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分析中央银行学.ppt
第7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操作 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一,法定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1,法定准备金政策的涵义。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目前在大部分国家,都在法律上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并赋予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限。因此,法定准备金政策也可以称之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本书为了语言表达的习惯,采用法定准备金政策。,世界上最早在法律上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银行法(1824);最早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的是英格兰银行,18世纪英国的私人银行就将准备金的一部分存在英格兰银行,用于银行间的转帐结算;最早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及其比率的是美国联邦储备法(1913);美联储最早获得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利(1935),并将准备金比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使用。,2,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流动性。存款货币金融机构为了应付客户的提现需要,都保持一定的现金准备。但是,保持现金准备对存款货币机构来说是一种负担。因为保持现金准备没有利息收入,还要为此支付保管费用、存款利息和员工的工资等,所以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来说,理性的行动是尽量减少现金准备,特别是当存在良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更是如此。一部分存款货币机构就会理性减少现金准备,其结果是常常发生流动性危机,历史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各国普遍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制存款货币金融机构将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保证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和清算能力。,(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强制规定吸收存款中的一部分作为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为中央银行办理银行同业之间的清算和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以及调节资金的流向提供了条件。,(3)调节货币供应量。见表7-1,假定法定准备金比率为10%,银行根据经验为了应付客户的提现需要,另外持有10%的现金(超额准备)。因此,就有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1。假定现在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比率提高到15%,那么,由银行自主决定的超额准备金比率降为5%(如果是在现金不能计算为法定准备金的国家,需要将此现金存入中央银行),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变为表7-2。银行觉得5%的现金(超额准备)难以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应该恢复10%的现金准备。于是通过收回一部分贷款或卖出一部分证券,补充现金(超额准备),银行的资产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是否就变成?,表7-1 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1,表7-2 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2,因为与此同时,购买银行出售的证券和归还银行贷款的企业或个人也不得不减少在银行的存款,银行的负债也开始减少。负债减少又需要收缩资产。理论上,这个调整过程一直进行到:准备金200亿元/(法定准备金比率15%+超额准备金比率10%)=资产=800亿元时结束,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变为表7-3。反之,调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情况也同样按照上述过程进行推理。,一般说来为了应付非预期的债权债务的收回和发生,银行总是需要持有超额准备金。从整个银行体系来看,超额准备金处于平均水平。但是,就个别银行来看,每家银行的经营方针各不相同,有些银行经营方针比较稳健,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而有些银行比较冒险,持有的超额准备金较少。一旦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持有超额准备金较多的银行可以动用超额准备金满足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要求。而持有超额准备金较少的银行该怎么办呢?好在现代金融体系已经建立了满足银行短期资金需求的短期同业市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呼),持有超额准备金较少的银行可以立刻在同业市场拆入资金,以满足法定准备金比率要求。,表7-3 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3,表 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由此可见,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通过两条渠道影响货币供应量。第一条渠道是影响同业市场利率的渠道。虽然就整个银行体系来说,同业市场的拆出拆入在内部进行,似乎并不影响货币供应量。但法定准备金比率提高以后,银行闲散资金的数量马上变化,相对拆出资金的数量,拆入资金的需求增加将引起同业市场利率上升并传导到资本市场,进一步引起信贷收缩。第二条是通过存款货币机构超额准备金的调整进行的,然后通过资产和负债的扩张和收缩影响货币供应量。例如,存款准备金比率提高5%,虽然仅仅增加法定准备金20亿元,但是通过银行信用的多倍收缩,减少存款200亿元。当然这两条渠道也不是泾渭分明的,作用过程是很复杂的,上述例子也是高度简单化的。但是,法定准备金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非常明显却是可以明确断言的事实。,3,法定准备金政策工具的特点。如上所述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其次,对所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均等的。不像公开市场操作或再贴现率政策,只对参与市场操作或申请中央银行贷款的银行才发生作用。但是,上述优点有时也是缺点,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扩张产生放大作用,对经济的振动太大,难以成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另外,也可能使超额准备金比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造成金融不稳定。特别是由于数学中“大数定律”的存在,大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可以比小银行少,又有比较多的资金来源渠道,如发行替代存款不需缴付存款准备金的融资工具。如果小银行持有与大银行相同的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高,极易造成小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某种意义上来说,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小银行并不公平,因此,美国对小银行要求的法定准备金比率较低。由于我国法定准备金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比较弱,主要作用于集中信贷资金和保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长期来利息过高使得银行产生了赚取利息的动机,削弱了政策作用。,4,准备金政策的变化趋势。由于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不支付利息,因此,法定准备金就成为对缴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征收的一种赋税,削弱了其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于是就产生了逃避法定准备金的金融创新,很多变相存款应运而生,仅对存款货币机构征收准备金就显得很不公平。而非存款货币机构已经具备种类繁多的筹资工具,长此以往存款货币机构的竞争力更加岌岌可危。有鉴于此,美国从1990年12月取消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1992年4月将支票存款的准备金比率降低到10%。加拿大取消了所有两年以上期限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的中央银行也已完全取消法法定存款准备金。,二,再贴现政策与业务操作 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包括对再贴现率和申请再贴现金融机构资格的调整。早期的再贴现业务是一种纯粹的信用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在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获得一定的资金,解决暂时的资金短缺问题。随中央银行职能的不断完善和调节宏观经济作用的日益加强,再贴现业务逐步演变成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工具。,2,再贴现政策的内容。(1)再贴现的条件,这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主体。大部分国家规定能够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主体是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我国规定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存款账户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要获得再贴现必须报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其次,再贴现的范围。大部分国家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贷款限定范围。例如美联储的再贴现贷款大致可以分为:调节存款货币金融机构临时性资金短缺的调节性再贴现、大部分中小银行由于季节性的原因出现的资金短缺的季节性再贴现和为了帮助由于出现经营困难、由或许可以避免倒闭的银行的延伸性再贴现。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金融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不定期公布再贴现优先支持的行业、企业和产品目录。各分行据此选择再贴现票据,安排再贴现资金投向,对有商业汇票基础、业务操作规范的金融机构和跨地区、跨系统的贴现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再次,中央银行再贴现的对象。不仅再贴现的范围,大部分国家还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以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为依据、能自行清偿的短期商业票据。,例如美联储规定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商业票据不得超过90天,农产品交易的票据不得超过9个月;必须是根据交易行为产生的自偿性票据;必须是直接从事经营农工商业的借款人出具的票据;投机或长期资本支出产生的票据不得申请再贴现。英格兰银行规定申请再贴现票据必须是有两家国内信誉极佳企业签署,并且其中一家必须是承兑人;未到期国库申请再贴现必须距到期日一个月以内。德国规定申请再贴现票据必须有三个被公认有支付能力的义务人担保并在3个月内到期。我国规定再贴现票据必须是以真实商品交易为依据开立的商业汇票,持票人申请再贴现时,需提交贴现申请人与开票人或其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2)再贴现的利率。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货币政策目标对再贴现利率进行调整。再贴现利率可以高于市场利率,也可以低于市场利率。高于市场利率表示再贴现利率是惩罚性利率,中央银行并不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贷款。反之,低于市场利率则表示再贴现贷款优先提供给信用好的金融机构。再贴现利率一般是短期利率,最长不超过1年。根据再贴现票据的信用等级,对再贴现实行差别利率。,3,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如上所述,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首先,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金融银行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他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变化,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的成本变化,将增减再贴现贷款、引起准备金的增减。若准备金多或少于预期水平,只能增加或缩减贷款,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同时,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市场利率和货币需求也会相应变化。其次,再贴现政策具有影响和调整信贷结构的效果。方法有两个,即规定再贴现票据的资格和对再贴现票据实行差别再贴现率。第三,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影响公众预期。第四,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即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4,再贴现政策的特点。再贴现政策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引导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成为中央银行最早和最基本的调控手段,而且,与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相比,还可以利用其调节信贷结构的效果,促使商业银行增加适合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的贴现贷款,引导资金向重点行业和区域倾斜,配合政府政策的实施。在大多数情况下再贴现政策是有效的。但是,随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第一,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之所以愿意从中央银行借款是因为再贴现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足以弥补所承担的风险和有关费用。如果不能弥补风险和费用,商业银行就将收回贷款,归还从中央银行的借款。但是,如果商业银行预期市场利率进一步升高,尽管再贴现率已经降低,商业银行可能并不愿意马上增加贷款。反之,如果再贴现率已经提高,但商业银行预期还将提高,就可能并不急于归还从中央银行的借款。也就是说,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之间的利差正好弥补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和有关费用的假设并不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而是特例,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可能使再贴现贷款和货币供应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较大波动。,第二,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再贴现率的变化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因此,贴现率的调高调低并不一定带来商业银行再贴现借款的相应减增。这是和(1)相同的问题,也就是说再贴现政策的效果取决于再贴现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相关性,如果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有广阔的渠道、对中央银行再贴现贷款依赖程度很低,那么再贴现政策的效果也就有限。难怪有经济学家比喻再贴现政策是用绳子去推动市场利率。第三,再贴现率的调节方向缺乏弹性,不能在短期内任意改变,否则将引起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无所适从。也就是说再贴现率作为市场利率的风向标需要相对稳定性。但是,事实上并不能保证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总是正确的。,由于再贴现政策存在上述不足,因此,不少经济学家提出改革再贴现政策甚至放弃再贴现政策。此外,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贷款的利率可以调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达到控制存款货币银行信贷数量的目的。因此,中央银行再贷款也可以作为政策手段使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公开市场和票据市场发展滞后,再贷款政策就成为不可替代的主要政策手段。不过再贷款政策的作用原理与再贴现政策相同,在此就不赘述。,三,公开市场政策与业务操作 1,公开市场政策的涵义。简而言之,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谓公开市场是指非金融机构、甚至个人也能参加的金融市场。事实上,尽管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迅速发展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的发行和流通市场的发展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但是,很多国家因为公开市场的规模、运转机制和效率尚不能满足公开市场政策的要求,公开市场政策实际上是在同业市场进行的。因此,公开市场政策改称金融(或同业)市场政策似乎更名符其实。但在经济学教科书和关于货币政策的专门著作中,仍然称作公开市场政策,本书也使用公开市场政策一词。,2,公开市场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的计划;第二,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长期性的目的是保证存款货币机构的流动性,临时性则是为了消除比如因季节性的原因突然大量提现或存款增加,造成存款货币机构流动性不足或过剩的波动;第三,选取操作机构。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操作往往是通过中介商进行的,选取中介商的标准是:资金实力、业务规模和管理能力;第四,确定交易方式。交易方式主要有现券交易和回购交易两种。回购交易是指卖(买)方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与买(卖)方约定在某个时间、按照某个价格、买入(卖出)相同数量的同品种证券的交易。卖出并约定将来买入的交易,称为正回购;买入并约定将来卖出的交易,称为逆回购。,3,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如前所述,公开市场政策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通过乘数作用影响货币供应量。但是,公开市场政策的运用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此,下面作简单分析。(1)调控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买卖有价证券直接增加和减少存款货币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影响存款货币机构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假定中央银行决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债券500亿元,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假定银行体系仅有A、B、C三家银行,那么,市场就由中央银行和A、B、C三家银行组成。购买债券通过招标进行,招标前三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7-4、7-5、7-6。招标结果,A银行卖出200亿元债券,B银行投标失败,C银行卖出300亿元债券。卖出债券所获得的资金由中央银行转入A银行和C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中央银行以及A银行和C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变成表7-7、7-8和7-9,B银行不变。A银行和C银行发现他们的准备金超额太多,应该去进行投资。于是,这部分新增资金被用于贷款,新增资金在银行体系内运转,并通过乘数进行放大。假如各家银行都想维持原来的现金和准备金比率不变。于是就有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表7-10,可知出售债券所获得的500亿元,使得存款增加了2500亿元。,表7-4 A银行资产负债表1,表7-5 B银行资产负债表1,表7-6 C银行资产负债表1,表7-7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表7-8 A银行资产负债表2,表7-9 C银行资产负债表2,表7-10 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2)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使证券需求变化,首先引起证券价格和证券市场利率的变化。其次,引起存款货币机构准备金数量的变化,通过乘数作用导致货币供应变化,也影响市场利率。再次,中央银行通过买卖不同期限的证券,也可以改变市场对不同期限证券的需求,使利率结构发生变化。(3)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由于再贴现率与货币供应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如由于存款货币机构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并不依赖中央银行的再贴现贷款,中央银行改变再贴现率并不能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就可以在改变贴现率的同时,买卖证券使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减少或增加,加强政策的效果。,(4)降低货币流通量的波动幅度。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应量决定货币流通量,但是,有时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是被动的。第一,政府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在季节上有高峰和低谷,在税收高峰期买入债券,增加市场资金;在财政支出高峰期,卖出债券,回笼资金,可以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第二,政府发行新债时,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承购新债。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买入旧债,向市场供应资金和压低市场利率,保证新债的顺利发行和降低政府发债的成本。第三,抵消因外汇储备流出入引起的金融市场波动。在外汇储备流出多于流入时,应买入债券,增加货币供应;反之,则卖出债券,回笼货币。,4,公开市场政策的特点。公开市场政策由于具有与法定准备金政策相比,具有弹性,可以随时进行操作;与再贴现政策相比,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其效果比较确实可靠的优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政策工具。(1)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操作规模的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2)操作的时机、规模以及如何实施的步骤都比较灵活,可以比较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3)具有较强的可逆性,万一发现错误时可立即实施逆向操作进行纠正。(4)由于中央银行是作为市场的一员参与交易的,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5)需要有较发达的证券市场,包括证券的数量和规模、适当的期限结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6)国内外资本的流动、国际收支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和行为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仍然可能抵消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第二节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特殊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一,直接信用控制政策 直接信用控制政策是中央银行从内部结构和数量两方面,根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业务加以直接干预的总称。比较重要的手段有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额的管制、流动性比率管制和直接干预等。,1,信用分配政策。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和限制的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无法对商业银行基于从金融市场获得的资金来源的信用扩张进行干涉,但是可对基于中央银行再贴现贷款的信用创造进行干预,如分配再贴现额度等。英格兰银行最先使用信用分配政策,规定自身每月授信额度,分配给各商业银行。若商业银行需要英格兰银行的再贴现贷款时,在此额度内申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信用分配成为最主要的信用控制手段。,2,利率管制政策。利率管制政策是对金融市场上某些金融产品的利率进行管制政策。是很常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最常见的是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如1980年以前美国的Q条款(对活期存款禁付利息)。目的是防止银行用抬高利率的方法在吸收存款方面进行过度竞争以及为牟取高利而进行高风险投资。因此,有利于银行的正常经营,并控制银行的贷款能力,限制货币供应量。但是,利率管制扭曲资金的真实供求状况,阻碍利率自动调节资金供求作用的正常发挥,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率的最高限额管制将引起资金外流,使管制流于形式。,3,流动性比率管制政策。流动性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存款的比率。银行为了保持中央银行规定的流动性比率,就不得不减少长期贷款、增加流动性的资产。同时还必须持有一部分随时可提取的资产,达到中央银行限制信用扩张的目的。但是,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其收益率就越低。高的流动性比率将减少银行的盈利能力,不利于银行经营。4,直接干预政策。是中央银行利用其“银行的银行“的身份,直接对银行的信贷业务进行干涉,如规定银行的业务范围、放款的额度等。对业务经营不当的银行拒绝再贴现或实行惩罚性利率。5,特别准备金政策。就是中央银行在特殊条件下,规定银行在进行贷款时必须提留坏帐特别准备金。例如我国在1996年开始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提留新增贷款的1%作为坏账特别准备金。,二,间接信用控制政策 间接信用控制往往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其发挥作用需具备三个条件:中央银行在该国金融体系中有较高的威望和地位;该国的道德水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较强;中央银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力和手段。1,道义劝告。是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交流等,影响其贷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贯彻中央银行政策,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道义劝告既能影响信用总量,又有助于调整信用的构成。,2,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物价的变化趋势、金融市场的动向、货币政策的要求等,对银行的贷款重点和贷款规模进行指导,如在金融紧缩时期,对贷款增加设置上限等。最多运用窗口指导手段的是日本中央银行,其最初目的是稳定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因当时日本除了货币市场利率是市场利率以外,其它利率基本上也是管制的。银行服从窗口指导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服从窗口指导,减少贷款可遏制拆借市场利率的上升,防止资金借贷利差的扩大,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经济核算。第二,相互竞争的其他金融机构受到同样的约束,即使减少贷款也不必担心优良客户转向其他金融机构。以后,窗口指导运用到协助贯彻中央银行意图的各个方面。,三,消费信贷控制政策 消费信贷控制政策的涵义是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经济的不同周期,规定消费信贷最低首付款的数额、最长期限以及限定消费信贷的范围。控制消费信贷的原因有,第一,消费信贷本来是作为反周期的措施实施的。但是,在实践中也可能顺周期变化,成为影响经济稳定的因素。如在经济高涨期,消费信贷大量增加,刺激生产和销售过热;相反在衰退期,压缩催收消费信贷,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使经济更加萧条。第二,消费信贷过度增加使一部分消费者的负担过重而面临生活困难,影响经济稳定。第三,一定条件下,社会资金是有限的,消费信贷的扩张可使企业投资资金相对减少,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四,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政策 是中央银行对利用信用买卖证券的控制,规定贷款额占证券交易额的比率,限制对证券市场的贷款规模。上世纪2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空前繁荣,以股票为担保的银行贷款大量流入股市,促成股价急剧上升。美联储想干预股市,但因为当时物价比较稳定,没有其他理由认为经济过热,而无计可施。1929年9月美联储为了抑制流入股市的贷款数量,不得不提高再贴现率,结果造成股市崩溃和经济衰退。以后检讨得失,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当出现结构性的信用过热时,运用无差别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杀伤力过大,可能损伤正常的部分。,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规定信用方式买卖有价证券的保证金比率;(2)中央银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的状况随时调整保证金比率。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政策的作用有:(1)既限制了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也限制了资金需求;有利于中央银行控制证券市场的信用活动。(2)既控制证券市场信贷资金的供求,平抑证券市场的价格,也促成资金向其他市场的流动,实现资金供给结构的调整。,五,不动产信用控制政策 不动产信用控制政策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主要内容有:(1)对不动产贷款规定最高限额;(2)规定不动产贷款的最长期限;(3)规定首付最低限额;(4)规定分期付款的每期最低金额。,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但是,由于我国尚处于转轨阶段,金融体制中还存在很多管制和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不够,因此,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受到很多限制、能够发挥的作用和对经济的影响都有限。,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受制于金融管理体制 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很重要的条件之一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因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市场机制成为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目前金融体制中仍然存在各种管制阻碍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货币政策工具有:现金发行计划、信贷规模管理和中央银行贷款。当时,贷款=现金+存款,基本能反映全社会的银行资产负债状况,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了贷款规模和现金发行,就能控制住存款规模,从而控制住货币供应量。,但是,随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和商业银行体制形成,产生了倒逼机制,使贷款规模难以控制,即使控制住贷款规模和现金投放,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存款规模也难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也就无从谈起。1990年以后,贷款在全社会资金运用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94年人民银行放弃对全社会信贷规模的计划控制,但仍然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直至1998年。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再贷款作为政策工具使用,由省级分行根据总行计划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将贷款权收回总行。1994年以后,外汇占款替代再贷款成为基础货币的主要投放渠道,再贷款急剧减少。1997年以后,为农业发展银行收购农副产品以及清理倒闭金融机构和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提供资金成为再贷款的主要职能。,在利率缺乏弹性和货币市场发展滞后的条件下,中国人民银行无法运用经典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贷款和信贷规模管理就成为次优选择。但是,再贷款和信贷规模管理作为政策工具使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抑制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商业银行无法通过控制风险和增加贷款获取更多利润。第二,由总行分配再贷款计划强化了地方政府把中央银行贷款当作财政拨款和诱发商业银行盲目扩大贷款规模。第三,收购农副产品以及清理倒闭金融机构等的再贷款具有最后贷款人贷款的特点,具有被动性质,中央银行无法通过增减再贷款,调节货币供应量。,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使用再贷款和信贷规模管理等工具的同时,也开始引入经典的货币政策工具,不过由于银行经营机制改革尚未到位和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严厉管制,起作用仍然有限并受到扭曲。首先,目前我国仍然对利率实行管制,利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准备金存款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第二层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和贷款利率(储蓄存款、企事业单位存款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各种贷款利率);第三层金融市场利率(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回购市场利率)。其中,第三层的金融市场利率基本上已经实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第一层的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也是毫无异议的。问题是第二层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和贷款利率及其可能的浮动幅度,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实行。因此,虽然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对金融市场利率能够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机制在我国现阶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且由于金融机构存贷款仍然是我国资金融通的主要形式,因此,再贴现率对经济的影响就很有限了。,其次,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5月26日开始恢复公开市场债券交易,目前公开市场政策已经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渠道。但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债券流通市场是对非金融企业和个人开放的公开市场,而我国则将债券流通市场人为分割成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政策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的。因此,所谓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政策并不是在公开市场进行的,因此包括对市场的影响速度和影响范围的政策效果受到一定限制。而且,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占款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货币发行渠道,公开市场政策经常受制约于外汇占款的多寡,往往成为回笼货币的手段。第三,我国法定准备金政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准备金存款有利息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调整贷款结构的手段。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贷款数量之大充分说明此特点。,二,受制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很重要的条件之一是金融市场的发展,除了市场机制成为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以外,金融市场的规模、层次和有关规章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我国企业之间主要采用转账结算方式,相互提供商业信用并不普遍,商业票据的种类规模有限,票据市场不发达,中国人民银行事实上也难以通过再贴现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因此,长期以来,中央银行再贷款就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政策手段。其预算软约束难以达到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目的等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随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适度偏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再贷款余额迅速下降。由于现阶段我国金融体制以及金融市场成熟程度的上述特点,一般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限制,因此,给与选择性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舞台。例如利率管制、信用分配、禁止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等成为很重要的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