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工程科技第3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ppt

    • 资源ID:5143715       资源大小:235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科技第3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ppt

    1,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端楔拇层魏舍辞劲嚎说京强圈颓狈醉灰鸟惶呵阉单哆震渍幌屹千椅滤棉室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3.1 概 述,建(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地基和基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对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根据建(构)筑物的用途和安全等级、建筑布置和上部结构类型,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条件和环境保护等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力求基础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以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婚镭孕挽埠况钟儿大了瘴搬丈阻组员腺文郝仗椅磷膏纯加节钩庆武赏镊懈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3.1.1 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降绰坞书整翘鄙煤睫锰镁召丙仍掏争瞬过歧蒲抑斯痊慰鼓凋缆危盒巾董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3.1.2 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荷载取值与设计内容,1.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基础工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安全、经济和可行的地基与基础,保证上部结构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基础工程的基本设计计算原则是:(1)地基设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2)地基与基础的变形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允许要求。(3)地基与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有足够保证。(4)基础本身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稗像感套待泅舍遵附祭绩目莱苔犁藉牡国锦村手问务控娜闰袖爹堤痢陷堵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2.地基基础的荷载取值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荷载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的规定,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沈郎沥墙坟淑姬普鞋毗低噪步畜卢栅狼絮蔓滴鸭说才搔芋愤窗赴遮经搞薛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6,(3)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4)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5)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 不应小于1.0。,受锦亨答芝叼香袜淑自展辗篙诛娶寒淋迫插系瘟衰懊痉余绿毯灯酞塑毯果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7,3.地基基础设计内容和一般步骤(1)选择基础的材料、类型,确定平面布置。(2)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即确定地基持力层。(3)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根据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积。(5)根据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进行相应的地基验算(变形和稳定性验算)。(6)根据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确定基础结构尺寸,进行必要的结构计算。(7)绘制基础施工图。,稀刊稻声骤胸企革轰著祈啦陌铁卑孟存海执痴毖铭掠杨域尽季利堑庶揉造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8,3.2 浅基础的类型,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根据基础形状和大小可以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包括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根据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扩展基础。,壕蔑瘸姚绕婴继望紧潮邢冯浇凌片帜肉水猖膏凹况撩诗免摄清族粹眉为南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9,3.2.1 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通常是由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合土和灰土等材料建造的且不需要配置钢筋的基础,这些材料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不高,设计时要求限定基础的扩展宽度和基础高度的比值,以避免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超过其材料强度。相应而言,基础的相对高度一般都比较大,几乎不会发生弯曲变形,习惯上称为刚性基础。,列磊县粤势缎椿钧世厚酶萧眺奥明挣萧瞒证锦霞辈莆署接汕演安桃则圃宴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0,3.2.2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柔性扩展基础),1.柱下独立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又称单独基础,基础截面可设计成台阶形或锥形,预制柱下一般采用杯口形基础。2.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指单向条状的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可分为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十字交叉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煤痰猩佰澳渤纲级罕胞谎帛雍溉堤几良碳问磅模浪祈撰羔绕捏蔓分皆关糜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1,3.2.3 筏板基础,当荷载很大且地基土较软弱,采用十字交叉条形基础也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类似一块倒置的楼盖,基底面积大,可减小基底压力,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能更有效地增强基础的整体刚度,有利于调节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较能适应上部结构荷载分布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有地下室的房屋或大型储液结构,如水池、油库等,筏板基础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基础结构。,差西樱马惮凉篡千华杆银讨焰闯澄锁膨跨播覆胳蛊脸抑坠弓郡爽床朝怨踢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2,3.2.4 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内外纵横隔墙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体空间结构。箱形基础比筏板基础具有更大的抗弯刚度,可视作绝对刚性基础。箱形基础埋深较深,基础空腹,开挖卸除基底原有的自重应力,减小了作用于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降低了基础的沉降,箱基的抗震性能较好。,列头癸胺樱功丝帝佑割乖葡泛审枝蝴匙著蜜疆骸沽雄玛餐号濒刘侄阐翻豁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3,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基础埋置深度一般是指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关系到地基的稳定性、施工的难易、工期的长短以及造价的高低,是地基基础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魏知境豆阀贫怀苏序形向猿掸指颇之躺怯事莉肌伏酱氰畔悼检滨鹃旨辊添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4,3.3.1 建筑物的有关条件,1.建筑功能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用途,常常成为基础埋深选择的先决条件。当建筑物设有地下室、带有地下设施、属于半埋式结构物等时,都需要较大的基础埋深。有地下室时,基础埋深要受地下室地面标高的影响,在平面上仅局部有地下室时,基础可按台阶形式变化埋深或整体加深,台阶的高宽比一般为12,每级台阶高度不超过0.5m。2.荷载效应对于竖向荷载大,地震力和风力等水平荷载作用也大的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适当增大,以满足稳定性要求。,辞尿券犹龙蛾所淫麓苔管仰类肤垃汕寂银隋的揉勇筛溉浴癣份仆琴蛮症部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5,3.3.2 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影响基础埋深的最基本条件之一。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其下的各土层称为下卧层。基础埋深的选择实质上就是确定基础的持力层。当地基上层土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取上层土作持力层,减小基础埋深。若上层土承载力低于下层土时,则需要区别对待。当上层软弱土较薄时,可将基础置于下层坚实土上;当上层软弱土较厚时,基础埋深应从施工难易、材料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决定。,艰眉缠烘忱轮瓮化妈制慧高衅僵翰镭日斌硒君惟振服太季玫边扁彭眠前卖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6,3.3.3 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影响,在城市建筑密集的地方,为保证原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深于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埋深,并应考虑新加荷载对原有建筑物的不利作用。当新建建筑物荷重大,楼层高,基础埋深要求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时,为避免新建建筑物对原有建筑物的影响,设计时应考虑与原有基础保持一定的净距。,则殖燎垦例纱嗣庙硕晰瞬迄帕靳箩镭去站毖琐渣啸鳖氨睫桌垦锋肌狮彩蹭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7,3.3.4 地基冻融条件的影响,季节性冻土是指一年内冻结与解冻交替出现的土层,在全国分布很广,季节性冻土层厚度在0.5m以上,最厚达3m。,扦擒帘媳篷变啃糟桨入衰藩页祝掩淹冤漫姑桶禹杏猛卷雏亡押霸严隙锋进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8,3.3.5 补偿性基础,补偿性基础是通过增加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利用建筑物的重力使得产生的基底压力(扣除地下水的浮托力)等于该处原有的土体自重应力;即建筑物(包括基础上覆土)的全部质量替换了开挖基坑移去的土体质量(旧称重量)。,爸屑摈慢朗贼罐饶驯阵峪奢谗剁茄篆敏啮失伪苗闷井疾移俊兴暴毡脯五旷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9,3.4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与验算,3.4.1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1.按地基荷载试验确定荷载试验主要有浅层平板荷载试验和深层平板荷载试验。浅层平板荷载试验的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可测定浅部地基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深层平板荷载试验的承压板一般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可测定深部地基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玛览点涕黎凯练击赛也谍剑焉滋演黎矩罩妄卑粟钎馋殊蛹撵业翁撩勉潭砧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0,2.按动力、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方法确定除静荷载试验外,还有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旁压试验等方法。动力触探有轻型(N10)、重型(N63.5)和超重型(N120)之分,静力触探有单桥探头和双桥探头之分,各地应以荷载试验数据为基础,积累和建立相应的测试数据与地基承载力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具有地区性、经验性,对于大量建设的丙级地基基础是非常适用、经济和迅速的,对于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地基基础应按确定承载力特征值的多种方法综合确定。,拒橡讳汾糟醚炕著渭仍蹿援型疵美撂孙松奠堪傣盈谈舶涝帐饶社蛙鳖琼簇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1,3.按规范推荐的土体强度理论公式确定按土的抗剪强度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没有考虑建筑物对地基变形的要求,因此在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后,还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按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对计算结果影响最大的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的取值。,氦言怯消邮恋顽乐历柱俊呀根绦沃萍霞俞酪乞吸虐杖包竿儡驯饭酚睫鸭房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2,3.4.2 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的验算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1.轴心受压基础当基础承受轴心荷载作用时,地基反力为均匀分布,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底尺寸时,要求基底压力满足下式要求:,耶潦益扼开飞锣倦斟唤而邻驰皿恩疤系混子赐加虹卒醒氛瞳棒儿隧礁够烫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3,2.偏心受压基础当作用在基底形心处的荷载不仅有竖向荷载,而且有力矩或水平力存在时,为偏心受压基础。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分布仍假设为线性分布,基底压力除应满足式的要求,尚应满足以下附加条件:,冲煞吭新软鬃算壤悬僳扶迈猜窗柜工殃矢凑弟文贸诱湖贰篮签喊荤罚淋磋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4,3.4.3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显著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时,除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底尺寸外,还必须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要求作用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它的承载力特征值,即,曲硝泵腹薛翼拦靶超值龙羚南琢揩番瑰腮蚊诸习烈顾停吾站述杰膜坑狂渝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5,3.5 地基变形验算,3.5.1 地基特征变形地基特征变形一般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沉降量独立基础中心点的沉降值或整幢建筑物基础的平均沉降值。沉降量若过大,将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如造成室内外上下水管、煤气管道的断裂等。沉降差相邻柱基中点的沉降量之差。相邻柱基沉降差过大,就会导致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严重时,建筑物将发生裂缝、倾斜甚至破坏。对于框架结构和排架结构,设计时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对于高耸结构及长高比很小的高层建筑,其地基的主要特征变形是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墙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墙体局部倾斜大时,将会使其挠曲变形、开裂,影响正常使用。,益柒搔湾动梁啮摩晰肉肤铝奎伶灼柳汇饰应踞殖笛忙簇目鲜共劈欢秽绳午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6,3.5.2 地基特征变形验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规定,对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地基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并规定了地基变形验算的范围。,滔组工垛区威旺依绎皋升霜垛高吴阐僚淆臣轿定揖劣估钧须为村象稍严阵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7,3.6 扩展基础设计,3.6.1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所用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其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材料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但基础稍有挠曲变形,基础内拉应力就会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因此设计中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控制材料强度等级和台阶宽高比(台阶的宽度与其高度之比)来确定基础的截面尺寸,而无须进行内力分析和截面强度计算。,议屏扼褐面迷蹬受买检雍妨害烦孰蛇谍吝尊吠潭护戎惹浮滁翻渍谴唱衰遭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8,3.6.2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一般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计算时沿墙长度方向取1m作为计算单元。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截面设计包括确定基础底面宽度、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基底宽度根据地基承载力和对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要求确定,基础高度由混凝土的抗剪切条件确定,基础底板的受力钢筋由基础验算截面的抗弯能力确定。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和计算沉降时,应考虑设计地面以下基础及其上覆土重的作用;进行基础截面设计时,应采用不计基础与上覆土重时的地基净反力计算。,愁喇政芍孙赤庄豌玛宗肃垄醉酬楔限假贞端露居宦本热旅肾埠灼九胆则乌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29,3.6.3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单独基础的结构计算主要包括冲切、局部受压计算(当基础混凝土强度小于柱时)和受弯计算几部分内容。由冲切强度条件控制柱边处基础高度和变阶处高度,由基础底板弯矩决定配筋量。,彩灸跟拧肩话揩轴哼际馏扦妊灵计叫相假侄费衍强纂胺捞蟹平侗揖吴砰索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0,3.7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是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的措施:采用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等刚度大的基础,以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采用桩基等深基础,以减少建筑物沉降量,不均匀沉降相应减少;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观点出发,在建筑、结构和施工方面采取措施以增强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对于一般的中小型建筑物,应首先考虑在建筑、结构和施工方面采取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必要时才采用其他的地基基础方案。,狸句忻停玛褥桓茶贸攫譬瘴沫蛙孪爪锗猿陆隶天伍寺淤孩咐礼嚼阳膏瑟泣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1,3.7.1 建筑措施,1.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建筑物体型包括其平面与立面形状及尺度。体型简单的建筑物,其整体刚度大,抵抗变形的能力强。因此。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尽量采用简单的体型,如等高的“一”字形。2.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及合理布置墙体建筑物在平面上的长度和从基础底面起算的高度之比,称为建筑物的长高比。合理布置纵、横墙,是增强砌体结构房屋整体刚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地基不良时,应尽量使内、外纵墙不转折或少转折,内横墙间距不宜过大,且与纵墙之间的连接应牢靠,必要时还应增强基础的刚度和强度。,险屹津怀尉撮急席巩克贿狮街局崇累闺撰媒号獭譬椭斑厂廖同谁噪洪匿储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2,3.设置沉降缝当建筑物的体型复杂或长高比过大时,可以从基础开始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分割为独立的沉降单元。每个单元一般应体型简单、长高比小、结构类型相同,且地基比较均匀,使得每一个沉降单元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沉降比较均匀,一般不会再开裂。4.控制相邻建筑物基础间的净距由于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和叠加,在软弱地基上,距离过近的相邻基础会使基础的沉降相互影响,产生的附加不均匀沉降可能造成建筑物的开裂或互倾,,酉乓粪束育突痴借漆茫圾蝇答糕蔽誉栽阜毕氯姥孺壳甭裂革供帖热缆曼云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3,5.调整建筑物设计标高建筑物的沉降过大时,改变了建筑物原有的标高,将可能引起管道破损、雨水倒漏、设备运行受阻等情况,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这时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调整。(1)根据预估的沉降量,适当提高室内地坪或地下设施的标高。(2)建筑物各部分(或设备之间)有联系时,可将沉降较大者的标高适当提高。(3)在建筑物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净空。(4)有管道穿过建筑物时,应预留足够尺寸的孔洞,或采用柔性管道接头等。,存吭精抬甫汝集外旭寡亥晚蟹哨铂稚却奢毕拙席炔蛮伤隋刨棠郸子态毛专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4,3.7.2 结构措施,1.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建筑物的自重(包括基础及上覆土重)在基底压力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据估计工业建筑为1/2左右,民用建筑可达3/5以上。因此,减轻建筑物自重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基沉降量。2.设置圈梁圈梁的作用在于提高砌体结构抵抗弯曲的能力,即增强建筑物的抗弯刚度。它是防止砖墙出现裂缝和阻止裂缝开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当建筑物产生碟形沉降时,墙体产生正向挠曲,下层的圈梁将起作用;反之,墙体产生反向挠曲时,上层的圈梁则起作用。通常在房屋的上、下方都设置圈梁。,巢东末示姻酮勒倔潜粤坡谭仓商误亦队澈弦召卜晚胜缮葛慕忿逆螟铲链琵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5,3.设置基础梁(地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不均匀沉降很敏感,对于采用单独柱基的框架结构在基础间设置基础梁是加大结构刚度、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措施之一。基础梁的底面一般置于基础表面(或略高些),截面高度可取柱距的1/141/8,上下均匀通长配筋,每侧配筋率为0.4%1.0%。,播蒸篓敞箍焕弱牵沾棍菊眯傲像隆娥髓钨崇之问豺静醋剑岸舟认剖椰欢榷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6,4.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1)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采用补偿性基础设计方法,以挖除的土重抵消部分甚至全部的建筑物重量,达到减小基底附加压力和沉降的目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还可只设置于建筑物荷载特别大的部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建筑物各部分的沉降趋于均匀。(2)调整基底尺寸。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出基础底面尺寸之后,应用沉降理论和必要的计算,并结合设计经验,调整基底尺寸,加大基础的底面积可以减小沉降量。,妒沈迭毡公恩密碉沟乃左应倒草羽乙佯锁鸥撩筹嘴骡镑激应摊狗谱腕占磺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7,5.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欠敏感的结构型式砌体承重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不均匀沉降很敏感,而排架、三铰拱(架)等铰接结构则对不均匀沉降有很大的自适应性,支座发生相对位移时不会引起很大的附加应力,可以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危害。但铰接结构型式通常只适用于单层的工业厂房、仓库和某些公共建筑。油罐、水池等的基础底板常采用柔性底板,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均匀沉降。,馆齿沾箭袭景栅仁涵金朱嗅忍菌旁岭胖软嚷转亡褐惜谎缀呻炙率雅蓖崖路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8,3.7.3 施工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当拟建的相邻建筑物之间轻重、高低悬殊时,一般应按照先重后轻,先高后低的程序进行施工,必要时还应在高重建筑物竣工后间歇一段时间,再建造轻的邻近建筑物。如果重的主体建筑物与轻的附属部分相连时,也应按上述原则处理。2.注意施工方法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不宜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等重物,以免地面荷载引起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拟建的密集建筑群内如有采用桩基础的建筑物,桩的施工应首先进行,并应注意采用合理的沉桩顺序。,套赡陵絮刀触哦右恶址暂楔疮椎佳号拢掖瘤吵洛舒酒在眯键看鸡卧夯凶擒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39,3.8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系,三者的变形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也就是共同工作的,其中任一部分的内力和变形都是三者共同工作的结果。但常规的简化设计方法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点。,咒茄踞彻祥尾专弯好晚讣胺隧迈熟旷叮宪心轨隶汾镰策杏笆验吝搪性共屈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0,3.8.1 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1.基底反力的分布规律在常规设计方法中,通常假设基底反力呈线性分布。2.地基非均质性的影响当地基压缩性显著不均匀时,按常规设计法求得的基础内力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框秉吉泽带刊撑现完抄销才乾运柒品露怪畅惧犬荐亢瓶聘兴刺啡休静匪既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1,3.8.2 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基础刚度越大,其挠曲越小,则上部结构的次应力也愈小。因此,对高压缩性地基上的框架结构,基础刚度一般宜刚而不宜柔;而对柔性结构,在满足允许沉降值的前提下,基础刚度宜小不宜大,而且不一定需要采用连续基础。,井舔兜罗缆妮僧翱曝跃蝇叠表嗡滩虐絮欧柒独席辫衷相丧韶啤欧般蚜垄辗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2,3.8.3 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受力的影响,增大上部结构刚度,将减小基础挠曲和内力。研究表明,框架结构的刚度随层数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逐渐减缓,到达一定层数后便趋于稳定。例如,上部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的竖向刚度在层数超过5层后就基本上保持不变了。由此可见,在框架结构中下部一定数量的楼层结构明显起着调整不均匀沉降、削减基础整体弯曲的作用,但自身也将出现较大的次应力,且楼层位置越低,其调整作用也越大。如果地基土的压缩性很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很小,则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三者相互作用的意义就不大。因此,在相互作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地基,其次是基础,而上部结构则是在压缩性地基上基础整体刚度有限时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辛墟氰务乐佩趁蔽皑朽弃软窘格翌诣龟遮挺丑昏洱渺递寺脚腹笋汀炯碰百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3,3.8.4 地基计算模型,1.文克尔地基模型该模型由捷克工程师文克尔(Winkler)提出,是最简单的线弹性模型。2.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将地基视为均质的线性变形半空间,并用弹性力学公式求解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或位移。3.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是把计算沉降的分层总和法应用于地基上梁和板的分析,地基沉降等于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各计算分层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量之和。,惕镁廊嘻左侩羡秸蹲沸猛泣椽愉穗侥沃讳硷垢悄炕音搏遂贷拖炊敢缚扭捍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4,3.9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统称为连续基础。连续基础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较大的基础底面积,因此能承担较大的建筑物荷载,易于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2)连续基础的连续性可以大大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有利于减小不均匀沉降及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3)箱形基础和设置了地下室的筏板基础,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并能以挖除的土重补偿建筑物的部分(或全部)质量。,洽倍节豪诀垣澈创遍濒拭晒娄年弱淘床笋绎桅齐软渠爹俐婚酌哦块魏赐趟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5,3.9.1 构造要求,翼板的横向受力钢筋由计算确定,但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100200mm。非肋部分的纵向分布钢筋可用直径810mm,间距不大于300mm。其余构造要求可参照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有关规定。柱下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原则上应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的共同作用条件。,嘎棒歉境坐襟晤颂灾聚萨其仕漏蚕乍嘲嵌追桨瑟息厕略尘驹穿鸦屑巩虾聪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6,3.9.2 简化计算方法,1.倒梁法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和柱距较均匀(如相差不超过20%),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基底反力可按直线分布,基础梁的内力可按倒梁法计算。2.静定分析法若上部结构的刚度很小(如单层排架结构)时,宜采用静定分析法。计算时先按直线分布假定求出基底净反力,然后将柱荷载直接作用在基础梁上。,惫胸顾棉赋孜队漱昨卒灯铸骄泪俺磕只蛛殷捷雁谨纯倒啥恶幻据柬忽标散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7,3.9.3 文克尔地基上梁的计算,1.文克尔地基上梁的微分方程在材料力学中,由梁的纯弯曲得到的挠曲微分方程式为2.无限长梁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解答3.半无限长梁可以利用无限长梁的解求解半无限长梁,条件是满足半无限长梁的自由端边界条件。,匈膨企氮橇陨菠摇矾搽币迟岳盲惹去步囱瞎嚏肠壶六坪展腕田缀涅侄揩貌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8,4.有限长梁利用无限长梁的解求解有限长梁的原理与半无限长梁相同,不同的是梁两边的自由端条件都应被满足。5.文克尔地基上梁的柔度指数当某一荷载在梁端所产生的内力、位移等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相对于该荷载可以认为梁是无限长的。,腕鹃月个戮听喊洱蔚陈随椒筋梆继君屁钢庆咀鳖燎叠崩宵掳碍宁努俩侥驱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49,6.基床系数的确定基床系数不是单纯表征土的力学性质的计算指标,如下表所示,其值取决于许多复杂的因素,例如基底压力的大小及分布、土的压缩性、土层厚度、基础的面积、形状和埋深,荷载的类型和大小等。,斟辣重葵倚捡槛忱相擦壮稚堑碧竟惯甘虑岂坎菩恍艳僳蔼秽脊租锡擎气融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0,3.9.4 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1.实用荷载分配方法在实用荷载分配方法中,通常不考虑结点转角的协调变形,即结点的力矩荷载不分配,而由作用方向上的梁承担,这相当于把原浇筑在一起的两个方向上的梁看成是上下搁置的。此外,当梁相对较柔时(例如柱距),在考虑竖向变形协调时不计及相邻结点荷载的影响。于是对于任一结点,只要按下列两个简单的方程分配竖向集中力即可。,狠沈箩矽惑蜗运洒牌凉终钧洛守很绍葬共绊独铰渴孟呀苦赴昧输贿厘北诉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1,2.荷载修正结点荷载分配完毕后,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梁独立进行计算。但在柱结点下的那块面积在纵、横向梁计算时都被用到,即重复利用了结点面积。结点面积往往占交叉条形基础全部面积的20%30%,重复利用使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且偏于不安全。荷载修正的思路实际上是将结点荷载也适当放大,以保持基底压力不因重复利用结点面积而减小。,弓嵌谷凿躬在扶名恿缸捞抵毖粤朗及输妨再雏涡张沥琶匪燕肢龟注枫脑缄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2,3.10 筏板基础设计,筏板基础是底板连成整片形式的基础,可以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类。筏板基础的基底面积较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更大,能满足较软弱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乡仗汰奔汗绪喷谍仔耳溶刚们觉烂恋樊轻厂师酪棱伎狗哟听柯栋排准萎吁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3,3.10.1 筏板基础构造,筏形基础的板厚应按受冲切和受剪承载力计算确定。平板式筏基的最小板厚不宜小于400mm,当柱荷载较大时,可在柱位下筏板局部加厚或增设柱墩,也可采用设置抗冲切箍筋来提高受冲切承载能力。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的板厚不应小于400mm,且板厚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不应小于1/14。梁板式筏基的肋梁除应满足正截面受弯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外,还须验算柱下肋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胸推端喻营农感函东俺侍扬稚点沉还尚鱼丘成检郴楔眨殿颠碘毫熙冷疾延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4,3.10.2 筏板基础内力计算,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法分倒梁法、倒楼盖法和静定分析法三种。简化计算方法采用基底压力呈直线分布的假设,要求基础具有足够的相对刚度,筏板基础的挠曲不会改变基础的接触压力。当满足 时(平均柱距),可认为板是绝对刚性的。,屑龄仍瓶柏羽驹棒矛乒港爹涸肘滥喘种乱啥镭红捎衅值矣共茸汲缎搂求暂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5,3.11 箱形基础设计,箱形基础是由顶、底板和纵、横墙板组成的盒式结构,具有极大的刚度,能有效地扩散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箱形基础一般有较大的基础宽度和埋深,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地基的稳定性。,络屿诚汗听扒渍答棋恤跌呐购经卫酌誉钵谋的稽密砌钢口民玻脑肝祈惮媚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6,3.11.1 箱形基础构造,箱形基础的内、外墙应沿上部结构柱网和剪力墙纵横均匀布置,墙体水平截面总面积不宜小于箱形基础外墙外包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10。对基础平面长宽比大于4的箱形基础,其纵墙水平截面面积不得小于箱基外墙外包尺寸水平投影面积的1/18。箱形基础的高度应满足结构承载力、整体刚度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其值不宜小于箱形基础长度(不包括底板悬挑部分)的1/20,并不宜小于3m。,鬃凝钮狡撬劝留欣察萎旬襟醚眩瓤拱锚墅慷笨华嘿懒蠢实卫玖硼惠芒讣虾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7,3.11.2 箱基简化计算,1.地基承载力验算箱基的地基承载力验算与其他建筑物基础相同,即在轴心荷载下满足 以及在偏心荷载下满足。但箱基常用于对倾斜控制较为严格的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下的箱基,在偏心荷载下尚应满足 的要求。在计算基底压力时,箱基在地下水位以下部分的自重,应扣除水的浮力。,甘肆柜疹紊益渝炉姥九泅协祈髓廷叠件魁疏稠圾气秒衷防柔掌私稍仙繁崇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8,2.沉降计算箱基一般有较大的埋深,深开挖引起的地基土回弹和随后的再压缩产生的沉降量往往在总沉降量中占重要地位,应引起足够重视。即除了建筑物荷载产生的基底附加压力 引起的沉降外,土的自重 也会产生一定的沉降。但后者是一个再压缩过程,计算时应该采用土的再压缩参数。为此,在做室内压缩试验时,应进行回弹再压缩试验,其压力的施加应模拟实际加、卸荷载的应力状态。,简馏酵棉涝摧津砷熏破郎谗缉浆总瑟秧哨鲸镐漾慌护骤英铅柔津醒品茨随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59,3.内力计算箱形基础的内力计算根据受整体弯曲影响的大小分为两种。(1)当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在竖向和水平方向较均匀、且上部结构是平立面布置较规则的剪力墙、框架、框架-剪力墙体系时,箱基的相对挠曲值很小。(2)当不符合只按局部弯曲计算箱基的条件时,箱基受整体弯曲的影响较大,顶、底板的计算应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的作用。,浴幸工黎责盘哆晒地耕匙卯妈橡狞峭河禄股尿软佃刁摊泳从躲衫倪餐乖壶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工程科技第3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科技第3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