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ppt

    • 资源ID:5161776       资源大小:5.03M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ppt

    第五章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一 社会背景1.政治混乱黄巾起义(公元220年)结束了汉的统一,整个中原大地进入了割据,分裂的局面,直到南北朝结束(公元589年)。2.经济萧条从三国至南北朝近400年间内城市发展缓慢,手工业,商业萧条,由于战争,分裂和地方割据,农民失去土地,粮食减产,当时的经济文化处于困难时期。3.文化上大融合促进少数民族城市建设由于中原的割据与混乱,北方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人民纷纷南迁,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迁移和大融合,对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经济中心由中原地区向江南地区偏移由于这一时期汉民族的大量南迁至长江流域,使原来较为落后的经济得到发展,加上南方这些地区本身自然条件优越,因此迅速成长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5.宗教文化的影响西汉佛教传入中国;三国至隋唐时期,佛教流行,在城市建设中佛教建筑、寺院成为城市内重要的建筑群。6.军政中心仍在北方在南北朝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转移到江淮一带,但军政中心还在北方,为了加强南北方的联系,修建了大运河,以解决南北方的物资以及交通问题,同时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随之发展。,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总的发展趋势:由于战争的破坏和民族的迁移,表现为北方中原地区城市的残破以及江南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二 城市建设(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邺南城)(一)曹魏邺城:曹魏邺城是东汉晚年曹操所营造的魏王城,属于诸侯王的封国国都城。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漳河沿岸。,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据水经注记载:邺城的规模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规模次于当时帝都洛阳城(都城等级差异)。这种差别体现了诸侯王城与帝都规模的礼制等级差别,是合乎营国制度都邑建设体制及礼制营建制度的传统精神。,2曹魏邺城的历史背景,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1)东西各一门,南边三门,北边两门。南北分区,中轴对称。(轴线布局开始运用到整个城市),3城市总体布局,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曹魏邺城功能分区图,(2)功能分区 城市平面呈矩形。城市中偏北有一条干道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城,大殿位于城市中轴线正中;宫城东部为曹操起居及办公的场所,采用前朝后寝的格局。在宫城外是戚里和王室专用园林。干道南面为一般居住区,划分若干正方形坊里;城中有三个市,还有手工业作坊。,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3)道路:采用传统的经纬涂制。东西一条干道通(迎春门金明门),南北向有三条干道。,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4)水系及园林:城中的水系是在城西北引漳河水,由三台下流铜雀苑及宫殿区,分流一部分至坊里区,由东门附近流出城外。园林也很多,除铜雀苑外,城西有文武苑,北城外有芳林苑,其东有灵芝苑等。,漳河,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5)集中设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1)继承了古代的城与廓、宫城与外城的区分,功能分区明确(2)首次将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方式由宫城建筑群扩展到整个城市,这种手法是中国古代城市城市规划布局艺术性的重要开端,对以后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影响;(3)宫殿部分建筑严整,前为朝廷,后为起居用房,城内的园囿与防御功能结合;(4)里坊划分统一,比秦汉时期更完善。(5)集中设市,独立于手工业作坊。,4城市特点,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曹魏邺城规划对发展营国制度传统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仅将东汉洛阳规划所展示的城市规划发展为主流,推进到一个新的演进水平,而且通过它的榜样作用,更给后世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5城市成就及意义,(二)北魏洛阳城,1 洛阳都城历代城址变迁(东汉、北魏、隋唐),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公元386534年),统一北方后,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至北魏孝文帝为更便于统治全国进一步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迁都洛阳。洛阳在历经东汉,曹魏等不同政权时期的破坏而又不停进行改造重建的建设历程之后,为北魏洛阳城的扩建的改建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另外北魏时期重视尊孔崇儒,儒家经典周礼成为改建洛阳核心理论依据,并强化洛阳的政治中心的职能,利用洛阳固有的经济地理优势等一些规划举措,使洛阳又一次成为北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魏洛阳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发展礼制营国建都的一个里程碑。,2 营建背景,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1)采用内城宫城廓城三城相套布局方式,平面呈一规整的长方形,四面筑围墙。(2)宫城居中,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体现尊卑关系和礼制营国制度的南北空间序列轴线,全城呈中轴对称格局。,3城市布局及特征,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3)铜驼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两测分布司徒府、太尉府等高级官署和太庙、太社等寺庙坛社。,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4)秉承城郭之制,内城以政治活动区,郭城以市(大市(城西)、小市(城东)、四通市(城南门外)为核心形成经济活动区。里坊管理严格,制度更完善。(5)继承营国制度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井田方格系统。城内主要道路都和城门相通,道路成方格形。,大市,小市,四通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6)城北面有三座小城,各有城垣,连接为一组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军事基地。,里坊制起源:坊来源于周法“匠人营国”的井田制。从周代开始,都城中居民居住区就以闾里(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为单位,之后的汉、三国、晋等朝的都城也都沿用这种形制,但北魏以前的“里”,四周并无围墙,里墙制度是从北魏开始的。“里”指宅院,民户居处。“坊”指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里坊规制:一般里坊的形制为一里见方,设有坊墙,内设十字街,并有小巷,四面开门。里坊除比较规整的一里见方者外,亦有大小不同的里坊并存。数目:北魏洛阳城居民的住宅区有两百多个里坊。内城有八个:永康里、衣冠里、凌阴里、延年里、义井里、治粟里、宜寿里、永和里。东城有十一个:建阳里、绥民里、崇义里、东安里、晖文里、敬义里、昭德里、孝敬里、景宁里;南城有十个:利民里、劝学里、延贤里、归正里、归德里、慕化里、慕义里、白象坊、狮子坊、中甘里。分布:内城由于宫殿、庙社、官署、苑囿等所占面积达二分之一以上,里坊设置很少,因此外郭城当为主要里坊区。城北靠近邙山,地方偏狭,为军事防御重地。所以,城北里坊很少。大量的里坊就集中在城东、城南和城西。外郭城的里坊主要集中在御道附近及市区。,4北魏洛阳城里坊,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里坊管理:北魏政府对里坊的管理很严格,夜晚里门上锁。里正为流外四品,是里坊内人民的直接统治者。里坊内的居民皆为政府的编户,被编定在固定的地方,不得随便迁移。北魏政府对居民的住宅、服饰也有限制。尤其对商人服装严格控制。里坊内的种种制度只是对下层城市贫民和工商业者而言的,对那些王公大臣、皇亲贵族则不起多大作用。他们可以在里坊内大兴土木,广占民宅,胡作非为。里坊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游士侠客与豪贵子弟结交,横行于城中。里坊内的绿化:里坊内的绿化搞得很好。很多宅院中都植有花木,建有园苑。如城东绥民里杜子休宅园中“果菜丰蔚,林木扶疏”。那些皇亲贵族高官权臣们更是“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相互夸竞”。,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北魏洛阳都城规划不仅是继承了东汉洛阳规划所启示之发展营国制度传统的产物,而且还是这一主流发展的里程碑。由于北魏洛阳都城规划在这方面作出了如此重大贡献,故对后世影响深为深远。隋唐长安与洛阳、宋东京、金中都、元大都以及明清北京城等历代名都规划,都是这种影响的历史见证。北魏洛阳对发展营国制度传统的功绩,确是不可磨灭的。,5 城市规划成就,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6 东汉洛阳和北魏洛阳的比较研究,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思考题:比较汉东都洛阳和北魏都城洛阳在城市建设和布局特征上有何异同。,1.城市形制;2.中轴线布局方式;3.道路系统;4.市场的分布;5.划分居住地段的单位;6.宫殿区域占城市的面积比例;7.城市规划成就,(三)东魏和北齐的邺南城规划邺都南城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宫城位于北部中央,沿曹魏邺城南正门形成全城的中轴线,市场、坊里完全左右对称,十分整齐。邺南城规划开创了中国都城整齐划一的新规制,到明清时期的北京仍然采用这种规划布局特点。,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四)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最早的城址为春秋末年越国灭吴国之后建的越城;位于今南京中华门外秦淮河的南岸。三国时期孙权迁都于此,称为建业;东晋王朝南迁也在此地建都,称为建康。以后一直为南朝都城。城市地形复杂,东面有钟山,西面有长江,马鞍山,石头山,南面也有低山丘陵,北面有玄武湖,城市位于山峦之间的平坦地带。三国时期:孙吴在此建立了建业城,位于今玄武湖的南面,城平面呈正方形,有九座城门,城市中轴线从宫城开始,延伸至城南宣阳门,并一直向南延伸到淮水,称为苑路。晋朝时期:城市得到较大发展。东晋初期新建建章宫,称为台城,呈方形;西晋末年建西洲城;东晋中期新建军事中心东府城,宫城东南方位,形成了东府城、西州城、中宫城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城市之间是坊里和商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城市规划特征,1)城市经过不断扩建形成,由东府城、西州城、中宫城、越城、石头城等一系列小城组成。2)城市整体布局呈不规则状,放弃严格的南北轴线关系,而是追求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的“天人合一”观。城市有较强的防御作用,是我国古代大城市中不规则平面的典型实例;3)宫城按照一定的规划制度建设,比较方正规则,采用严格中轴线和前朝后寝的布局;4)城中市场多,分散布置,方便百姓,是后朝开放的街巷制布局方式的一种启示。5)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坊市地区的居民居住地则自发建造,街巷布置自由。,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隋唐时期的城市,(四)隋唐长安城1.背景:最早是隋朝在此建都,定名为大兴城;隋亡后唐朝还在此建都,改名为长安城,城市的基本轮廓仍和隋初建城时相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大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隋文帝在长安建都的原因:长安附近从西周到秦汉长时间都是都城所在地,这些都城在东汉末年战乱中受到破坏,但隋文帝仍在次建都的原因:1.长期的战争使邺城、洛阳等城市受到严重破坏;2.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够稳定3.关中平原军事形势有利4.隋朝的势力原来就在这一带。,隋文帝在长安建都时候,放弃汉长安而在其东南另建新城的原因:1.汉长安历经破坏,难于修复,且风水不利;2.已有多朝建都,不变新不能体现新王朝的新气象。3.宫殿与一般建筑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管理不便。,2.城市情况:城市呈规则方形,东、南、西、北各设三城门。采用中轴线对城布局,以宫城正门承天门为起点,经皇城南面正门朱雀门和朱雀门所对的朱雀大街,一直延伸到外城南面正门明德门;两条横轴,在朱雀门和承天门处与纵轴线丁字相交。,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承天门,明德门,朱雀门,朱雀大街,皇城在城市居中偏北部,内设文武官署、社稷坛、宗庙、官营手工业作坊以及驻军;皇城外东、南、西三面是居住坊里,北面是禁苑。宫城位于皇城的北面,与皇城之间有很宽的道路相隔,宫城由太极宫、东宫和庭掖宫组成。主要宫殿坐北朝南;宫城外东北建大明宫。皇城的东南外还有供王子居住的兴庆宫。外城在皇城和宫城的东、南、西三面,三面包围着皇城和宫城。,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兴庆宫,3.唐长安的道路系统全市性道路包括城市干道和街坊内道路两个系统。城市干道为严整的方格网状,通向城门的几条主要干道十分宽阔,位于中轴线上的朱雀大街宽达150米,两侧设有排水沟。街坊内道路:居住坊里内的道路为一字形或十字形;市场内的街道有所不同,宽度相对较小,石子砌筑,两侧有排水明沟,沟外、沿店铺还有一米宽的人行道。道路路面多为泥土路面,少数地段发现砖瓦填铺,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4.唐长安的里坊制(闾里)全城分为108个坊里,规模较大,坊里有五种规模,最大约80公顷,主要是干道划分形成的。坊里周围有坊墙,高约2米,坊内为一字形道路时设两个坊门,坊内为十字形道路时开四个坊门。里坊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日出开坊门,日落时击鼓避坊门。,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5.市场设置及其他在东西干道南设置东市和西市,集市按行业集中,有外国商人开店。市场有通往全城的河道,全城河道通往渭河,最后流入黄河,便于商品运输。市场内以商品交易为主,也有一些店铺与手工业作坊在一起,一般的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可能分散在各个坊里内。,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5.隋唐长安城市规划思想及影响1)规划思想:A 仍是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B 城市布局上,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的意图十分明确;C 长安城的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大的惊人,显示其强大的威力。D 城市布局有一定的数字概念,每边开三门,门均有三个洞。有的为五洞门,一般均为奇数,便于道路、坊里等的轴线对称。,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5.隋唐长安城市规划思想及影响2)布局特色:A 整个长安城系三部分组成,即“宫城”、“皇城”“外城”B 隋唐长安的选型与汉长安不同;(部分对称与完全对称)C 规划重视利用地形;D 以宫城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而设计。,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5.隋唐长安城市规划思想及影响3)城市影响隋唐长安城是继曹魏邺城后的,按规划在平地上建起来的大城市,并按照一定的意图进行修建,是古代严整布局都城的典型。隋唐长安城平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王城城制的要求;隋唐长安的规划对以后国内外的城市规划有较大的影响,如隋唐东都洛阳、宋代东京汴梁、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都是仿长安城的布局。,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五)隋唐东都洛阳:(宇文凯负责规划)隋统一全国后建长安城后,隋炀帝又大规模建设洛阳城,称为东京,而长安则为西京。西京与东京当时是两京并重的,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唐朝以后。,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1.城市规划布局1)城市基本呈正方形,西南城墙部分弯曲,整个城市布局不对称,面积约5300公顷。2)城市西南面无门,东、南、北各三门,城门位置不对称。,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2.宫城和皇城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在皇城北部,地势较高处。皇城位于宫城的东、西、南三面。3.坊里1)洛河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共有坊里107个。2)坊里形状方正规则,大部分为450*450米的正方形。3)坊里内道路为十字形,有坊墙。,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宫城,3.道路系统 与长安城类似,南北大街为全城最大干道。3.市肆1)三个集中的市场,西市、南市、北市。2)坊里内部分布有商业和服务业,大商市与洛河有关。,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宫城,北市,南市,西市,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规划的相似点:1、两城的规划均体现一定特色,如以礼制、天体等观念,发挥各自优势。2、从规划意识上,强化以宫城为中心的传统规划结构模式。3、宫城-皇城-外廓城三套城墙。4、传统的经纬制道路布局(经纬涂制);5、运用量的平衡观念,突出中轴线控制全盘规划结构传统的作用。6、由于隋唐,特别是唐朝国力强盛,对这两个都城的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隋唐商业城市隋唐时期实行了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一些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方,产生、发展了一批商业城市。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有三个:南方海港城市广州(番禺)、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扬州(江都、广陵),大运河与黄河转运中心开封(汴州)。此外四川的益都(成都)、江西的洪州(南昌)等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当时扬州最繁荣,有“扬一益二”的说法。,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唐代的商业城市扬州:唐代的扬州是最大的商业中心,分为子城和罗城。北面为子城,又称衙城,是衙署集中地区。南面为罗城,又称大城,是居住区、商业、手工业区。,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子城周长7000余米,城墙为土筑,城门及城墙转角处用砖包砌,四周有城壕。罗城在子城的南面,呈长方形,棋盘状路网,街道510米宽。城内有运河河道,沿岸有码头和街市;商业则集中在城南与城南沿大运河一带。唐代城市普遍实行里坊制,但史料记载唐代扬州有繁华的长街和夜市,说明晚唐时期扬州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里坊制的束缚。,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子城,罗城,大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扬州历代城市变迁图,唐:子城、罗成宋:大城、夹城明清:旧城、新城,四、隋唐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移和融合对边远地区生产力的提高有很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吸取了汉民族先进的文化和政治制度,逐渐建立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建立了一批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根据政治和经济的需要,这些地区也兴建了一些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1.唐高昌故城古称西昌(图5-8-1)。分为外城、内城、宫城。外城近似方形,四面城墙弯曲,西北角内凹,东西墙体保存完好,城墙修筑马面,夯土筑城,城门有的设有瓮城。内城在中央,南、西城墙保存下来,内城中偏北有一不规则的圆形小堡垒,西北有高台建筑物,与宫城中轴线上的建筑相对。宫城在城市北部呈长方形,宫城北墙为外城北墙,城内殿基较多。居住采用土坯或垒土成墙或窑洞形式。,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瓮城,马面,外城,宫城,内城,2.统万城位于陕西靖边县东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16国中的夏国都城,是中国最早用三合土筑的城。遗址现状为东西两城并列,其南沿无定河北岸边有外廓。城池由东城、西城和外廓组成,有三重城墙,全城呈长方形,中间由一道城墙分割为两部分;城墙基本笔直,直角相交,城的四周有突出的角墩;城墙四周筑有密排的马面,部分马面还建有仓库。统万城城墙坚固,用砂、石灰、黏土混合夯筑而成,夯层均匀紧密,每隔一定高度平铺一层水平木骨,极为坚固。基本布局沿用汉民族的规划制度,宫城居中,左祖右社,还修建了明堂,花园等。,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其他城市渤海上京龙泉府、交河城等1)渤海上京龙泉府上京龙泉府仿造唐长安建造,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矩形平面。内城和宫城在外城的北部中央,宫城宫殿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除了朱雀大街外城市有四条大街纵横交错,下一级次要道路划分出坊里。,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2)唐代交河城位于两条河床之间的狭长地带,故名交河城城市中部为庙宇建筑;城内主要大街正对佛寺,两侧的住宅被小巷划分出许多坊里。河流干涸,城市的废弃与之有关。,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五、隋唐时期城市的特征(1)城市类型丰富,数量较多,规模较大。(2)都城形成城市的中轴线,宫城与皇城一般位于城北部居中,采用前朝后寝的格局,城市分区布置严格。(3)城市居住严格采用里坊制。(4)城市商业集中设市、统一管理。(5)府州城市一般由子城和罗城组成(如唐代的扬州城)。,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THE END,

    注意事项

    本文(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