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ppt
第十六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研究一种产品或要素的市场价格,而不考虑这种价格与其它价格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假设一个产品或要素的供求只取决于这种产品或要素自身的价格。事实上,其他产品或要素的价格,特别是有替代或互补作用的其他产品或要素的价格会影响我们讨论的产品或要素的供求。同时,其他产品的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到一个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从而影响其对我们讨论的产品的需求。,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只讨论一个产品或要素时的市场均衡叫做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本章将讨论不同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这些商品价格的决定,即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一般均衡状态就是所有市场同时出清、所有价格同时决定的一种状态。局部均衡:假设一种商品市场的行为不影响其他商品市场。一般均衡:将市场之间的反馈效应考虑在内去同时确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反馈效应:由相关市场的价格或数量变更而引起的一个市场的价格或数量的变更。,局部均衡: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因此,某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般均衡: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一般均衡理论试图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不但可以存在于单个的市场,而且还可以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市场。这个理论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即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必要环节。,DV,DM,一般均衡的例子:电影票与录像带,Price,Numberof Videos,Price,Number ofMovie Tickets,$6.00,QM,QV,$3.00,$6.35,QM,S*M,QV,DV,$3.50,DV,DM,一般均衡的例子:电影票与录像带,Price,Numberof Videos,Price,Number ofMovie Tickets,SM,SV,$3.58,Q*V,D*V,$6.35,QM,S*M,QV,DV,$3.50,DM,Q”M,$6.75,多个相关市场的相互影响,多个产品市场互为替代品的产品市场(如牛肉与猪肉),多个相关市场的相互影响,多个产品市场互为补充品的产品市场(如汽车与汽油),多个相关市场的相互影响,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PB2,QB2,E2,S2,劳动市场,粮食市场,福利经济学与经济效率,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要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它研究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福利经济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1、经济效率的含义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3、实现经济效率所要具备的条件,旧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帕累托效率,帕累托(Pareto,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家,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在序数效用论的基础上,以效率作为福利分析的唯一目标。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通过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增加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两种情况: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要素在厂商之间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包括三个: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效率,假定詹姆斯和凯伦一共有10单位的食品和6单位的服装。在初始状态下,詹姆斯有7单位食品和1单位服装,而凯伦有3单位食品和5单位服装。凯伦用服装换食品的边际替代率(MRS)为3,詹姆斯用服装换食品的边际替代率为0.5。此时就存在帕累托改进。,埃奇沃斯盒形图,QJ,QK,詹姆斯的服装,詹姆斯的食品,凯伦的服装,凯伦的食品,A,A,在A点,UJ1=UK1,但是由于MRS不相等,所以存在改进的可能,图中的阴影部分都是有利可图的改进。,交换带来了收益,JamessClothing,Jamess Food,UJ1,UJ2,UJ3,B,C,D,交换的好处,10F,0K,0J,6C,10F,6C,A,交换的效率,10F,0K,0J,6C,10F,6C,B点是否有效率?,C是否比D有效率?,交换的有效配置,有效配置:两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实现,这在埃奇沃斯盒子里体现为两人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此时实现了帕累托效率。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MRSA=MRSB契约曲线:埃奇沃斯盒子中所有两人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集合,它显示了所有的帕累托有效配置。,契约曲线,0J,JamessClothing,KarensClothing,0K,Karens Food,Jamess Food,E,F,G,ContractCurve,交换的效率,从A点开始交换,图中的哪一点会实现?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做出结论。实现的具体位置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竞争性市场的消费者均衡,竞争性市场:竞争性市场包含了众多的买者和卖者,因此任一方对交易条款不满,都可以很方便地另寻交易对方。假定此时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比为1。,P,价格线,P,10F,0K,0J,6C,10F,6C,JamessClothing,KarensClothing,Karens Food,Jamess Food,C,A,并不是所有的价格都是均衡价格。在A点詹姆斯的MRS是0.5,凯伦的MRS是3,此时如果食品价格为1而服装价格为3,会怎么样?詹姆斯最多只愿意以2单位食品换1单位服装,而市场价格要求3单位食品换1单位服装,所以詹姆斯不会愿意交易;而凯伦则非常乐意交易。这时,交易不会发生,但这只是暂时的。在竞争性市场,过度需求和过度供给会调整价格。,竞争性市场的经济效率,从C点可有如下几条结论:两无差异曲线相切于C点,因此竞争性均衡配置C点是帕累托有效的;此时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相对价格:无差异曲线不相切则交易继续发生;在无外部干扰的条件下竞争性均衡将自发实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一切互惠交易将实现,最终的资源的均衡配置在经济上将是有效率(帕累托有效)的。,生产的效率,假设: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产品:衣服和食物;,40L,30L,Labor in clothing production,50L,0C,0F,30K,Capitalin clothingproduction,20L,10L,20K,10K,10L,20L,30L,40L,50L,Capitalin foodproduction,10K,20K,30K,Labor in Food Production,A点是无效率的,阴影部分都优于A点,竞争性投入品市场的生产均衡,据上图:竞争性市场产生有效生产点。此时所有厂商的工资率(w)和资本价格(r)都相等,并都实现了生产成本最小化:MRTS为等产量线的斜率;竞争性均衡在生产契约曲线上;竞争性均衡是有效率的。均衡最终处在契约曲线上的哪一点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生产与交换的效率,假设: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产品:衣服和食物;众多的投入要素供给者,他们通过出售其拥有的投入品获得收入;所获得的收入用于消费衣服和食物。显然,在这一框架下,供给和需求(消费者的收入和开支)是紧密联系的;一种投入品价格的变化将引发收入和需求的变化,并产生反馈效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显示以固定数量的劳动和资本能够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即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所有产量组合。每点的斜率表示在该生产组合时的边际转换率MRT。,Food(Units),Clothing(units),A,B,C,D,B,1C,1F,D,2C,1F,MRT=MCF/MCC,生产和交换的效率(产出效率),产出效率:应以最小成本生产;并且生产的商品组合应与人们购买它们的意愿相一致。服装对食品的边际替代率MRS表示消费者愿意减少多少服装消费来购买额外的1单位食品的意愿。边际替代率MRT衡量生产者减少多少服装能增加1单位额外食品。购买意愿与生产商品组合一致,即MRS=MRT,因此有,Competition and Output Efficiency,Food(Units),Clothing(units),B,C2,F2,C,C*,F*,U1,竞争性市场的效率:总结,经济效率的条件:交换的效率:,在竞争性市场中就是生产中投入品使用的效率:在竞争性市场中就是产出市场的效率:在竞争性市场中:消费者在竞争性市场中实现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应用:自由贸易的利益,绝对优势: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不会在所有商品生产上占有相对优势。比较优势:国家1生产一种商品的成本相对于生产其他商品来说比国家2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低,国家1就在生产该商品方面对国家2具有比较优势。存在各自相对优势的国家就可以进行双边贸易,贸易将促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扩。,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Holland12Italy63,Cheese(1 lb.),Wine(1 gal.),荷兰在乳酪和葡萄酒的生产商具有绝对优势,在乳酪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不存在贸易,假设双方都以24小时的劳动进行生产,则荷兰可以得到24乳酪或12葡萄酒,或者其它组合比如说18乳酪和3葡萄酒。如果存在贸易,荷兰可以利用比较优势生产24乳酪,用其中的6单位交换6单位葡萄酒。从而得到改进。同样的分析也是和意大利。,The Gains from Trade,Wine(gallons),Cheese(pounds),A,Worldprices,B,CB,WB,CD,WD,D,U2,对帕累托标准的补充,帕累托标准是福利增加的最严格、最无可争议的标准。原因:在帕累托标准下,不存在改善某部分人的效用,而同时不损害其他人效用的改进。下来介绍两种其它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看作是帕累托标准的一些补充。,公平与效率:社会福利函数,考虑到公平因素,在描述个体效用时还应引入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所有社会成员得到同等数量的商品;罗尔斯主义:使境况最糟的人效用最大化;功利主义: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市场导向:市场结果就是最公平的。如何界定公平,取决于使用了上述的哪一种公平定义。竞争性均衡导致的帕累托有效结果可能是公平的,也可能不公平。,公平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公平的配置是否也要求帕累托有效呢?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则每种有效配置(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而言都是竞争性均衡。第二定理也可以这样表述: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实现。第二定理表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反映社会意愿的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这在政策方面的启示实际上是要求政府不必用干预市场的方法来达到政策目的,而可以通过再分配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因为市场收到政府的干预就会导致价格的扭曲而改变了实际决策行为,造成效率损失。任何一种被认为是公平的均衡都可以通过资源在个人之间的适当配置来实现,而这样一种配置本身并不必然产生低效率。换言之,公平与效率并非绝对矛盾。然而,社会中所有再分配收入的计划都是有成本的;因此,在实践上,公平和效率目标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权衡关系。,卡尔多希克斯准则,(匈牙利)卡尔多(1939年9月):经济学的福利命题与效用的个人间的比较:一种对有些人有利有些人有损的政策,是否改善了社会的福利,在于“纵使所有遭受这种政策损害的人都充分得到补偿,社会上其他人的境况依然要比以前好。”希克斯(1939年12月)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如果A的境况由于这种变革而变得这么好,因而他能够补偿B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末,这种改组就是一种毫不含糊的改进。”这就是评价福利是否增进的卡尔多希克斯准则。,例,在一个原来不准养狗的社区里,一部分人对养狗的评价为500元/年。另一部分人对养狗的评价为-200元。由于想养狗的福利补偿不想养狗者的损失而有余,就可看成这一项改变,是增进了该社区福利的。,西多夫斯基准则,(匈牙利)西托夫斯基(1941年11月):略论经济学中的福利命题一文中,批评了卡尔多希克斯准则,并由此而提出自己的准则。由于卡尔多希克斯准则所谓的补偿是假想的而不是现实的,而任何变革都是一种再分配,这会导致变革前后不同人群的偏好发生变化。,比如,该区域可以养狗后,所养狗的数量大大增加了,必然会改变偏好。养狗者对养狗的评价成了200元,而不想养狗的对养狗的评价成了-500元。由此,就存在着符合卡尔多希克斯准则的改变回去的可能性。这样,二种状态的互变都可以称为“改善”,由此而矛盾了。,为此,西多夫斯基把依据卡尔多希克斯准则的福利检验称为顺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项逆检验:B不能用所获补偿A的损失而有余,以重新改回原来的状态。在我们的例中,如果养狗后的偏好仅改变为养狗的偏好为400元,不想养狗者对养狗的评价为-300元,那么就不仅可以通过卡尔多-希克斯的顺检验,也可以通过西托夫斯基的逆检验。,评价,A、不论是卡尔多希克斯准则还是西多夫斯基准则所说的补偿,都只是假想的,而不是现实的。由此变革而导致的福利改变并不是确定的。B、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偏好是主观的,因而是不可比较的,既不能相加也不能相减,无法进行所谓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