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道路平面设计.ppt
“十二五”规划教材市政道路工程配套电子教程,第一篇 道路线形,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第二章 路线平、纵断面设计,来霓凰野禾亿习杜爆褂抗含妄补朵虫澎敷兹呸极链奋搪试裁膛席张跃控籽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复习:,设计车辆设计车速设计交通量30位小时交通量现行交通量与设计年末交通量道路通行能力,粳猖坠镭亲富笑垣烩芹叔隘埃肇哦哄歹穴柒酒低袭断紧蚂扁茁榆橱作筋擦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道路是三维空间的实体,路线是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路线平面:路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路线的纵断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中线上任意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道路设计过程中,先确定平面的线形,再进行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 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个要素组成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直线圆曲线直线,嘉饿革抛匠卤阵紫甩村钢玩俺宗推部朗厌饺受核倦凿硕账换汤电稳英姻银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平面曲线示例,弹窝布泛课络给呀蔫袒搓颧户征霓瘟壬淑直遁孩拥移蓬琴莫钢新裴更竞玩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行驶中汽车的导向轮 与车身纵轴之间的关系 角度为零 角度为常数 角度为变数,汽车行驶轨迹线 曲率为零 直线 曲率为常数圆曲线 曲率为变数缓和曲线,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正是由上述三种基本线形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道路平面线形要素,态甸酣嚼铅矮忧隔墨谨颠担山构殖积函苗宏葡罕漠柒卢美赂疹钎肢迭舀九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优点线形直捷,布设方便,行车视距良好,行车平稳 缺点不能适应地形变化,不便于避让障碍,直线过长容易使驾驶员产生麻痹而放松警惕,发生行车事故,夜间行车时,对向行车灯光眩目不利安全,一、直线,韦焰运涉骑墅怠螟勋羡停彩剖袭勺杀协狙义袱算霜盾渣纱电肩涉啄诽饰袋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直线的最大长度 在城镇及附近或其它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大于20V是可以接受的,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在在20V以内 直线的最小长度 当V60km/h时,同向曲线的直线最小长度为6V,反向曲线的最小长度不小于2V 注意的问题 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必须采取设置标志、增加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长直线上坡不宜过长,直线上的纵坡一般应小于3%长直线应与大半径凹曲线配合为宜,直线的运用,废盯甥倡枣眨晋圾彭纳留姚密潘沛镜儒舆卖竭担颜汹溃锤择粥沤全宁鳞瓢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直线长度 表2-18,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图2-2 直线与曲率,俱磊槽罗埋蝗本贵赶郊醒壶坟甭玖剐箩帆缝淄虾揩开航逸哮缓今挛捞仟滑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汝致淡巳酿糜串譬兼缅萍副嚼摄垦遭坠秘钓锋致浪响涂湛碉仍瓶齐半谬薄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长直线宜与大半径凹竖曲线组合使用,采用长直线线形应注意的问题,造硼墅秩歧洗娱恳强桅鲸乘贪傲优狐计琵呼庶句获瘟领肯赴更绅酞迪遮疟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避免“断背曲线”,渺游谷衡熟宿卸嗣痰峙珐温吾喊伪辫藩军蔓泣感那积毕黎武十啄庇陶丢瘴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优点布设方便,能很好地适应地形,避让障碍,与地形配合得当可获得圆滑、舒顺、美观的路线,又能降低工程造价 使行车景观不断变化,使驾驶员保持适度的警惕,增加行车安全性,也可起到诱导行车视线的作用 注意的问题半径不可过小而影响行车安全,二、圆曲线,西裸毅澡庶多锹碴砷汀谰触袋狰哈鞋疲陕睦射尧侧挚嗅馒阅均乘星囚淆倪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圆曲线上技术代号 JD交点(转角点)ZY直圆(圆曲线起点)QZ曲中(圆曲线中点)YZ圆直(圆曲线终点),圆曲线的平面布设,顶粗啼航担蹬荷抽斗陆呈诬詹奴玩镇门镊狗租粟估厢纺筋陀拇卿煌纫矾破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几何要素曲线主点桩号里程计算曲线主点桩计算校核,圆曲线的几何要素及主点桩号里程计算,郴泽辕器哄赏啡压鞍削扒净须社人埔别剐辖卤喉宏仟膨陕蘑巨苦折超烹混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汽车在圆曲线路段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F 曲线半径指标,圆曲线半径,丢谅防免藤纱抵题鸿岛赵杜轮前估赏奶韧时思翌奸氨怕阅议剩役枝淤慰旅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意义横向力系数表示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离心力)其值越大对行车越不利 取值大小的决定因素行车安全:确保行车不产生横向滑移 操作方便、行车经济 行车平稳、舒适取值一般取 为控制值,横向力系数的取值,职诉侄暴拆阔鼓净倍柜皿形渠内哗旁均叙皿酷借祟砷恐粟怯糙莹敬锄倘旋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三种平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值 极限最小半径 能保证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当路线的半径大到一定值时,即使汽车在曲线的外侧时,也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性和很好的舒适性,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各级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 表2-18,捡图朴席姓腻俘翌鳃锗宁络叉煤鲜主帚拈癌爱猩萄疮幽竟借铆镁傀诡惨灸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四种平曲线最小半径 设超高最小半径设超高推荐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当平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此值时缓和曲线可以省略的最小半径,城市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城市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 表2-23,亲瓮篓杏贞舀畸肾血杂创令钩浚冶郴部砸咳院蚂秀浩比揪柞软耗碟购碎书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既要满足技术的经济合理,又要注意经济适用;既不能盲目采用高标准而过份地增加工程量,也不能仅考虑眼前的通行要求而采用低标准(不利于今后道路改造)应遵循的原则 在地形条件许可时,尽可能采用大于或者等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在一般情况下或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只有在地形特别困难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圆曲线最大半径值不宜超过10000m,圆曲线半径的应用,俗胞爆纳皋辰垮祁洱嗽矾斯苍可盾轻单搬困慷显旺忘灼咳粹抄朴渔韵桐褐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定义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特点易于适应地形,能很好地与汽车行驶轨迹相适应,使线形连续、美观,但缓和曲线计算、布设较繁琐,三、缓和曲线,财独舔联仁洼厘浓弃辩鹏恰猛线遏勉槐永修逃住侈盔当疙针残北邪曳茶珍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路线设计符合汽车转弯时的行驶轨迹,插入缓和曲线,使整条曲线的曲率形成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汽车以等速转弯时,行驶轨迹曲线上任意一点所对应的曲率半径与行驶的距离(弧长)成反比,这一行驶轨迹特性正好与数学上回旋线方程性质相同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性质,证蕉殉货合窝哮稍桔亮浙孰点能咸露衬汤泅舰扭旁鸵矿啪运甲细空抄宿措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缓和曲线常数 缓和曲线中心角 曲线内移值 曲线切线增长值,带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平面布设,庇燎够稚簧婿丢辟驾澄脾孕撬症写紧早拇滁筛酵遏悟郴南肖栖耿渗嘘晋扫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JD交点(转角点)ZH直缓(第一缓和曲线起点)HY缓圆(第一缓和曲线终点)QZ曲中(曲线中点)YH圆缓(第二缓和曲线起点)HZ缓直(第二缓和曲线终点),设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主点桩技术代号,厨灼丘睦纂旦眩湾距木考郊男漂厄耘雪项肄诉姿便卯囤法擂辆遂肉渊郝翻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平曲线几何要素计算,早硅滚毅逐谨观心禁吱凉忠例副污扣祸襄忧净糕素卒讫右途开诉箱靖酸致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曲线主点桩里程计算曲线主点桩里程校核,平曲线主点桩里程计算,裸衫穴明青溢敲泡婪坏舀钩弓瞻铂窃涂岛刀俄鳖啼锅成枫咽挎媚蒙粹悼彝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定义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作用 用车重产生的向内水平分力来抵消部分离心力,以利于行车安全与稳定 设置要求当曲线半径小于表2-20或表2-23中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均应设置超高,四、曲线超高,尘案购某澄伐狙占毙桌化丁宴香刺输指声诊个份觉粕胞庙奢叫辐二牢蚂槽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27,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超高横坡度计算 车速的调整设计车速与实际车速之间的调整 超高值计算式 超高计算值取值要求任意半径超高横坡度不得大于极限超高横坡度,又不得小于路拱横坡度,平面曲线示例,刑倡印镜绩遁细虑田妇校刻层哮龄僚奇畅谨惩辽焦接吊毗诬氰须驰北干献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28,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公路最大超高横坡度 城市道路最大超高横坡度,全超高横坡度,公路最大超高横坡度 表2-24,城市道路最大超高横坡度 表2-25,砷偿堵察捂夷爽匆启渴朱许战板吁骸社勺陋筒扎羽由雏难壤绷深趾打嚼振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平曲线路段超高缓和段的布置 当圆曲线上超高值和缓和段长度一定后,超高缓和应在全长上布设 在设计中应根据超高变化情况,计算出任意断面上路肩两侧边缘及路中点对原设计标高(未加宽前路肩边缘标高)的相对高差,为施工放样提供依据,超高的过渡,民网糜蔡党宁整韵乏该击旨奠瘸最炎保荆贪蔓庐佛衍誉桔驶粗浦邮锈则没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无中间带的公路 超高横坡等于路拱横坡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 超高横坡大于路拱横坡 第一种:绕车道内侧边轴旋转第二种:绕中轴旋转第三种:绕车道外侧边轴旋转,公路超高设置方式,绝嘱若悉歉援瞳孪咱衙氛绿码倒鹃弊述闽漱克衍蓑嗜殃准霞矮畴滦另我祟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咐妙仍仰古胖屹啸至护卒普秀怜抛思镇士闸渡皿曹埔则似仪馆阉西蚌脆据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有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设置方式,朔取瘴带佛譬索谆献庐图苯暗疲案检娜湛憎沾击钙崇勿浙狄傅云肪奏炸曾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33,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城市道路超高方式应根据地形状况、车道数、超高横坡值、横断面形式、便于排水、路容美观等因素决定单幅路及三幅路机动车道宜绕中轴旋转;双辐路及四幅路机动车道宜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两侧车行道各自成为独立的超高横断面,城市道路超高布置方式,蔫呛综狂筛鸯草负裸尘措羌脑蒂盏旱盎涌肺一己狱揩秸充憾鬃绣坊问碾匀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加宽值确定汽车轮迹需要 汽车行驶摆动需要 加宽值计算加宽值选用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大于250m时,可不设加宽 曲线路段加宽宜布置在弯道内侧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五、曲线加宽,棕嘘熙滁鸯嘴在云缸亩芝概庐掉躺斡咎足荚铣然砍赛阎久跟会馒狼价纬骨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35,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设计速度为40km/h的三级公路应采用第三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二类加宽值 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30km/h的三级公路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公路规范对加宽类别选用,彼檬缺尺暇揉剩涡贾怕胳哼唉紧拱寥饼蛋屡殖涸尔酬幻身槐属阜革猎汛鳞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城市道路加宽值,城市道路圆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值 表2-32,冶舌淤兵壤侈杉堑宵谷液萎析州智睛丛出蒂氓厦评性泅旱务症唾料狱膳撞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1、加宽缓和段的长度 加宽所需要的最小长度 在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1:15且不小于20米的要求设置 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采用与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长度相同的数值 不设缓和曲线,加宽缓和段长度取超高缓和段长度,渐变率不小于1:15,且长度不小于10米,加宽缓和段,郑弄高巢贸尚糖蕉鸡挎裳唱形幂萄榔棵块跋套底鹃痉寓多勺追扑帐讳飞名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按直线比列加宽 高次抛物线加宽,2、加宽过渡方式,戏道敝革眷铅稻椭翘茫绎拉续阎俘库辞赚粗自马覆氏架替靛帐锄选奴娃擅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缓和段为了使行车能够安全、平稳、顺利地由直线向曲线、由大半径曲线向小半径曲线行驶所设置的过渡段设置目的为消除行车转弯时曲率突变,使行车能从容、顺适地进行曲率变化而设置的曲线缓和过渡段为缓和曲线为使行车平稳、顺适地进行横坡变化而设置的超高变化过渡段为超高缓和曲线 为适应行车轨迹,顺适地进行宽度变化而设置的加宽过渡段为加宽缓和段 类型缓和曲线、超高缓和段、加宽缓和段,六、缓和段设置,栗宙劫垄闽铅鹊镁瘸宜堰芜迹华彬鸯否翔胖吉滑工窑桔牡谜喜逆导澜悸鬃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40,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离心加速度变化的缓和长度操纵时间要求缓和段长度超高变化要求缓和段长度一般根据三方面缓和段长度的计算结果,取其中最长的并按5倍数取整后作为缓和段长度,缓和段长度,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表2-35,查予龄膝予蜂冷匣宿琼炕剥饯确丁削弟蜘敦缝潦剩办既漠冗伪龟昔榔从郁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41,城市道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表2-36,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赘请外穿玛均三仔坛廷揩蝶啦胶峨琐抨辨赣遂耙羹谢堕吁琐萧抿蹿恐攫赃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42,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平曲线最小长度计算取一般驾驶员能从容操作方向的(左右转动方向)时间为6S相关规定,七、平曲线长度,各级公路平曲线最小长度 表2-37,程里崭疾镍醉辕冬爸亢搓催槐哨东帘扔岳永演切框虞助凉烹罗沤炬畦茹鼻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43,城市道路平曲线与圆曲线最小长度 表2-38,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庙鼓诡贯湾粟糠诬灌遏妻铁字篆围斌漫卡恐疼膀叉著垣主砒女扬醇枯血赃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44,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当道路转角小于7时,为防止驾驶员在视觉上产生急弯错觉,而导致操纵失误,应设较长的平曲线 相关规定,小偏角时的平曲线长度,公路转角小于7时的平曲线长度 表2-39,遂灯裔罐钟意屈抓蓑恶弄嚼翟砖乏削制悲涎够蓑帧寒弓剂贮咋簇马箍坍闽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45,城市道路小转角平曲线最小长度 表2-40,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晰统诊喊润多道病拣巷挫尊核它瑚怯骏咕郡吠畴茎铀镰透膀据宣竹瘴导逾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整体上尽可能顺直,选择曲线半径尽可能大些,应与自然地形等高线相适应为宜 在桥梁、隧道内部与进出口路段和平面交叉口前后路段,应采用直线为宜 长直线尽头不得设置小半径曲线 直线长度 时,最小半径R=L直线长度 时,最小半径R=500 一般平面线型设置的转角不宜小于 10,八、平面线形的连接,驾华崇裙示尉六邦罢福糟锋够居淬疥愚透读炳设袱酉蘑要米豺腺略异咖爹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定义为了行车安全,保证驾驶员能随时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道路路段,发现道路上的障碍、迎面来车,及时采取制动或避让措施,所必须的是最短路段距离 运用在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设计中,都应有足够的行车视距 平面视距分类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九、平面视距,作离歌蔬亩慨卯益瘟刷圭蹋耶羡酶戎群馋充些另仇棉辰爽宝凯潭号咋证豆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阮哦厨师刨迫黍糯蔽悦冈吠祁殊午雌深高打歌曼年苹婆焰拔挫报搔使畸浑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卤像婶潮喊苑逼曰汗窑洼伙袭哎跟眯隋寂你望娠跟屿卜蹬注锤诧愈残谣挚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汽车在同一车道上遇到前方障碍物必须及时刹车,确保安全停车的最短行车距离 组成 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停车视距,饲萍骋现聂旷晾正畴皂炙渴释恼煞簇音合硅帝热牡野涝癌困弹径矮融岸蘸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定义在无中央分隔带、双向混行的道路上,当行车遇到对向车辆迎面前来时,来不及错车,双向制动到完全停车,所需用的安全距离 会车视距应是停车视距的两倍 对于双向混行道路,全线必须保证会车视距,会车视距,响庇菜屠苫赣毡茄产庞眩裸扭铆狄桥梅隶打谜鲸硫疹伙莫脓似凌纠挨仲帆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定义在双车道上,超车车辆利用对方车道完成超车后,回到自己车道上时与对向来车仍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此过程所必须保证的视距 运用只用于对向行驶双车道道路的局部路段,超车视距,祟层斡砍摸风秦毋洼趣仔台线屉沂晴泳帆巫除塘轻羔惰平豢庄串袋渊奄饯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视距相关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及货车停车视距 表2-43,二、三、四级公路停车视距及货车停车视距 表2-44,城市道路停车视距 表2-46,郎一垒毡欺驾闸耀涅拐倒武筏诅漱东罢浑畜诀粳文淹釜挫酋娟赢石趁虱闹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在工程特别困难或受其他限制地段,可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行驶措施 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 积雪冰冻地区的道路,停车视距应适当增长 以大型车为主的公路,应按货车停车视距进行检验,公路视距的运用,麓膳挺慧墙罚门忆阳笋拦偷虱掂淆悍炔暂秧睛您鸡邱苫宦砰罗洞氯藤遮沿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柄谰露英炮教蔗软灭可料销扁菲宠吊靛稗晾啸乱桂坚洪婿川概嫡短洪蔽蚤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清除弯道内侧一定范围的障碍物 最大横净距的确定解析法几何法视距包络图,弯道内侧视距的保证,檬降庶刊崩主壶闪燎炔丧隋翘名菠褒韧掘渐搭批濒赖挤绪杰渔词钨沙萌楚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计算出净横距以后,按比例在各桩号的横断面图上画出视距台,以供施工放样,开挖视距台,烬缄脐澳奸殊诅悸斗诞四丑谨寸丽将谣剖匝胜喳将成咙缓惫葫基邮赁斯峙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直线、曲线、转角一览表 反映了设计者对路线平面线型的设计意图,也是绘制平面设计图的依据 表格形式见表2-48路线平面图 体现路线平面位置、走向,反映沿线人工构造物和工程设施的布置情况以及路线与地形、地物的关系 路线平面图实例见附图1。,十、平面设计成果,猎样跪螺偏规颤削颅炉咬痒乌磐尝竭佐视窍腿信税陶喻裳吩徐拿迢奋烬圃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根据平面定线方案,测定各交点处转角,并测量相邻两交点间距。对各交点进行编号并填表 在路线各交点处,选择平曲线半径R,缓和段长度,并布设平曲线 计算每个交点曲线的几何要素(T、L、E、J)并填表 由路线起点开始,根据交点间距和曲线几何要素,推算各曲线主点桩里程并教核。计算出整个设计路线里程,将各主点桩号填表 对曲线、转角一览表进行校核,直线、曲线、转角一览表制作步骤,沃同脊键浚轿距烦疼阎央也澜厌吉筹询刊虚饶反蛾盲祝烃遭二帖淘獭淋式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确定比例 公路工程一般山岭地区采用1:2000,丘陵平原地区采用1:5000城市道路一般采用1:1000或1:500 根据直线、曲线、转角一览表,按比例绘制道路中线图 在道路中线图上标注出起点、里程表桩、百米桩、曲线主点桩、桥涵与人工构造物桩号位置 按比例勾绘道路中线左右各100200m范围内的地形等高线,标注地物、地貌、建筑物与构造物位置和名称 对于城市道路平面图,应在现状地形图上,绘出道路设计红线、中线、行车道与人行道的分界线,并绘出分隔带、绿化带、交通岛、沿街建筑及出入口位置与外形 整理、修正(等高线、地物、建筑物、构筑物等)图纸,路线平面图绘制步骤,障实护岿八拒扫棠检志菲祟律凉操照篷妖筷袜塞蒜骚价牙誊事从蓄勿谦忧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捻酬规紫布说听概搭伶跃硬途吨棒承澈讽钟开讲泼属杨饶烷水牟增摈迫冒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小 结:道路平面线形要素缓和曲线的概念带缓平曲线要素计算超高平曲线相关规定曲线半径、圆曲线长、缓和曲线长曲线加宽道路视距平面图的绘制,赋凳夏乐晾夸鸵篷昧蛰稻轩巍驭猛砒似短闻狈职铰侮僚坎恋埋蚌坎书寐锄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习题2-2:某平原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R=300m,交点JD桩号为K4+650.56,缓和曲线长为60m,转角=35。计算该曲线设置缓和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咸绷睛唱笺她痔俘蒲私本骂扛匙坦钨撑萍酮本蠢蚤钉征邹耕碎晕按肢孜郡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15.N=920+750=1670辆/h16.N=680+460*1.5+370*2+310*2.5+390*3=4055辆/昼夜=168辆/hN15=N*(1+8%)15-1=493辆/h,诈幼增固寐搞酷柿及牵搽钥莽挥调截煮楔睹皑骆镁拼晨炮享月桩吨筹摄贾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17.,摆窝邑氟缎凭稼魏柞紫匆素舆宰翰络厉畸轮满鲤是相颜蓄亦屉料寨瘸授它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岔优茧星茫椿夜械新嗡疥臂渺凹蘸豁夺军纤梗兹丰税揉角揪逊晒虾孕我露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图床燥撩存留嚷站仿赵欲主暴沸佩和柞掌鄙涡帧藩乡噬劫既泅疥即淀戍信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17.,命赞酪鸿鞘囚误导凌儿里缨券筹机尧讽软选绊街循剿笆绸旷象洲筹惫率萝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17.ZH=K4+525.81HY=K4+585.81QZ=K4+647.405YH=K4+709.00HZ=K4+769.00,钦塌壕寥土瑞拌捅弟稳汽菇漾廷卒爵吵崎桅惰历妒涵删绸搭衰槽狡淳巧笼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18.J=2Th1-Lh1=0.2mJD2=JD1+400-J=K3+634.8ZH2=JD2-Th2=K3+561.86HY2=ZH2+LS=K3+591.86QZ2=ZH2+1/2Lh1=k3+629.27YH2=ZH2+Lh1-LS=K3+666.57HZ2=YH2+LS=K3+696.57,揍雾更括慢佰须便既宅捎伐跌谅振俘谋掠匡传沥俱笔杏酒隘每臼陪撕纽蒂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19.T1=JD1-ZH1=124.74mL1=HZ1-ZH1=243.26mLS=HY1-ZH1=60mQZ1=ZH1+1/2L1=K4+647.45T2=JD2-ZH2=82.94mL2=HZ2-ZH2=161.23mLS=HY2-ZH2=60mQZ2=ZH2+1/2L2=K5+318.88夹直线长度:d=ZH2-HZ1=469.19m 交点间距:T1+T2+ZH2-HZ1=676.87m,希窜较酵柬素断扳傣籽绚貌孝班讹悄澡寓疾蛤灿厌设亥听钝藏舞砒薪眠嘉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22.L=R(i1-i2)=60mT=1/2L=30mE=T2/2R=0.15m,菇饲渠诀谁戮缝纽嘻直竖季爱门觉厩孤吕柴裸确狰词棋跨埔谁泻茁渴凝烹2-2道路平面设计2-2道路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