸碱水解、颜色反应)提取方法,二、甾体皂苷 结构特征 理化性质 显色反应三、中药实例,第十章 生物碱,一、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溶解性 碱性 沉淀反应 显色反应(碘化铋钾),二、提取分离方法三、中药实例 代表中药中生物碱的特殊理化性质 及提取分离方法,第十一章 鞣质,鞣质:由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的葡萄糖(及其他多元醇)酯、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以及两者混合共同组成的植物多元酚。,例题1从某中药中分离得到一黄色结晶A,盐酸镁粉反应呈红色,Molish反应阳性,FeCl3反应阳性,ZrOCl2反应呈黄色,但加入枸橼酸后黄色褪去。,黄酮类化合物,黄酮苷类,酚羟基,有5-OH,无3-OH,IR vmax(KBr)cm-1:3520,3470,1660,1600,1510,1270,11001000,840。,羟基、羰基、苯环,UVmaxnm:,4-OH,B环邻二酚羟基,7-OH被取代,邻二酚羟基,1HNMR(DMSOD6,TMS):7.20(1H,d,J3Hz),6.92(1H,dd,J8Hz,3Hz),6.70(1H,d,J8Hz),6.62(1H,d,,J2Hz),6.43(1H,d,,J2Hz),6.38(1H,s);5.50(1H,d,,J7Hz),其余略。,A经酸水解后检出Dglc和苷元苷元的分子式为C15H10O6,H-2,H-6,H-5,H-8,H-6,H-3,H-1”,例题某化合物B,分子式C27H30O16;Mg-HCl反应显红色,ZrOCl2-柠檬酸反应呈黄色后消褪,Molish反应具紫色环。,黄酮类化合物,黄酮苷类,有5-OH,无3-OH,UV max nm:MeOH 259,266sh,299sh,359NaOMe 272,327,410AlCl3 275,303sh,433AlCl3/HCl 271,300,364sh,402NaOAc 271,325,393NaOAc/H3BO3 262,298,387,4-OH,7-OH,邻二酚羟基,B环邻二酚羟基,化合物B经酸水解,得到化合物C和 L-rha。化合物C亦为淡黄色结晶,Mg-HCl反应红色,ZrOCl2柠檬酸反应呈黄色且不消褪;Molish反应阴性。,C,1H-NMR(DMSO-d6):7.52(1H,dd,J=2.0,8.0Hz);7.40(1H,d,J=2.0Hz);6.82(1H,d,J=8.0Hz);6.64(1H,d,J=2.5Hz);6.24(1H,d,J=2.5Hz);4.32(1H,d,J=2.3Hz);3.04.0(4H,m);1.08(3H,d,J=6.5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