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ppt
第 八 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概论,(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含义: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现实进行操作开始,到其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调整机制:扩张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基础货币/信贷规模增长 利率下降,投资增长(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买进有价证券)股市大好,债券价格上升 总供给增加,物价稳定,(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1.传统经济学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3.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4.后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进一步发展,1、传统经济学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1.1 理论前提:两个基本前提 A.充分就业的均衡 市场可以通过自由竞争达到资源优化和充分就业,因此货币供应只对物价有影响,对产量和就业无影响。B.供给创造需求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 四大要点:a.生产就能产生需求;b.货币交换实质是产品与产品间的交换;c.造成生产过剩是因为其他产品供给不足;d.局部产品失调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1、传统经济学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1.2 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核心:二分法把经济分为实物和货币,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产量等),货币分析价格水平的关系(货币数量论),两者间无联系。,1.2 传统经济学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A.传统货币数量论:RMsP Yn 其中,R表示准备金数量;Ms表示货币供给量;P表示市场物价水平;Yn表示名义收入。其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措施,首先是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继而引起市场物价水平的变动,最终造成社会名义收入的变动。,1.2 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B.费雪的现金交易论 MV=PT或P=MV/T 其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平均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一般物价水平;Y实际国民收入。根据方程式,P的大小决定于M,V,Y,短期内V相对稳定,Y在充分就业水平上也大体稳定,P只取决于M。中央银行政策只能改变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动。C.现金余额论 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在短期内是不会发生变化的。D.凯恩斯早期余额论,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1 凯恩斯学派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分歧A.凯恩斯学派摒弃了充分就业的假定,认为失业是经济社会的常态,充分就业只是特例。B.凯恩斯学派摒弃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面纱观,把货币看作是经济的一个内生因素和内在动力。C.凯恩斯学派摒弃了货币数量变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动的传统观念,指出货币数量对物价的影响是间接的。,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2.1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A.凯恩斯学派总需求方程:Y=C+I+G+NXB.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C.货币需求函数:Md/P=f(i,y),与i成反比,y成正比。,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2.2 传统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具体思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而突然增加后,首先发生影响的是使利率下降,后又促使投资增加。如果消费倾向为已知量,则通过乘数作用,又可促使国民所得的增加。一般路径:M(货币供给)R(利率)I(投资)E(总支出)Y(总产出)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例,其传导过程是:MMS RIE YP Ms表示货币供给量;R表示利率;I表示投资;Y表示收入;P表示物价。,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3 IS-LM模型(汉森-希克斯曲线)A.凯恩斯学派总需求方程:Y=C+I+G+NXB.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C.货币需求函数:Md/P=f(i,y),与i成反比,y成正比。,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3 IS-LM模型(汉森-希克斯曲线)A图:货币和商品市场相互作用 B图: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3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内容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主要两个途径:A.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B.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利率弹性。,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3.1 凯恩斯学派利率渠道传导机制的局限性 A.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指的是当现实经济运行当中利率水平已降低到无法再降低的程度时,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趋于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任何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都不会对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因而货币政策对于社会总需求以及物价水平均不会产生作用。,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3.1 凯恩斯学派利率渠道传导机制的局限性B.投资的利率弹性非常低时,利率的下降就不会对投资量有显著的刺激作用。C.当消费倾向下降,且下降力量大于投资力量时,旨在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也属无效。D.假定社会经济运行当中的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经济生活中存在非自愿失业现象。,3、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3.1 货币主义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主要内容A.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B.主要思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无需通过利率加以传导,而可直接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C.货币需求函数:其中,是指实际货币余额需求,持久收入,货币预期收益率,债券预期收益率,股票预期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3、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3.2 货币主义学派货币理论与凯恩斯学派假设前提区别:A.货币主义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持久收入,因此相对稳定;凯恩斯学派认为交易和预防动机取决于当期收入,所以虽经济周期有较大波动;B.货币主义认为资产选择多样化,债券、股票等都可以作为货币替代;凯恩斯学派认为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可以选择;C.货币主义假定货币和商品可以互为替代品,货币变动可能直接对总产出有直接影响;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数量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总产出的。,3、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3.3 货币主义学派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传导过程如下所示:MEY M表示货币数量;E表示总支出水平;Y表示总产出。从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看出,货币政策效果的有效指标不是利率,而是名义货币供应量。,3、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3.4 货币主义学派传导机制与凯恩斯学派的区别A.凯恩斯学派重视利率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货币主义学派则重视货币供给量。B.凯恩斯学派认为,投资直接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名义国民收入有着直接的联系。C.凯恩斯学派认为,传导机制首先在货币市场进行调整,然后引起资本市场的变化,最后影响到商品市场;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传导机制可以同时对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发生影响。,4.后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大致分为三类:投资支出渠道;消费支出渠道;国际贸易渠道。,4.1 投资支出渠道,4.1.1 利率对投资的效应 货币供给(M)的增加会使利率(i)下降,利率下降又促使投资(I)增加,投资增加会引起产出(Y)的增长。其传导机制是:M i I Y,4.1 投资支出渠道,4.1.2 托宾的q理论货币政策将通过股票价格的影响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托宾把q定义为:q企业资本的市场价值/企业资本的重置成本传导机制为:M Ps q I Y,4.1 投资支出渠道,4.1.3 信贷观点货币政策可通过银行贷款的增减刺激或减少投资支出,从而引起总产出的变化。若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传导机制为M 贷款 I Y,4.1 投资支出渠道,4.1.4 非对称信息效应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引起企业资产净值的变化,进而影响银行贷款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从而改变投资支出的传递过程。传导机制为 M PS(股票价格)企业资产净值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贷款 I Y,4.2 消费支出渠道,4.2.1 利率的耐用消费品支出效应货币政策通过引起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决策,进而影响总需求的效应。传递机制:M 利率 消费贷款耐用消费品支出 Y,4.2 消费支出渠道,4.2.2 财富效应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股票价格,使公众持有的以股票市值计算的个人财富变动,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的效应。传递机制为:M 股票价格 金融资产价值 毕生财富 消费 Y,4.2 消费支出渠道,4.2.3 流动性效应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使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价值及其资产的流动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耐用消费品支出变化的政策效应。传递机制为:M PS(股票价格)金融资产价值 财务困难的可能性 耐用消费品支出 Y,4.3 国际贸易渠道(汇率渠道),货币政策的变动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到国内利率,利率的变化引起汇率的变动,进而对净出口产生影响的过程。传导过程为:M 利率 物价水平 汇率 净出口 Y,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货币的最终目标。从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工具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要经历一个过程,其过程为:,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操作目标商行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M国内信贷长期利率,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一)、体制因素(二)、信息因素(三)、市场因素(四)、经济周期因素,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影响因素,(一)、体制因素,(1).对居民行为的影响 A.影响居民追求利润最大化愿望 a.三种基本经济行为:消费,储蓄和投资;b.目的是最大化效用。B.影响居民行为决策机制 C.影响居民行为约束机制 a.是指以收抵支的预算原则对居民行为的制约作用;b.市场体制下约束机制较弱。,(一)、体制因素,(2).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A.影响企业行为动力机制 a.是促使企业采取和调整其经营行为的内在动力及作用的方式和程度;b.决定企业对外部环境是否具有积极的响应动力;c.市场机制下反应力敏锐。B.影响企业行为决策机制 实质是企业自主经营权。C.影响企业行为约束机制 a.是指以收抵支的预算原则对企业行为的制约关系与作用程度;b.市场体制下约束机制较强。,(二)、信息因素,(1).中央银行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2).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3).信息披露的准确度,(三)、市场因素,(1).市场发育程度 充分发育的市场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基础。(2).市场体系的完备程度(3).市场操作的规范化程度 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环境基础,是价格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四)、经济周期因素,(1).经济萧条时期 扩张性货币政策难以奏效,无法政策传导;(2).经济复苏时期 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好;(3).经济繁荣时期 力度较小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差;(4).经济衰退时期 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明显。,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有效性,(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形成与演变(二)、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式及特点(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改进措施,(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形成与演变,改革开放之前,国家计划直接控制和决定所有经济主体的活动,基本上没有货币政策的单独运用。这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确立之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1993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形成与演变,1998年以来,我国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改革存款准备制度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货币调控模式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这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以及“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和居民国民收入”的间接传导体系。,(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式及特点,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完善,初步形成了间接传导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传导渠道上看,具有以下特点:1.信贷渠道仍是当前的主渠道,但其作用正在逐步减弱;2.利率渠道的作用逐步增强,并将成为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3.资产价格渠道的作用未能体现出来;4.汇率渠道的作用将会逐步呈现。,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改进措施,1.进一步保持和巩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2.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增强货币政策的弹性 3.商业银行与企业行为市场化4.提高我国经济的金融深化程度,完善利率机制5.改进外汇管理制度6.正确评价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功效差异,合理匹配使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