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说明.ppt
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说明,2010年8月6号,指南解读新的形势近几天工作方案编写说明资料申报要求,一、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解读,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下简称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两部分内容。,(一)总体原则,突出建设重点,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建设管理,严格奖优罚劣;创新体制机制,落实管护责任。,(二)建设范围与内容,1塘坝(容积小于10万m3)、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 m3/s)、灌溉机井等小型水源工程;2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 m3/s)、小型灌区渠系等;3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1000千瓦)、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道及小型排水闸等;4.管道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5.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蓄水容积小于500 m3)。,建设内容,以现有小型水源工程更新改造、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渠系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主要解决“卡脖子”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各地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行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工程效益持久发挥。,(三)项目选择要求,1、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和意愿。3、水源有保证。,(四)补助标准,中央财政对各省(区、市)小农水专项工程项目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2010年,地方可从中央财政小农水专项资金中一次性提取不超过1%用于项目管理费,但不得各级重复提取。项目管理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解决。,中央和省级资金对工程的补助标准如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补助不超过700元/亩;山平塘、石河堰工程整治补助比例不超过工程总投资(不含群众投劳折资)的50%;农户新建的蓄水池、水窖工程按水量补助不超过40元/M3,且单户补助不超过4000元。,(五)申报与审批程序,1、申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2、申报程序。申报主体提出申请县级财政、水利部门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评审报财政部、水利部审查合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下达资金并组织批复各项目县组织实施。,二、新的形势,2010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意见川办发(2010)53号文件通过民办公助推动项目实施,构建“投、建、管”三位一体的支农项目建设机制。(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的方式推进建设,在项目区引入村级竞争立项机制,充分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民办公助 的探索,“三项原则”:群众自愿、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七步工作法”:落实权属、自主申报、竞争定项、自主实施、监督监管、验收奖补、确权发证。,三、需要各县尽快完成的工作,1、根据指南要求,尽快确定项目区;2、按照文件要求尽快完成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标准文本的编制工作,完善上报手续。,(一)项目区选择要求,项目区的选择原则“集中连片、突出重点”两个转变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项目区的选择要求1、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3、水源有基本保证。当前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一公里”工程应优先安排。,四、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要点,(一)基本情况,简述项目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灾害情况、农业生产现状等。,(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类型、分布及完好程度;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及运行情况;作为灌溉水源工程的水库运行状况;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水资源状况等。(分析存在的问题),(三)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建设范围及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工程数量、规模、建设标准等。,总体设计,要求说明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区范围,工程总体布局,经分析比较后选择确定主要工程形式及数量。,(一)工程形式,塘坝(容积小于10万m3)、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m3/s)、(以上工程仅限配套和改造)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m3/s)、小型灌区渠系、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容积小于500m3)等小型水源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二)建设内容,雨水集蓄利用;高效节水灌溉;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其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各县根据项目区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建设内容。,(三)主要技术指标,(1)渠道防渗灌溉区: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大中型渠灌区斗口以下、小型灌区渠首以下)不低于0.7。单位面积农毛渠长度,一般不低于3-6m/亩;节制闸、分水闸、量水设施等按有关技术标准和实际需要配套齐全。,(2)管道输水灌溉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灌区为管道系统进水口以下),不低于0.80。单位面积固定管道长度不低于6m/亩。控制阀门、取水栓、出水口等配套齐全。,(3)喷灌区、微灌区技术参数选择应该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微灌工程技术规范要求。(4)集雨节灌区技术参数选择应该符合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四)工程设计,1、设计主要依据2、项目区水源情况:(可供水量及可供流量)3、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需水总量及需水流量4、水量供需平衡分析5、渠道工程设计:(各级渠道设计流量的确定;衬砌方式的选择;纵、横断面设计等。如渠道级数多,可列表说明各级渠道水力要素),(四)工程设计,6、主要建筑物、量水点布设与结构设计7、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设计 包括系统设计流量的确定、各级管径及管材选择、灌水器(给水栓)的选择、管网布置及灌水器(给水栓)间距、管道水力计算、设计扬程确定、水泵选择或系统工作压力校核等。8、工程量、主要材料、设备的数量 同样工程内容只作典型设计,(五)、工程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建后运行管理,包括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等。通过民办公助推动项目实施,构建“投、建、管”三位一体的建设机制。,工程建设管理,1、工程建设管理2、建设资金管理3、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通过民办公助推动项目实施,构建“投、建、管”三位一体的支农项目建设机制。,(1)管理改革明晰产权和受益对象,发放或签署有关证书;(2)管护责任 落实管护责任,建立较完整的管理制度,管护资金的落实等等。,建后运行管理,(五)建设费用及筹资方案,测算建设费用 按照典型设计,测算工程建设费用。市、县应加大投入:申报了重点县的专项县,要按中省实际投入资金比例,配套承诺资金和农民投入部分。资金筹措方案。(中央;市县、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对各省(区、市)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项目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对每个专项县补助中央资金300 和200万元两档。,中央对工程的补助标准如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补助不超过700元/亩;山平塘、石河堰工程整治补助比例不超过工程总投资(不含群众投劳折资)的50%;农户新建的蓄水池、水窖工程按水量补助不超过40元/M3,且单户补助不超过4000元。,资金配套,充分调动基层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市县配套及农民投劳投资总额不低于50。总投资600万和400万两档,资金使用范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项目建设材料费、设备费、施工机械作业费、项目管理费等费用。其中,从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中提取的项目管理费,可用于中央补助项目的论证审查、规划编制、工程设计、技术咨询等管理支出,但不得用于人员补贴、购置交通工具等。,地方可从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中一次性提取不超过1%用于项目管理费,但不得各级重复提取。项目管理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解决。,(六)预期效益,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用增加、恢复、改善灌溉面积,新增补灌面积,新增蓄引提能力、发展节水灌溉面积,新增节水能力,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增经济作物产值,受益人口,年均增收)(内容应该与汇总表中的内容一致)与标准文本填写内容一致,附图,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分布图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分布示意图(最好附上渠道、建筑物、山平塘、蓄水池等典型图),标准文本封面填写,五、申报资料及时间,1、申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2、申报程序。项目申报主体向县级财政、水利部门申请。(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申报主体的项目,还须报送合作组织证书复印件。)县级财政、水利部门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扩权县要求市级转报文件),申报资料,1、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申请。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申报主体的项目,还须报送合作组织证书复印件。2、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汇总表3、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文件,编财政文号。,申报时间,时间:8月10号准备4套资料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核审(具体时间、地点、人员另行通知),核审通过后统一格式印刷装订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