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赣县义源教育园区项目可研报告.doc

    • 资源ID:5133990       资源大小:195.02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赣县义源教育园区项目可研报告.doc

    第 1 章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赣县义源教育园区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赣县义源新区项目办公室1.1.3 项目拟建设地点赣县茅店镇义源村1.2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赣州同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质证书:工咨丙117201200011.3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赣州同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接受赣县义源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1.4 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4.1 研究依据1、项目承办单位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委托书;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5、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6、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实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4号);8、建设部建标1992245号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院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9、赣县义源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2020年);10、教育部颁现行相关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1、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2、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其他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13、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等。1.4.2 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概况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总平面布置及建筑结构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及节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安排、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1.5 项目概况1.5.1 建设必要性职业教育是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赣县地处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是“千里赣江第一县”和“中国板鸭之乡”。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职业教育面临全国性需求高涨和区域开发人才需求加大的双重机遇。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提升赣县乃至赣州综合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是赣州跻身江西崛起第一梯队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赣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呈现强劲发展的势头,尤其是随着“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战略实施后,赣县经济社会正抢占新一轮发展快车道,职教园建设时机应运而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有的职业学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市委县委、市县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建设赣县义源职业教育园区。1.5.2 建设规模与方案根据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以及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模预测,结合三门峡市城市发展规划,拟在陕县张湾乡政府所在地以南建设三门峡市职业教育园区,先期将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三门峡市技工学校、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三门峡市卫生学校、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五所学校整体迁入,并将各校现有校区进行置换。通过职教园区这一平台建设,整合职教资源,做大职教规模,优化提升职教层次和水平。职教园区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逐步配套完善。根据三门峡市城市人口增加幅度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先期拟迁入学校现状和发展规划,初步核算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34000人,各校规模分别为: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14000人,三门峡市技工学校6000人,三门峡市财经学校6000人,三门峡市卫生学校6000人,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2000人。本项目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配备十三项校舍所需的建筑用地、体育设施用地和专用绿地三大项用地指标,并根据相关政策,按照生均占地面积为59m2,全日制在校生规模34000人进行征地,本次新征土地面积为2000000m2(折后3000亩),基本可以满足园区迁入各学校发展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规定,并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对各项规划建筑进行合并,对面积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建设各类校舍800100 m2。1.5.3 项目管理与实施本项目承办单位为三门峡市财经投资公司。为做好三门峡市职教园区的规划项目建设工作,成立了职教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园区规划、设计、报批与项目实施等工作。三门峡市职教园区工程建设期三年。1.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08185.24万元,资金来源由项目承办单位多渠道筹措解决。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一技术指标1总占地亩30002办学规模生/年340003总建设规模m28001003.1本次建设规模m24970803.2社会化建设面积m23030204水电用量4.1用水量m3/98864.2装机容量kW16924二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108185.242资金筹措万元108185.24三评价数据万元1运营期正常年收入万元125802运营期正常年支出万元33593运营期年均节余万元92214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14.765运营期单位生均功能运营成本万元13111.8 结论与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三门峡市为了贯彻省职教攻坚会议精神,落实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结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提出建设三门峡市职业教育园区,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做好职教园区的建设实施工作,早日开工,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项目建设,早日投入使用,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 2 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三门峡市财经投资公司是经三门峡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不具有金融职能的市属国有独资政策性投资机构,是政府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国有资产出资人,承担三门峡市市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道路、土地、林业资源等市属国有资产的维护、产权管理和资本运营;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及策划;房地产开发业、建筑业等城市建设相关产业的投资。2.2 拟迁入学校概况先期拟迁入学校基本情况一览表学校名称现有在校生人数(人)教职工人数(人)现有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m2)备注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52132707261200三门峡市技工学校25601066022200三门峡市财经学校16251464025500 三门峡市卫生学校27191205029900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30043155890合计124176852371446902.2.1 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是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近年来,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三门峡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教育创新,积极探索校企联姻、订单培养、扶贫助学的办学新模式,着力加强技能培训,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为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学校2005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被国家教育部先后确定为“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全国百所“半工半读试点学校” 和 “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是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先进单位”、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现有在校生5213人,教职工270人。设立了计算机、理工、电子、音乐、美术、财经、高中等7个专业部,开设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数控技术、工民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技术、电子技术、焊接、音乐、幼师、游戏影视动画、建筑室内外设计、电脑工艺美术、装潢电脑设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会计、商务文秘等20个专业。学校现占地面积72亩,有普通教室65个。学校重视专业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成立了实训基地:拥有计算机房7个,共有教学用计算机近500台。有多媒体电教室10个,电子备课室、语音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美术创作室、影视动画设计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电子实训车间、电工实训车间、汽车实训车间各1个,形体舞蹈室2个,琴房10个,钳工实训车间3个。建立有数控专业实训车间2个,配备有普通车床14台,数控车床4台,铣床1台。近年来,三门峡中专发展较快,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学校占地面积过小,不论是教室数量、办公室用房数量,还是教工单身宿舍、学生宿舍、餐厅、浴室等辅助设施,都不能充分满足学校正常办学的需要。按照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的要求,三门峡中专在今后四年内,要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为建设开放魅力富裕和谐三门峡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三门峡中专急需扩大学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2.2.2 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三门峡市财经学校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约40亩,隶属于三门峡市财政局。学校拥有一个机构,四块牌子。四块牌子为: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三门峡市财政局干部教育中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三门峡分校、三门峡市会计电算化培训中心。学校经市编委批准设置的科室有6个:办公室、学生科、教务科、函授办公室、总务科、电算化办公室。此外,学校根据办学工作的需要设立了8个内部科室:财务科、保卫科、膳食科、团委、基础课教研室、专业课教研室、教科所、招生就业科等。目前,在校生1625名,其中全日制学生23个教学班1316人,函授生309人。学校开设有5个专业: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动画制作、经济信息管理。学校共有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二十多年来,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以其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为三门峡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2.3 三门峡市技工学校三门峡市技工学校成立于1986年9月,1996年在技校基础上成立三门峡市工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学校占地面积60亩,在校生2560人,开设的专业有:数控车工、钳工、维修电工、焊工、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学校现有教室36个,实验室有金工、机械、物理、电工电子、电拖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实习车间有:车工实习车间7个、钳工实习车间3个、维修电工实习车间5个、电子电器实习车间5个、焊工实习车间5个、计算机室4个。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现有条件难以满足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恳请上级领导研究予以解决。2.2.4 三门峡市卫生学校三门峡市卫生学校地处陕县原店镇,是1987年3月经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三门峡市唯一一所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2年更名并升格为三门峡市卫生学校,承担着为三门峡市广大农村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建校以来本着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短期培训为一体,且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的卫生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同年学校还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基地。学校现占地3.33万m2(约合50亩),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配套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万m2,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教学实验基础设施有解剖、生理、药理、病理、生化、微生物免疫、基护、诊断、药剂、显微镜等基础实验室和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医学、五官科、护理、推拿按摩等临床实验室。学校现有教职工120名,专职教师80名。2.2.5 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于1986年,是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洛阳地区体育运动学校部分项目迁至三门峡,经少政府批准成立的,当时属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分校,为市体育局(原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的二级机构,正科级单位。1990年3月升格为副县级单位。2005年8月市政府批准取得独立办校资格。1998年因市政建设的需要搬迁出六峰路体育场校址,几经周折,现位于开发区,系租用向阳村、河西林场房屋和场地办学。学校现开设有:田径、射击、举重、射箭、柔道、摔跤、乒乓球、篮球、跆拳道等9个运动项目,在校学生300余人。学校目前办公楼学训练分为四大块行政办公、学生住宿系租用向阳村一栋楼房;田径、篮球、射箭和文化课教学集中在风景区门口内,也系租用向阳村场地;举重、柔道、摔跤、跆拳道在风景区租用河西林场场地;乒乓球、射击在六峰路乒乓球馆训练,校园校舍分散,管理难度大。学校核定编制43人,现在编人员41人,其中在编教练员17人,教师12人,行政人员9人,工鄞人员3人。具有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0人。由于工作需要,学校聘用和安排了一些临时人员。2.3 项目背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在推进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实现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教育,也是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温家宝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温总理还强调,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多层次人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兼顾,特别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职业教育同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登记评定,就业准入有机的结合起来,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充分的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河南省是人口、农业大省、经济弱省,在实现“科教兴豫”伟大战略目标的征程中,职业教育任重道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的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职业教育无论在规模、层次,还是在专业调整及师资结构上都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出发,基本建成了具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又与普通、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体系框架。2005年全省共有各类大中专院校、职业中学1025所,其中中高职业院校、职业高中、成人教育942所,另外还有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781所。目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人才供应能力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层次更加合理。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河南综合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是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在当前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我们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为新世纪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实现我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人才保证。2.4 建设的必要性1、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为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作为位于亚欧大陆桥承东启西的结合部,职业教育面临全国性需求高涨和区域开发人才需求加大的双重机遇。就全国而言,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呈现出大好形势。这是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必然要求。从区域开发的角度讲,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数量是巨大的,领域是广阔的,时间是长远的。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市的职业教育水平。2、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一是围绕开发需求,把握特性,把中职教育做大做强,培养技术型人才。要充分利用“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力量,不断扩大中职招生。要认真吸取中等职业教育长时间不能摆脱传统教育办学模式、导致办学吸引力不强的教训;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定向性、面向地方性、办学开放性、培养目标技术性等特点,用全新的观念设置专业,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办出中职特色,为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培养文化基础好、技术含量高、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的技术骨干。二是突出实用特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对当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发展的重点。3、建设职教园区是三门峡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从城市发展前景看,三门峡市自1986年升为地级市以来,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市区人口迅速增加,由1986年的不足7万人发展到目前的30万人,净增23万余人,根据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近期(2004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45万人,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为65万人。而三门峡市区职业学校规模比较有限。虽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区职业学校均进行了扩建,但因空间有限,发展规模受到限制,仍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4、建设职教园区是加快三门峡市职业教育发展和调整教育结构的需要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看,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人才强国的指导思想和2008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战略突破口,要求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特别是从2007年秋季开始,国家财政对职业学校在校生中的农村籍学生及城镇低保学生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生活费,使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8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了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对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在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政策措施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会后,三门峡市市长杨树平同志和省政府签署了攻坚目标责任书。为了落实省职教攻坚会议精神,三门峡市于2009年元月召开了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印发了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根据此计划,规划建设三门峡市中等职业教育园区,使中等职业学校聚集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综上所述,为了贯彻省职教攻坚会议精神,落实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建设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三门峡市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势在必行。 第 3 章园区选址及建设条件3.1 园区场址选择3.1.1 选址原则1、突出学科特色,立足学校发展。园区选址必须充分考虑保持和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壮大。2、符合城市规划,推进校市互动。园区选址必须尽可能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适应。同时,园区的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使之成为当地的形象建筑和城市亮点。3、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园区选址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减小投资风险。4、凝聚师生力量,体现众志成城。园区选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的愿望和要求,最大限度地给学校师生营造优美、舒适、便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3.1.2 选址评价因素选址工作,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园区发展目标,对建设选址方案进行了分析、决策,避免选址决策主观判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园区建设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影响学校选址三大方面的因素,即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 3.1.3 选址比较根据三门峡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发展趋势,园区选择大致分为两处场址,第一选址位于陕县张湾乡政府所在地以南,第二选址位于快速通道旁边,紧邻三门峡库区。具体比较如下:两地块主要技术条件比较表序号项目名称第一选址第二选址备注1区域位置张湾乡政府以南快速通道旁边2规划用途教育文化用地城区规划设计用地3地形、地质及发展余地地形规则,地势平坦,具有扩建余地。地形规则;可扩建余地较大,周边为新城区4占用农田及拆迁情况为建设用地,为建设用地,5交通条件临近310国道,周边均为城市规划路网6市政配套设施区内市政配套设施安装便利,区内市政配套设施基本具备,7地价10万元/亩12万元/亩3.1.4 推荐方案在对两处选址多次实地查勘和综合考察后,通过比较看出,虽然两选址某些条件相同,但由于第二选址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地价高和拆迁工作量大,不利用发展需要,故本项目推荐第一选址方案。该选址有利条件: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方向。2、该场地地势平坦,环境适宜,既可以满足学校环境安静和拓展空间的要求,又可以实现多所学校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有利于学校之间交流和共享,体现了当今世界教育科技社会性、综合性、智能化、网络化的特性。 3、规划用地面积能满足职教园区发展建设的要求,并为今后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4、交通便捷。该规划区临近310国道,有利于学生集散、人才引进以及开展对外教学科研的交流研讨活动。3.2 建设条件3.2.1 气象条件三门峡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南不同,形成湿热干旱、炎热干旱、雨涝三种天气。秋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少,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气候凉爽,雨水减少。主要气象条件如下:(1)气温:极端最高温度 43.2极端最低最温度 -16.5全年平均温度 13.9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5冬季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2.5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 128天(2) 降水量: 小时最大降水量 66.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 1067.6毫米年最大积雪深度 20厘米(3)气压: 年平均气压 100.7 千帕月平均气压 97.12千帕(4)相对湿度: 年最大相对温度 71%年最小相对湿度 49%(5)风向: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东风19%夏季多东风,冬季多西风全年平均风速 3.3米/秒最大风速 17米/秒(6)风荷载:基本风压值 0.35千牛/平方米雪荷载基本雪压值 0.2千牛/平方米(7)土壤冻结度:土壤冻结度平均 20厘米土壤冻结度最大达 50厘米3.2.2 地形地貌三门峡市职教园区地貌单一,海拔高程在438-513米之间,地势较为平坦,东南高、西北低,多为黄土丘陵。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三门峡地区地震烈度为度,建筑物按度抗震设防。3.2.3 水文土壤流经三门峡市区的河流主要是黄河和青龙涧河。黄河水位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由于三门峡黄河水库的建设改变了黄河原有的自然水文条件,每年10月份水库关闸蓄水,库区水位逐渐上升,高程可达320米。69月份开闸泄洪,水位标高保持在305310米。青龙涧河为间歇性河流,河床坡度大约1%,辖区内流域面积48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2.42立方米/秒,枯水期有时断流。在三门峡水库蓄水期,黄河水可倒灌涧河口几百米处。三门峡市地下水的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分为四层,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流向是从东南向西北,地下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外主要依靠黄河三门峡水库蓄水期的侧渗。园区区域内的土质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3.2.4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区域为度地震烈度区3.3 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条件三门峡市交通发达,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310、209国道在境内纵横交汇,正在建设中的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穿越全境,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和运三高速公路连接豫晋两省,黄河水运直达潼关,成为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交通枢纽园区紧临310国道,交通便利。2、给排水园区生产、生活用水纳入三门峡市城市自来水管网,由自来水公司供水为主,可以满足用水需求。园区内设有雨污排水系统,雨污水经管道排入园区外市政管网。3、供电 园区架设专门供电线路,保障园区建设和运行用电需求。4、供热 纳入全市集中供热系统3.4 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可由三门峡市建筑材料市场供应。 第 4 章建设规模与方案4.1 建设方案4.1.1 依据1、三门峡市“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3、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4.1.2 建设原则1、合理规划、充分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土地和投资。职教园区不仅仅是一些学校的简单集合,应从多个角度加强学校间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并共享这些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地形,科学规划,做到既节约用地,又保留规划弹性。资源要素的宏观调配和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约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园区可以把节约的资源、资金投放到用以提高教学质量等其它方面。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2、育人优先的原则。建立与规划职教园区的目的是利用学校集聚的优势,通过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有效运行,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其根本是形成优化的育人环境,培养一批名师和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共享机制的设计中应树立“育人优先”的原则。3、差别化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并非意味着消除各学校的传统和差异,相反,唯有保持和形成各学校迥异的教学风格、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较强的优势互补性,职教园区才能获得预期的集聚效应。所以,职教园区建设坚持资源共享和整合,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避免专业设置趋同,尽可能凸显各学校的办学特点和优势,形成专业渗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平台。4、政府协调、分层管理的原则。职教园区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的集聚区,但从行政隶属关系上,园区各学校仍然是独立建制、自主办学,仅靠学校间的相互协调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政府在职教园区规划建设和教学资源共享配置中的管理和协调的角色不可缺失。同时,需要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平等、自愿、协调合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实行分层管理。成立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的校长联席会议,下设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校的学科建设、学生管理、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就业创业辅导等工作。5、效益原则。职教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需要政府、学校、市场的结合。要使这三者的结合成为可能,必须通过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设计,使得政府愿意通过政策、土地和财政上的支持,为地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学校到职教园区办学比到其它地方办学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共享机制设计中应树立“效益原则”,并且这种“效益原则”是职教园区建设取得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4.1.3 建设方案根据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以及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模预测,结合三门峡市城市发展规划,拟在陕县张湾乡政府所在地以南建设三门峡市职教园区,先期将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三门峡市技工学校、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三门峡市卫生学校、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五所学校整体迁入,并将各校现有校区进行置换。通过职教园区这一平台建设,整合职教资源,做大职教规模,优化提升职教层次和水平。园区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逐步配套完善。建立职教园区建设和管理保障机制,为保证教学资源共享的公平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职教园区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在经费筹措、专业设置、人才引进、学籍管理、技能鉴定等方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职教园区内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努力争取和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园区内学校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体系,协商制定并形成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第二专业“学分互认”、公选课资源共享,互派教学督导、考工考级资源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制度体系,明确权力、权益和义务。园区内各学校在互相选课、相互承认学分的基础上,可以互开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可以互聘教师,互借图书;可以开放实践教学资源,共建教学督导资源,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由点到线的延伸、由线到面的扩展。同时实训基地应面向各校开放、面向企业开放、面向行业开放、面向社会开放,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向纵深方向发展,构建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立体结构。4.1.4 发展目标三门峡市职教园区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集职业教育与实训、居住、配套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区。职教园区按照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原则,共同构建没有“围墙”的职教园区,形成规划整体化、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管理集中化的园区建设管理模式,以此提高办学效益,盘活教学资源存量,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满足市民对职业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立开放、共享的综合实训基地,园区内各学校要破除传统的各校独建独享的教学资源构建壁垒,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建设一个理念先进、装备一流、开放共享、机制灵活、产学研一体的高水平的综合实训基地。可采取自建、校企合建、校校合作、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建成若干个专业配套并与生产一线同步的实训中心和若干个研发中心,这些设施面向园区内所有学校开放,成为学生技能训练与鉴定、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技术开发推广和社会培训的场所,同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中试基地和孵化基地。4.2 建设规模4.2.1 在校生规模根据三门峡市城市人口增加幅度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先期拟迁入学校现状和发展规划,初步核算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34000人,各校规模分别为:先期拟迁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预测学校名称现有在校生人数(人)规划在校生规模(人)备注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521314000三门峡市技工学校25606000三门峡市财经学校16256000三门峡市卫生学校27196000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3002000合计12417340004.2.2 征地规模本项目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配备十三项校舍所需的建筑用地、体育设施用地和专用绿地三大项用地指标,并根据相关政策,按照生均占地面积为59m2,全日制在校生规模34000人进行征地,一次性规划、建设实施。34000人×59m2/人2000000 m2(折后3000亩)。因此,结合三门峡市总体规划和拟征土地的地块情况,本次新征土地面积为2000000 m2(折后3000亩),基本可以满足园区迁入各学校发展要求。4.2.3 校舍规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近期计划和虑远期安排、分期实施,本次建设按在校生34000人规模进行核算,主要建设内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住宅、教工宿舍、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它附属用房共十三项,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规定,并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对各项规划建筑进行合并,对面积指标进行适当调整。4.2.3.1 教室该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制图教室、课程设计教室、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教室、电教教室及附属用房等。34000生×2.52m2/生76500m24.2.3.2 图书馆该部分包括阅览室、书库、目录厅、出纳厅、业务用房、设备用房、办公辅助用房等。34000生×1.64m2/生=55760m24.2.3.3 实验室(实训中心)及附属用房该部分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自选科研项目需要的各种实验室,各专业所需的各种职业技能实训用房及附属用房等。34000生×6.1m2/生=207400m24.2.3.4 风雨操场34000生×0.5m2/生=17000m24.2.3.5 行政用房该部分包括党政办公用房、会议室、档案室、教研室、文印室、电话总机房、广播室、社团办公及传达接待等用房。34000生×1.68m2/生=57120m24.2.3.6 会堂供师生开会及举行公益、文艺活动用。34000生×0.36m2/生=12240m24.2.3.7 学生宿舍该项包括居室、盥洗室、厕所、公用活动室、管理人员办公室等。34000生×6.5m2/生=221000m24.2.3.8 学生食堂该项包括餐厅、厨房、附属用房如食品加工间、食品库、餐具间、炊事员更衣室、休息室、沐浴室、厕所等,以及食堂办公室等。34000生×1.30m2/生=44200m24.2.3.9 青年教师公寓青年教师按1000人计算。1000人×30m2/人=30000m24.2.3.10 教工食堂该部分包括餐厅、厨房、附属用房及食堂办公等。同学生食堂建设内容,可以与学生食堂分标准合

    注意事项

    本文(赣县义源教育园区项目可研报告.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