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513952       资源大小:24.05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doc

    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 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1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并构建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2、科学探究:能用实验的方法检测各种材料是否导电,多次经历猜想、实验检测是否容易导电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有序地开展检测活动。【教学重难点】正确区分导体与绝缘体,通过预测-检测-修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实时同屏、上网搜索 【教学过程】 一、对比观察导入 出示一个简单电路:灯泡为什么会亮? 出示电路检测器:灯泡为什么不亮? 怎样使小灯泡变亮?(学生操作,同屏)为什么要拆开?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小结: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连接到被测物体的两端,如果小灯泡发亮,则该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如果小灯泡不发亮,则该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提问:把不同的物体接入电路中小灯泡都会亮吗? 二、易拉罐的秘密 1、 出示易拉罐:(引导生观察易拉罐材料特点)把易拉罐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会怎样? 2、预测易拉罐接入电路之后的情况:A 两根导线都接在易拉罐的金属部分;(师演示)B 两根导线都接在易拉罐的油漆部分;C 一根导线接在易拉罐的金属部分,另一根接在它的油漆部分。3、检验猜测。(强调:a检测前要先检查电路是否联通;b重复检测)4、小结: 电路不通的原因 提问:同一个易拉罐,连接方式不同,检测结果就不相同,这是怎么回事? 结论:金属部分容易让电流通过,油漆部分不容易让电流通过。检验步骤: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检测易拉罐的呢? 学生回顾,教师用课件强调检验步骤:预测检查电路检测重复检测 三、检测物体的导电性:1、这些物体哪些可以点亮小灯泡?哪些不能呢? (材料:三角板、钥匙、铅笔、橡皮擦、双面胶、铁钉)2、学生领取材料预测分类:小组讨论填好记录单“预测”一栏。3、展示分类。为什么这么分?有不同意见吗? 4、实验测验,填好记录单“检测1”“检测2”一栏。实验要求:(1)检测每个物体时按先预测、检测、再检测的顺序 (2)分工合作,注意检测不要有遗漏! 5、汇报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有异议的,统计找原因验证:几个组是这样的?是什么原因呢?要求各组再测一次。)6、达成共识:钥匙、铁钉能点亮小灯泡,说明什么呢?橡皮、双面胶不能点亮小灯泡,又说明什么呢? 板书:容易让电流通过导体、不容易让电流不通过绝缘体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做出描述金属都是导体,大部分非金属是绝缘体。8、水的导电性:场景设置:为什么不能用湿布擦开关和插座?(预设回答:水能导电)那水是不是导体呢?请同学们继续实验探究。(实验材料:一量杯不纯净水)小结: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提问:人体、大地也是导体吗?(学生上网搜索答案)四、活学活用:找找教室里的导体和绝缘体。1.找一找:教室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五、回顾总结: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是同样重要的,要好好保护他们哦! 板书设计:导体与绝缘体 灯泡亮 电流 容易 通过导体 灯泡不亮 电流 不容易 通过绝缘体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二)能力目标:能够设计检验装置,并检验常见的各种物体的导电性。(三)情感目标:一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要通过检验后才知道,任何结论都是要通过检验后才能得出的。二、教学重点:(一)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二)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作用。三、教学难点:(一)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四、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1、自制教具电路板、2、电流实验盒、3、各种金属和非金属、4、新型试电笔、5、电工常用工具、6、玻璃杯、7、水、8、盐。(二)学生准备:大号电池每人一节。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的作用很大,但电压高时对人体有危险,所以我们家的电线外面都有物体把它包住。包住了就没有危险。你知道外面包裹的这一层叫什么吗?(二)新课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三)问题:一个物体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呢?学生回答:用简单电路来检验。把要检验的物品串联在电路中,如果小灯泡发亮,说明电流可以通过,它是导体。如果小灯泡不亮,说明电流不能通过,它是绝缘体。(四)检验一:P33把我们常见的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导体有:绝缘体有:(五)小结:容易导电的物体(电流容易通过)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电流不容易通过)叫做绝缘体。(六)检验二:P34水是导体吗?注意;要在水中多放盐和多加电池。(七)检验三:P34人体是导体吗?注意:要用新型试电笔检验。(八)判断:P35常见的电器、电工材料、电工工具中它们哪一部分是导体?哪一部分是绝缘体?(九)安全用电:P35注意事项:晾衣服、放风筝、搞卫生。安全用电:在我们家或其它地方一定要注意,一个插座上不能同时插入多个用电器。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安全第一不能忘。六、本课小结:我们通过检验的方法,知道了电容易通过的物体叫导体,电不容易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认识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有了这些基本知识,我们就为安全用电做好了第一步。我们要注意在任何时候都是安全第一。七、作业指导:P74八、板书设计:2、导体和绝缘体一、检验一:四、检验二:七、安全用电二、导体:五、检验三:三、绝缘体:六、判断: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小学生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教学重难点】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去使用电路区分导体与绝缘体,并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科学记录表及实验盒、螺丝刀、曲别针、铝片、钥匙、陶瓷勺、棉签、卡片、纸片等16种待检测物体。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1、师展示简单电路。当装入电池时,小灯泡会怎么样?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电流图。2、老师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学生观察:说说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3、你能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吗?教师用导线的外皮接触,然后让学生上台帮助。提问学生通过这个小实验,发现了什么?师小结:导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材料容易让电通过,外面的材料不容易让电通过。二、学习检测一块橡皮方法1、教师学生预测橡皮是容易让电通过,还是不容易让电通过呢?预测正不正确呢,我们要进行检测,那如何检测比较科学规范呢,请大家仔细老师看看是怎么做的。(微课演示)2、请学生上讲台来操作检测一次三、检测物品1、师发给学生实验材料,到底哪些容易让电通过,哪些不容易让电通过呢?我已经把这些物体的名称印在记录纸上了,有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各小组讨论认为是容易让电通过的在记录表中预测一栏“亮”下打勾,不容易让电通过的在“不亮”下面打勾,有疑问的打个问号。(师示范)设计意图:先对第一组是否容易让电通过进行猜测,不让猜测流于形式。对同学们的猜测结果进行分类,一目了然,有争议的打上问号,从而引出谁的猜测正确。对有不同意见的问问他的依据是什么,了解他的生活经验和先前有的知识。2、教师提示:实验提供给大家的电源是干电池,它的电压只有1.5V,这个电压对我们人体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去检测你身上的任何东西,但千万不能拿家里的电源来做检测。3师投影说明实验分工要求设计意图:三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分工孩子还难以处理。因此,继续强调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对存在困难的小组提供相应的帮助策略。4、小组领材料,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四、交流汇报,形成概念:1、师(给出掌声停止信号)请小组派代表,拿着你们的实验记录表到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汇报,哪些物体容易让电通过,哪些物体不容易让电通过。要求有不同意见的拿好不同颜色的笔做好记录。等他们汇报完再提出自己的意见。)2、关注猜测与实测:我们来看修改部分,这些是我们预测错误的物体,为什么没有预测准呢?是的,对这些不常见的物体不能轻易下结论,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对不同意见的让学生实验)3、让学生根据检测记录是否容易使电通过对物体进行分类,填写在发给学生的纸上,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容易使电流通过的物体,大部分是金属。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大部分是非金属)。4、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那你们能给他们起个名称吗,教师板书:容易使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五、更进一步认识导体与绝缘体1、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3种常见物品,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检测。2、交流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其他小组仔细听,你们和他们的检测结果有什么不同?我们来看看,小刀、剪刀、螺丝刀分别由几种材料制成的?制成他们的材料有哪些是我们检验过的?(塑料,铁)(如果我们两个检测头都接触塑料,或者一个接触塑料,一个接触铁的部分,小灯泡就不会亮,如果都接触铁,小灯泡就会亮。)师:在这里呢,老师要特别说明一下,自然界中的水是会导电的,我们的身体也是会导电的,至于为什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触点放在手指上小灯泡不会亮,是因为我们今天用的电路检测器太简陋了,其中的原因就等同学到中学的时候再继续学习吧。五、水到渠成,回归生活,扩展延伸1、找找教室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导体好还是绝缘体好呢?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出示插头。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这样设计?为什么插座、开关不全用导体呢?(对的,人是导体,插座里的电是220V,人体能承受的电压是36V,的确会触电。)为什么不全用绝缘体呢?2、概括:是啊,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所以电器上的绝缘体和导体是同样重要的,要好好保护他们哦!3、小结板书设计:5、导体与绝缘体容易使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4简单电路演示,通过简单电路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分析,为学生研究导体和绝缘体奠基定基础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的。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为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结缘体的操作性概念做垫。一、情境导入与学生共同研究一个“科学规范”的一块橡皮检测的学习计划。针对学生现有的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直接呈现方法,并通过示范、讨论,评价的形式落实二、计划制订提供足够多的材料,让学生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用温馨提醒强化每个学生的行为,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关注每组学生每一个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三、实验性、探究的有效、思维的深刻性。探究创设平等、自由、认真、有序上的科学报告会氛围。参与交流和质疑,体会学习的共同头。四、表达交流在此过程中发现电线外部包着的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电流里面的铜丝可以让电流通过。经历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学会并理解一种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1、自行思考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2、通过幻灯片,了解“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3、通过个别体会、相互评能依据检测一块橡价,理解“一块橡皮的皮的“科学规范”的计划检测过程”的科学与规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范。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1、用“一块橡皮的检测方法”检测区25种物体。2、组内整体分析研究情况。3、提出新问题。自行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操作性概念,初步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科学报告会;1、汇报交流哪些物体使小灯泡发亮,哪些不能使小灯泡发亮,在分类中感知导体和绝缘体。2、分析检测结果,从中发现一定的规律,作出自己的描述。3、对插头、卷笔刀等进行判断,知道“我们利用导体把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2.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教学重点:检测区分20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教学难点:科学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计划。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手段:实物、投影教学准备: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试验记录表、小组实验评价表及实验盒(电路检测器6个;橡皮、小刀、纸板、铝丝、钥匙、塑料片、泡沫、毛线、五角硬币、丝绸等待检测物体各3个;橡皮筋、木条、石块、陶瓷片、铅笔芯、铁丝、回形针、毛皮、一角硬币、铜丝等待检测物体各3个。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多媒体课件、插头等。教学过程:一、激趣明标教师演示实验(使用展示台)。1.(出示上节课同学们制作的一个“电路检测器”)电路接通以后,灯泡亮了。2.师:如果把其中一根导线剪断,灯泡还会亮吗?为什么?3.师:如果分别用三种连接方法重新连接电路,灯泡会亮吗?检测器的两个铜丝头接在一起;外面的塑料皮接在一起;铜丝头和塑料皮接在一起。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铜丝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在一起或把铜丝头和塑料皮接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导体与绝缘体”。)(板书课题:导体与绝缘体)5.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一遍。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二、自主学习、合作展示(一)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呢?探究物体是否能导电的检测过程。1.预习教科书第1113页,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物体称为导体?什么物体称为绝缘体?(2)我们利用导体做什么?我们利用绝缘体做什么?(3)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呢?在检测前为什么要检验“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是否发光?为什么要重复检测一次?2.师:请同学们把你的预习成果和大家分享分享吧!学生交流第1题时,板书:容易让电路通过(容易导电)、不容易让电流通过(不容易导电)。学生交流第2题时,多媒体出示:导体与绝缘体的作用。学生交流第3题时,出示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1)拿出橡皮,预测并记录。(2)检验电路检测器。(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检测灯泡是否发光。(4)连续重复检测一次。(5)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光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上。师质疑:在检测前为什么要检验“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是否发光?为什么要重复检测一次?3.师:哪位同学能上台来向同学们演示一遍检测橡皮的过程?(二)分组试验:检测20种物品 ,经历导体和绝缘体的检测过程。1.师:好,同学们都学会了正确的检测方法,现在老师手里有几种物体,到底哪些是容易导电的,哪些是不容易导电的呢?我已经把这些物体的名称印在记录表上了。请大家先猜一猜,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认为是导体的在导体的下打勾,是绝缘体的在绝缘体的下面打勾,有疑问的打个问号。2.师:下面我们来检测20个物体。3.师:试验前老师有两个提示:第一,要分工与合作。第二,检测后的物体,容易导电的放在一个盒里,不容易导电的放在另一个盒里。师:请小组长从抽屉里取出材料,我们开始吧!(背景音乐响起)4.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请完成得快的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把物体的名称卡贴在黑板上相应的集合里。)5.交流汇报,丰富概念:师:(给音乐停止)检测已经结束,请小组长整理试验器材,放回抽屉里。请小组派代表,拿着你们的实验记录表到展示上进行汇报,哪些物体是容易导电是导体,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有不同意见做好记录。等他们汇报完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对不同意见的让学生实验)三、当堂测试(一)填空题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 。2.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 。(二)判断题1.橡皮是导体。 ( )2.铅笔芯是导体。 (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两端,这时小电珠发亮,说明被检测的物体是导体。 ( )4.要经过多次的检验才能确定检验的物体是否是导体或绝缘体。( )二、拓展练习(全班探究)1.教室里的电器设备哪些是绝缘材料?2.插头的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这样设计?(提示:下节课学习制作插头,同学们课后做好预习工作。)3.我们用电时,应注意什么?四、小节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表扬合作得好的组。观看一段安全用电的视频。板书设计:导体与绝缘体 容易让电流通过 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

    注意事项

    本文(牛津版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