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体制.ppt

    • 资源ID:5166880       资源大小:338.4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体制.ppt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体制,2,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对金融业监管的需要。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多数中央银行同时承担着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职能,而二者是高度关联和互存的。近20年来,随着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以及本国金融状况出现新的变化,一些国家把中央银行所履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相分离。,3,本章主要内容,金融监管体制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4,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一、金融监管体制,5,金融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6,集中监管体制,是指将金融业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央行来承担。又称为“一元化”监管体制。实行该体制的国家有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加拿大、新西兰等。从1980年代至今,部分发达国家发生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相分离制度的变迁。如英国金融服务局(1997)和日本金融监督厅(1999)的成立。,7,金融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8,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在该体制下,监管机构按被监管者所处行业来构建。即有不同的监管机构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实施监管,但其模式仍具多样性。美国是实行分业监管体制的典型国家(双线多头监管体制),目前还有加拿大、新加坡、芬兰、瑞典、瑞士、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实行分业监管体制。,9,金融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10,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促使分业监督体制逐渐向统一监管体制过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双重职能由兼容向分离发展。金融监管正从机构监管为主转向功能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促使“伞式监管”体制的诞生。,11,国际金融监管的变革与发展,1980年代前,金融监管的特点:以限制竞争、保障安全为主要指导思想监管视野限于国内,对国际金融活动监管不足各国监管体制相互分离,监管手段和政策的差异导致导致不同监管环境下的金融竞争力差异。19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放松金融管制的趋势,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风险。,12,国际金融监管的变革与发展,1990年代后,又转向严格监管,强调审慎监管制度,央行的国际合作加强。其突出成果表现为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近年来国际金融监管的调整 改变传统的监管手段,加强以促进金融业谨慎经营为目的的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的效率和稳定。加强对大型金融集团的监督。要求银行审慎对待与高杠杆机构的关系。与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趋势相适应,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会更加密切。,13,可以预见,未来的保证全球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监管体制框架将是一个更加灵活的,能充分、准确地反映各类风险及风险管理方法的动态发展变化的体系。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关系会发生由对抗型向协作型的转变,内部管理将成为国际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国际金融监管的变革与发展,14,二、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历史上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金融业比较落后,缺乏建立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的基本条件。,15,尽管如此,中国民族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逐步形成了以内部稽核为基本形式的金融监管制度,并成为中国近代金融监管的原始形式。其发展历程如下:1905年8月成立的户部银行在内部设有“稽核”、“监事”的职位。1924年8月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的中央银行,从一开始就注重金融监管工作。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中央银行,在总行也设置了稽核处。1932年2月在革命根据地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规定其账务要接受财政人民委员部的审查。1950年11月经政务院批准的中央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试行组织条例中,就规定了在总行设立检查处。,二、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16,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业迅猛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多种类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引进了外资金融机构,这迫切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为适应这种局面,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1992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是单一金融监管机构模式。从1992年开始,监管体制开始向分业监管过渡。分业监管体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98年11月18日成立中国保监会。在这之前成立了中国证监会(1992),之后又成立了中国银监会(2003)。,二、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17,我国目前基本上属于分业监管的模式。通过“一行三会”的联席会议制度进行协调。但超级监管机构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国香港的金融监管体制:在1970年代后进行了重大调整。其现行监管体系主要由政府机构、咨询机构、同业公会三部分组成。该体系以政府机构为主,咨询机构和同业公会配合,各司其职共同担负金融监管工作。澳门:还未设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台湾:实行单一的集中监管体制,二、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18,三、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一)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履行监管职责的必要性(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1、监督管理银行间市场和黄金市场2、监督管理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基础性制度的执行情况3、监督管理为履行金融服务职能而建立的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4、监督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5、监督管理有关外汇管理规定和黄金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6、对人民银行系统内部的监督管理,19,(三)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权力(四)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监管主体的监管协调1、牵头协调机制2、规则协调机制3、信息共享机制4、行动协调机制,

    注意事项

    本文(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体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