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第二章、中药制剂的分析.ppt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内蒙古医学院 药物分析教研室,1.性状鉴别2.显微鉴别法3.理化鉴别法,目的:检定制剂的真实性。,方法,1)化学反应法2)升华法3)光谱法4)色谱法,第一节 性状鉴别,中药制剂的性状是指除去包装后的性状鉴别的内容。,性状鉴别的内容,颜色形态性状气味其他,第二节 显微鉴别,定义:利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制剂中原药材的组织碎片、细胞或内容物等特征,从而鉴别制剂处方的组成.,凡以药材粉碎后细粉直接制成制剂或添加有部分药材粉末的制剂,具可用显微鉴别。操作简单,准确可靠,耗费少鉴别中药制剂的常用方法,(一)特点制剂鉴别比单味中药粉末鉴别复杂原中药材经制成制剂后,有些原有的组织结构已不存在要对处方中各药味逐一分析比较,选用能相互区别,互不干扰,能表明该药味存在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的依据一味药多用一个最主要的特征作为鉴别指标,二、制片方法 1散剂、胶囊剂 直接加水或水合氯醛透化装片。2片剂 用刀片直接从药片断面刮取少量粉末或研碎后取少量样品透化装片。,3水丸、锭剂 研成粉末后取少量直接透化装片。4蜜丸 取蜜丸切碎,加水搅拌,洗涤后,置离心管中离心分离沉淀。反复处理以除去蜂蜜后透化装片。,固定标本片制片方法 取中成药粉末置离心管中,加乙醇浸过上面,玻棒搅拌510min后离心使粉末沉积,倾去稀醇液,再加无水乙醇二次,丙酮一次,丙酮、二甲苯等量混合液一次,如前操作,每次1020min;最后加入纯二甲苯,略加搅拌,取处理后的样品微量置载玻片上,滴加中性树胶,加盖玻片封藏,贴标签.,显微鉴别 1)薄壁组织(熟地黄)2)果皮表皮细胞(山茱萸)3)淀粉粒(山药)4)草酸钙簇晶(牡丹皮)5)薄壁细胞(泽泻),例,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一、化学反应法固体制剂可根据鉴别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溶剂提取。液体制剂可经提取或萃取后制成供试液应注意中药制剂中赋形剂的干扰,第三节 理化鉴别法,应该注意:(1)慎重使用专属性不好的分析反应。(2)在分析前对样品进行分离、精制,除去干扰分析反应的物质,借此改善鉴别方法的专属性。(3)采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的方式,对拟定的鉴别方法进行反复验证,防止出现假阳性。,(1)取本品约0.1 g,研细,加氯仿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再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蟾蜍),例,牙痛一粒丸中蟾蜍、朱砂、雄黄鉴别反应,(2)取本品约0.2g,研细,加水湿润后,加氯酸钾的硝酸饱和溶液2ml,振摇,放冷,离心,取上清液,加氯化钡试液0.5ml,摇匀,溶液呈白色浑浊,离心,弃去上层酸液,再加水2ml,振摇,沉淀不溶解。(雄黄)(3)取本品适量,研细,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即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消失.(朱砂),二、升华法利用升华发鉴别中药制剂中具有升华性质的化学成分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一定的形态,或在可见光下具有一定颜色,或在紫外灯下观察显现不同颜色荧光,或加实际处理后显示不同颜色或荧光若制剂有多种升华物,可控制升华温度,分段收集升华物,操作方法:取金属片,安放在圆孔的石棉网上,在金属片上放一小金属圈,对准石棉网的圆孔,圈内放预先研细成粉末的中药制剂一薄层,圈上放一载玻片,在石棉网下圆孔处用酒精灯慢慢加热,火焰距离石棉网约4cm,加热至粉末开始变焦,即去火冷却,可见有升华物附着在载玻片上,将载玻片取下,显微镜下观察性状,色泽,或加试剂观察其颜色变化,例:牛黄解毒片中冰片的鉴别【鉴别】(2)取本品 1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所得的白色升华物,加新配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液滴边缘渐显玫瑰红色。,三、光谱法(一)荧光法 中药材中含有能产生荧光的化学成分,可在可见或紫外关照射下能发出荧光,有的须经试剂处理后发出荧光 方法为:取制剂的提取液点在滤纸或试制上,紫外灯(365nm或254nm)下观察,有的加一定试剂后在观察.,(二)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不同的药材所含的成分不同,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光谱的特征可用于鉴别药材。利用这一特点,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也可用于中药制剂的鉴别。,常用的鉴别方法有:规定吸收波长法对照品对比法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法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比值法多溶剂光谱法,四、色谱法,(一)纸色谱法(二)薄层色谱法(三)薄层扫描(四)气相色谱法(五)高效液相色谱法,(二)薄层色谱法 使用本法鉴定中药制剂,通常是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点入样品和适宜的对照物,采用同一条件依法层析展开,经显色或用其他方法检出色谱斑点后,将样品与对照物所得的色谱图进行对比,作出鉴定。,1.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样品供试液净化方法,(1)单一溶剂萃取法(2)分断萃取法(3)液-液萃取法(4)固-液萃取法,2.薄层色谱法使用的材料,(1)薄层板(2)涂布器(3)点样器材(4)展开箱(5)显色与检测仪器,加油石膏作黏合剂的硅胶G,或加有荧光剂的硅胶G254,3.操作方法(1)薄层板的制备 将一份吸附剂(如硅胶G)加3份左右的水在研钵中用研杵沿一个方向充分研磨,调节成均匀糊状物,倒入已准备好的涂布器中,在玻璃板平稳地以直线方向移动涂布器,使硅胶浆均匀涂布。,(2)点样 用定量微升毛细管按规定吸取溶液后,以垂直方向小心接触板面使成原点状,如样品量较大,也可点宽约2-3mm不同长度的条带。(3)展开(4)检测,5.影响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因素(1)样品预处理及供试品的制备(2)薄层色谱的点样技术(3)吸附剂的活性与相对湿度(4)温度,6.对照品的选择(1)对照品对照(2)阴阳对照(3)采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同时对照,1)供试液制备 取各样品适量,加甲醇20ml浸渍1h,过滤,取滤液5ml,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HCl 1ml,水浴加热30min,立即冷却,乙醚提取两次,20ml/次,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氯仿溶解成1ml,例,大黄及含大黄的成药,2)对照液制备 取大黄对照药材0.1g按供试液制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另取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3)薄层板 硅胶H加0.3CMC-Na溶液的自制板;厚度:300m4)点样 分别点样4L。5)展开剂 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放置后的上层溶液。,6)展开方式 上行展开;展距:7cm。7)显色 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8)色谱识别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色荧光主斑点。,9)备注 在部分成药样品的色谱中,除大黄的五个蒽醌成分的斑点外,尚有其它荧光斑点,为处方中的其它成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样品:1芦荟大黄素;2大黄酸;3大黄素;4大黄素甲醚;5大黄酚;6大黄(掌叶大黄)对照药材;7大黄(唐古特大黄)对照药材;8大黄流浸膏;9小儿化毒散;10槟榔四消丸;11木香槟榔丸;12枳实导滞丸;13牛黄上清丸;14清宁丸;15一捻金;16牛黄解毒片;17牛黄解毒丸,1)供试液制备 取各品种药粉适量,加甲醇5ml,置水浴回流15min,过滤,滤液浓缩至1ml。2)对照液制备 取盐酸香槟酒小檗碱,硫酸黄连碱,硫酸表小檗碱,非洲防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0.5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例,黄连,黄柏及含黄连,黄柏的成药,3)薄层板 硅胶G自制板;厚度:500m4)点样 分别点样1-2l5)展开剂 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631.51.50.5);另槽中加入与展开剂等体积浓氨试液。,6)展开方式 展开箱预平衡15分钟,上行展开,展距:8cm7)显色 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8)色谱识别 黄连可见45个主要的黄色荧光斑点 黄柏主要检出巴马汀及小檗碱,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样品:1.黄连(味连);2.黄连;3.黄连(雅连);4.黄连(云连);5.黄连(野连);6.黄连(日本黄连);7.小儿化毒散;8.万应锭;9.大补阴丸;10.木香槟榔丸;11.香连丸;12.黄柏;13.非洲防己碱;14.药根碱;15.巴马汀;16.小檗碱;17.表小檗碱;18.黄连碱。,(四)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效能高,检测器种类多而且灵敏度高,是混合物鉴别的有效方法。该法目前主要是用于含挥发油和挥发性成分的制剂分析。,(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要是利用化合物在特定的色谱柱上,在一定条件下的保留值,将某一样品与其对照品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保留时间的直接比较作为鉴别依据。对于复杂未知成分,也可以加入对照品,观察被测峰是否增高,以初步作定性结论。对于复杂组分尚可采用联机技术,如本法与质谱联用,先分离后再作定性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